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7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2:15: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套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由绿色圃中初中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公式等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到本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人教版下册七年级期末试卷
亲爱的七年级同学:
一年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仔细审题,冷静作答。我们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动笔吧!
你们的语文老师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答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剽悍(biào)    亢奋(kàng)  参差不齐(cī)   
B、哺育(pǔ)    畸形(jī)  叱咤风云(zhà)
C、眼睑(jiǎn)    抽搐(chù)  戛然而止(jiá)
D、踌躇(chú)    嗔视(zhēn)  毛骨悚然(sǒ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脉搏   博学多识  凄凉  荒草凄凄
B、塑造   扑朔迷离  逞能  精彩纷逞
C、屏障   屏气凝神  即使  一反即往
D、默契   锲而不舍  斑斓  斑斑驳驳
3、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3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
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
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
4、古诗词默写。(6分)
(1)                 ,西市买鞍鞯,               ,北市买长鞭。
(2)               ,何人不起故园情。
(3)                ,野渡无人舟自横。
(4)               ,云从窗里出。   
(5)夜发清溪向三峡,              。
(6)                ,弹琴复长啸。
5、选出下面文学常识解释不对的一项(3分):(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C、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剧作《茶馆》等。解放后,被评为“人民艺术家”。
D、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散文家,也是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在文学创作上,他与唐朝的韩愈、刘禹锡,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散文八大家”,可见散文成就显著。
6、下列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斑羚民渡》---中国当代---沈石溪---小说
B.《真正的英雄》---美国---里根---演讲词
C.《夸父逐日》---中国古代---《山海经•海外北经》---寓言
D.《猫》---中国现当代---郑振铎---散文
7、下面句子中带点词,不是用来表示数量而是用来表示强调的一项是(2分)(    )
A.当年献身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革命志士何止千万。
B.赛前他谆谆告诫队员们千万不可小看对手的实力。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8、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 分别20年后,同学们再相聚时,我已经很难________出小学时的同桌了。
② 水和矿物质盐类不仅是生物体所________的,而且还参与了躯体的组成。
③ 从“3•14”西藏拉萨暴乱到破坏境外“祥云”火炬传递,达赖集团阴谋分裂祖国的行径简直是________。
A、辨认  必须  耸人听闻  B、辨认  必需 骇人听闻
C、辨别  必须  骇人听闻  D、辨别  必需 耸人听闻
9、月亮,自古以来就是诗人吟咏的对象,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请你根据所学过的诗歌,写出两句带“月”的诗句:(2分)
(1)                               ;(2)                               。
10、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3分)
例——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一)有一种爱叫放手(10分)
那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独自漫步在幽静的花园里。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自由自在的彩蝶尽情飞舞,那轻盈和翩跹的姿态,如天使般点缀着盛开的花朵。
我是那么喜欢花丛中的彩蝶,于是忍不住走上前去,企盼着能够捕捉到一只。不久,在我战胜了彩蝶的灵敏与机智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看着自己手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来的彩蝶,我的心里就像有一股清凉的泉水缓缓注入,那是一种何等的兴奋与惬意啊!
