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育教学文章精选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3:51 | 只看该作者
课堂的“应变”与“调控”

窦桂梅

  9月17日,听了一节讲读课,《三打白骨精》。
  这个学期,学校语文年度研究主题是“故事”题材的教学研究。选择了以《西游记》作为重要资源的各种课型的尝试与探索。有“综合实践课”,“看‘小人书’《三打白骨精》”,“名著导读课”,“阅读分享课”,“故事新编”,以及大家都会上的“讲读课”。安排在四年级进行讲读《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在江苏版中是放在六年级的。对于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无疑提出了挑战。
  围绕这种课型,我安排卫老师和年组老师,一起研究这篇课文,也试教了几次。看得出,她一次比一次“痛苦”。这痛苦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她在假期的时候,备得太充分,太深入了。结果,如何“深入浅出”——就成了面对四年级学生,是否接受的问题。但,不管怎么样,当在老师们面前展示的时候,很好!当属成功。看到组长喜悦的表情,看到卫老师的“超越”或者说“突破”,我们都很高兴。
  一个教师,不是因为这次的教学成功,就不会静心反思。任何的课堂再精彩,也有遗憾的地方。作为一个指导教师,透过教学的环节,当不是“零起点”听这堂课的时候,我的情绪是冷静的——能够细致听到她和学生的交流的每一句话,或者每一次读书的不同。
  于是,越是细致,越是发现问题,越发现问题,越有利于她的成长。
  应变能力——
  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信息交流的过程。由于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导致基础不同,发展各异。因而,学生的信息反馈,就会呈现出多样性和随机性。其中,常伴有教师难以预计的信息。尤其是,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出现的机率更大。而这堂课,卫老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课,从题目“三打”的解读中开始了。当“为什么要打白骨精”的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直接进入课文写白骨精的话——“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备课的时候,我们指导卫老师要先抓“自言自语”,再抓“不胜欢喜”这两个词,体会妖精的心理。于是,你看到,教师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白骨精“自言自语”地说,会是怎么说?学生的朗读很带劲。
  有意思的是,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还不住地点评,有的说白骨精自我陶醉,有的说白骨精太兴奋了,这不是送上门的天大好事吗?还有的说,此时的白骨精已是激动万分啦。你看,学生的发言已经触及到了“不胜欢喜”,就差老师“点睛”了——如果这时候,听到“激动万分”,马上归纳:“你说的,这句中有一个词和你说的意思差不多,是哪个?”我相信,大多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说“不胜欢喜”。
  明明备课的时想到的两个环节,谁曾想,课堂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环节,多好的“意外收获”啊。
  可老师似乎没听见,扔掉不管:“同学们,你们刚才谈的‘自言自语’真好。下面我们再看看,这句中,还有一个词叫‘不胜欢喜’,你怎么理解?”于是,学生在老师的“回头路上”又走了一遍。
  学生讨论白骨精的“三变”后,老师又回扣到这句话,体会白骨精的诡计多端、阴险狡猾。可惜,没有再次引领学生读读这句话。我相信,这次再读,对“自言自语”和“不胜欢喜”已经不是一个理解上的朗读,而是揣摸到妖精的心理后,一种“阴险”的创造性朗读。
  你看,在这“意外”的“生成”面前,按部就班,或措施不当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当学生的信息反馈,出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未曾料到的突发性信息时,教师必须敏锐,迅速地判断并及时作出准确的“因势利导”。
  上面的突发性信息,源于学生的课文本身。这还好办,我相信卫老师评课后,一定会注意的。其实,最难的是来自教学内容以外的偶发事件。我们教师首先要作出判断,判断这个信息的正确性、实质与要害、与教学目的的关系以及解决它要花多长的时间等。这些判断要求教师在瞬间做出,若作出判断的时间过长,就会成为“事后诸葛”,失去其实际价值。
  还有一种情况,在这里写出来,希望其他老师要注意,就是教师犯“错误”后的应变,当错误信息被学生发现并指出时,教师不必自圆其说,应实事求是,及时寻找错误的原因,为学生树立勇于承认和修正错误的榜样。
  看来,应变能力,的确是卫老师,以及我们大家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调控能力——
  教师课堂的调控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四十分钟里,从教学内容,到对学生的组织;从个人的发挥,到整个过程的节奏把握。等等。总之,教师的调控变能力,是教师从事创造性劳动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它是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果断的处置等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
  关于这一点,卫老师,我,以及好多教师,也是一生要修炼的功课。
