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下册品德公开课《帮帮残疾人》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 12: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摩课资料 《帮帮残疾人》说课稿
安阳市钢城小学 薛洁
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帮帮残疾人》是科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三个活动主题。共分为“他们不容易” “我能为你做什么”两个部分。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白什么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生活的艰辛;



2.情感目标:学习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乐意为残疾人献爱心;



3.行为目标:能关心、尊重、帮助周围的残疾人。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孩子们产生情感共鸣,真正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易后,学会帮助残疾人。



在课前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且让孩子们进行了社会调查(找一找身边的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其次我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我采用了社会调查、小组讨论、语言启迪、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生活”的情境中感受、体验、领悟,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的。



在本节课中学生主要采用体验、交流法进行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变“说理”为感悟生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教学程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力求用最贴近学生的教学资源,艺术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情感,给他们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从而达到学生知行的统一。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谈话设疑的方法进行新课的导入。



我先出示了一个女孩的头像,告诉大家:“她叫钱红艳,是云南省陆良县庄上村小学二年级(3)班的学生。人们又叫她 ‘篮球女孩’。 大家猜一猜,人们为什么要叫她‘篮球女孩’?”



这样的导入有两个用意:一是照片上的钱红艳也正上二年级,跟我执教的年级相同,容易使孩子们产生亲近感;二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把爱打篮球、善于打篮球的女孩称为“篮球女孩”,孩子们也往往会这么猜测。可是,当我们看到这样的一幅图片时,心里会是多么的震憾!她竟然是一名只能靠篮球行走的残疾人!这种震憾会一下子揪住孩子们的心,使他们迅速地融入本课的教学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了解什么是残疾人



像钱红艳这样在身体结构上丧失某种功能或者心理存在问题的人都被称为残疾人。在我们的国家,有6000多万残疾人。在他们中间,有的是盲人,他们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是聋哑人,他们听不见任何声音,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有的失去了手臂、腿脚,成了肢体残疾人,甚至于有的成了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



接下来,我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见到的残疾人。这样,通过这些图片和学生的说,把他们已有的经验和课堂联系起来,自然地建立了教学的生长点。



3.体会残疾人的生活



现在二年级的孩子很少能接触到残疾人的生活,更别说了解了。而这正是他们学习这节课时所必须了解的内容,因为只有了解才会感悟,只有感悟才会上升到行动。为了真正地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我设计了3个层次上的体会:



第一个层次是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在我国的残疾人中, 85%以上的人都是因为遭遇交通事故、突发事故或者是疾病而变成了残疾人。钱红艳就是一个这样不幸的女孩。让我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吧!(播放录音)大家可以想一想,当钱红艳醒来,发现自己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一个残疾人的时候,她的心情会怎样?可以说,一次意外的车祸改变了她的一生,她的生活也因此而变得不同。(播放视频)



同样是二年级的孩子,同样如花般的年龄,我们能自由地奔跑,可是钱红艳却不能。而且她还要这样走过一辈子呀!这种痛心让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相信,当孩子们身临其境般地走进钱红艳的生活,和着凄婉的音乐细细地体味时,这种情绪的感染,思想的共鸣,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个层次是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



新课标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不能只“带耳朵”听,而是要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真正参与”。为了发挥了每个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参与的广度,在情感体验之后,我又安排了三个亲身体验活动:单手(左手)打开文具盒――模仿盲人行走、分辨钱币――猜哑语。



在上这节公开课之前,我到了安阳市聋哑学校感受生活,并且学会了几句哑语――“你们非常棒!”“薛老师非常喜欢你们,你们喜欢薛老师吗?”“让我用用你的橡皮,行不行?”我把这些哑语带到了课堂上,让学生猜,结果闹了不少笑话。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多感官的参与,获得了更深刻的体验。



其实,我觉得对于残疾人来说,最困难的还是他们为人父母以后:因为他们不仅要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的孩子,他们要让自己的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我又安排了第三个层次的体会――体会残疾人养家糊口的不易。

 

风雨的街头,一位残疾人认真地修着一辆车,因为他知道,他体弱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在等着他挣来钱买晚餐;对于小儿麻痹症患者来说,轮椅是他们最好的交通工具,可是照片上的这位残疾人却穷得连一辆轮椅也买不起,他只好盘旋在车轱辘上前行着……



1.帮帮残疾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此刻这些善良的孩子们一定非常愿意为残疾人做点什么。因此,我就先让他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商量帮助残疾人的好办法,形成一种热心助人的氛围。然后,让请到的残疾学生和大家面对面地交流,让他们在相处的短短时间内,发现残疾同学遇到的困难,给他最及时的帮助,掀起活动的第二次高潮。



我这样的安排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每个孩子都应该“学会关心,学会爱” ,二是因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就是说,只有真实的生活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才能让他们有最真实的表现。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4月份执教这一课时,这个残疾学生的坎坷经历才会让在场的师生泪留满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借用的这个班级中有一个孩子情不自禁地说出:“我恨不能把自己的胳膊捐献给他的时候”,全场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我相信这种发自内心的助残行动会让他们刻骨铭心……



随后的这四张助残图片起到了一个“导行”的作用。我力图通过这些图片告诉学生:帮助残疾人就要从细微处做起,我们在生活中能为残疾人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的举手之劳能带给残疾人很多的方便和快乐。



2.升华感情──尊敬残疾人



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残疾人,虽然他们的身体残疾了,但他们的意志却不曾残疾,他们同我们一样,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21名聋哑人用心演绎的《千手观音》,轰动了大江南北,感动了全世界的中国人;残奥会上,无数残疾人靠自己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一枚枚金牌……他们都是生活的强者,是祖国的骄傲!他们不仅仅需要我们的帮助,更值得我们去尊敬!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残疾人,用爱为他们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最后,我想说:德育教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他是一个贯穿课前、课堂、课后长期实践的教育过程。让我们给残疾人、给学生、给朋友、给周围的人更多的关爱,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愿爱永驻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2: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