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7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及提示
答案与提示
第一单元
1.《藤野先生》
积累与运用
1.fēi pōu jié xùn piē jì jī huì  2.(1)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过的一些事情。(2)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3)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节奏分明,和谐悦耳。(4)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3 .C 4.C  B(注意“明、暗”的顺序。A项是作者所赞扬的内容,但不是线索,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怀念的过程才是文章的线索。) 5.(1)“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失望的思想感情,为后面写去仙台学习做铺垫。(2)作者通过比喻和反语的修辞手法,用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厌恶、鄙视的思想感情。
理解与鉴赏
1.①将先生订正过的讲义,订成三厚本,作为永久的纪念。当不幸丢失时,想方设法去寻找。②将先生的照相挂在书桌对面的墙上。③将对先生的怀念化为实际行动;不断从先生那里汲取精神力量,增强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斗争的勇气,多写战斗的文章。 2.“良心发现”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对中国的希望,便使自己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3. 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结尾把回忆往事和现实斗争结合起来,突出了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影响之深。
拓展与提高
1.(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惋惜。(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这件事;略写老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馆子及坐错车等事。好处是:突出老师的对“我”的教育,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3.华老师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我”热爱华老师,怀念华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15 | 只看该作者

2.《我的母亲》

积累与运用

1.zhōu  mén  庶 shēng  摹 翳 舔 bó 2.A 3(1)C (2)B 4.(1)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2)这里是卑劣,不道德的意思。(3)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静下来,形容环境非常寂静。

理解与鉴赏

1.“严”表现为母亲因为“我”说了轻薄的话而重重地责罚“我”;“慈”表现为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2.一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她处罚孩子,唯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诫,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3.总结前文,呼应开头。4.这种看法不正确,因为“我”从母亲的待人接物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是以身示范,是对我的“身教”。 5.可以见仁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与提高

1.(1)示例:很多人忽略对母亲的关心,而关心自己的更多(或:现在的中学生不懂得主动关心母亲等等)。(2)示例:应该学会关心母亲感恩母亲、报答母亲等等  2. (1)10岁女孩在母亲节用火辣歌词表达对母亲的爱。(意对即可)(2)示例:流行歌曲在青少年中广为流传并造成不良影响。

3.《我的第一本书》

积累与运用

1.chì  zōng  liàng  mócèng  枉  脊  塾  哄  2.C  3.(1)、、,《  》、《  》、《  》、《  》。(2),,“ ”“ ”。4. (1)轰赶  掺杂  (2)愁苦  (3)苦楚  (4)凄惨  5.(1)童年没有幽默,道出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辛酸,可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儿童的好奇、天真和淘气,和小伙伴、小动物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此题有一定难度,学生能理解即可)  (2)那个久远的年代 ,那样一个穷困的小山村,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是极端匮乏的。

理解与鉴赏

1.“我的第一本书”的来历  2. (1)“愁苦”,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对儿子不争气的失望;“泪水盈眶”表达出“我”内心的委屈和愧疚。(2)包含了父亲了解真相后的无限感慨:为乔元贞的贫困,为儿子的懂事,为孩子刻苦读书的精神。 3. 不仅指那“半本书”,也是“我”人生的第一课,这里蕴涵了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 作者是怀着沉重而又辛酸的心情来追忆“第一本书”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的不幸命运。

拓展与提高

提示:写出你拥有这个物件的具体经过和情感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24 | 只看该作者

4.《列夫·托尔斯泰》

积累与运用

1.C  2.B  3.《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理解与鉴赏

1.写托尔斯泰富有感情和威力的眼睛。 2.愤怒时冷峻、不悦时结冰、友善时和缓、激情时炽烈如火、优美音乐中热泪涟涟、精神满足时闪闪发光。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 3.作者先抑后扬,写胡子、眉毛、头发反衬富于洞察力的眼睛。 4.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特征突出。在内容上,作者不仅在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而且含蓄地揭示了他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成为时代代言人的形象特征。

拓展与提高

示例一:女儿歪着头笑眯眯地说着,两只闪闪发亮的眼睛一直调皮地盯着她的爸爸。

示例二:老人晃晃悠悠地坐下,两眼呆呆地望着墙上的照片。



5.《再塑生命》

积累与运用

1.C  2.C  3.A

理解与鉴赏

1.让“我”感受到爱,表明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提示:此题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理解其用意及含意。2.对爱初有所悟,但只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提示:此题可结合后文分析语句所揭示的含义及发展层次。)3.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揣摩人物心理意图的能力。)4.这是“我”听莎莉文老师解释完“什么是爱”后的顿悟。这无数无形的线条,是阳光,是温馨,是关怀,是穿梭在“我”和他人之间的美妙情感——爱心。让世界充满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5.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和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莎莉文小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仔细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拓展与提高

