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44|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语文全册单元试题汇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鉴别 jiàn  弥补mí  推荐jiàn  轩昂xuān
  B.勒紧lēi   勾勒lè   解剖pāo   脸颊jiá
  C.荣誉yù    一栋dòng 逻辑jí    歧视qí
  D.胚胎pēi   古刹chà  刹车shā   畸形jī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不正之风  想方设法  叹为观止  无所顾记
  融为一体  接然不同  乐此不疲  永保青春
  艰深晦涩  独具只眼  扬长避短  烽火连天
  受益非浅  困惑不解  幸免于难  一目了然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许多正直的美国科学家也无端地受到迫害。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B.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叹为观止:因不能观看而感叹。
  C.因此这个理由本身是不合伦理的。
    伦理: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D.只要你能够独具只眼,就全能得到旁人没有的收获和成功。
    独具只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  )(2分)
  A.《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的作者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
  B.《梁思成的故事》作者李辉,现代建筑学家。
  C.《克隆拔术的伦理问题》作者邱仁宗是当代学者。
  D.《我们这双手》作者恩里克?科佩里亚斯是西班牙的当代作家。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3分)
  A.《人民科学家的风采》主要从清廉、敬业、爱国三个方面来刻画钱学森的形象。
  B.《梁思成的故事》通过写勘探应县木塔来表现梁思成的敬业精神。通过写保护奈良城来表现他的历史                        主义精神。
  C.《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一文从伦理的角度伦证了发展克隆技术的方针是错误的。
  D.《我们这双手》从完美的工具,文明的反映,健康的关联,感情的表达四个方面来告诉我们双手的用。7.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                           ?             。
8.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6分)
  要求:(1)从《水浒传》、《西游记》和《繁星?春水》中任选一部。
        (2)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
备选词语:深入浅出 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直抒胸臆 曲折跌宕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9—11题。(18分)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二次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所做出的努力。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而他的妻子林徽因的弟弟,作为一名中国军队的飞机驾驶员,就牺牲于对日空战之中。国耻家恨,都完全可以让他对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感到高兴。
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惟独他,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9.语段中划线句中的“这”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这样说?(6分)
10.梁思成为什么要保护奈良城?(6分)
11.语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27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今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改动)
12.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6分)



13.第二段中为什么要写作者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看到的情况?(5分)
14.加点词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5分)
A.“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  言生动。
B.“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观事实,语言准确。
C.“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句中的“又”字说明了“倒春寒”的特点,强调了“倒”的意思。
D.“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句中的“而且”说明了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远远超过了科学价值。
15.第四段中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5分)
16.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句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它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6分)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
我的发现是:
三、写作(50分)
17.一个国家的法律再完善,如果没有严格的执法者也不会得到很好的遵守;即使你手里拥有可以找到宝藏的羊皮地图,如果不付诸行动也不会得到宝藏;不论你目标定的多高,没有行动一样不会实现;……请以“行动”为话题作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文章有无机趣,关键在于作者是否有想象的敏感。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苛求kē     吝惜lìn   诬陷wū     反馈kuì
  B.装潢huáng  揩净jiē   怅然chàng  谦卑bēi
  C.摄取shè    反刍chú   发酵jiào   砥砺lì
  D.豁免huò    标签qiān  谦逊xùn    舆论yú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彬彬有礼   先发治人   货真价实   不可思议
  不记其数   当之无愧   得天独厚   束手待毙
  东施效颦   沾花惹草   示瑕求疵   如释重负
  媒妁之言   小心翼翼   雷历风行   差强人意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其实,一招鲜吃遍天,要什么十八般武艺。
  一招鲜吃遍天:指掌握了过硬的本领,有绝招,到处都可以谋生。
B.而细菌得天独厚的是,其繁殖速度极快。
  得天独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指向有特殊优厚的条件。
C.近年来,又时兴将未婚情侣称为“朋友”,倒也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离世人满意还相差很远。
D.看起来与剃头匠的活儿并无二致。
  并无二致:并没有什么两样。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当的一组是(  )(2分)
  A.《细菌的启示》的作者是当代学者郑也夫。
  B.《保修》的作者是台湾小说家星新一。
  C.《东施效颦活语词》的作者是当代作家王蒙。
  D.《剃头匠》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陈震。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3分)
  A.《细菌的启示》先详细介绍细菌的性质特征,使我们充分认识细菌,这样才能迎接细菌对人类的                                                          挑战。
  B.《保修》一文一方面揭露了商业欺诈,另一方面对受骗表达出了深深的同情。
  C.《东施效颦活语词》一文用具体的实例告诉我们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        的演变。
  D.《剃头匠》一文通过追怀当年的剃头匠表现作者对富有人情味的职业道德的呼唤。
7.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某校进行了一次学生对老师的不记名民意测验。在“测验表”的附栏里,校长     见到了以下一些留言:
  A.老师,您上课很生动,我很爱听。如果上课时您能关掉手机就更好了。
  B.你上课不要太严肃,严肃并不等于认真。
  C.老师,请你上课提问也要关照一下我们坐在墙角边的同学。
  D.王八蛋,总是跟我过不去,我希望你下岗!
