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全册教学资源

[复制链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7:00 | 只看该作者

《识字学词学句(二)1》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l.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了解这几种动物的特点及分类。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的培养:
   4.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用音形义的特点科学地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动物资料、动物图片、字卡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学习兴趣。
   1.将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发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认识小动物。
   2.将图片翻过来,学生合作试着认认后面的动物的名字。
   3. 生读自己已会的词语,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认字。
   4.揭示课题,交待任务。

  教学实录:
  师:很高兴认识在座的小朋友,今天,邹老师要和大家共同来上一节语文课,希望你们能够喜欢我,更希望你们在这节课中学得轻松愉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这样精神,老师好喜欢你们,我这有许多有趣的动物图片奖励给你们看看,高兴吗?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带领,共同来看,好吗?(学生合作看图片)
  师:多有趣的小动物呀!下面请你们把图片翻过来,后面写的就是这种动物的名字,你们试着认认这些字,看看哪些字不用老师教,不用拼音你就认识。哪些字不认识,你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认认这些字,好,开始。(小组内试着认生字)
  师:老师发现咱班有的小朋友真棒,认识那么多字,有的小朋友还特别聪明,没有老师讲,通过和小朋友流就自己会了好几个字。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你们了。这样,谁勇敢地站起来,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
  生:我认识黄鹂。
  生:我认识“狗”字……
  师:你们认了这么多字,能不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生:因为我属狗,所以认识狗字。
  生:我是看书认识这些字的……
  师:你们都很善于学习,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场所比如书上、牌扁、广告、小朋友的名字等,只要你做个有的人,就会在不经意间认识很多字。就像刚才那几位小朋友那样,自己认那么多字,多棒呀!这节课我们就再来学习几个非常有趣的字,来学习识字学词学句二中的第一课,好,快快打开书,看看,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哪些。

  二、自读小短文,画出生字词。
  1.打开书,从卡片中找出本课要学的几种动物,小组合作将动物分类。并说说分的理由。
  2.看看书上的图,知道书上是怎么写的。再读读本课的小短文,把本课要学的生字用不同的符号画下来。
  3.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合作读一读小短文。
  4.检测学生阅读短文情况,是否读准生字词的音,并在读文时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实录:
  生:今天我们要认识9个小动物,学习十一个生字。
  师:书上的那九个小动物就是老师刚刚发给你们图片上的动物,请你们根据小动物的不同特点,在小组内试试给他们分分类,开始。(学生合作在小组内给动物分类)
  师: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我们组分成了三类,一类是鸟类,一类是虫类,一类是家畜类。
  生:我们组是按腿分的,第一行是两条腿的,第二行是多条腿的,第三行是四条腿的。
  师:你们分的都有道理,打开书,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分的。(打开书)
  师:书上分了三类,那么书中为了很好地介绍这三种小动物,还配了一首小儿歌,想读读吗?
  生:想
  师:那你们在读儿歌时遇到不会的字和词该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拼音。
  生: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师:那好,请你拿出笔,一边读儿歌,一边把不大会的字画出来,在小组内合作认认生字,合作读儿歌,开始。要认真准备,一会老师可要检测你们学习的情况。(生合作读儿歌画生字学习)
  师:你们学得非常认真,好,谁愿意站起来读这段儿歌。(出示第一段儿歌)生读
  师:这段儿歌里有几个生字呢?谁说说。
  生:有鹊、杜鹃、鹂。
  师:读准了这些字的字音,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生读)
  师:点击“搭窝”,注意这个词要读准。现读一遍。
  师:点“飞翔”,什么是飞翔呀?你能不能做这个动作。(生做动作)
  师:好,谁能加小动作和表情来读读这段话,表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找一名学生来读)
  师:‘好,第二段,你们再来读一读,再看看生字。
  师:我们来读一读本课的生字,注意这个字念“蝉”不是“蚕”,如果你读成了平知音,别人肯定会把字误认为另外一种小动物,瞧瞧,老师手里就拿了一个蚕蛹,那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谁知道,可以说一说,老师这有一段关于蝉生长过程的小资料片,你们想看看吗?(播放录相)
  师:好,我们再来读一读儿歌,注意要把“结网”读准了,怎么读?对了,再读一遍,你见过蜘蛛结网吗?