1.示例:“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始终有个人在家里牵挂着我们,有个声音在呼唤我们回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母亲的深情。但也许一声问候,也许一个吻,就能让我们母亲深深地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听歌曲《妈妈的吻》,感受母亲的爱,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2. 示例: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3. 示例:制作“感恩卡”献给母亲。以温馨的话语,品味亲情,感恩母爱。

写作

提示: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母亲,可以写出母亲的成长历程,以及在你眼中的独特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27 | 只看该作者

4.《列夫·托尔斯泰》

积累与运用

1.C  2.B  3.《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理解与鉴赏

1.写托尔斯泰富有感情和威力的眼睛。 2.愤怒时冷峻、不悦时结冰、友善时和缓、激情时炽烈如火、优美音乐中热泪涟涟、精神满足时闪闪发光。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 3.作者先抑后扬,写胡子、眉毛、头发反衬富于洞察力的眼睛。 4.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特征突出。在内容上,作者不仅在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而且含蓄地揭示了他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成为时代代言人的形象特征。

拓展与提高

示例一:女儿歪着头笑眯眯地说着,两只闪闪发亮的眼睛一直调皮地盯着她的爸爸。

示例二:老人晃晃悠悠地坐下,两眼呆呆地望着墙上的照片。



5.《再塑生命》

积累与运用

1.C  2.C  3.A

理解与鉴赏

1.让“我”感受到爱,表明爱是发自心灵的情感。提示:此题可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理解其用意及含意。2.对爱初有所悟,但只是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提示:此题可结合后文分析语句所揭示的含义及发展层次。)3.为了引导海伦获得思维的提升,从而开发海伦思维、智慧和心灵世界。(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揣摩人物心理意图的能力。)4.这是“我”听莎莉文老师解释完“什么是爱”后的顿悟。这无数无形的线条,是阳光,是温馨,是关怀,是穿梭在“我”和他人之间的美妙情感——爱心。让世界充满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5.莎莉文热爱海伦,讲求教育方法和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时机,开启思维、智慧和情感。(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莎莉文小姐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仔细品味揣摩人物形象。)

拓展与提高

1.示例:“儿行千里母担忧。”是啊,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始终有个人在家里牵挂着我们,有个声音在呼唤我们回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永远也无法回报母亲的深情。但也许一声问候,也许一个吻,就能让我们母亲深深地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听歌曲《妈妈的吻》,感受母亲的爱,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吧。2. 示例: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3. 示例:制作“感恩卡”献给母亲。以温馨的话语,品味亲情,感恩母爱。

写作

提示: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母亲,可以写出母亲的成长历程,以及在你眼中的独特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6.《雪》

积累与运用

1.zhuó  tuì  juàn  páng huáng  凛 蓬 腾 碌

2. (1)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2)春天。 (3)繁荣,旺盛。 3. 周树人  革命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呐喊》《彷徨》《野草》  4.(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南的雪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的“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滋润和充满生机的特点。(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朔方的雪孤独而倔强的性格。(3)运用联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蕴藏生机的特点,而且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雪的喜爱之情。

理解与鉴赏

1.文章细致生动地描绘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在对比中表现了对江南雪的喜爱和对北方雪的赞美。2.江南的雪滋润美艳,色彩斑斓,蕴涵着生命,透露着生机。语句有“江南的雪……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等。 江南的雪,倾注着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3.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不能长久的遗憾和引起下文对朔方雪的描写和赞美。4.北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在凛冽的天宇下”“奋飞”“升腾”。这些描写倾注了作者对北方雪不畏严寒,在孤独中抗争、奋斗的赞美之情。5.雪罗汉是江南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是美的象征。但是它却很快消融,让作者感到江南雪的美好是值得留恋的。这样的描写还自然引出下文对朔方的雪的壮美的描述和歌颂。6.北方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在这里还被表现为“死掉的雨”的意思。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它的不屈和献身,让它成为雨的精魂——坚强和不屈的精魂。

拓展与提高

1.国画落笔简约,留有空白(即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2.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当时所见之景、所生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3.“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是指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读书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灵的旅程,所以说读书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意思相近即可)。4.如文天祥在狱中吟出了宁死不屈的的诗篇。司马迁于逆境之中写出了“无韵之《离骚》”——《史记》5.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7.《雷电颂》

积累与运用

1.pì nì   tāng  tà   gěng  bèng  秽  犀  稽  骋

2. (1)眼睛斜看着,形容高傲的样子。(2)由内而外强烈放射。(3)骑马奔跑。(4)肮脏的,不洁净的东西。造句(略)