  比如对学生发言数量的把握。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看妖精变的“村姑”图——由于课文出自《西游记》中的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而且是压缩并改变的课文。书中描写“村姑”用了一大段话,读着,那感觉可真是“美若天仙,月貌花容”。课文呢,仅仅用“变成个美貌的村姑”。怎么让学生想象白骨精变的“美貌”,从而体现妖精手段的高明?
  老师在“小人书”中选了一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村姑”怎么美。好啊,学生用了很多很多形容词。什么好美丽的眼睛啊;什么樱桃小口;什么漂亮的脸蛋儿;什么赛西施,比嫦娥。等等,学生没完没了地把脑子里的“货”尽情地抖落。老师呢,这个时候,就任学生尽情地说。你想,那些形容美貌的词语多了去了。其实,也没有必要这么充分体现妖精的“美貌”。况且,学生说的这些,没有层次感,一会说的是词,一会说的是一句话。老师呢,只要听到有三个学生说出就可以,就需要戛然而止,用不着十来个学生说。
  还有,妖精变成老婆婆,变成老公公的环节,教师也是让学生“随其自然”。比如第二次变成妖精老婆婆一句。关于课文的句子,并没有关注多少,也是一个劲地说图。虽然回到课文读了一下,可是,看图时间过多,也没有把看到的引入课文中。因此,感觉读书和看图是两回事,教学出现了两张皮。
  老师啊,就缺这么一个“及时刹车”的环节,结果,导致这堂课超出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类似上面的环节的“拖沓”,老师没有把握好。
  再如对个别学生的发言次数的把握。班里有个学生,总是大声“畅所欲言”,有时也“自言自语”。而且呢,老师还总叫这个学生发言(这个学生发言还很精彩)。这位老师平时很有爱心,自然对学生有耐心。但,过了,也是一种“纵容”。也许,这个学生有“多动症”,导致今天课堂上,该生“惯性”又犯了。
  不管怎样,还要“管理”。对于这样的学生,哪怕是公开课,教师也要立即处理。当然,先予以肯定,然后进行纠正,并注意艺术性。对于那些有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价值的想法的,总是抢先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肯定,甚至用赞美的语句给予较高的评价。但,必须让这个男孩知道,和他一起学习的还有几十个小朋友,并不是自己,也就是说,不能总是叫一个发言。学生的随意,并不是随便——这个,教师还要让这样的学生懂得。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随便接话把儿,这也要注意。总之,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思维的活跃也要“行为的规矩”,教师在平时,要一抓到底。
  还如教师对自身语言的把握。无论怎么说,教师依然是课堂的“指挥”。因此,课堂调控,还有一条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对自己语言,情绪,节奏的控制。
  这里单说语言。也许老师本来就是温柔之人,又是妈妈的缘故,其语言显得过于“母性”,突出表现就是“啊,呀,吧,啦”等一些语气词基本在老师的每句话里。如——
  “白骨精又怎么样了啊?”;“你看这是谁呀?”;“妖精变的三个人怎么样啊?”;“唐僧师傅怎么样啊?”;“你可要夸夸悟空呀”……太多了!
  还有,学生接老师的话把,教师也接学生话把,甚至重复学生的发言。比如讨论孙悟空怎么打的问题时,学生说“劈脸一棒”,老师马上接着说:“嗯,劈脸一棒”。学生说“当头一棒”老师马上说:“嗯,是‘当头一棒’”;学生说“抡起一棒”,老师又说:“是的‘抡起一棒’,结果呢?”,学生接话把——“打死了”。
  当你孤立读每句话的时候,你会觉得老师在用一颗心,一颗爱孩子的心,爱悟空的心,教孩子。温柔的语言,自然的教态,一步步引导,孩子深入理解了课文,带着学生走进了《三大白骨精》。可,一旦把所有的连起来的时候,就“腻”了,显得不干脆,很罗嗦。想想,把有些口头语,语气词,重复的话,等等这些删掉,会节省多少时间?而且,你会感受到悟空的“三打”真叫爽!
  如果说,以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加起来,算作教学智慧的话,这的确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还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提高应变能力,才能积极能动地适应千变万化的情况,机敏地、富有成效地调控课堂,才能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努力!
  (后记 :我很喜欢卫老师。她让我温暖。一如听她的课一样,感觉很有“味道”。就像当年的特级教师史建忠评价的一样,这位小老师有语文的感觉。是的。想当年,听她的《燕子妈妈笑了》——黑板上一下子就画出一个“茄子”、“南瓜”、“栅栏”,学生呢,图文结合,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三个词。老师就像燕子妈妈一样,看到“小燕子”的收获,笑了。听她讲《落叶》——“小蚂蚁把落叶当做船”,“小鱼把落叶当做伞”,老师就好像这篇童话里的花仙子。课堂充满童真童趣。
  不过,还没有听过她的中高年级的课。于是,决定让她试试——而且不是以往的擅长的散文童话之类的体裁。然而,卫老师不负众望,让我们看到了卫老师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高年级的教学。
  在写下上面的那些“反思”的时候,我也在反思自己。写出来的目的,也是让大家在学习中对照自己。感谢卫老师。正是由于大家听过她的课,我的文字说明大家读起来觉得亲切不陌生——案例就是自己身边的。这多好。这比在杂志,在书中读人家的故事好多了。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我采用这个方式,算作给语文教师,不,给所有教师的一种特别的“培训”。
  整理完这些文字的时候,花了4个小时,抬头,已是黑夜。在这个国庆的特别的节日里,但愿卫老师,能够接收我这份特别的“礼物”。)

