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教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三单元《唱着歌儿去劳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唱着歌儿去劳动
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快乐的小木匠》、《勤快人与懒惰人》
2.听:《我有一双勤劳的手》、《铁匠波尔卡》
3.动:律动《粉刷匠》、我的创造《悯农》
4.拓展:劳动与歌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特点,使学生的想像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劳动最光荣》,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勤快人与懒惰人》,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通过简单的二声部说唱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声部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
2.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
3.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熟练背唱本单元的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发声练习
2.唱:《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教学,指导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并练习清晰的吐字和咬字。
2.通过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
1.跨小节切分节奏。
2.以歌词内容为主开展爱生活、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教具准备 :
磁带、录音机、琴、动物卡片 等。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跟着《小猫怎样睡觉》的律动进课堂。
(二)导入
   睡觉的小猫是很可爱,但是你喜欢老是在睡觉的小猫吗?勤劳的小猫谁都喜欢,你看它肩挑着什么向我们走来了?
    1.发声练习  
    ①〈师作范唱,强调小猫看到鱼的吃惊的表现〉   
    ②〈练习前4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强调脚步是轻快的声音也应是自然而富有弹性〉
    ③〈练习5—9小节,请4—5位学生来表演,突出“唷”字的唱法,强调看见很多鱼吃惊的表现〉
    ④〈请学生单独或合作来表演,强调声音、表情、动作等〉
   2.学唱歌曲
① 播放歌曲《劳动最光荣》
② 〈师边作范唱同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动物卡片〉  
③〈将相应的小动物标志分给学生〉
④再次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⑤〈提问学生,各种小动物是怎么劳动的?并用动作表演〉
⑥分句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讨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很勤劳?将这些勤劳的动物也编进歌曲中唱一唱。
提问:在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个勤劳的人吗?哪方面体现出来?
3.课堂小结:
师:你们都是勤劳的孩子,今天大家用我们万能的手和小猫一起去钓了鱼,而且还干了其他的事情,但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现在最最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好好学习之余再去劳动,那是最好的,希望我们班的没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成为一个学习好又爱劳动的人!你们能做到吗?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我通过情景,听觉,动觉来感受歌曲活泼的欢快情绪,从中体会劳动快乐,劳动的光荣。在音乐欣赏中创造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它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音乐本身的非语意等特点,它必然能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美育鉴赏能力。在欣赏木琴演奏的《劳动最光荣》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敲击和即兴为歌曲伴奏,来感受木琴的音色。其次在表演校园劳动的情景时,让学生回忆真实的劳动体验,启发学生自己创编劳动的项目,模拟劳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创编劳动时产生的节奏和动作,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表演来培养他们分工合作的精神以及激起每个学生的创造热情。音乐的丰富多彩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学习课外的内容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使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拓展,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知劳动是可以带来快乐的,从而感悟到这样的劳动是十分的光荣。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领悟到劳动还具有很多作用,如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3: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
   1.唱:《勤快人和懒惰人》
   2.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教学目标:
1.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好歌曲,通过唱和听这两首歌,感受情绪,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教育学生从小要热爱劳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通过唱和听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发掘学生的表演潜能,进而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通过唱和听,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快乐。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唱和听,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具准备:厨师的白帽子和白大褂。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发生在厨房里的故事》把学生引到厨房热闹繁忙的情境中来,导入新课,板书歌名。
(二)学唱歌曲,背唱歌曲。(歌曲简单,能做到)
1.简介歌曲:这是一首美国童谣,旋律简单,歌词非常有趣,相信你们会非常喜欢它。
2.听录音,感受整首歌。
3.朗读歌词,熟悉理解歌词。
4.师范唱歌曲,生仔细回味。
5.生跟琴学唱歌曲两遍,唱会歌曲。
6.背唱歌曲。
(在学歌的过程中,教师始终遵循了教学法中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年级的学生认字有困难,教师的这种教学顺序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肯定能背唱这首歌。)
(三)唱好歌曲,尽情表演。
1.用速度的变化来唱好歌曲。
刚才同学们很快学会了这首歌,你发现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自主设计动作,表演歌曲。
①启发学生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呢?学生根据歌词设计动作,师巡回辅导。
②全班同学随音乐集体表演。
3.思想教育。
提问:你觉得做一个勤快的大量快乐,还是做一个懒惰的厨师快乐?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四)欣赏乐曲,体验感受。
1.谜语导入:一棵树五个杈,样样事情都会干。生猜:手。
揭题并板书。
2.听歌,整体感受。
3.师朗读歌词,让学生知道歌曲中的“我”会做什么?