  生:我见过……
  师:其实有很多人讨厌蜘蛛,因为它长的很丑,但蜘蛛默默地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其实蜘蛛不是昆虫,但只要有昆虫的地方,就会有蜘蛛,它控制着昆虫的数量,想一想,如果世界上没有蜘蛛,昆虫的数量不知要多多少倍。了解了这些,你自己再读一读儿歌,一齐大声有感情地读。
  师:那第三小段,你们就自己读一读。巴,读的时候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师:好,这回谁能完整地把儿歌给大家读一读。

  三、观察生字,发现规律。
  1.在欢乐的音乐中做找朋友的游戏,小组合作将词语放在相应的动物图片下面
  2.观察生字找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而且第一行的生字大多是鸟字旁的字,第二行的字大多是虫字旁的字,第三行的字大多是反犬旁
  3.计算机多媒体演示三个形旁“乌”“虫”“犬”的演变过程,了解造字的规律,知道鸟旁的字一般与鸟有关,虫旁的字一般与虫有关,犬旁的字一般与兽有关。激发兴趣,进一步了解形旁表义的功能。
  教学实录:
  师:你们读得真好,下面我们轻松的活动一下好不好?要求把问题卡片放在相应的图片下面。读一读。
  师:我们把儿歌读全了,又读准了生字、词的字音,这回该干什么了?
  师:好,我们来观察一下本课的生字词,你发现了什么?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四、利用规律,合作认识生字。
  1.演示“鹂”字的课件,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意的字是形声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识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识字方法。
  2.其实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的形声字,你们看看今天学的生字中还有哪个字也是形声字?学生说哪个。教师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生字。
  3.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大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识记本课的生字。也可以采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识记。
  4. 生生合作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学习其它生字。
  5.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6.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7.指导书写其中两个字。
  教学实录:
  师:好,我们再看一看,老师再给你看一样东西,请你注意看一看,想一想。
  师:这回谁再能说说这些字的规律。
  师:好,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个字,鹏,你看到了什么?
  师: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意,它呢叫做形声字,在我国的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你们也学过许多,谁能举一个例子?
  生:妈
  师:对了,你们再看看今天要学的字还有哪个是形声字。
  生:晴
  师:好,你们来看看这个字,演示…老师告诉你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希望今后大家识字时多多用用这种方法。老师告诉你们剩下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下面你们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合作来认认这些字,可以组组词、连造句、看看图片,看谁学得认真,记得牢。开始。
  师:好小朋友们先停一下,刚才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说“狗”字“鹃”字不是形声字。你们看看右半部分“句”这个字念什么?本课的字都是形声字,只不过几千年的变化中有的表音了,不表音的那部分字,你喜欢用哪种办法记你就用哪种办法记,好,我们接着学。,
  师:好,你们学的非常好,刚才在下面学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到今天生字中的“枚’字,可能跟树有关,他猜对了,有一种树名字叫杜树,老师告诉你们有一种植物名字也叫杜鹃,你们谁见到过?
  师:你们学得真好,老师考考你们。
  师:我们写一写今天学的字好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哪个字最难写就写一写哪个字。

  六、课外延伸,扩展知识。
  l.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做精字的游戏。
  教学实录:
  师:下面我做个小练习(出示涓、绢、娟让学生猜字意)
  生:我知道涓字肯定和水有关。
  生:我觉得娟肯定和女人有关。

  七、自主设计下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实录:
  师:最后,我们设计一下下节课该干什么?