  附回信:

“敲打”之后是“收获”

卫京晶

  随着“白龙马,蹄朝西------”的音乐想起,我的《三打白骨精》已经落下帷幕。课下整理着自己的备课笔记,前后共六稿,细看每一稿的不同,惊喜地发现,课内,我打了三次,课外,您却也施与了我三次用心良苦的“敲打”,何止是一份礼物呀?笑着记下每次“敲打”后的收获。
  见树木,更要见森林。
  假期备《三打白骨精》时,自己并未感到压力,因为儿时最喜欢的是爸爸的同事讲《西游记》,后来,西游记拍成了电视剧,更是一集不落,相关的评论也知道一些。心想,课外资料不用读了,直接备课就行了。于是,凭着自己的小聪明,一稿教案很快就诞生了,简单地分为三变、三打、三拦,至于主题,现在想起来,十分羞于启齿。真的要感谢您在假期里讲的主题教学,我还清晰地记得:您反复地强调备课的整体性,见树木,更要见森林。要深入把握教材意图,以及教材背后的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容易产生偏差的问题上作阐释,实现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备课。另外,您还针对这节课,提到了通读《西游记》的原著,了解作者生平,看作品评论,仔细研究《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等等。由于您自己研究得深刻,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讲得便生动有趣。也就调起了我的胃口,看来,我要好好看看《三打白骨精》所在的那片林子是怎样的风景了。接下来,趁您不注意,悄悄地抽走了自己已经上交的教案。
  要有钻进去的力量,还要有飞出来的激情。
  当自己再次走进教材时,便不可收拾,围绕“向善”的主题,我不停地发现秘密。文中环境描写生动,如: “虎狼成阵走,麂鹿作群行。无数獐豝钻簇簇,满山狐兔聚丛丛。千尺大蟒,万丈长蛇。大蟒喷愁雾,长蛇吐怪风。” 烘托了恶的环境;接下来,从环境中展开情节说善恶;根据不同的人物特点辨善恶;最后,师徒团结一心走向善之路。其中,塑造人物时,体现了妖精三变中的伪善,唐僧的愚善,悟空的惩恶扬善、有意向善、一心向善。另外,文章的写法上也很有趣,比如白骨精的“三变”中,妖精的心理变化很精彩,所变化的小姑娘、老婆婆、老公公外貌描写到位;悟空的“三打”重点讲打妖精的动作,唐僧的“三拦”中,语言有趣。再有,当和《西游记》中其他故事的链接后,“向善”的主题体现得更加明显,如:唐僧被变成老虎后,悟空说:“师傅,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么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弄出这等嘴脸。”这句话道出善恶的辩证关系。
  就这样,我真的钻进去了,认真地备出了二稿教案。此时心中有的全是“得意”,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一定会讲好。于是便在教师节这天,隆重地把大家邀请来,自信这节课,会成为一件很好的节日礼物,让大家难忘。结果呢,上课的过程中,环节拖沓,学生兴趣索然,整节课就是老师的一言堂,还没讲完。最后,它成为一节超级差的课,留在了大家的记忆里。看着您脸上严肃的表情,我想,这节课以这种面貌出现,真的“难忘”了。唉,找个地缝钻进去得了。
  然而,正是课讲得差,才有幸得到您的第二次“敲打”。评课开始,您非常郑重地对我说:“要有钻进去的力量,还要有飞出来的激情。”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颤:是呀,自己好像钻进了死胡同,为了“向善”而“向善”。接下来,您指点我学会剥离,变“理性”为“感性”,把自己融入情境中;指点我放得开,还要收得拢,语言要规范;指点我在课上加入“辩论”环节;指点我把“三打”作为重点,抓“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讲出“打”得精彩。另外,您一下送我两套上课的思路,让我分别设计出了先放后收,先收后放两套教案(也就是后面的三稿和四稿)。那天,也就是教师节的晚上,大家说到很晚,满怀愧疚的我,经过您的点拨,浑身舒畅,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又有了破茧而出的力量。
  想端庄,更想眉清目秀。
  为了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一个班接一个班地试讲,此时的我,辛苦但不痛苦。说也奇怪,每学期都讲研究课,这次最不着急,但最着迷。带着这种迷恋,努力打造课堂,把教案做了大幅度的修改。意料不到的惊喜是:公开课后,您的最后一次“敲打”,竟然是一套美容方案。不仅给方法,还赠送产品。真好。
  正像您所说的那样,我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较差。有时,按着备课的内容上到一半时,发现教学环节设计有问题,试着变通,但总是做得不够好;也有时,学生的发言爆冷门,也会搞得我手足无措,就象您所说到的“自言自语”与“不胜欢喜”应整合一样。在课堂的调控上,更是自己的弱项,就拿今天给学生讲《飞夺泸定桥》来说。重点要讲“抢时间的艰难”、“夺桥的艰难”,最后突出红军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奋勇直前。孩子在讨论“抢时间的艰难”时,说得精彩极了,我一激动,任学生发挥,结果,又拖堂了,心里非常懊恼。反思平时,原准备一节课的内容,因为多个原因,最后上了两节课的情况经常有。再加上和孩子互接话把儿,教学语言不干脆,无意识中就重复了学生的发言,经常带一些“吗”、“呀”、“吧”的口语。天呀,用镜子照照自已的课,真的不好看,就更别提眉清目秀了。
  如何才能做到眉清目秀呢?语言的问题好办,反复练,还可以请学生监督。“应变”和“调控”的能力,则只有靠学习教育学理论,培养自己的文化底蕴。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呀。想起您常提的以教促读、以教促讲、以教促写。我想,接下来,自己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以课堂为基点,以课文为载体,用心琢磨每一节课、力图完美体现温度、广度、梯度。以课内带动课外,不断完善自己。我知道路很长,自己也许会走得很艰难,给自己信心,带着自己新的领悟,重新上路,期待着眉清目秀的课堂。
  回回头,看看厚厚的教案,想想三次的意味深长“敲打”,听听身体拔节的声音,喜欢研课的感觉。我想,心会跟“爱”一起走,一路不回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4:2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

