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54 | 只看该作者

12.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积累与运用

1.sè  xù  hé shì luǒ  gē  yàng  yù 2.B 3.A  4.(1)罗布泊曾经是非常美丽的,而现在却消逝了。它告诉了我们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2)神秘 沙漠  美丽 绿洲 改道 “四盲” 青海湖 月牙泉

理解与鉴赏

1.用一系列具体、确凿的数据,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向塔里木河要水的。这种行为,使罗布泊沙化。2.排比和比喻。“排比”强化了遗憾之情,谴责之情。“比喻”形象地揭示出“四盲”的危害性,表达出作者的愤慨之情。3.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都要大量用水,而又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4.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要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在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拓展与提高

1. 消逝的还有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因为罗布泊的消失从文中可知是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的恶果,文章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了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2.示例:那时候,罗布泊碧波万顷。孩子们撑着小船在湖面上转悠,野鸭在水面戏耍,小鸟在空中歌唱。阳光多么明媚,天空多么美丽,湖面多么广阔!一排排胡杨林,像绿色的长城,遍地绿草,牛马成群。夏熟时节,田野里翻滚着金黄的麦浪……



13.《旅鼠之谜》

积累与运用

1. pì xìn  dǔ niè wǎng 2. 账目 腹胀轮胎 伤亡殆尽 楠木 呢喃  3. (1)即使  也  (2)不是  而是  而且  所以

理解与鉴赏

1.“当它们要进行大迁移时,……并担任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2.科学研究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3.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应注意自我调节、和谐发展。(本题是开放性的,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拓展与提高

提示:本文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特殊,它所叙述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叙述生活故事不一样,是以对话的形式介绍关于旅鼠的知识。这样看来,说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是不错的。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这种写法有对话,有讨论,内容便于展开,而且适合阅读心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14.《大雁归来》
积累与运用

1.jiān ǎi kuī shòu  2.(1)顾忌(2)目空一切(3)缄默(4)窥探 3.(1)辩(2)忧(3)燥 4.D

理解与鉴赏

1.大雁是报春的使者,给人们带来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2.大雁知道11月份每个沼泽和池塘都布满了猎枪,而春天是休战时刻,那些狩猎点和小洲并无猎枪,由此可知,威斯康星的法规规定,春季禁止猎杀大雁,冬季则允许猎杀。文中说大雁也知道这个法规,所以它们在冬天里,只有到了晚上才到刚刚收割了的地里偷食玉米,春季则放心地活动、觅食。3. 这是一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4.归来的大雁让香蒲摆脱了冬日的严寒,从此蓬勃生长,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5. 大雁是人类的伙伴,动物使地球充满生机,充满诗意,充满乐趣;人类应该珍爱这些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不应该凭借自己的优势而去伤害它们。



拓展与提高

1.人类活动危及蛇类生存,并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2. 栖居场所 生活习性 视细胞 温度与湿度  3. A.× B.√ C.√ D.√  4. 示例一: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和朋友和谐相处。示例二:野生动物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意。



15.《喂——出来》

积累与运用





1.B  2.                                       3.A  4.D  5.D



理解与鉴赏

1.倒垃圾,洗刷着城市各种肮脏的东西。整个城市的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2. 地球或海洋天空。3. 意味着原先人们扔进洞里的所有难于处理的污染指将接踵而至,大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惩罚即将开始。4. 讽刺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人,他们为眼前利益而洋洋得意,只顾一时不顾将来。5.提示:放飞想像,做到情节合理,语言风格一致。

拓展与提高

1. 示例:(1)举办身边的科学新闻发布会。(2)先分组和推选小组新闻发言人,接着各小组搜索资料写好新闻发言稿,然后举办新闻发布会,最后总结评比。2. 示例:踩踏着时代的鼓点,沐浴着现代科技的光辉,你的创新意识和追求科学的兴趣将被激活。来吧!一起在浩瀚的科海里泛舟,未来的科学家名册上,或许会有你的一席之地。3.(1)“锲而不舍”和“坚持不懈”用词重复,删去一个;(2)“作为明天”的前面少了主语,加上“我们青少年”或“我们中学生”;(3)“关注发展的现代科技”语意模糊,可调整为“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

写作

提示:科学小品要注意语言特点,写情原理;科学童话可大胆想像,要写出故事情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06 | 只看该作者

16.《云南的歌会》

积累与运用

1.踞  和  譬  熹  讳  淳2.可是 不论 都  3. (1)阳光不强。(2)用诗词应答。(3)即物起兴(4)引经据典  4. (1)A句好。因为A句不仅用了拟人的手法,还写出了作者对蓝色报春花的喜爱之情。(2)B句好。B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雀歌唱着向上飞的景象,“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则是写出了作者和云雀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理解与鉴赏

1. (1)一向的做法;(2)尽  2. 四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表现出云南女子活泼、开朗、善歌的特点  3. (1)表达自己兴奋愉悦的性情;(2)描写唱歌的环境,烘托山歌自然淳朴的本色美  4示例:句子: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点评: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云雀的叫声此起彼伏的热闹景象。  5. 示:“哩哩美”是著名的海南渔歌,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它是临高县新盈、调楼等沿海乡镇渔民逢年过节或其他喜庆日子喜欢演唱的歌谣。它的唱腔相对固定,唱歌的人需要即兴发挥,创作新词,可以独唱、合唱和对唱。