  生:我还想学几个形声字。
  生:我想写写字。
  生:我想查查动物的资料。
  师:好,下节课老师就按你们说的内容和你一同学习,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上堂所学的生字词句子,书写本课生字,处理书后习题。并进行学生自主设计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字。
   2、引导学生感受马戏的精彩,同时了解这些精彩的马戏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辛勤训练的结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彩色挂图、投影片或计算机课件。
   2、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3、让学生收集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观看动物表演。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看过动物表演的节目,结合你们收集的有关动物表演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给大家讲讲。(学生可展示图片,看着图片作介绍)
    动物的表演真精彩呀!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作者,再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读准字音。
   3、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学生相互检查,相互正音。
    (2)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相互正音。
       注意“精”读后鼻音。“重、阵、叔”读翘舌音。
    (3)教师抽查。
   4、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词。通过读句子,同伴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图画初步理解词义。
   5、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6、识记要求掌握的生字字形。
     学生交流学字的情况。(“笨、阵、团”用熟字加偏旁的办法来记)
     教学相机指导,比较字形:光——先精——睛金——全。
   7、指导书字生字。
     教师重点指导“戏、球、重”的书写。
     “戏”的斜勾要给学生示范。
     “球”不要丢掉最后的“点”。
     “重”要摆在正中,“丨”应在竖中线上。
   8、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学生的执笔、书写姿势要正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巩固练习
  一、复习生字
  二、观察图画,说说图意
   1、出示彩色挂图或计算机课件。
   2、学生一边看图或计算机课件,一边听教师范读。
   3、要求学生说图意,可用上课文中的词句。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精彩的马戏》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节目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课文,用笔画出节目的名称。
   2、让学生板书画出的节目名称或学生说教师板书。
   3、重点读议课文第2——4自然段。
   4、在这几个节目中(教师指板书的前三个节目),你最喜欢哪一个节目?
   5、根据学生喜欢的节目,选择学习伙伴,组合学习小组进行重点读议。
     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你们是读了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才感觉到这个节目精彩的?让学生先看图、读文,再讨论: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理解不同节目的精彩之处并在小组内朗读。
   6、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相机出示第二段文字并相机指导朗读。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确实精彩:猴子的打扮让我们觉得猴子好玩儿;猴子高难度的动作让我们惊异;猴子的表情让我们感到猴子顽皮的天性。难怪观众会被它逗得哈哈大笑呢!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节目的精彩。
    (1)自己试读第二自然段。
    (2)小组读。
    (3)抽读。(抽同学读,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计算机课件或投影片)
       提示:现在请你们再来看看“猴子爬竿”这个节目,说说自己的感受。
    (4)齐读。
       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介绍“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时,先给我们介绍了节目名称,又介绍了猴子的动作和样子,最后介绍了观众的反应,让我们如同亲眼看见一般,真切地感受到了“猴子爬竿”这个节目的精彩。其他节目也很精彩,你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
   7、出示第三、四自然段,学生集体试读第三、四自然段。
   8、喜欢“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钢丝”这两个节目的同学分别朗读第三、四自然段,并通过学生互评,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读好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9、再仔细读读课文,你一定发现了观众在观看这两个节目时的不同的反应。让我们再像课文中的观众一样,被笨重的黑熊那精彩的表演所吸引,为山羊演的绝技大声喝彩!
   1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哄笑”、“喝彩”,从而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
   11、(出示课文插图四)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生共同解疑。
     小结:是啊!动物们表演的节目个个都很精彩。小观众选了三个他最喜欢的节目来写,其他的节目就一句话带过,留给我们去想象,多好啊!动物们能表演这么多精彩的节目,都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的功劳!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四、让学生把自己看过的或收集到的其他节目进行交流
  五、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第3、4题。
  六、课堂订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马戏》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分析
  这篇看图学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着重写了猴子、黑熊和山羊的精彩表演。课文最后指出动物的精彩表演是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精心训练的结果,说明还是人有办法。
  课文共分六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简单交代了什么时间,什么人(谁和谁)去看马戏。
  第二、三、四自然段具体叙述了三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各项表演的特点写得很突出。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猴子爬竿,突出了猴子的顽皮。它穿着小孩的衣服,在高竿上“倒竖蜻蜒”用“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活像个顽皮的孩子在逗人发笑。第三自然段写的是熊踩木球,突出了黑熊的紧张。笨重的黑熊要爬上木球再站起来,还要滚动木球过跷跷板,一不小心,表演就会失败,它那极度紧张的样子,引起观众一阵哄笑。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山羊走钢丝,突出了山羊技巧的高超、出色。它在细细地钢丝上能稳稳当当地走来走去,它把四只脚踩在碗口大圆板上的绝技,博得全场观众的喝彩。
  这三个自然段的叙述方法基本相同,层次清楚,都先讲是一个什么节目,再讲怎样表演,最后讲观众的反应。词语的运用也有特点:如分别用“大家”“人们”“观众”指看马戏的人,避免了语言的单调呆板,用“直笑”“哄笑”“喝彩”写观众对表演的反应,确切地表现出表演的特点不同,引起的反应也不同。猴子的表演天真而滑稽,人们自然笑个不停;熊的表演呆笨而可爱,紧张而有趣,当然惹得好多人同时发笑;而山羊的表演则熟练而惊险,是所有表演中最好的一个,人们怎能不大声叫好呢?