——10月23日听《枫叶如丹》有感

窦桂梅

  第二次听这位年轻老师的课。第一次是她来应聘的时候,被她身上语文的韵味吸引。有意思的是,这次听的,是五年级“韵味”单元的《枫叶如丹》。
  “物华天宝,斗转星移,转眼已是秋天。秋天是萧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也是获取的季节。在金秋,‘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金秋,‘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中国历代文人,写下了不少咏叹秋天的佳句名篇,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夕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秋之霜叶,经历了夏秋两季风霜的锤打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老师的开场无论是自咏或是引读,虽多,开口不见文中“秋”。可声音很轻,柔柔的,颇有韵味。学生随着语言的流,秋天的景致,跟着吟诵了《山行》。老师又引用了陈毅的“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后引导学生: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看看那令人陶醉的秋之枫叶。
  到此,把学生拉入课文,并板书了课题。
  教者还把“丹”用红笔描红,我以为,在黑板上写下题目,看来这堂课要围绕这个“丹”作文章了,可一直到下课,老师也没有想起这个“丹”。其实,从文中这“霜重色欲浓”里,教师就可以解释“枫叶如丹”的“丹”指的是什么颜色。这样的对话直接切入,让自己的导语与课文的内容链接的天衣无缝才最为境界。
  当然,不仅仅理解“丹”的颜色,这“枫叶如丹”的意蕴要在课堂上铺展开来的。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要相互倾听,以及各自形成对“枫叶如丹”的真正理解。
更要知道,这个“语词”在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每一次的意蕴都是不同的——由丹的颜色,推展到生命的颜色,到生命的力量与久远。
  下面我们就一边回顾教学过程,一边讨论,看看怎样落实以上的“我以为”。
  教学分成两部分,按照课文的结构层次进行的。这很好,循着文本的脉走,没有错。第一部分:
  “春天,绿的世界,秋天,丹的天地。
  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这是至理名言。
  到了夏季,绿的更浓,更密。生命在充实,在丰富。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雨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
  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播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课文的这段文字太美了,以至于一边我听课,一边记下这美丽的语言。老师让学生朗读这部分“绿的世界”与“丹的天地”的描写,并欣赏景色(播放课件)。这一环节很简单,也比较舒服。紧接着,老师在朗读之后,进入话题讨论:“课文中写到春、夏是绿的世界,秋天是丹的天地。你喜欢绿的世界还是丹的天地?”具体的办法是,喜欢绿色世界的同学一起把书中写到的读一读;自然界也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你们喜欢吗,找出书中的句子也读一读。
  这一段的教学处理,只要朗读,引读、导读,或齐读即可。不过,读后要注意的是,把这一部分描写的落脚点,要与题目联系起来。尤其是,题目“枫叶如丹”一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要在反复朗读后,落脚在大自然的变化,就是“枫叶如丹”的过程上。由此,学生们讨论的“那一抹嫩绿与嫣红,更钟情哪种”的过程,就指向了,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的过程,自然界万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它是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走向“枫叶如丹”——这就“画龙”了。
  进入第二部分的教学,一定要注意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因这是个过渡段。承接上文连接下文的重要句子。因此,教师让学生好好读读这一句,明白,天地万物,它要经历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枫叶如丹”的过程。即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这不就是主题“语词”——“枫叶如丹”的内涵升华吗?因此,这一段,教师要让学生讨论,文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描写,为什么写法如此不同,前面是抒情,后面是叙事。两者怎么联系起来的?靠的不就是这个自然段吗?这样,还可以顺势告诉学生这叫“过渡段”,即表示结构的搭建和内容的链接。
  当然,过渡段的意义还不仅在文章结构,以及内容的连接上,还有“意义”的承接,也就是第二部分的枫叶如丹所蕴含的“生命意义”。反正,这堂课的关键点要是抓住这个“眼点”,文中要通过“枫叶如丹”表达的生命意蕴就都出来了。由此,对过渡段的作用也就清楚了。
  教者在教学目标中有两条:一是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一是学会如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其实,这两个目标就是这个过渡句(过渡段)的作用。如果这样,理解第二部分,就顺理成章,不觉突兀了。遗憾是这一教学过程没有显示出来,以致使教学成了一种感觉,或感情的抒发,而不知这“韵味”究竟“蕴”在哪里。
  那,回过头来再看看教师怎么处理第二部分的——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讲述的是作者在澳洲看枫叶,给女孩照相,重新感受“枫叶如丹”,最后深刻认识“枫叶如丹”之意的经过。
  总体入手后,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印象的变化: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当然要抓住第二次变化,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老人(作者)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于是,教学的广度由此开来——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传统,宋玉的《九辩》开创文人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
  曹丕在《燕歌行》中咏叹:“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天可谓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景色如泣如诉,观者如痴如醉。这里的“广度”升发,意在“抑下去”,然后“扬出来”。我理解。不错,不过,语言的结构与学生的心理并不吻合,倒是给中学生“广度”这些内容还合适一些。这里就涉及一个“恰当”的问题。
  当然,我们的教学可以因这“抑”而一笔荡开,形成鲜明对比——就在作者觉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时,在感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之际,“刹那间,小木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蹦跳着出来,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得的曲调。”老师用红色提示了动词,其实完全可以抓出来体会——“蹦、跑、跳跃”。从中体会到莉贝卡的“充满活力”。
  那么,小女孩的出现,为这幅寂寥的秋日图景补充了什么色彩?学生一下子是能说出来的——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生命动感”。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就像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陡然一振,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就在“刹那间,我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这里,文中又出现了“枫叶如丹”。那么,一定要让学生和“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这“丹”究竟表示什么?是跳跃的,欢乐的生命!由此,文中的“才使人感到真善美的,感到它真正的价值,而且那么真切。”这句话的感叹。
  这个时候,教师引用了诗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秋天感受到的,不是寒蝉凄切、落木萧萧,而是生命勃发的意志飞扬。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刚才感受的,八九岁的小女孩生命的“鲜活”与蓬勃,与毛泽东的“意气风发”不能自然而然的连接。若要选择诗句,既体现积累,又帮助升华,干脆背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样的通俗易懂的诗句为好。当然,更好的办法是,教师完全可以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想想秋天带给自己的快乐,那些拔根儿游戏,秋游啊,采摘啊等活动,定能和文中的小女孩达成生命的“默契”。
  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学需让儿童感觉到这是一种生命的贴近,秋天是生命孕育成长的季节。因为有了生命的跳动,秋天不再萧瑟,不再冷清,不再寂寥,而是积蓄了生命的内在力量、喷薄欲出。
  第二部分的后文,作者第三次出现了“枫叶如丹”。在北京的香山红叶,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木林中鸣声不止的小鸟,也许就不会使人感到寂寞了。这个时候,让学生思考,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既是成熟的季节,又是孕育生命的季节——这不就是文中说的“长久的生命力”吗?于是,师生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学生终于畅然——枫叶如丹,落叶的秋天,就是孕育春天来临的时候。生命的不息繁衍——枫叶如丹,那是生命的轮回啊。教师教案中的“教学重点”: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秋天的文化含义与品读。这两点,不已经落实了嘛——这就“点睛”了。
  教学,仅仅有一种感觉,不够;仅仅写在教案上,更不够。要想办法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找到一个核心词,即主题,然后走到文字的里面,咂摸咂摸,透过文字的理解,体会到主题的内涵,从而感受到文字的生命。于是,语词就带动了全篇,就又有了“真正的生命”。这多好!
  如果这样,“枫叶如丹”,这个语词以及内在的生命,也许就会成为一个符号,进入学生的心中,并播种在他们的心里。
  让我们一起努力,真正在文字中品出“韵味”来,而不仅仅是一种感觉。

