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一数》优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8-19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数一数》优秀教学设计
主备课:石红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四上数学P2-4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三,重点,难点:
1,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更大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
2,问:这些都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有什么发现
3,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比较大,是我们以前所没有学过的,你们想认识它们吗
4,导入: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知:
1,铺垫回顾:
(1)提问: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2)课件出示:数小正方体的个数,并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2,认识"十万":
(1)出示100个正方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问:1个正方体是多少个 10个呢 你是怎么数的
(2)问:10个一千是一万,接下去该怎么数 (小组讨论交流)
(3)在数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借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直观操作的机会.(看情况定)
(4)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 "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5)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并在计数器上师生共同拨出"十万".
3,出示从"个(一)到万"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各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4,师生在计数器上拨"十万"的活动,加深对"满十进一"的印象.
5,课件出示情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说一说十万大约有多大.
6,认识"百万,千万,亿"
(1)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 10个一千万呢 让学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2)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然后十万十万的数,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以此类推,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3)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4)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5)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
(三)练习设计:
1,P4第1题:在进行练习前,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2,P5第3题: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
3,P5第4题:让学生数数,再补充一些让学生能熟练.
4,P5第5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1,P5第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下节课交流自己的想法.
2,实践作业: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4 1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