  第五自然段简略写了小狗、猴子和马的表演很有趣。
  第六自然段写马戏团的叔叔阿姨训练动物真有办法。
  以上六个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联系起来的。先写“我”去看马戏,再写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最后写“我”的想法。课文段落分明,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全课有四幅图。第一幅图画的是猴子在高竿顶上“倒竖蜻蜒”,眼睛睁得圆圆的,顽皮可笑。第二幅图画的是黑熊已经把大木球滚到跷跷板的中心点上,到了胜败在此一举的关键时刻了,所以黑熊的面部表情非常紧张。第三幅图画的是山羊在钢丝上表演绝技,这是一项高难度的表演,但山羊从容不迫,一点也不紧张。第四幅图画的是马戏团的演员在指挥马钻火圈,猴子骑车,小狗做算术题。这四幅图与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相对应,图给文做形象描绘,文给图做具体描写,两者互相照应,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低年级儿童理解课文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要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理解各段中体现动物表演特点的词句和观众看表演反应的词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十分精彩。教学难点是:①字词方面:“喝彩”的“喝”读hè,“好奇”的“好”读hào,要据词读准多音字的字音;“叔”的左上是“上”不是“止”,“猴”的右边是“侯”不是“候”,要认清字形;“踩”和“彩”同音形近不同义,容易混淆;“绝技”一词不好理解:“直笑”和“哄笑”,“喝彩”和“精彩”意思容易混,要加以区别。②句子方面:有的长句易读破。如:“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山羊小心的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等;有的句子中出现了三声连用的字,不好读。如“熊踩木球也很好玩”。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图画的能力。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每幅图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精彩”、“小心的”练习说话。
  4.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段。

  三、教案
  1.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图文,理解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指导背诵第四自然段。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课文,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学习本课生字,进行课堂训练。
  2.课时教案范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你们看过马戏吗?谁表演的节目叫马戏?(原指人在马背上做的各种表演叫马戏,现在把动物经过人的训练做的各种表演都叫马戏。)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板书:24.精彩的马戏)
  (二)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图文。
  1.《精彩的马戏》是一篇看图学文。先引导学生看一遍四幅图在课文中的位置,然后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做到老师读哪个节目,就看哪个节目的图,把图和文结合起来。
  2.让学生自己看图读课文。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后指名认读生字卡片。检查是否掌握生字的读音。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边记:课文一共写了几个节目,什么动物表演什么节目?读后回答。
  (三)图文结合,按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自然段】
  齐读后提问:“精彩”是什么意思?(特别好的,最出色的。)
  【第二自然段】
  1.出示“猴子爬竿”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然后带着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段内容。
  指名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板书:猴子爬竿)教师说明: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板书:先)
  指名读第二、三句,说说这两句话写的是什么。教师说明:再写猴子怎样表演。(板书:再)
  指名读第四句,说说这句写的是什么。教师说明:最后写观众怎样。(板书:最后)
  2.引导细读猴子怎样表演的句子。
  (1)请学生在书上画出有关的句子。
  (2)出示写有第二、三句话的小黑板,引导学生对照图轻声读,然后说说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怎么精彩。(猴子穿着小孩的衣服,人们一看就喜欢,这是其一;猴子爬到高竿顶上“倒竖蜻蜒”(板书:倒竖蜻蜒)做的还是单手倒立,很不容易,可它却用好奇的眼睛瞅着观众,表情顽皮逗人,这是其二。)
  (3)指导有语气地读。
  先听老师范读,再叫学生仿读。范读时,带点的词语要重读,以突出节目的精彩。
      
  3.提问:观众看了猴子的顽皮表演怎样?(板书:直笑)“直笑”是什么意思?(一直笑,不停地笑)说说猴子的表演哪些地方逗得大家直笑。
  4.指名学生有语气地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猴子顽皮可爱的样子。
  5.看板书词语。
          
  练习用课文中的句子讲“猴子爬竿”这幅图,加深理解本段内容。
  【第三自然段】
  1.出示“黑熊踩木球”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说明:这一段和上段写的顺序一样,请按以下问题找有关句子读一读。
  这段先写谁表演什么节目。(板书:黑熊踩木球)
  黑熊怎样表演?(读第二、三、四句)
  观众看了怎样?(读第五句)
  2.提问:①什么叫“哄笑”?(板书:哄笑。教师可带学生先按音序查字法,弄清“哄”是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之后,再指名说“哄笑”的意思。)②观众看黑熊表演什么时候发出一阵哄笑?(板书:过跷跷板)③观众笑黑熊什么?看图说说黑熊怎样紧张?(大木球刚滚过中心点,跷跷板的那一头掉下来,突然球向下滚动,黑熊紧张极了,它睁圆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前肢撑开,身子向前倾,后肢紧换步子,稍不小心就会掉下来。黑熊紧张的样子太逗人了。人们发出一阵哄笑)
  3.指名有语气地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黑熊紧张笨重的样子。
  4.看板书词语用课文中的句子讲“黑熊踩木球”这幅图,加深理解本段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有语气地朗读课文,会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图文对照,继续按自然段理解课文。
  【第四自然段】
