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分数除法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11:0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摩课  分数除法说课稿
                                       李维亮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整数除法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一)        类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1、乘法意义对照。
  (出示3盒标注100克的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千克?
这个问题的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问:共重多少克?借此引出整数乘法、整数除法算式然后通过100克=1/10千克引出相应的分数乘除法。根据我以往教学的经验,这样的处理不少学生在类比迁移时有一定的障碍,并不容易实现。
而在问题中直接以千克为单位,首先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能引出三种形式的算式:
(1)整数形式:100×3=300(克)=0.3(千克)   
(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 ;0.1×3=0.3(千克)
    (3)分数形式: 100克=1/10千克 ;1/10×3=3/10(千克)
这样的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的意义,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的理解就显得水道渠成啦。
2.除法意义对照。
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的三个除法算式:
(1)300÷3=100(克)=0.1(千克)
      20.3÷3=0.1(千克)
      33/10÷3=1/10(千克)
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3.练习:
     12×17= 204            2.8×1.5= 4.2           2/3×4=8/3
     204÷12=(   )         4.2÷1.5=(    )         8/3÷4=(   )
204÷17=(   )         4.2÷2.8=(    )         8/3÷2/3=(   )
    在前两步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及时安排相应的巩固练习。分别是已知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如:2/3×4=8/3,8/3÷4=(   ),8/3÷2/3=(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6 22:5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7 01: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