4.分段听赏。
5.再听歌曲,启发思考,品德教育。
思考:
①“我”的双手会干这么多事,这双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②“我”会干这么多事,“我”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6.再听歌曲,知识介绍。
①启发学生思考这首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
②师简单介绍演唱形式的定义。
③简介领唱、齐唱。
人们在演唱歌曲时,有时会让一个人唱,接着再让很多一齐唱。
④再听歌曲,思考并回答。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了歌,又听了歌,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再次深化教育。)师总结板书。
2.通过唱歌、听歌,你能不能给《勤快人与懒惰人》重新填词?
3.生填词,师辅导。
师抛砖引玉: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家里劳动,他也洗衣,他也做饭,他也拖地板呀;有个懒惰人呀,正在家里睡觉,他不洗衣,他不做饭,他也不拖地板。
4.指名上台表演。
学生唱着新编的歌,结束全课。
教学反思:孩子们能分辨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表现。孩子们在创编歌词的过程中,兴趣最高。他们首先讨论出“勤快人会做些什么事?”扫地、拖地、擦桌子、洗毛巾、洗车、写字、看书、做饭等)及“懒惰人会做些什么事?”(睡觉、发呆、吃东西、看电视等)。然后把勤快人所做的事和懒惰人所做的事都尝试着编进歌曲里。LEE编道“有些勤快猪呀,正在家里劳动,他在扫地他在拖地他还在洗手巾,他在扫地他在拖地他还在洗手巾。”EDDISON编道“有些懒惰猪啊,正在家里睡觉,他在发呆他在玩耍,他还在看电视,他在发呆他在玩耍,他还在看电视。”因为新编的歌,孩子们对歌词还不是太熟悉,所以孩子们没有把“快”和“慢”唱出来表现出“勤快”和“懒惰”。另外时间不够,还有很多孩子想在集体面前尝试表演自己所编的歌曲,可是教师没有给孩子这种机会,而是让他们在延伸活动中分组操作及创编歌曲。这样做似乎有些草草收尾,更不利的是抑制了孩子们创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这个活动的内容可能过多以致显得零乱,可以把这个活动分成两个活动,先创编歌曲,然后再进行节奏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3:2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律动《粉刷匠》、
  2.我的创作《悯农》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可以美化生活的
道理。         
2.通过为歌曲创编动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在创编中
感受劳动的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有表情地演唱
难点:使学生乐于参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
 师: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当一回粉刷匠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成为一个出色的粉刷匠!让我们一起来装扮教室,好吗? 
 师:下面就请你们和老师一起边按节奏朗读,过表演吧。
 师:这么好听的儿歌没有旋律多可惜啊,于是老师给它配上了好听的旋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1)教师范唱
(2)学生跟琴默唱
(3)带词轻唱
(4)加上动作齐唱歌曲
歌曲表演动作说明:
第一句:正步站,左右手挽花各一次。
第二句:双手叉腰,然后右手向前竖大拇指。
第三句:左手左伸平,右手曲肘,手指向自己。
第四句:左手不变。右手由下向上刷两次。
第五句:右手先向左刷,再向右刷。
第六句:右手顺时针转一圈。
第七句:双腿弯曲,左手伸平,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子。
第八句:双手五指并拢,挡在脸前面,掌心向自己,身体前倾,然后向上划圈打开,掌心向上。
(5)学习步骤:老师完整示范,然后分句教给学生,最后通过分组、个别更形式练习。
(三)我的创作
1.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再让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朗读,请学生说说哪种读法更具音乐性。
2.让学生按课本上的图示练习二声部诵读。
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主设计诵读节奏,并练习、表演。
如:(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嘿呦 嘿  呦  嘿呦嘿  呦
        谁知 盘中餐,      粒粒 皆辛苦。
        谁知 盘中 餐,      粒粒 皆辛 苦。
  (2)锄禾 日当 午,汗 滴 禾下土。
       嘿  呦  嘿呦 嘿,嘿  呦  嘿呦  嘿。
       谁  知  盘中 餐, 粒  粒  皆辛 苦。
       谁知  盘中  餐,  粒粒 皆辛 苦呦 皆辛 苦。