  1.出示“山羊走钢丝”的挂图,让学生轻声读第四自然段课文,边读边想:这一段和前两段写的顺序一样吗?学生回答后,指名三人按“谁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怎样?”三部分读课文。
  2.让学生看图读山羊表演的句子,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羊表演得很出色。读后议论,教师做必要指点。
  山羊的出色表演可从以下两句话引导体会。一是“在细细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平地上一样,稳稳当当地走过来走过去”。二是“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身子弯得像一座拱桥”。这是山羊表演的绝技,(板书:表演绝技)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钢丝上的金属圆板只有碗口那么大,比山羊的身体小得多,山羊要把四只脚都放在上面站稳,就得把身体弯得像一座拱桥。(出示拱桥图)这个动作难而惊险,可山羊却一点儿不慌张,稳稳当当站在圆板上向观众致意。这是其它动物比不上的,独一无二的高超技艺,因此是山羊的绝技。
  3.提问:观众看了山羊表演的绝技怎样?(板书:喝彩)喝彩是什么意思?(大声的叫好)
  4.指名读:要把山羊的出色表演读好。
  5.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6.把课文二、三、四段连起来读,教师读谁表演什么节目,三个学生分别读猴子、黑熊、山羊的表演,全体学生读观众表现。通过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个段落的结构写法基本相同。
  【第五自然段】
  看书上插图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又写了哪些节目,表演得怎样?
  【第六自然段】
  齐读课文,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能表演这么精彩的节目。
  (二)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
  1.自己轻声朗读全文,同时指名做看拼音填空练习。
             dào shù qīng tíng     zhí xiào
  猴子爬到高竿顶上表演(             ),逗得观众(       )。
             guǔ qiāo qiāo bǎn         hōng xiào
  黑熊爬到大木球上表演(             ),人们发出一阵(       )。
            jué jì           hè cǎi
  山羊在钢丝上表演(      ),全场观众都为它(      )。
  2.订正看拼音填空练习。
  让学生读自己做的填空,订正后教师小结:三个填空都是在前面说动物表演什么,后面说观众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动物的表演和观众的表现两个方面看出节目很精彩,所以本课的课题是《精彩的马戏》。(在精彩下点红色圆点)
  3.指名有语气地朗读全文,要把马戏精彩的地方读好。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用“精彩”、“小心地”说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教学本课生字。
  1.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书上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或词语,想想意思。画完后就读词语卡片,纠正画错的地方。
  2.按难易分组学生字,着重指导认清字形。
  第一组字是“猴、叔、直、踩”。其中“猴、叔、直”易多笔 少笔;“踩”。
  第二组字是“精、熊、板、狗、算”。可让学生自学,字形分析清楚后看字帖练习写一写。
  3.试着听写本课生字。订正后,针对自己出现的错误练习写字。
  4.朗读全文,注意生字在课文什么地方出现,什么意思。
  (二)指导用“精彩”和“小心地”练习造句。
  1.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词义和用法。
  2.口头做词语搭配练习,活跃思维。可结合生活实际练
  什么什么
  习说:精彩的( )或( )得精彩:小心地干什么事( )等,为造句打基矗
  3.分别用“精彩”和“小心地”练习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三)教学提示。
  1.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教学时要把看图和学文紧密结合起来,时时将图上内容同课文内容进行对照,使图尽可能发挥理解文的作用。
  2.要紧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围绕全文的中心词“精彩”,着重抓两个方面的词语:一是最能体现各种动物表演特点的词语;二是抓观众对表演反应的词语。要让学生对这些词语有较深入的理解,从而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很精彩。
  3.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内容虽然各异,但结构和写法基本相同,教学时可采取教、扶、放的方法,逐步增加自学因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马戏》同步训练

【双基同步训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jīng cǎi  dǎ bàn  mù qiú  zhèn dì
    (      )  (     )  (    )  (     )
    bèn zhòng   shū shu  quán chǎng  mǎ xì tuán
    (        )  (      ) (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hǎo(   )  hē(   )   hōng(   )
    好        喝        哄
     hào(   )  hè(   )   hǒng(   )
  三、读一读,写一写。
    1.黑熊踩木球很好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倒竖蜻蜓挺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羊走钢丝非常出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比一比,再组词。
    精(   )  战(   )  扮(   )
    睛(   )  戏(   )  纷(   )
    情(   )  站(   )  粉(   )
  五、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精彩……
   2.表演……
   3.好奇……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 )在高竿顶上( ),那( )的样子,( )观众哈哈大笑。
   2.( )的黑熊爬到( )上,身子( )起来,( )地移动着双脚。
   3.山羊走钢丝,( )得也很( )。在( )的钢丝上,山羊就像在( )一样,稳稳当当地走( )走( )。

  【实践能力训练】
   《精彩的马戏》一课中的猴子、黑熊、山羊,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用一段话完整地说一说,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9: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一