离开花丛,我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彩蝶,但它拼命地扑闪翅膀,纤细的腿到处乱抓,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它双翼的花纹,更谈不上欣赏,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即使是这样,固执的我仍然不甘心,便一直不肯放手。我天真地以为,它微薄的力量支撑不了多久,用不了几分钟,便会乖乖地休战,供我观赏。可是我错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手指渐渐发酸了,它居然没有“休息”片刻,仿佛要与我抗争到底……顷刻间,我分明感到手指间那股生命的力量,它虽不是很强大,但那种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意志深深震撼了我。我的手开始颤抖,变得无力。我明白,这样僵持下去,我只能得到一只死蝶,一只没有生机与活力的枯蝶。
我终于投降了。与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爱的小生命如此饱受煎熬与折磨,不如就此放手,让它回归自然,去寻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于是我手指一松,彩蝶便倏地从我的指间飞出,缓缓地飞向花丛。
放手的瞬间,我心里多了些释然,少了些沉重。那一刻,我似乎真的看到了彩蝶重获自由的愉悦与欢欣。仔细想来,其实世间的每一个生命体,无论它多么小,都有自己的意念和生活方式,由此迸发出的执著和坚韧程度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只能对我所珍爱的彩蝶放手。如果我抓住它,攥紧了它,那么适得其反,我就会为此失去我想要得到的;如果我企图改变它,便剥夺了它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便破坏了它对自己价值的实现。即使是出于善意或珍视,那种占有欲都无时无刻不发生着限制和伤害的作用。彩蝶并不是我的观赏品,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有自我生存的空间,它喜欢花丛。既然我珍视它,爱护它,就更不应该约束它的自由,不应该强迫它。对它放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有一种爱叫放手。如果你攥紧了你的珍爱,那么朋友,请放手吧,还它自由,让它与你同行。那绝不是一种怯懦与无能,而是一种洒脱与豁达,一种超凡绝尘的爱与心境。
【题目】:
11、第二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分)
答                                                                      。
12、仔细阅读第三段,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的手“开始颤抖,变得无力”。 (2分)
答                                                                      。            
13、放手的瞬间,我心里多了些释然,少了些沉重”,你是如何理解这份心境的?(2分)
答                                                                      。
14、仔细体会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内涵,发挥想像,描写出一个生命体(彩蝶除外)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顽强求生的。(想像合理,语言要生动)(2分)
答                                                                      。
15、“有一种爱叫放手”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简要陈述一下对这句话的感受。(2分)
答                                                                      。

(二)_______  (10分)
爷爷从河边的那片梢林里回到坡下的窝棚里时,虻子已经烟熏火燎地将饭做好了,煮老南瓜的香味隔老远就能闻得着。虻子见爷爷回来,便麻利地给爷爷摆上了筷子。
“天阴得很。”爷爷自言自语地嘟囔,擂腰捶腿,还狠咳嗽了几声。之后便朝地铺上软软地躺下去,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眼睛望着灶火说:“对岸有人叫筏子,叫得急惶……”
虻子朝窝棚外头瞧了瞧,傍晚的天空黄浑浑、黑蒙蒙的,天空中漂浮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气和河腥气:“要起大风了呢!”
“嗯。”爷爷木木地应了一声,又忍不住咳了几声,咳得弯了腰,腾出手来,又自己捶背。
“您又犯病了吧?爷爷!”虻子更担心了。
“嗯,是有些不活泛,老了的人了……我得再撑一趟去,对岸叫得急惶,八成是有急事哩。”
“那就我去!”虻子霍地站了起来。他身子骨瘦些,但展拓;个子也不小,差点儿能够顶住窝棚顶。他14岁了,已经跟爷爷撑了两年的筏子,只是没单独一个人划过,爷爷不让。
“你?”爷爷似乎压根也没有往他身上想,因而表情很古怪,显然不大信任,“行么?敢么?”
虻子的自尊心被刺疼了,他瞅着爷爷,黑眸不闪。爷爷却只顾勾了头抽烟……
“我就去呀!”虻子发狠地说着,一只脚已迈出窝棚。
“等等!”爷爷叫住他,说道,“看准水头……压浪走……莫慌……去吧。”
羊皮筏子就立在河滩上,那是扎在一个框架上的几只充足了气的整羊皮,并不重,虻子能扛动,不等几个大雨点砸在他脸上,风也刮过来了。筏子刚刚放下水,天空的乌云便像1_____地奔过来了。河水浑得发黑,浪声喧嚣地骇人。虻子紧紧抓住长篙,浑身在兴奋地颤抖,也是紧张地战栗。锯齿形的浪将筏子一下子就推走了。他只觉得浑浊的浪迷住了眼,却顾不得抹一把。心里只记着爷爷的叮咛:看准水头,压浪走……前面,一个巨大的黑影越来越近,似凫在浪上的2______,那是“将军石”。河水在那儿冲起3_______的漩涡,腾起来一丈来高的灰雾。筏子4_______朝那礁石冲去,仿佛整个世界的毁灭就来在这一瞬间!他将整个生命都聚集在手中的长篙上,猛力一撑——羊皮筏子几乎擦着礁石飞漂而过,如5________……
虻子把筏子拖上岸,他才觉得双手已经举不起篙了。但是,岸上却不见一个人影……
“喂——”他喊,声音在颤抖,“谁要过河呀——!”