    ……
  ⑴如果你是校长,你从这些留言中获得了什么信息?(2分)
  ⑵请你在“测验表”的附栏中给你的语文老师留一言。(2分)
8.认真观察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请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2分)
  ⑵请你为这幅漫画拟个标题。(2分)
9.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新华社6月1日电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1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⑴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   
⑵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2分)
乳名:  
大名: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17分)
五个星期后。
“家里有人吗?怎么样啊?”
  “了不起,好象做梦一样。完全脱发了,恢复原样了,好象复活了似的。幸亏没有造成破产。惊人的效果,科学的胜利……”
  “您能满意,我就放心了。”
  “可是,我刚刚发现,有一件事非常奇怪。”
  “什么事?”
  “那件事才是你们公司功效可靠的产品哩。您也一定是充满了信心吧。”
  “是的,当然了。”
  “既然这样,您今天到这儿来还有什么事?并且还有什么必要呢?”
  “不,并非如此。我是为了自动理发机才来的。若是您没有用处,可以降价四分之一退给我。”
  “是吗?太谢谢了。我已经没有头发了,留它有什么用?我正要扔掉它呢。你们的经营方针是多么出色的梦境般的有良心的啊!”
  “是啊,对于本公司保修的完善程度,无论哪一位顾客都是这样称道呢……”
10.M先生对什么事感到非常奇怪?(4分)
11.从最后一句话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4分)
12.发挥你的想象力,青年要回自动理发机的目的是什么?(4分)
13.读完此文你从中受到了那些启发?(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6分)
海上花园里的生态杀手
①厦门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上花园”,先贤曾诗赞其“一城如花半倚石,万点青山拥海来”。然而,这座林木茂密,花卉缤纷的“海上花园”,却时常有外来生态杀手伺机侵入。“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就是两个有着美丽面孔的外来生态杀手。
②猫爪藤是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因其叶子顶端长有吸附能力很强、酷似猫爪的三枚小钩状卷须而得名。160多年前,猫爪藤作为观赏性植物从原产地美洲引入厦门。想当初,红砖楼房外,常绿的猫爪藤沿着庭园栅栏疏密有间地攀爬着,鹅黄色的花不时从青藤间探出,确也是一道风景。但随着时光的推移,猫爪藤便渐渐暴露出其生态杀手的真面目。繁殖能力极其旺盛的猫爪藤,借助强劲的海风将其种子四处传播。生根发芽之后,不仅其发达的根系会疯狂地与其它植物争夺养分,而且坚硬、锋利的“猫爪”还能紧紧抓住树皮往上攀爬,以层层叠叠的茎、叶构成网状“藤罩”遮盖整个树冠,使树木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而后它再向四周扩散,攀援周围的其它树木并覆盖,最终导致成片的树林死亡。在我市受猫爪藤危害较重的鼓浪屿,许多古树名木被猫爪藤裹缠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③猫爪藤的胡作非为让人忍无可忍,但铲除猫爪藤却并非易事。猫爪藤的根扎进地下40厘米左右,与其它树木的根纠缠在一起,难于斩除,而且猫爪藤还有贮藏着丰富养分的块根,即使把地面的藤蔓统统割掉,它很快又能长出新芽。上个世纪90年代初鼓浪屿就开始清理猫爪藤,到2004年7月清理面积已达12万多平方米。尽管如此,形势仍不容乐观,要防止猫爪藤重新在鼓浪屿蔓延显然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艰苦斗争。
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容貌比“猫爪藤”更姣美。它有着小向日葵般的花梗和鸡冠般的黄穗,与其他名花相配非常好看。这种花原产于北美,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平均每株可产生2万多粒种子,经风、鸟等途径向四周扩散,只需3年时间就能迅速成片。生长过程中和其它植物争光、争肥,肆意排挤其它植物,最后导致在它生长区域里的其它植物一律消亡。1935年引进后短短几十年间,这种花已在许多省市泛滥成灾。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这种花在上海的繁殖面积已占调查面积的54.3%,近20年来上海已有30多种土著植物因这种花的排挤而消亡。
⑤前一两年,“加拿大一枝黄花”也悄悄潜入厦门。2005年,我市有关部门组织过调查,发现东孚、集美等地有五、六个场(圃)种植这种花,种植历史有1年以上,面积约200亩;而我市的花店一般也都有销售这种花。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⑥“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当初都是作为观赏性植物被有意引进的。在引种地区,这些植物不再受原产地各种天敌的威胁,生长的环境阻力变小,繁殖速度极快,最终成了生态杀手,对本土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
14.通读全文,把握事物特征:(8分)
(1)从文中摘录表现“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美丽面孔的语句各一句。(4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为什么用“生态杀手”一词来称呼“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4分)
15.有人认为,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的划线处都以鼓浪屿为例,显得累赘,可删掉其中一处。你是否认同他的看法?你的理由是什么?(6分)
16.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17.文章结尾说“‘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带给本土植物的是生存的危机,带给厦门人的则是深沉的思考”。下面链接的是几位市民颇有代表性的想法,你赞同哪一位市民的想法呢?请具体说说理由。(6分)
【市民甲】可采用“生物防治法”,引进天敌,治理“猫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黄花”。
【市民乙】应保护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以维持本土植物多样性。
【市民丙】应尽早建立外来生物入侵的预警机制,早防早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
三、写作(50分)