  附1,教师回信:

主题教学,知易行难

杜朝晖

  在执教一个多月以后,有幸首次请窦校长听课并得到了详细的指导。其实在此之前,窦校长已多次提出要来指导我上课,关切之情,溢于言表。无奈我初登语文讲台,底气不足,每觉汗颜,所以时至今日方珊珊登场。听了窦校长精彩的讲评后,顿觉获取要在点滴的实际行动中得到,如果永不付诸行动将永远无法向前迈进。
  暑假时就已熟读窦校长的著作——《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和《优秀小学教师必须知道的七件事》,对于语文教学的基本元素和主题教学的基本概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阅读窦校长那精彩纷呈的课堂实录,我对主题教学的操作模式和基本框架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主题教学知易行难,以为已经了然于胸的概念就可马上运用自如,实施起来才知远非如此。听了窦校长的点评后,我对主题是什么以及主题如何确定有了感性的认识,对主题教学的探索进入了实践阶段。
  《枫叶如丹》一课,我确定的主题是秋天的内涵,但对于秋天的内涵究竟在课文中如何体现还未深挖。我最初以为秋天的内涵在人对秋天的不同品读中体现出来,比如中国文人悲秋的传统或本课作者袁鹰的对成熟生命的赞美。因此,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对秋天的不同人生态度的对比上,并引入了课外诗句扩充秋天的内涵、拓展教学的广度。引入的诗句分别为宋玉的《九辨》、曹丕的《燕歌行》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以期让悲怀与豪情形成反差。但引入的诗句与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有一定距离,所以学生在似懂非懂之中没有完全理解秋天的内涵。
  由此,我领悟到广度的拓展应在温度光环的照耀下有的放矢、贴近实际。秋天的内涵是否需要从课外资料中去挖掘?其实并非如此,课文文本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文章熟则内涵明,课文通则思路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文文本就是那为教师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的活力之泉。
  《枫叶如丹》一课的主题在哪里?就在标题中,就在课文中。秋天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就是“枫叶如丹”。“枫叶如丹”这个短语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从不同层面阐释了秋天的内涵,互为补充、逐次增补、螺旋上升、达至顶峰,把秋天的内涵步步推到了一个淋漓尽致的生命体验、一种温情脉脉的生命关怀之层面上。
  在得到窦校长的指点后,我不再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顿时在苍茫林海中寻觅到了通往洞天福地的希望之路。我重新修改了教案,抓住“枫叶如丹”做文章,引导学生逐步体验秋之内涵。第一层,“枫叶如丹”之“丹”代表了秋之色彩;第二层,“枫叶如丹”之“丹”代表了秋之生命;第三层,“枫叶如丹”之“丹”代表了恒久的生命。正如窦校长所言,韵味,不仅仅是感觉。
  我想我应该让秋之韵味深深走进学生内心,在他们心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对于生命的轮回得到人生最初的体验。“仁者爱人”,文者好文。爱文学即爱人生、爱生命。在对本课主题的解读中,温度、广度和深度三者合一。
  “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庆幸我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很庆幸我得到了热情的指导。在成长之路上,我最初留下的脚印也许是歪歪斜斜的,但这稚嫩的脚印就是我成长的证明。在摸爬滚打后,在磕磕碰碰后,这串串脚印有朝一日会连成一条直线,引领我迅速地通往前方之路。我期待,泥泞路途通向的是那无比神秘莫测妙不可言的奇葩之园。

  附2,教师修改后的重新设计:

  教学目标: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学会如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重点:借物喻理的写写作手法;秋天的文化含义与品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物华天宝,斗转星移,转眼已是秋天。秋天是萧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也是获取的季节。
  2.唐代诗人杜牧有首关于秋天枫叶的古诗,谁能背诵?请看这首诗:(略)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夕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秋之霜叶经历了夏秋连两季风霜的锤打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3、陈毅元帅诗云:“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 漫山遍野皆是红叶,在风霜洗礼下红色更鲜艳了。在秋日,枫叶如丹。(板书课题“枫叶如丹”)这“丹”究竟指什么? (明确:一种红色,在“丹”字下板书“红色”)红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强烈,鲜明,有活力)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在枫叶如丹之前,它曾经是一抹嫩绿。(播放课件展示“绿的世界”)朗读关于“绿的世界”的文字。
  (2)“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引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播放课件展示“丹的天地”)
  (3)春去秋来,自然界也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这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界万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它是(学生接着说)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播放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件)
  (4)枫叶如丹,由最初的嫩绿到后来的嫣红,不知经过了多少暴雨的袭打,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的洗礼。这“丹”仅仅是普普通通的红色吗?“丹”是一种蕴含了什么意义的颜色?(让学生再读“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5)自然界植物都要经历“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的过程。那么我们人呢?(播放关于人的发育的课件)
  (6)自然界植物要“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人生也如此,它要经历(学生接着说)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7)所以天地万物、人间万事,(引导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8)时间就像一位魔法师,以绿叶为底料,加上狂风、暴雨和寒霜为佐料,精心酿制出了一坛颜色深红香气扑鼻的葡萄酒,酿出的是枫叶如丹般的色泽。枫叶如丹,这“丹”代表了一种颜色,更蕴含了一个过程。枫叶如丹的历程是一种怎样的历程?谁给我们读读?(个别读后再引导学生齐读“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然界的变化是枫叶如丹的历程,人世间的变化是否也是这样?自然与人世,真的处处相通吗?下面我们带着好奇一起看看第二部分。看看作者亲身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他体会到了什么。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自读提示):①第二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②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内容有何不同?如何衔接起来?(过渡段衔接抒情与叙事)
  (2)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指导朗读)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3)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①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传统,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的《九辩》开创文人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咏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②秋天可谓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景色如泣如诉,观者如痴如醉。就在作者觉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时,在感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之际,“刹那间,小木门开了……”(引读关于小女孩出现的文字,指导朗读)
  (4)莉贝卡“蹦”、“跑”、“跳跃”、“哼”。一段文字中,既有动作又有声音,真是绘声绘色啊!充满活力的莉贝卡的出现为这幅寂寥的秋日图景补充了什么色彩?(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动感。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就像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斗然一震,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5)于是,就在“刹那间,我按下快门……”(引读关于作者照相和为之命名的文字)
  (6)秋季是个无比美好的季节,在秋季我们有着丰富多采的活动,去郊外采摘红彤彤的苹果,在校园里拾起金黄的落叶,与同学结伴去秋游……你们就像莉贝卡一样,为秋天注入了无限的生命活力。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喜欢的秋季活动:秋天真是美好,天空是那么蓝,我喜欢(                   )。
  (7)你们是秋天中最鲜活的生命,你们的跳跃是秋天里最动人的风景,你们的笑脸是秋天里最美丽的果实。因为有了生命的跳动,秋天不再萧瑟,不再冷清,不再寂寥,而是积蓄了生命的内在力量、喷薄欲出。
  (8)当作者看到如同你们一样鲜活的生命——莉贝卡时,在那一刹那间,作者到底恍然明白了什么?(引读“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
  (9)枫叶如丹,这“丹”是热烈的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我们的血管里不再流淌着如丹的血液,当我们的一片丹心停止了跳动,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枫叶如丹,“丹”即是什么?(秋天的生命,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板书“生命”)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如丹的枫叶,有天秋风会带走它们,使它们悄然飘落在泥土里。它们在土壤里静静地为来年孕育了新的生命。它们的生命是不死的,等到春天,他们又开始“发芽吐叶”,又探上枝头向我们绽开笑颜。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生命就在这四季的轮回中繁衍不息,我们人类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枫叶如丹,它所显示的生命活力是短暂脆弱的吗?是昙花一现的吗?(待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枫叶如丹显示的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啊?(引读: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在“生命”二字前板书“长久”)
  (11)齐读最后一段(配乐朗读)。
  四、作业
  关于秋天的树叶,有一本著名的关于生命的童话书,叫做《一片叶子落下来》。可以找来读读。
  (备注:两个疑问。一是“枫叶如丹”第二次出现时赞美的是年轻的生命(绿),与第一、第二次赞美成熟的生命(丹)不符。二是初秋很美好,深秋却寂寥。作者赞美的似乎是初秋,到了深秋可能又是别样心情了。两种对秋的品评落脚点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4:54 | 只看该作者
一堂好课好在哪
——有感于一节科学课
窦桂梅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傅老师是名师,她的课,要听。因为,那一定是节好课。
  什么是一节好课?“好课”怎样炼成的?这些问题,专家、教师们已经讨论得热火朝天。关于好课的评论永远不会休止,每一个人的心中,依然是各有所见——如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教师的成长;教学内容的合理与教学效果的有效等。但,不管怎样,努力让自己上出一节节“好课”,应该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追求。
  下面,让我们走进傅老师的这节科学课,看看这节好课“好”在哪里。
  一、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好课”是看不出教师“教”的痕迹的。师生互动、对话,是教师引领学生探奇览胜的一段生活,然而却是“自然”的旅程。看似教师的随便聊天,可课上常常有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旅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都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
  这样课,教学内容在保持相对确定的同时,却有着更多的变数,有时是教师的有意延伸拓展,有时则是学生无意的“节外生枝”。学生既有计划内的收获,又有计划外的得益;课堂教学既有“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又有“无心插柳”的岸柳成行。
  “水生植物”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教学内容。在前三课里,学生们已经实地观察了树木与小草,并且掌握了运用维恩图的方法,分析大树与小草的形态特征。那么,这堂课的流程,可以说,教师的“教”一定体现在不经意中。然而,听课的我,分明感到,一切却在教师经意的准备中。限于篇幅,这里仅谈谈教师的开头设计。
  为了寻找水生植物,傅老师费了一番功夫——“水葫芦”、“水芙蓉”、“铁黄冠”,这三种在已是九月底的北京不好找。可这三种植物被她“植”到了教室。评课时,我问,从哪里找来的这三种植物?“很多北京的孩子都没有见过,我必须让学生亲眼看看这些水生植物。所以,我花了整个中午的时间,跑了三个水族馆,才买到这几种植物。”傅老师一脸自豪。
  “既然没有见过,学生必然新鲜,为什么正式观察的时候,那么安静?”我又问。
  “是啊,当时,我想找来大罩子,先把它们罩起来,该观察的时候再打开,给学生惊奇。可又一想,如果突然打开,学生的眼睛还不都得被它们吸引了?还有什么精神头进入理性的学习呢?忽然间发现,我犯了一个大多的错误,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不正是学习的前奏吗?课前,我干脆先让学生一睹为快,将三种共十株植物,分别摆放在教室中间的空地上,沉水植物‘铁黄冠’摆放在水族缸里,一盆浮水植物‘水葫芦’摆放在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原来,这样的安排是“别有用心”:
  1、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学生在正式听讲时,不会被触手可及的“材料”所影响。2、事先观察所有植物,有一个整体印象,课上再“分配”给各小组一种植物,避免了对其它植物的好奇。3、事先让学生观察,便于营造积极的兴趣,营造共同的话题,随之进入学习。
  于是,你看到,上课,学生们落座后,教室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她没有急于汇报,而是又组织了两次观察,先是坐在教室内圈的同学下位子观察三种植物,然后是坐在教室外圈的同学观察。这种安排是有组织的,是孩子们沉静时的观察。你看,三种植物的“模样”又被印证了一次。可想,课,在转入研究它们“机理”的好奇心中,已经开始了。
  的确,如果教师没有这么充分的考虑,只为了给学生惊奇,上课时突然拿出来,想想,学生的状态会怎样?
  教学的境界是什么?使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发展”就是学生的“变化”,是积极的变化。因而,上课之前,与你课之后,学生是不是有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也就成了衡量你的课是否称得上“好课”的重要尺度。
  傅老师的经意,全在润物无声的教学环节中,学生获得了知识的累积,能力的提高,思维的敏捷,获得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进而投身学习的态度更积极、更主动,正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二、轻松与不轻松之间
  