拓展与提高

1.四次: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的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2.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人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3.与课文中描绘的山野对歌的场面相似。4.闽北的山深、山高,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这是有道理的。

17.《端午的鸭蛋》

积累与运用

1.①jì ②méi ③xiàn ④lào ⑤yān ⑥yìn 2. D  3. (1)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2)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3)因而感到荣幸。4. (1)“家长同志们”与说话者的身份不相符,改成“各位家长”;(2)“敬请诸位不吝赐教”是书面语,与班会场合不相符,改成口语“恳请大家多多指教”。5. 示例:(1)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2)原指汉朝孙敬好学不辍,以绳系头悬于屋梁上,以防瞌睡;战国苏秦以锥刺股,以清醒而读书。后以“悬梁刺股”指勤学苦读。

理解与鉴赏

1.⑴恭敬、重视、另眼相看。 ⑵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这里的意思是:吃了高邮咸鸭蛋就看不上其他地方的咸鸭蛋了。2.高邮鸭蛋闻名遐迩。3.我认为只称道鸭蛋是小瞧了家乡人,高邮可称道者尚多,岂止一鸭蛋哉!4.删去亦可,不删为好:①一个我并“不喜欢”、又“不会做事”的文人却也在书中辑录了高邮鸭,足见高邮鸭蛋深受人爱,声名远播。  ②这“随意”之笔,体现着作者的行文风格。5.⑴“每逢”表无例外,高邮鸭蛋广为人知;“就”说明反应之快,足见鸭蛋印象之深。(2)用摹声法使食蛋之状如在目前,声形俱现,生动感人。6.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拓展与提高

1.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2.茶居很多,不是很大,建筑古朴雅致,多临河。 3.旧时的茶居,名字多老字号,用具和茶叶、食品很粗糙。现在的茶居,名字大多很典雅,用具、茶叶和食品很讲究。4.相似之处:口语色彩浓,娓娓道来。5.茶客们通过品茶来品味生活,感受生活的变迁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11 | 只看该作者

18.《吆喝》

积累与运用

1.hè  lái  bó  zhé  阂  嘘  囿  俐  2.(1)招揽  (2)对人和事过分吹捧  (3)谈吐麻利,应对自如,形容口才好  (4)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3. ③①⑤②⑥④  4. 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理解与鉴赏

1.①叫卖有不同的内容。②叫卖有不同的声调。2.叫卖的方法: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③戏剧性吆喝。  吆喝的声调:①声音细而高;②声音低而沉;③忽高忽低。  3.写实的成分多,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可能会“吓了个马趴”,当然,作者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幽默风趣。 4.北京   5.充满了怀念之情。 6.提示:注意要有地方特色。

拓展与提高

1. 一是指“联想”这种品牌,另一方面指人类的由眼前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和它相关的人或事物的思维能力。 2. 这则广告妙在巧用双关语,以反问的形式暗示受众“联想”对人类的重要性。



19.《春酒》

积累与运用

1.①宵  ②荔  ③杞  ④槛  ⑤颊  ⑥炮  ⑦剔  ⑧醅  2.(1)形容领先,积极带头。(2)从名称想到包含的意义(3)奉承讨好的意思  示例:一马当先:马拉松开始了,小刚一马当先地冲到前面  顾名思义: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藏书看书的地方  3. (1)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我”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2)运用生动的神态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栩栩如生。

理解与鉴赏

1.在家乡喝会酒的情形。 2.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引用   3.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很有灵性、充满美德的人,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 4.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细节描写,如: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5.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拓展与提高

1.第一段(1、2自然段):介绍故乡风俗:生病的孩子吃千家饭,穿百衲衣。

第二段(3、4自然段):叙述母亲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并将百衲衣送给我。

第三段(5自然段):叙述请教民俗学家,知道穿百衲衣的真正含义。

第四段(6、7自然段):赞美穿百衲衣体现了中国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2.正面描写:冲进火中抢百衲衣,珍藏百衲衣,送百衲衣给我 侧面渲染:访问民俗专家,揭示百衲衣的含义3.表现了母亲浓浓的慈爱。4.其实报答并不一定要鞠躬尽瘁赴汤蹈火,往往只是拔一羽以利天下,伸一手以救众生的事,就像给穿百衲衣的人一块碎布而已……

5.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示例:“莫以善小而不为”或者“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17 | 只看该作者

20.《俗世奇人》

积累与运用

1.①hòng ②hè ③chuò ④mú ⑤chù ⑥liào ⑦chǒu ⑧kōu   2.①蔫 ②擅 ③蘸 ④怔3.A

4. (1)表现出精神不振的样子 (2)排场大,生活奢侈。(3)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4)形容名声很大。5.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行中人。作者运用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理解与鉴赏