18.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600字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5: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文以气为主,行气为文章的第一要义。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信笺jiān   鸫鸟dōng   绽裂zhàn   阴霾mái
  B.一绺liǔ    濒临bīn    恪守gè    目眩xuàn
  C.牛虻méng   眼睑jiǎn   忏悔chài    尴尬gà
  D.踉跄qiàng  凯歌kǎi   瞳孔tóng  仲夏zhòng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亭亭玉立   郑重启事   光芒四射   枝叶扶疏
  不堪设想   哑然失笑   漫天飞舞   光明雷落
  感人肺腑   万籁具寂   如醉如痴   局促不安
  残缺不全   乱七八槽   倾盆大雨   汹涌澎湃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蓦然间一只夜莺在我窗前的一株枫树上鸣啭起来。
    蓦然:猛然,突然。
  B.这未免有点幼稚,因为我满脸都在流血,连指尖也在滴血。
    幼稚:幼小稚嫩。
  C.可是你要忏悔呀。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D.我的“自白”书。
    自白:自己说自己的意思;自我表白。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狱中书简》——罗莎?卢森堡——德国作家。
  B.《绞刑架下的报告》——契克夫——捷克作家。
  C.《囚歌》——叶挺——中国革命将领。
  D.《牛虻就义》——伏尼契——爱尔兰女作家。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组(  )(3分)
  A.《狱中书简》中没有描绘监狱的黑暗与残酷,而是描写了一些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说明监狱      的生活环境很好,文中的主人公生活得很幸福。
  B.《绞刑架下的报告》中作者用平静的笔调,轻松的语言来写敌人的严刑拷打,说明主人公早已将生死   置之度外。
  C.《牛虻就义》中对刑士兵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牛虻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D.《囚歌》《就义诗》《我的“自白”书》三首诗都表达了作者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声。
7.从下面的描写段中找出两出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细节。(4分)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           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细节一:
细节二:
8.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名言、谚语等,请按要求填写。(6分)   
  ⑴成语:_______,长一智。
  ⑵名言:少年易学老难成,_______ 。(朱熹)
  ⑶我们常用谚语“_________ ,________ ”劝勉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9.用一句话概括下列对话的主要意思。(3分)   
2002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在两国总统的答记者问中,布什总统说:“武器已经不再互相瞄准。”普京总统说:“任何手拿武器,哪怕是拿猎枪的都知道,让它退出弹药,远离人群,是最安全的。”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而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
后来一切又都消失了:墙壁、拿药的女人和那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现在我面前是敞开着的牢房的门。一个肥胖的党卫队队员把我拖进去,脱掉我那被撕成碎片的衬衣,把我放到草垫上,摸了摸我那被打肿的身子,吩咐给我裹伤。
“你瞧瞧,”他摇晃着脑袋对另一个人说:“你瞧,他们干得多利落。”
然后又是从远方,从那遥远遥远的地方,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他活不到明天早晨啦。”
还差五分就要敲十点了。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一个美丽而温润的春夜。
10.党卫队队员和“我”的对话表现了什么?(5分)
11.语段中划线句子的实际意思是什么?(5分)
12.“我听到了一个像爱抚似的平和而宁静的声音”,作者为什么对死亡预告的声音感到如此美好?(5分)
13.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状态?(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22分)

①一个暴君,一个哲人。他们同时生活在一座城市里。
②暴君指着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须从内心臣服于我!否则,我杀你!”哲人笑笑,不说话。暴君突然笑了:“不会让你这么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说话。
③这时上帝来了。暴君臣服于地;哲人谦卑地躬下腰。上帝说:“孩子们,不要太吵闹。”他指着暴君说:“你一吵闹,我就痛苦难忍。”他又指着哲人说:“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后,上帝建议他们一同穿过沙漠,不带任何补给。谁活着出来,谁就是王者。暴君骂骂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厮杀、搏斗生涯使他藐视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见任何异样。
④开始的两天,暴君一鼓作气,遥遥领先。他计算过:骑骆驼穿越沙漠需要6天,而他加把劲,估计5天足矣。哲人并不知道他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死了,他就去见上帝;如果活着,他就去云游四方。因此,哲人安步当车,只是偶尔考虑一下前进的方向。
⑤第三天,哲人远远看见沙漠上有个小黑点。渐渐走近,发现是暴君。那时暴君又热又累又饿,不堪重负,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坐在沙丘上。看见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与哲人一块前进。哲人一直不说话,世界很静,只听见脚踩沙子的沙沙声。暴君终于忍不住了:“你,不渴吗?”哲人笑笑。暴君又问:“你,不饿吗?”哲人笑笑。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恼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无聊吗?”哲人笑笑。又过了好一段时间,暴君说:“若有剑,我会立刻杀你!”
