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辩证的思想指导课程改革用更大的气力改革阅读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2-5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语室 崔峦



一、要用辩证的思想指导课程改革

我国有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建国50多年来有许多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涌现了一批大师级的语文教师,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是成功的。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这就是说在课改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继承谈不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课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结到一点,是我们把过去不被重视的问题、方面放大了,在思想上绝对化了,在行动上走了极端。如,以往忽视人文性,而今加强人文性,又忽视了工具性;以往忽视其他课程资源,而今重视各种资源的引进,又冷落了教科书;以往教师讲得、问得太多,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而今时时事事强调自主、自由选择又不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以辩证的思想来指导,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具有工具性的认识来之不易,在语文单独设课60年后,此观点才被写进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落实工具性没有错,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课。新课改以前在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工具性与思想性之间摇来摆去,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性──人文性。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课程内容充满人文色彩,语文课程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正确的做法是:重视课程、教材、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中,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达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在学语文、学做人上对学生的要求,前两个维度侧重于学习语文,第三个维度侧重于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关乎接班人的“才”与“能”;学习做人,关乎接班人的“德”。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对于祖国前途的重要意义,从而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爱国心、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有一定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中国人,实现在育人和学习语文目标上的整体优化。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之前老师把学生看成“魔鬼”,紧紧地控制;课改之后把学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飞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

这中间,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问题。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与尊重的,搞师道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理解为师生是伙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师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有责任通过引领与教育,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自然成了“主宰”,学生必然成为被动的接受体,这是以前教学最大的毛病,万万不可重蹈覆辙;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学生充满了快乐,但往往学而少获,这是当前的教学要警惕的。至于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必然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适当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人人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要激活、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既体现共性的学习,又满足个性的学习。合作、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型等,组织适时、适量、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要学有目的、学有要求、人人投入、学有成效。人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要防止以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所有学生的活动,防止以部分学生为主体代替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是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且不宜频繁使用。重在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小学是必需的,是教学的重要方式。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仍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准确,或不懂不知且需要现在就懂就知的地方,就要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同样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我们在处理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诸多关系上,也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辩证的思想,求是、求实、求新。这样,课程改革就能健康发展,语文教学就能不断进步。

二、要大力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抓住了阅读教学,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大力改进阅读教学。以往的阅读教学千篇一律,少有特点,学得被动,效率不高。我们要下大气力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努力突破千课一面、凝固僵化的教学模式,开创生机勃勃、百花齐放、主动学习、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新局面。

我们国家提出办优质教育,其核心是高水平的教育能力。语文教学要成为优质的教学,其核心是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促使所有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就要使所有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年段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从年段目标来说,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句。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课文来说,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侧重抓什么,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一些段落,像写海水的色彩,也是围绕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写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年段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体会并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具体,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呢,是按季节的顺序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的。教学时则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一个重点。《赵州桥》又不同了课文先写了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观,在写坚固之后,美观之前,用了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作者怎样写桥的坚固、美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上述三篇课文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编在一册书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又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也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因为具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而同样是叙事写人的课文,因为课文有不同特点,所以教学就要有不同的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几个方面,通过几件事来回忆鲁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这一写作特点就应列入教学重点之中。而《再见了,亲人》的显著特点是,写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最后三段在前面三段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集中地抒发感情。这种写法的揣摩,就不能不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小英雄雨来》是将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又是分六个部分来写的,把教学重点定在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而后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是比较适宜的。总之因文而异是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要根据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但不论考虑得多么周密,这只是预设。“计划赶不上变化。”要根据课堂上活生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会和会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心中要有每个学生,教学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个性的问题,相机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一般做法是,在课前和课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将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采取不同的方法、策略(如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同桌互助,小组讨论)加以解决。要把少量的重点、难点问题纳入教学设计之中,随着教学的进行,通过师生对话、交流,逐一圆满地解决。

读、思、议是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手段,读是前提,思是基础,议是关键。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琅琅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分阅读的阅读课,可以一票否决,不会是高质量的阅读课。课改之前常常用频繁的讲、问代替学生读书,课改之后又出现用频繁的课件演示、资料交流、不适当的合作学习代替学生读书的倾向,值得警惕。至于思、议,首先要抓住值得思值得议的问题,特别是课文的语言──重点的或表达上有特点的词、句、段,抓住学生语言训练的生长点来进行,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撇开语言文字只抓思想内容。其次要认真组织,精心指导,不可放任自流。要明确要求,明确重点,明确如何操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这样才有可能思有所得,议有提高。在讨论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肯定是对的。要明确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消遣性阅读,需要教师的引领、指导。要处理好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之间的关系,教师不要忘记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教书育人的责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0 11: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