《精彩的马戏》是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中的最后一篇有趣的看图学文。这篇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旬的基础上安排的,它是让学生在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理解词语和旬子的基础上,增加初步理解自然段的能力,同时为基础训练:,初步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这个说话要求作准备,更为以后学习复杂的看图学文打下基础。
  课文讲述了一场精彩的马戏,文章着重讲了猴子、黑熊和山苹的精彩表演,最后点明动物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说明了还是人有办法这个道理。从题目来看就已经突出了课文的重难点,文中四幅图展现了节目的精彩,课文又围绕如何精彩展开叙述。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①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精彩”、“好奇”’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动物表演的节目精彩以及这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会用“精彩”、”表演”说话,同时感受精彩,陶冶情趣。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了课题,整体感知了图画和课文内容,学会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词语,完成了第一个教学目标。第三课时让学生完成练习,并指导他们背诵课文第四段。
  现在,我重点讲第二课时,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准备突破第二和第三个目标。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才能使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由于课文中的二、三、四自然段的结构相似,如果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变。为此,根据教材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准备用情境导入法导入新课,首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导、扶、放”教学法进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针对儿童好奇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你们喜欢看马戏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注意,马戏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边看边想都有哪些动物表演节目,你觉得这场马戏表演得怎么样?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看完之后,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在黑板上帖出“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和“山羊走钢丝,,这三幅图片,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精彩”这个词语的意思。这样,学生在欣赏中整体感知了课文,愉快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过程。在这步教学过程中,之所以采用情境导入和配像录音,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强,不足的地方是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希望通过情境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地感受马戏的精彩。
  第二步,选耿例段,重点导读,揭示规律,李洁迂移
  由于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浅显易懂,加上二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字,词、句训练中,已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所以我要求学生朗读这一段的过程中理解该段内容。
  我主要精讲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我准备采用抓住关键词,直奔中心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猴于的顽皮,感受节目的精彩。教学时,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明白谁表演节目,怎样表演,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接着让学生齐读课文,弄清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然后抓住第四旬话中的“顽皮”这个关键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二、三、四句话的内容,并让他们勾画和朗读最能表现猴于表演精彩的旬于,“它爬到高竿顶上,在上面倒竖靖蚊,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瞅着观众”。在找出重点词语“倒竖靖蜓”和“大笑”后,我进行板书。最后,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指定学生按照体现这一段层次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是怎样表演的。为后阶段教学中的说话练习打下基础。
  在学生理解了第二自然段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回想出学习这一段的学习方法并逐步提示他们让学生在我的辅助下试着学习第三自然段。之后的第四自然段在我口头,总结学习方法:①看图②读文③勾画④说话后,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自学,我作适当点拨,并指导他们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在第二步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每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观众对猴子,黑熊和山羊的表演反映不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意,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是想让学生在逐步适应并掌握学习方法,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步迁移运用,积累语言
  爱因斯但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这充分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在教第五自然段时,我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达到这堂课的高潮。首先,我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动物表演的节目,要求学生带着“谁表演?”“怎样表演?”“观众有什么反应?”这几个问题观察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表演的节目。观察后,同桌仿照前三段说话,接着推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说话,最后指定学生用“精彩”和“表演”来说说这场马戏表演得怎么样。