⑥第四天,两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艰难。暴君一路咕咕哝哝,像是与哲人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哲人脸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旧。沙漠越来越静了。
⑦第五天,暴君远远落后了,他的精神已处于半失常状态,胡言乱语着。静默的沙漠对于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腾、喧嚣。哲人也极端疲惫,难以支撑,但他依然移动脚步,没有停歇,像宇宙一样空旷、自由。
⑧第六天,暴君在癫狂中迷失方向,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虚弱得栽倒,但方向感还在,他爬啊爬啊……
⑨早晨的阳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润。哲人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有个村庄。
14.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暴君和哲人的形象。请概括两人的性格特点。(6分)
暴君:
哲人:
15.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暴君穿越沙漠的心理过程,请用三个词或短语将这一过程概述完整。(6分)
一鼓作气 、      、      、_____、癫狂失常
16.试分析标题“赌”的含义。(5分)
17.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5分)
三、写作(50分)
18.跨入青春的门槛,追求远大的理想,走进美丽的家园,享受爱心的阳光,触摸科学与时尚……生活是多么精彩!请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友谊、诚实、歌声等),除诗歌、剧本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期中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运用(30分)
1.楷书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请用楷书在下面方格内书写下列汉字,要求正确、美观。(2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鉴别jiàn  勾勒lè  解剖pōu  畸形jī
  B.反馈kuì 吝惜lìn  发酵xiào  豁免huò
  C.信笺jiān 濒临bīn 恪守kè    忏悔chàn
  D.弥补mí  脸颊jiá  揩净kāi   眼睑jiǎn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分别找出来,填入表格中,然后把正确的字写出来。(4分)
  叹为观止   截然不同   永葆青春   艰深海涩
  受益匪浅   先发制人   不计其数   示暇求疵
  雷厉风行   拈花惹草   小心冀冀   郑重其事
  光明磊落   不可思义   独具只眼   万籁俱寂
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B.近年来,又时兴将未婚情侣称为朋友倒也差强人意。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C.这未免有点幼稚。
     幼稚: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D.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
     应景:随时的,临时的。
5.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我们这双手》的作者是西班牙当代作家,恩里克?科佩里亚斯。
  B.《保修》的作者是日本小说家星新一。
  C.《绞刑架下的报告》的作者是捷克作家伏契克。
  D.《牛虻》的作者是俄国女作家伏尼契。
6.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探讨读书内容,这是某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作为小组成员的你,请参与下列活动。
⑴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了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他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②他勤学却无钱买烛,只得在墙上凿洞,借邻人的烛光读书。(   )
③他很小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见到父亲有本《笔说》藏在枕头中,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  )
④他少年时就痴迷读书,曾经在梦中看到所用之笔开了花,后来果然“斗酒诗百篇”,被誉为“诗仙”。(  )
A.匡衡  B.陶渊明  C.李白  D.王羲之
⑵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3分)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8分)
习惯于失去
周国平
①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得到,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的获得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
②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③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明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④东西方宗教都有布施一说。照我的理解,布施的本义是教人去除贪鄙之心。由不执著于财物,进而不执著于一切身外之物,乃至于这尘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布施列为“六度”之首,即从迷惑的此岸渡向觉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桥梁。俗众借布施积善图报,寺庙靠布施敛财致富,实在是小和尚念歪了老祖宗的经。我始终把佛教看作古今中外最透彻的人生哲学,对它后来不伦不类的演变不以为然。佛教主张“无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这回事了。无物属于自己,连自己也不属于自己,何况财物。明乎此理,人还会有什么得失之患呢?当然,佛教毕竟是一种太悲观的哲学,不宜提倡。只是对于入世太深的人,它倒是一贴必要的清醒剂。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的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⑤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救药的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害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他们来做实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⑥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叫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的面对死亡。
   ⑦大损失在人生中的教化作用:使人对小损失不再计较。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摘自《做人与处世》2005年第12期)
8.作者认为“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这种对人生的觉悟指的是什么?(4分)
9.文章最后说“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10.假如你要和周国平先生对话,针对“习惯于失去”这一观点进行辩论,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并请写出你对所提问题的看法。(6分)
①问题:
②你的看法:
