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一、创设情境:
 教材创设了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不往下除了?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总也除草不尽;商有时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像这样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各点一个点。
 三、巩固与应用
 第1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其中4。2525,小数部分虽然有两个数字重复出现,但是它没有删节号,说明是锄 尽的,就不是循环小数。此类习题教师不必过多不充,
 第3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三位小数,即1。667千米。
 四、总结。
 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计算小学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
 计算电视广告费。
 学生的解答方法可能不完全相同,有的学生可能会分步计算,也是可以的。以学生所列综合算式为例,研究连除、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步骤,说明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是一致的。
 请两位同学上来板演。大家一起检查。
 讨论后小结: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先审题,对题中的数与符号进行分析,并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进行运算。运算完后,要检查验算
 思考: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怎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1、 让学生读题三遍。(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
 2、 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了解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2、 让学生看懂问题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讨论:说出上面的运算顺序。(讨论中重点引导学生怎么审题及确定运算顺序)
 三、巩固与应用
 1、计算 3.6÷1.2+0.5×5
 2.学生试做
 3.6÷(1.2+0.5)×5                      3.6÷ [(1.2+0.5)×5 ]
 板书设计
 电视广告
 35.7÷(14×30)      35.7÷14÷30
 =35.7÷420            =2.55÷30
 =0.085(万元)         =0.085(万元)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会计算小学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二、巩固与应用
 试一试:
 第1题:其中第2小题是带有中括号的算式题,指导学生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一下四月份有多少天,再独立解答。
 练一练:
 第1题:要求学生脱式进行计算。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张收费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问题,再独立解答。
 三、总结。
 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重点讲解。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