这堂课上得轻松愉快。然而,透过轻松的背后,你又能看到科学教师的不轻松。一周那么多课。每一堂课都要做实物准备。不像其它学科,大多带着笔记本,拿着教科书即可。而且,科学教师面对的,可是不同的班级。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原有的学科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差异,学生的强势、弱势智慧有侧重,有的班级中还有那么多差异。正所谓尖子生、中间生,边缘生、学困生、待优生。即使是在同一类的学生中情况也是千差万别。
  基于此,一堂课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来说是否有意义,对多少学生有意义,对这些学生有多少意义——这些,老师要考虑。如何使一堂课对普遍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如何使一堂课对于所有学生的意义最大化,这是每个老师必须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去思考、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另外,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学生在多媒体下“科学与自然”的大背景下,他们思维开阔,面对每天生活的大千世界——我深深感到,这样的课,学生的提问“五花八门”。这就显示教师必须有内在的知识储备。只有储备充足,课堂才能被教师这位“司机”把课堂这列火车开动起来。
  首先体现在教师的学科知识储备。本课涉及水生植物的内容,教师是一定要了解不管是陆地,还是水生“植物”,这一更广泛的内涵。同时,还要具体了解水生植物和地面植物的相关联系与区别。
  我看到了老师的“胸有成竹”。由于放开提问,学生走一步,提问一次。教师呢,基本是能让学生解决的,就让学生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自己说明。
  比如,老师让学生观察水葫芦在水中浮起的样子。学生发现葫芦里有一个个孔,老师告诉学生,这里有空气,所以,“水葫芦”就能浮在水上面。比如,水生植物的茎与陆地植物的茎,长势不同。学生并不知道,就奇怪地问,为什么水葫芦的茎都是横着的。老师说,地面植物的“茎”是往下走的,水生的是横着走的。这叫“走茎”。再比如,当学生判断水生植物的部分名称,不准确的时候,把铁皇冠的“叶柄”部分当作根。老师及时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展示,让学生发现,究竟哪里是“根”。
  其次,该课还能看到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储备。学生有好多时候要下地,要讨论,但每每都能被老师调节好情绪,并有一定的“秩序”。这离老师平时的训练养成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这堂课,有些学生还是急迫一些,一让下地,就有冲到前面的孩子。只见教师不紧不慢的几句话,及时引导:“你冲上来,大家可都看不到了。要让自己看见,也让所有人都能看见。” 还有,观察水葫芦。教师进行植物切割,学生发出叹息,表示心疼。老师自然地来了一句:“它在为我们发现自己的结构,也许不难过。”一句话,几个孩子乖乖地按秩序观察了……
  再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储备。教学中,教师随手画了水葫芦,包括“根”、“茎”、“叶”——画得非常形象。于是,学生也自然到前面进行,观察,然后画出根茎叶。(关于这一点,后文专有说明)
  除了这些本来的储备,还有课堂上临时突发的应变能力。这恰恰反映了一个教师的课堂智慧。比如,观察“水芙蓉”——“根那么多,这是为什么?”学生问。“使根最大面积吸收养分。”——这是学科知识难不倒老师。可学生紧接着又问:“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植物?为什么是这样的?”教师应变:“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啊。”学生又问:“那又怎么繁殖呢?”教师出示了水芙蓉的花,表示繁殖。这些,都是教师课前备的料,不一定在这堂课都讲。可学生提到了,教师就把储备在电脑中的图片调出来,让学生观察。真好。
  还有,在理解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不同的时候,有个学生还在追问:“我们清华园的荷花池,水边的柳树,不也是在水里吗?”其实,前面老师讲过红柳是陆地植物,该生应该推理出结论。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让学生再去荷花池,用自己的眼睛直观去判断不是更好吗?——高明。
  判断哪些是水生植物时,学生说“珊瑚”,“海葵”、“海参”是水生植物,教师反映特快,马上纠正是动物。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学生又问,它们的确长的像植物。老师及时补充了一句:“以前动植物演变的时候,也许有相同的地方。”
  教学最后,教师进行归类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的异同点。学生还在提问为什么有些水生植物能开花结果,有些却不能?于是“多样性”就被揭示了出来。还有,像“形态”、“特征”等这些词语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老师也应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到达自然运用的目的。高超啊。
  描述了上述这么多教学现象——你看,教师可不轻松啊。然而,“紧张”的气氛中,学生轻松地了解了这三种植物的名称;通过解剖一个“水葫芦”的茎,了解到“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的奥秘;知道了水生植物是指能长期生活在水域中的植物;知道了水域的概念是河流、湖泊、海洋、湿地等自然环境;了解到正是因为地球上环境的多样,才使植物的种类多样;找到“水葫芦”与“水芙蓉”的根都是毛茸茸的共同特征;知道了发达的根系是水生植物生活在水中的法宝;还了解了其它一些水生植物的种类……
  三、圆满与不圆满之间
  