  以上这步教学过程,我结合直观生动的画面,让学生仿照前三段进行说话练习,希望使他们在想象、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最后一步,总结全文
  我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动物们之所以能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演员们训练的结果,明白还是人有方法这个道理,突破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精彩的马戏》这篇课文所作的这一系列教学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通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发展的情境和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扬。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后,诱使学生产生新的联想,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考。促使他们在思考、表达等活动中理解、巩固知识,使他们的综合能力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一幅板书要在体现文章的思路的同时,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以便学生根据板书,把握中心,加深理解。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收能力,设计了这幅板书,是希望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达到生动直观的“效果,进一步深化《精彩马戏》这篇课文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0: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马戏》说课设计之二

《精彩的马戏》是浙江省义务教材语文思想品德第四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共六段。第一段写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第二到第四段以相同的结构写了猴子爬竿、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三个节目。第五段简单介绍猴子骑车、马钻火团、小狗做数学题三个节目。第六段写了马戏团的叔叔阿姨真有办法。它要求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本课的十二个生字,会读两个多音字,理解“喝彩、稳稳当当”等l 6个词语的意思,初步懂得一段话由几句话组成。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有一定的顺序;开始培养学生读懂一段话的能力。通过对课文的深入了解,体会马戏的精彩表现在什么地方,作者又是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的,并从动物能表演那么精彩的节目是马戏团叔叔阿姨训练的结果,知道还是人最有办法。我们在感谢动物给人们作了精彩表演的同时,更应该感谢马戏团叔叔阿姨的辛勤劳动。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2.初步培养学生读懂一段话的能力,知道2—4段都是按先说谁演什么,再说怎样演,最后说观众怎样的顺序写的。
   3.读懂课文中描写马戏精彩的句子。
  为什么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以上几个内容呢?我想:识字作为教学重点是由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决定的。新的大纲虽然不提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但大纲指出,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前三年完成大部分任务,充分说明了识字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二年级是识字量最大的一个年级,要在一年级已掌握基本笔画笔顺,有了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以后快速地、大量地独立识字打下基础。所以二年级的识字教学仍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并且要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上。把读懂一段话作为教学重点是由编者所提出的训练目标确定的。l一4册教材到了这一课第一次出现这样的题目:课文第二段有几句话?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读懂一段话的能力。而把读懂课文中描写马戏精彩的句子作为教学重点,则是由课文的内容决定的。课文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述让人感受到马戏的精彩。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无法知道马戏的精彩,体会不到语言文字是怎样为思想内容服务的,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无从谈起了。
  本课的教学难点我是这样确定的:
  字音:笨 稳 插
  字形:插 滚
  词义:出色 绝技 哄笑
  朗读:把课文读通顺,特别要读好几个长句子。
  因为这课有12个生字,2个多音字,12个带读字,也就是说在20 0字左右的课文里有生字26个,占l O%左右,对学生朗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有的句子较长,中间停顿较多。
  本课我打算用三个教时完成。
  第一教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共写了六个马戏节目、其中三个作了具体介绍。同时学习课文中的1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第二教时:重点学习怎样读懂一段话;理解写马戏精彩的句子。
  第三教时:知识的拓宽与运用,完成课后练习。
  我在这三个教时中是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呢?
  识字的任务我是这样完成的:
  识字教学分三步走:1.字音:初读课文时感知生字的字音,然后通过检查朗读生字和分节朗读课文,强化生字的读音。
  2.字形:在读字、渎课文中初步感知字形,不作具体分析(目的是避免打乱学生思路)。在第一教时即将结束时安排一个复习巩固字形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识记字形,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字形,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等,在识记完后安排书写练习。在第二教时开始时让学生
  进行生字、新词的听写,目的就是达到音和形的统一。在第三教时安排字词练习,就是让学生会用。3.字义(词义):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等方法来理解。如:“喝彩”可以查字典,而“绝技”一词学生通过查字典难以理解,就要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那么,如何让学生知道一段话的写作有一定的顺序,培养他们读懂一段话的能力呢?