1.用鞋底下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街上小杂货摊摆出“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海张五”。2.不行。“戳”除了含有“放”的意思外,还含有泥人张愤怒、鄙夷不屑的心理。3.妙在两个“找”字,海张五拿“泥人张”“找乐子”取笑,“泥人张”便“找到”他“找乐”时的丑态并捏进了“泥人”中。从“找”字中,可以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可看出“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4.沉稳、干练,面对羞辱,镇定自若,或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等。

拓展与提高

(一)1.外貌、动作描写  交代苏大夫的个性特征及高超的手艺  2. 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3.手艺高超,坚持原则,不乏同情心  4.言之成理即可  (二 )1. 示例:读本书名:《风景这边独好》《海南风情》等  活动过程:(1)收集名胜古迹相关信息;(2)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3)整合信息,编写读本  2. 示例:特长:椰子  广告词:南国椰子,玉树琼浆  (3)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洗龙水等  故事:屈原投江、白蛇娘子喝雄黄酒现原形等。

写作

提示: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现家乡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浓浓的血脉亲情。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

积累与运用

1.piǎo  xuān  líng  yīng  yuān  kē 2.左右 比箭还快  青白色  凭借  同“返”,返回  稀疏的枝条  向高处和远处延伸 3.D  4.吴均 南朝梁 叔庠  吴均体 5.(1)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大浪像奔马一样。(2)蝉长久不停地鸣叫,猿无休无止地哀啼。(3)像鸢那样飞到天上(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4)横斜的枝条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能看见日光。

理解与鉴赏

1.清澈、迅疾  山高树多景美2.如:听觉:泉水激石……嘤嘤成韵。视觉:负势竞上……千百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大自然的美给人以和谐之美,同时也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厌弃尘俗的隐逸之情。

拓展与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23 | 只看该作者

22.《五柳先生传》

积累与运用

1. shì  zhé lìn  hè  dānpiáo  lǚ  yàn  pō  chóu  shāng⒉处所,地方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辈,同类   口触酒杯,指饮酒  详细地知道  旧交,旧友  有时  备办,置办   很  空寂 3.(1)东晋   诗人   渊明   五柳先生    陶渊明集   (2)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4.(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理解与鉴赏

1.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2.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3.这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句中“悠然”“见”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4.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5.示例: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拓展与提高

1.引  被 / 覆  面/  卧   2.宴请  派遣   立即  改变    3.寐    4.B    5.王勃写文章,开始并不怎么着意构思,而是先磨墨,接着喝酒,再拉过被子蒙脸睡觉,等到睡醒后,提笔一挥而就,写成文章,一字不改。



23.《马说》

积累与运用

1.pián  cáolì sù  xiàn  sì zhǐ  2.①只是 ②并列而死③吃顿  有时  ④犹,尚且一样  3.(1)见 现 显露(或表现) (2)材才 才能  食 饲 喂 (3)邪 耶吗,表疑问 4.(1) 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2)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3)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4)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5)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5.(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3)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4)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6.退之 唐 文学 昌黎先生集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柳宗元  王安石  曾巩

理解与鉴赏

1.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人才  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3.主观条件:自强不息,把握机遇。客观条件:有适合成长的环境,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4.示例一: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放光的。

拓展与提高

1.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2. 示例: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8:29 | 只看该作者

24.《送东阳马生序》

积累与运用

1. shì  yàn  yú  guān  chìduō  qièxǐ  jūn  yìng  qīn  xiù 2. (1)“被”通“披”,穿戴。(2)“食”通“饲”,提供饭食。(3)“支”通肢,腿和胳膊。 3.A 4.C 5. 宋学士文集 宋濂 明初 刘基高启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6. 未尝稍降辞色  援疑质理  色愈恭  礼愈至  故余虽愚

理解与鉴赏

1. (1)嗜:“爱好”或“特别爱好”“喜欢”(2)走:跑(3)汤:热水(4)作动词用,腰佩。2. (1)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学问。 (3)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尊敬而专心)请教。(4)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3. (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奔走之艰。(4)生活之苦。4. 作者从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不在意生活的贫困。(或“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示例:学习条件不好,仍能学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但学不好,像某些“同舍生”那样。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这是宋濂的切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拓展与提高

1.zhuì guǐ 2.勉强借来 搁起来放在高处 3.(1)然而 (2)这样 4.(1)七略四库是皇帝的书。(2)搬运起来使牛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就把屋子堆得满满的。(3)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读。(4)暂且等到将来看吧。 5.祖父:古义——祖父和父亲;今义——爷爷。子孙:古义——儿子和孙子;今义——孩子。6.对比  书非借不能读也



25.《诗词曲五首》

积累与运用

1.qǐ 赋 戟  婵娟  飘絮  chóu chú  阙  戈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理解与鉴赏

(一)1.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2.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二)1.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作者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以自然界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流露出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拓展与提高

(一)1.词牌名  题目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 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情景。4.雨、路、舞、去、度、处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二)1. 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2. C  3. 示例:有的澎湃激昂  有的含苞待放(语意连贯,突出景物特征即可)。



写作

提示: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优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23: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