11.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作者认为,富有进取心的人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受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B.文章第一段,从“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的”入手,提出问题,下文采用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论证了“要习惯于失去”这一中心论点。
  C.作者反复强调得到的东西迟早会失去,人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自己,文字中流露出宿命和消极悲观的情绪。
  D.文章启示我们要正确地面对失去,习惯失去,使自己避免遭受失去的打击,这样,我们就能在不断的得而复失中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滋味。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7题。(22分)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苏子
我从小是在贫穷中长大的,当我还不懂得什么叫贫穷的时候,我首先懂得了耻辱。
父亲对我的爱最直接,也最简单。父亲是蹬三轮车的,于是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他弯起宽厚的后背努力蹬着车,有时还和我开个玩笑,“你看爸爸能到几迈了?”特别是在雨天里,我干干净净暖暖和和地来到学校。而到了放学的时分,父亲又早早地等在校门口,令不知道底细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下学。同学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我,如果让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又该做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我做了一生中最让我忏悔的事,我默认了同学的误解。
父亲不知道我的心理,他不但蹬车送我上学,还时常到校门口我下车之后,再撵上来嘱咐几句让我注意的话。有一次,这情景被一个同学看见了,她疑惑地问那蹬三轮的怎么和你那么亲啊。我害怕了,从此说什么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远远地,在一个胡同里,我就让父亲停下来,然后四顾无人,提前悄悄地下了车。
父亲一开始没有明白,依然坚持送我到校门口,可忽然有一天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于是再也不坚持了。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放学时来接我的父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校门口翘首企望了,他躲在胡同,等着我的到来。有一天下大雨,我跑到父亲那儿的时候,全身已淋得透透湿了。浑身也同样湿透的父亲,却紧紧地抱起我,我看见他眼中的泪水和着雨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
我后来考上了大学,爸爸、妈妈节衣缩食提前十几年就开始给我攒学费。
上学不几天,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我成了他们注意的人。这是我后来才发现的。他们用充满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些什么,用些什么。上学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穿的也还是家里带来的衣服,穿着那些衣服走在到处是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前后左右扫射过来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
图书馆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我常常找个不易被人注意的旮旯,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好一点的是一根麻花,最好时是两个包子,注意不被人看到我的窘态。剩下的时间,我用读书来陪伴大学里一个朋友也没有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
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没肯放弃,这就是每月一次的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大学生活一个极大的安慰。每到这个日子,我都极早跑到学校附近的一个网吧,占好位置,迫不及待的打开我的QQ,寻找想念已久的老同学。
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的样子让我以为自己出了什么大毛病。我检省了一下自己,没发现什么,便把这件事忘记了。
我度过自己在大学里的第一个生日时,也是一个人,但那天我让自己奢侈了一回,第一次买了一个红烧肉,我也第一次大大方方地端着盘子和同学们坐在一起。
当时在座的有两个我的同班同学,我至今清晰地记着他们那双惊诧的眼睛,那眼睛像不认识我似的反复打量,直到我将盘子里的菜吃得干干净净。
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
那是一次团会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有人补充道,我看见我们班的特困生吃了红烧肉……
同学们把眼光射向了我。
我已经无地自容。
从小到大,我只知道贫穷是一个物质的概念,但到了大学,我才发现,贫穷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可以忍受没有菜的干馒头,可以忍受落后于时代的出土文物的旧衣服,我无法忍受的是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我不明白,因为穷困,人就连寻找自己快乐的权利也没有了吗?为自己过一个生日难道就是犯罪吗?如果当初我知道我会在这样一种境况下度过我的大学生涯,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拼命学习的毅力。大学让我知道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它给我带来的那种耻辱的感觉,比贫困对人的折磨要强大得多。
当帮助已经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
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醒悟到许多年来我对父亲的不公。我当年剥夺他对我表示爱的权利,其实也只是因为他穷,我也曾一样的残酷。我给了自己父亲耻辱,我也必须承受别人带给我的耻辱。
我在承受这种现实还是选择退学之间犹豫很久。
我想起了父亲宽厚的后背。高考最热的那几天,父亲不顾我的反对,执拗地坚决送我上考场。因为我被分到了离家最远的地方。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了,他努力想快一些,却总是力不从心。七月的骄阳下,汗水在他裸露的后背上淌出了一道道小沟。而我当时却坐在有着遮阳篷的车座中。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爸妈,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给你们带来盼望中的快乐。
我一想到父亲的后背,想起母亲接到我的录取通知书时眉开眼笑到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忽然感到,即使面对是这样一种现实,我也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从多年压抑着我的耻辱感中解放出来,生活忽然在我面前明亮起来。
第二天是写作课,我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丰裕和富足的家庭,从小到大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包括高考期间,每天换样的吃饭,包宾馆房间,为了他们更好的休息……老师沉静地听着,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巡视了一圈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了?”