理解与鉴赏

1.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2.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3.“风,你咆哮吧!咆哮吧!”运用拟人、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歌颂了风。“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运用呼告、反问的修辞手法,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些修辞格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4.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表现出的正义与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拓展与提高

示例: 1. 风在林中低回呜咽。雨在风中哭泣。 2. 风在追着树叶嬉戏。雨点在池塘里弹奏着欢快的舞蹈乐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42 | 只看该作者

8.《短文两篇》

积累与运用

1.yáng  jìn   hào   héng   cuō   lù  shùn  2. (1)比喻自取灭亡。 (2)比喻执著追求而又有点不切实际的做法。  3.芾甘 文学《龙·虎·狗》《家》《春》《秋》《雾》《雨》《电》 4.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过上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理解与鉴赏

1.为着追求光与热而不惜牺牲自己。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3.表达了作者要投身于正义事业的决心,为此甚至不惜献出生命。4.追求光明与自由,献身理想的路途是坎坷的,可能成功,可能中途失败,甚至因此而献出生命。但作者认为这是“轰轰隆隆”的死,是为正义而死,死得其所,这比“寒冷的、寂寞的”苟且偷生有意义。夸父追赶日影就是这样,虽然渴死在途中,但他的精神让人景仰。

拓展与提高

绿色象征生命、理想、希望等。白色象征着纯洁。红色象征活力、积极、热诚、温暖等。白鸽象征和平。玫瑰象征爱情。



9.《海燕》

积累与运用

1.yín  mò fěi  fá  yuān  wān qiè háo 蠢   窜   焰    寞  2.散文诗  散文  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景象  战斗英姿  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坚强不屈的战斗精神。3.(1)比喻和拟人。“黑色的闪电”比喻精确、传神,寥寥数字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的写法。这一句从形、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比喻、拟人、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语气肯定,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4. ①处:将“发现”移到“在例行检查时”后 ;  ②处:将“扩大”改为“加大”    ④处:在“是否”后加“是”。

理解与鉴赏

1.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是为了与海燕“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对比,以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2。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 3. (1)“抱”“摔”“恶狠狠”分别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突出了狂风势力的猖獗。  (2)“抓住”“熄灭”以拟人手法突出了大海巨大的声势和强大的力量。4. 运用反复,以强烈的感情表现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呼唤,强调了革命暴风雨已近在眼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5. 表达了作者急切要求惩治腐恶的义愤,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斗争、搏击风暴、挣脱桎梏、赢得解放的豪情,肯定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并将取得胜利的信念。

拓展与提高

示例:蜡烛就如同我们辛勤的园丁,燃烧了自己,却将光和热留给了别人;春雨就如同无数的默默奉献的人,投入了大地的怀抱,滋润了大地,却牺牲了自己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5:47:48 | 只看该作者

10.《组歌》

积累与运用

1.B 2.B 3.黎巴嫩 《泪与笑》 《先知》 《沙与沫》 泰戈尔 4.示例:(风)是窗外的哨音,是柳枝的银梳,是松涛的舞蹈。

理解与鉴赏

1.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 2.它满腹爱情,成了人间的守护神。 3.正是对世间万物的爱,守护着这个世界,守护着它的和谐及美丽。这是最清醒的爱。诗人把这守护者幻化为自己,所以说“这就是……工作。”  

拓展与提高

(一)1.①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②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2.纯洁  神圣 3.渴饮朝露,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二)示例:(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 诗词颂春、妙笔绘春、寄语迎春等。3. 示例:让春风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吉祥,送去我最真挚的问候:祝母亲健康快乐!



第三单元



11.《敬畏自然》

积累与运用

1.zhǐ péng  méng  kūn  chù  藉  邃  稚  伦  淆  肴  2.书籍  藉贯  天赋  斌斌   拟人  相似  挖掘  倔强 3.A  4.波澜壮阔的大海,涓涓的细流  高贵典雅的钻石,朴实无华的泥土

理解与鉴赏

1.因为人类能思维,能理解,有自我意识。2.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借人类的眼睛来观看自己,借人类的嘴来表达自己。人类的智慧就是自然的智慧,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就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类的思维就是宇宙的思维,人类的痛苦、欢笑等各种感受也就是宇宙自身的感受。3.括号内的文字就是括号前面“宇宙”一词的另一种说法,是同一个概念。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等两句,把大自然人格化,更明确了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只相当于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已。再如“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等几个的排比句,加强语势,突出地表达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不可分割的关系。4.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成都太神奇了,要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同大自然相比的。

拓展与提高

1.何祚庥的观点是人要征服自己。季羡林的观点是天人合一。 2.提示:要写出看法,如人要敬畏自然等,还需答出具体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1: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