(四)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教学中,我首先用儿童音乐(劳动最光荣)让学生参与律动,创造轻松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通过学习让他们懂得劳动改变生活、劳动创造财富。从而让他们学会劳动、体验劳动、懂得劳动的意义。最后,通过学习,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表现欲望。本课力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为主旨,全课贯穿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中,我还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生生齐动、师生互动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称赞,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成为积极评价的主体,提高其评价能力。当然也有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又要防上学生过于随意,正确处理好主流倾向与个性表现之间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25 11:53:35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听《铁匠波尔卡》
2.唱《快乐的小木匠》
3.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有感情地演唱《快乐的小木匠》,并从中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
2.通过听赏《铁匠波尔卡》,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3.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
表演。
难点:(1)“5 3  1 6”连续三度跳进,不易唱准,需多次模仿练习。
     (2)“X X  X XX 与 XX X  X X ”这两种节奏容易混淆,必须通过听
辨模仿,使学生能读准、唱准。
教学准备:电子琴     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铁匠波尔卡》
配乐动画,旨在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投入感情。
(二)导语:课本上有三幅图,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正在打铁。人们在辛勤地劳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
(三)揭示新课内容
师:小朋友,在这片密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个勤劳可爱的小动物。它是谁?让歌曲主人公一开始亮相便受到学生的喜爱。
(四)初步感受歌曲
师:每天,当阳光洒满森林的时候,可爱的小熊猫就愉快地开始一天的劳动了。他在干什么?
原来小熊是位木匠师傅。小熊猫以前干活可马虎、可粗心了,他以为木匠活很容易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既粗糙又不牢固,出尽洋相。后来,他改正了错误,专心地干活,做出来的东西既漂亮又牢固。
(五)发声练习
师:瞧!小熊猫木匠今天干得多欢,他一边干一边还哼起了歌!我们也来练
一练!
1=D  2/4
5        3  1  6  / 5  3  2  / 5  3  2  / 5  3  1  6 / 5  2  1  5  2 //
Lu ……
(六)节奏训练。
师:请大家再听一听,小熊猫干活的时候,还发出了什么声音?
(1)听辨、模仿。
刨木花:嚓  嚓  嚓 嚓 /嚓 嚓 嚓 /
拉大锯:沙    沙    / 沙  沙 /
钉小钉:叮叮  叮叮叮/ 叮叮  叮 /
钉大钉:咚咚咚  咚咚 / 咚  —  /
(2)综合创造训练。
让学生把以上几种节奏连起来读,然后按这几种节奏创造小板块。
如:a 小猫
      小猫 / 喵喵  叫 /
    b 我是快乐的 /好孩  子 /……
(七)学唱歌曲。
(1)理解歌词,齐读歌词(旋律伴奏)。
(2)范唱。
师:现在老师把这首歌唱一唱,请小朋友想想给这首歌起个什么名字比较合适?(3)初步模唱歌曲。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歌谱中有许多旋律是相同的,我们来找一找。
(4)歌曲处理。
师:现在,我们静静地听小熊猫是怎样欢快地干木匠活儿的。
(八)小结
(在《快乐的小木匠》背景歌曲中。)
师:小熊猫木匠通过辛勤劳动,做出了那么多结实而又漂亮的家具,小朋友们要向小熊猫学习,从小爱劳动,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快乐的小木匠》这首歌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歌中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一边快乐的歌唱的情景,我在授课前反复看了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设计了教学过程,制定了教学目标,找出教学重点、难点,制定了教学方法。紧紧围绕新的理念,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核心动力,抓住儿童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故事导入、有趣的创编歌词,在老师的启发下动手、动脑、又动口,感染力很强,整个课堂气氛自始至终显得生动活泼,师生互动。在进行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我采取了启发式教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就会想到其他平凡的工作。这种启发式教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能自由想象发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启发了学生,学生推动了老师,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通过实际操作,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我感到学生很忙,老师很累,有的学生歌曲还没唱熟,紧接着又要创编、又要填词,一个一个环节的往下进行,学生老师忙的不亦乐乎,草草结束了全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15: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