我稳稳地举起手。
我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淌在上面的汗;我讲了从小看到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每凑够一个整数,她就信心百倍地朝下一个数字努力。我讲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给我吃,而削下来的苹果皮,他们俩却推来推去地谦让着,谁也舍不得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
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可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们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虽然不能给我那种富裕,但却让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尝到了容易被富足冲淡或代替了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后悔,我一定会向他当面道歉的,尽管我明白得晚了些……
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们我准确的到家时间,并提出了我的要求,我让父亲一定蹬着他的三轮车去接我,我要伏在他已经弯曲的后背上,告诉他我经历过的这一切一切……
贫穷不是耻辱,放弃尊严才是真正的耻辱,我从耻辱中走出来,也走出了贫穷。耻辱成了我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12.一下子被一种可能到来的强烈的耻辱感击垮了,“到来的耻辱感”会是什么内容?(4分)
13.我们父女心照不宣地达成了默契,对这“心照不宣”父亲将承受着怎样的委屈?怎样理解父爱是“最直接,也就是最简单”的?(4分)
14.贫穷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我”这种自卑的感觉,文中哪一段话表明“我”并非是虚荣而感到贫穷耻辱?(4分)
15.“当帮助已经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对于接受方来说“帮助”和“施舍”这两者有怎样的区别?“我稳稳地举起了手”,“稳稳”表明了“我”此时怎样的态度?(4分)
16.从“心照不宣”到“告诉他我经历过的一切一切”,“我”的思想有怎样的转变、飞跃?(3分)
17.你是怎样看待你周围的较贫穷的同学的?(3分)
三、写作(50分)
18.有的同学成绩一向很好,可是因一次测试失手,于是懊恼、郁闷、痛苦不堪。临近期中考试,有的同学的成绩却进步很慢,于是焦虑、担忧,寝食不安。成绩不好,内心难免有挫折感。面对挫折,调适心理的方法很多,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建立起一种态度:坦然地面对和坚强地担当。所谓面对和担当,就是当不可避免的挫折袭来时,能接受它,承担起挫折带来的压力和打击,把挫折消化掉。生活中没有常胜将军,你一定有过类似的经历。请以“面对与自强”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经纶lún  逊色xùn  恣纵zì
  B.悬宕dàng   俯瞰kàn  匹俦shòu  悚视sǒng
  C.绝  yǎn     曦月xī   参差cēn   悭吝qián
  D.庇佑bì     渊薮sǒu  冗长róng  熔铸zhù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鸢飞戾天  负势竞上  因简旧陋  争咏竞叹
  鼎足而立  熬费心机  虚无缥缈  翩然起舞
  抑扬有致  纵横驰骋  风餐露宿  风姿绰约
  瞬息万变  层次井然  叱咤风去  解缆问桨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桐城派的文体以“味谈声希,整洁从容”自矜。
    自矜:自尊自大、自夸。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虽然。  疾:快。
  C.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渊薮。
    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D.独怜幽草涧边生。
    怜:爱。
5.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贾岛、柳宗元、韦应物,刘长卿都是唐代诗人。
  B.《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信。
  C.余秋雨笔下的《三峡》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重描写了三峡的山水。
  D.陶渊明在《饮酒》和《归园田居》中都表达出了归居田园,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6.请你对下面提供的几则材料作一番探究,围绕“宽容”这一话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至少两个)。(4分)   
⑴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公报。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同时,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从中日两国人民长期友好的大局出发,决定放弃对日本作为侵华战争战败国的战争索赔。这一举措受到了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赞扬。
⑵小泉纯一郎就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愿反省战争罪行,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战争罪犯招魂,激起了中国及其它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希望借助联合国改革成为常任理事国,却未能赢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⑶今年5月1 7日,在日本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日本需要正视当年侵略亚洲的血腥历史,对当年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思和道歉。
7.就要毕业了,请你在送给好友的照片后面以《自题小像》为题创作一首小诗,或表达友情,或自我素描,或抒写志向。(4分)
自题小像
8.下面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四处毛病并改正。(4分)
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3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9—13题。(21分)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
10.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4分)
1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5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25分)
家园落日
莫怀戚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忽柔曼,宛若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突然又整个不见了,一夜之后从背后起来。它的颜色也是变化的——我甚至见过紫色的太阳。这时候连那太阳是否属实都没有把握。
    平原落日总是一成不变地渐渐接近地平线,被模糊的土地浸润似的吞食。吞到一半,人没了耐心,扭头走开。再回头,什么都没啦,一粒种子种进了地里。
    看大海落日是在美国。或许因为是别人的太阳,总感到它的生分不遂意:你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太阳是怎样浸进海水的,隔得还有一巴掌高吧,突然就粘在了一起——趁你眨眼的时候。这时美国朋友便骄傲地说,看,一颗水球在辉煌地接纳火球了。我说唔,唔唔。
    说到底,我看得最多的,还是浅缓起伏的田野之上的落日。一说起它想到庄稼和家园的落日,普通得就像一个人。
    在我居住的中国川东,就是这种太阳。
我常常单骑出行,驻足国道,倚车贪看丘陵落日。
那地势的曲线是多层的,颜色也一一过渡,从青翠到浓绿,从浓绿到黛青,而最近夕阳之处一派乳白,那是盆地特有的雾霭。
    似乎一下子静了一阵,太阳就这样下来了:红得很温和,柔软得像泡过水,让我无端想起少女的红唇和母亲的乳头。
    有时候有如带的云霞绕在它的腰际。
    有时候是罗伞般的黄桷树成了它的托盘。
    农舍顶上如缕的炊烟飘进去了,化掉了;竹林在风中摇曳,有时也摇进去了。
    当路人不顾这一切时,我很焦急,很想说,喂,看哪!