没有回声。再喊,却见从河边的苇丛里湿淋淋地钻出一个人来,怀里抱着一只酒葫芦,并且“哈哈”地爽朗大笑——原来是爷爷。(9分)
(选自《小说选刊》)
16.小说中“爷爷”让虻子独自撑筏过河的依据是什么?(不超过16字)(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在故事开端里写了“爷爷”回窝棚时,“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后又写他对虻子“激将”时“表情很古怪”。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不超过35字)(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下列的选项中,选择恰当的比喻,填入原文的横线处。(只填字母)(2分)
A.巨鼎似                B.黑马似        C.箭一般        D.一只抛出的梭                E.一只巨兽
19.该小说以出人意料的结尾取胜,体现了作者奇巧的构思。仔细阅读结尾部分,简答以下问题:
①爷爷为什么要过河;②爷爷过河为何不细写。(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有两处集中描写了当时的天气(环境),请找出来。这两段天气的描写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下面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    )(1分)
A.为小说渲染气氛,营造一个典型的环境。
B.烘托出虻子机智勇敢的性格。
C.反衬虻子不顾天气的恶劣,急人所急的可贵品质。
D.暗示爷爷要锻炼考验虻子的大胆而又良苦的用心。
E.环境恶劣,突出爷爷水性好,撑筏水平高。
21.用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概括出本小说所叙写的故事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好的题目往往能恰当地反映小说的主题。从下面四个标题中,为本小说选个恰当的题目。(    )(1分)
A.划羊皮筏子的人                                                B.爷爷的考验
C.爷爷与虻子                                                        D.虻子长大了
三、文言文阅读。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1.解释句中加粗的字。
A.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        徒:
B.南山有竹,不柔自直。        柔:
C.岂可及乎?        及:
D.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括:  砺:
2.翻译下列各句。
A.子曰:“汝何好乐?”
译文:
B.吾非此之问也。
译文:
C.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译文:
3.本文讲的是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方法。
4.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用“其入之不亦深乎”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目。(40分)
在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要求600字以上。
(1)深藏心底的            
要求:在横线上补全题目,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2)泰戈尔说过:“天空虽无翅膀的痕迹,但鸟已经飞过;纵使天空了无痕迹,但我已飞过。”对这两句诗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请以“我曾经飞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①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要说真话,抒真情。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2:16:39 | 只看该作者
     本站所有试卷下载均无需注册,下载方法:直接点击下面的附件下载到你的电脑或桌面上解压缩即可!
      
人教版新大纲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带参考答案.rar (22.23 KB, 下载次数: 23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22:18:35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
1、C  2、D   3、A  
4、(1)东市买骏马   南市买辔头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鸟向檐上飞
(5)思君不见下渝州
(6)独坐幽篁里
5、D   6、C   7、B   8、B
9、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0、略。
二、现代文阅读。
(一)有一种爱叫放手(总10分)
11、比喻、夸张,   生动地表现了“我”如愿以偿后的兴奋与惬意的心情。
12、是彩碟生命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彩碟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意志深深震撼了“我”(如果只答出 生命的力量,或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意志只得1分)
13、因为“我”让自己喜爱的小生命在手中“饱受煎熬与折磨”,我不忍心看着它受到折磨,所以很“沉重”,让它重新获得自由,回归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所以多了些“释然”。(或抄写文中“与其……不如……”句,也可得2分,只解释“多了些释然”或“少了些沉重”的,只给1分)
14、只要能清楚地写出生命体在特定环境中顽强地生存的情景的,就可得2分,但不可以再写彩碟的事。
15、如:长辈的溺爱,老师的过分管教,束缚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性的形成。只要言之成理,语言通顺,就可得2分
(二)
16、他已14岁,有跟爷爷撑筏两年的实践(经验)。(1分)
17、显示“爷爷”要考验虻子的内心思想活动,起了暗示、铺垫结局的作用。(1分)
18、1.B  2.E  3.A  4.C  5.D  (2分)
19、①暗中保护,防止意外  ②引起悬念,突出虻子智勇。(2分)
20、C和E。 (1分)
21、在一个风大浪急的夜晚,爷爷说,对岸有人叫筏子。爷爷为锻炼虻子,让虻子一个人出筏。虻子用智慧和力量把羊皮筏子划到对面,爷爷也偷偷凫水尾追其后,最后虻子终于独自能撑筏了。 (2分)
22、A (1分)
三、文言文阅读。
1.A.只是  B.通“揉”  C.赶得上  D.通“刮”磨
2.A.孔子说:“你有什么喜好?”B.我问的不是这个。
C.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铁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进的不是更深吗?
3.学习的重要性  比喻
4.学习
5.学习的作用
四、作文。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1 0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