  我把这个教学重点放在第二教时去完成,指导学生运用一定方法读懂第二段。先让学生看看图画,说说谁在演什么?然后读读第二节,找找哪几旬是具体写猴子怎样表演的、用( )括起来。想想哪些地方表现猴于演得精彩,用“——”找出表现猴子演得精彩的动词。最后问学生,你能不能从别的地方看出猴子演得精彩?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知道了第二段先写谁演什么,再写怎样演,最后写观众怎样。然后通过分三部分朗读,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句子之间的联系。
  接下去就引导学生学习相似的两段,知道3、4段也是按这一顺序写的。最后我们也可以在第三教时安排让学生根据这一顺序来写第5段中简单介绍的节目。这里就运用了迁移的规律,教师从“扶”到“放”,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有“跳一跳,摘到果于”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仿写是一道选作题,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应该有这个能力,不过很多孩子没看过马戏,没有观察的基础,学生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我们可以运用录像,让学生看几个马戏节目,在观察基础上写就不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骆驼和羊》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借助图画理解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看图,观察想象来理解课文。
   2.以自己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3.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出课题。
  ⑴出示关于两条关于骆驼、羊的谜语。
  ⑵板书课题《骆驼和羊》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你一边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生:骆驼和羊都认为自己长得最好,所以争论起来。
  2、指导朗读。
  ⑴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请你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
  ⑵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
  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⑷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
  如:
  “长得高好”读出了肯定的语气,还特别骄傲。
  “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读出了不服气地语气。
  “我可以……证明……”这句应读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语气。
  “我也可以……证明……”这一句应读出不服气,不认输的语气。
  ⑸男女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有语气。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图文结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声读读第二句。然后从图中找到“围墙”,想想“围墙”是什么意思?(如:围墙是围绕园子建起来的墙。)
  ⑵边指图边提示第二句的内容。
  师:园子里种了——
  生:许多树。(一起回答,以下同)
  师:茂盛的枝叶____
  生:伸出墙外来。
  师:茂盛的枝叶——
  生:长得特别好的枝叶。
  (教师相机板书)
  ⑶指导朗读。(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一句?)
  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
  3、图文结合理解三、四句。
  ⑴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
  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边读边想边画出羊吃树叶的动作。(如:抬、扒、伸)
  ⑶看图说说“扒在墙上”的样子?
  (如:羊用前脚使劲抠着墙,生怕脚滑下来。它上半身的力气都用在墙上了……可怎么也够不到树叶,真急人。能简单说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
  ⑸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师相机板书)
  4、指导朗读第五句。
  ⑴想想骆驼现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骆驼的心情吗?
  “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不肯认输”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认自己失败了。
  6、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
  2、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根据学法小组自学。
  思考提示
  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样走进园子吃青草?
  ⑶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
  3、小组自由学习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4、学生汇报。
  (1)生:骆驼和羊来到又窄又矮的园门前。
  师:看图把又窄又矮的门和骆驼的身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门还没有骆驼的身子宽,骆驼前后腿之间形成的半圆都比门宽。)
  (这个又窄又矮的门还没有骆驼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样走进园子。
  师: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
  (羊走进园子时一点也不费劲,它很得意,因为它知道骆驼进不去。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模大样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
  师:有语气地读一读第二句。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3)生: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表示骆驼动作的词有“跪、低、钻”。
  师:有语气地读读第三句话。
  (4)小组比赛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四]学生讨论:
  1、自由讨论到底高好还是矮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种观点:
  ⑴高好。因为长得高才能吃到从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
  ⑵矮好。因为个子矮才能走进又窄又矮的园门。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长得太高钻不进园门,太矮也吃不到树叶。
  3、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们的看法做了总结。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生读课文有关句子)
  2、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长处”、“短处”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学生能谈出1、2点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4、你认为怎样做才对?(出示:___,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
  5、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6、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
  生:它们会互相帮助,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用你的优势弥补我的劣势。
  7、你能续编一段故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六]拓展思维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认识的动物中,它们行为往往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你能用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吗?
  如:鸡和鸭可以互相帮助。
  2、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板书设计
           高(长处)  (短处)矮
      骆驼和羊
           高(短处)  (长处)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 00: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