    两只小狗在落日里追逐;老牛在落日里舐犊……有一天一个老农夹在两匹马之间,在光滑的山脊里走进了太阳。马驮着驮子。老农因为老了,上坡时抓着前面的马尾巴。后面的马看见了,就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摇着。
    我不禁热泪出眶,一种无法描述的爱浸透全身。
    这个迟暮的老农!他随心所欲的自在旷达让我羞愧……我突然想到就人生而言,迟暮只有一瞬,长的只是对迟暮的忧虑而已。
    这个起伏田野的落日啊……我曾经反复思索这种落日为什么特别丰富——曲线?层次?人物活动?抑或角度的众多?
    最终承认:仅仅因为它是家园落日。   
    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代替不了家园。
    关于这个,一切的学术解释都是肤浅,似是而非的。只能说:家园就是家园。
    而人在家园看落日,万种感觉也许变幻不定,有一种感觉却生死如一:
    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14.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15.文章写了几种情况下的落日?请简要概括各自的特点。(5分)
16.文章的开头作者写道:“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5分)
17.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就“落日”本身着笔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18.文章倒数第三自然段说“家园就是家园”,而文章最后又说“那才是我的太阳啊”。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5分)
三、写作(50分)
19.自然界的山川草木使我们流连忘返;文学作品中的精彩世界令我们心驰神往。家乡的风土人情,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感悟;课余的琴棋书画,无穷的生活乐趣值得回味。探究,给我们生活带来发现的惊喜;合作,使我们得到收获的喜悦……花季如诗,生活如画,诗情画意,令人陶醉。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不少于5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写好说明文首先对客观事物要有深入的了解。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淤泥yū   亵玩xiè   群葩pā    效颦pín
  B.英蕖qú   菡萏hàn   草菅jiān  难堪kān
  C.袅娜nuó  枇杷pá    溽暑rù    醴酪lào
  D.旖旎qǐ   旮旯gā    睥睨pì    郑燮xiè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香远益清  亭亭静植  娇姿欲滴  互芬齿颊
  安身立命  草管其命  洋洋大观  时移事迁
  快炙人口  绝无仅有  事与愿违  与众不同
  胸有成竹  接重而至  旮旮旯旯  蝉噪林静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妖:妖媚。
  B.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
    病:疾病这里用作动词,得病的意思。
  C.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已:停止。
  D.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睡觉:睡醒。
5.下列搭配不当的一组(  )(2分)
  A.《爱莲说》——周敦颐——宋朝理学家。
  B.《芙蕖》——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
  C.《清塘荷韵》——朱自清——当代散文学家。
  D.《行》——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6.修改下面的这段文字,使文句表更加准确流畅。(6分)
勇敢的人才能创造事业。如果一个人走路怕摔,吃饭怕噎,那还谈什么事业!当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几个庄稼汉,他们帅先搞起了联产责任制。小岗村的人就是凭敢为天下先的巨大勇敢,开僻了新天地。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二,在参加一次国际比赛时,面对评委设置的一个小小的故意错误,他两次直截了当地说:“错了,一定是乐谱有错!”顿时,评委们报与热烈的掌声。生活尤如激流,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游过去;事业犹如高山,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翻越。
7.我国的传统节日可谓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并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三个节日)(3分)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A.             ,             。(        )
B.             ,             。(        )
C.            ,              。(        )
8.章回小说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施耐庵《水浒》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不少于50字)(3分)
①景阳冈武松打虎       ②武松斗杀西门庆        
③林冲棒打洪教头       ④林冲雪夜上梁山     
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⑥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文字,完成9—14题。(2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本文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什么?(3分)   
10.作者把莲的形象概括为什么(用文中词句回答)?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什么?(4分)
11.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什么?(3分)
12.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3分)
13.请品味文中“噫”这一叹词的妙处。(4分)
14.本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一组短文,完成15—20题。(25分)
爱藕说
映日荷花,接天连叶,亭亭莲蓬和藕,本是四位一体的。
爱佼佼荷花者有之,咏田田莲叶者有之,赞点点莲子者有之。偏心的诗人哟,为何厚此薄彼?为什么不肯为嫩藕多唱几支短歌?
藕,自生与世间,变委身水下,不见日月,在浊泥污土的围困中生活。一旦出淤泥。风采翩翩,洁似玉,白如学,一尘不染。不是贞洁操守。孰能如此?它孔窍玲珑,称得起虚心;它居下而有节,贫贱不屈;它虽然嫩而且柔,藕牙儿却能穿透青泥碧水,劲挺起翡翠一般的绿茎,托起红花碧叶,算得上是柔中有刚。
古人将六月二十四日,奉为荷花节日。默默困顿于泥水里的藕,谁知它声于何时?它像竹鞭那样,孕出藕牙,长大开花,再生出莲子以续生生之脉,谁知它年寿几何?它节节横生,从未与花叶争宠夺艳,甘居地下,无日无夜的托着花儿叶儿,像是母亲的玉臂偎抱着幼子,睡知它有几多辛劳?
给我一支花的诗笔吧,我想寻找动情的诗句,写给养育那莲花的母亲——玉藕;也想把真挚的感情奉献给千千万万的妇女——伟大的含辛茹苦的母亲!
咏莲
迸发出心中最真的火焰,打印在夏日的扉页中的是莲。你在这里重新锤炼,终于挣脱出那泥牢中的锁链,婷婷盛开在这苍茫大地间,向世人倾诉着至善的语言。坚忍的意志在这苦海中尽显,最终铸成一朵金刚净莲。
心中的一团圣火,理想中的一只白鸽,都成了你的主宰,多少智者依你而眠,多少善者永远在心中把你挂牵。看那一柄净碧的荷叶荡涤着人们迷中的眼,一片淡粉的莲瓣成了多少代人的梦幻,凸起的莲籽成了永不改变的琴键,奏响了激荡万古的乐章。
人间的一朵净花,凡尘的一方净土。生命因你而明白了纯净的内涵——哦,莲!
莲子
中国是莲子的故乡。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
莲子补中养神,止渴去热,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是一种纯天然高级营养保健品,历来为御膳房必备之物。莲子食用方便,既可制成莲子羹,莲子汤,八宝粥,糖水莲子,又可炖鸡,炖鸭等制作美味佳肴,是强身健体,养颜驻容,馈赠亲友的上等佳品。
产于浙江宣平的莲子更有它的独到之处。一般的莲子颗粒较小,久煮不酥,而宣莲由于本地独特的土质和气候条件,颗粒较大(465粒即达500克),酥而不烂,味美爽口。它含有高蛋白质、钙、磷、镁等多种物质。因而浙江宣莲成了历代的贡品。
15.细读《爱藕说》,说说藕有哪些优秀品质。(写出其中4点)(4分)
16.《咏莲》中“心中最真的火焰”指的是什么?(4分)
17.《莲子》一文中写到的产于宣平的莲子有哪些独到之处?(4分)
18.《莲子》中说“早在五千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中,就曾发掘到两粒莲子;三千年前的《诗经》中,就有‘隰有荷花’的诗名”,而《咏莲》中也有两个诗句和这句话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4分)
19.这三则材料是从不同角度写莲的。某校校刊编辑要把这三则材料一齐收录在一个栏目里,现在请你为这个栏目拟一个恰当的标题。(4分)
20.这三则文字都是赞美莲的,人们在赞美莲的时候,常常赋予它美好的品格。在其他花草树木中,你最想赞美什么?它具有怎样的品格?(5分)
三、写作(50分)
21.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暖……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相关。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1:08: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出题人:            答题人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讽谏,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规劝或指责。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昳丽yì  纳谏jiàn    谤议bàng   旗靡mí  
  B.怫然fú  休祲jìn     缟素gǎo    徒跣xiǎn
  C.色挠náo  诣王zhǐ   酒酣hān    与熙xī
  D.提防dī  谏诤zhèng  佞臣nìng   仕途shì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4分)
  门庭若市  一鼓作气  慧星袭月  白虹贯日
  张袂成阴  比肩继肿  诛连九族  阿谀奉迎
  挥汉成雨  自我反省  三缄其口  虎视眈眈
  万古流芳  奴颜媚骨  排忧解难  从善如流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  )(2分)
  A.徐公来,孰视之。
     孰:“熟”的古字,仔细。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卑鄙。
  C.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逆:背逆,不顺从。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病:烦恼,没趣。
5.下列判断不当的一组是(   )(2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作者是西汉的刘向。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是春秋时期的编年史,相传是春秋未期的鲁人左丘明所作。
  C.《唐且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题目的含义是唐且胜利完成了出使任务,没有辱没自己的使命。
  D.《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记述晏婴言行的一部书。
6.阅读下面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⑴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________。(3分)
⑵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7.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代劳作题。建设节约型学校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组成部分。这项工作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出谋献策,为此,学校决定6月份举办“建设节约型学校”征文活动。请你为校长室拟一篇“征文启事”。(6分)
8.我国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寓言故事。请写出与下面这则寓言故事相应的成语及故事寓意。(提示:寓意可按原文的写,也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6分)
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
⑴成语:                      (2分)   
⑵寓意:                     (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9—15题。(21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得意思。(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0.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B.群臣进谏      臣之妻私臣
C.乃下令        令初下            
D.门庭若市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11.下面句子中的“之”跟“闻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3分)
A.吾妻之美我者。     
B.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2.下列句子中的“者”跟“上书谏寡人者”中的“者”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3分)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4.《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9分)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5.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16.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
17.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4分)  
18.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4分)  
19.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4分)
三、写作(50分)
20.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懜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懈地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请以:“我______,因为我______”为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01: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