课堂上,教师心态平和、教风平实。没有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刻意求新,不一味求活,而是求真、求实上见了功夫。可以说,这是一堂圆满的课。
  1、制图本领得到训练。这节课能力训练的重点是使用简图的方法,描绘一种水生植物的样子。既然是能力训练的要点,就要落实。只见这一落实环节并不复杂,老师从水槽中捞出一株“水葫芦”,在黑板上,从根部画起,然后选择一株当中的,完整的茎与叶画里出来,完成后用连线的方式将各部位的名称标注出来。教学时间不过2分钟。学生掌握方法后,马上就绘制了水生植物,并试着标注出根、茎、叶的位置。如下图:

  这处的“教”很有必要,也很自然。有些课,教师往往以为,儿童什么都会,在课上没有潜移默化地“教”,而是让学生直接画。实际上学生根本不知如何去做。比如让低年级的学生查资料,但如何查资料却没有教。这就好比,餐桌上有美味佳肴,而我们的孩子却不会使用筷子,望着美味佳肴不是吃不进嘴里,就是将色、香、味具佳食品搞得乱七八糟,使食者无味。学会简画就如同教会孩子怎样使用筷子。
  2、归纳概括得到提升。在“个人研究”的时间里,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并在“小组研究”。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交流质量有了提高,并督促其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5分钟里,教师一边要下组解释孩子们的问题,一边要选择“小老师”。因为“小老师”的工作应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它应是教学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孩子表达能力,还使学生共同相长。5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小老师也走向讲台,讲解他们的观察以及概括情况。如图:

  接下来的归纳总结水到渠成,并潜移默化地演示了归纳推理的过程:1、水葫芦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2、水芙蓉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3、铁黄冠的形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三部分……更重要的是,归纳出——大多数水生植物都具有根、茎、叶三部分。
  在此基础上,师生又归纳出下面的维恩图:

  通过此图,整合了教材的教学内容,凸现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多样性是植物的个体独特面貌的体现,多样性背后蕴涵植物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写到这,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感慨:这真是一堂名副其实的好课。当然,透过我的叙述,你一定体会到“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
  凡是留有余地。因此,我要说,好课不必求得大的圆满。一堂课留有些许“缺憾”,几多“瑕疵”,不是上课老师追求的结果,却是事物的必然。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留有遗憾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有缺憾是真实性的重要指标,而惟有真实的课才配称得上真正的“好课”。而这正是《后现代课程观》中强调的重要一点。
比如,教学内容已全部完成,离下课还剩下2分钟的时间,老师将这两分钟还给学生?或补充记录?或再观察水中的植物?或者干脆就下课?
  再如,学生质疑:“水葫芦都是一样的日期开始生长,最后长得会一样吗?”老师说了一句,会不一样。好比双胞胎姐妹,尽管看上去一样,但也是不一样的。此刻,听课的我,这时一下子想到了一位著名哲学家的经典名句——“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如果此句作为总结,既是“植物”的延伸,又是在自然科学中渗透“哲学”的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好的超越。
  说这些,看来有些苛刻了。课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神游,这对于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应对这样的挑战,疏漏、欠缺在所难免,而教师也正是在这挑战与修正中,才有了智慧生成。好课炼就实属不易。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堂好课,一定是体现上述“教学艺术”的课。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于是,就在这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相互砥砺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充满着新的教学生机,洋溢着新的教学活力。
  写下这些,为每天还要忙碌着各种事务的傅老师,苦恼着,欣喜着,感动着,思考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5:24 | 只看该作者
听课、评课、写课,教学引领者必须的生活

窦桂梅

  教学引领者必须让教师相信,课堂生活绝不只是为了生存而必须从事的被动工作,而是应当成为为自己未来储存幸福基金的事业。要努力成为让学生永远记在心中的小学教师,必须付之行动,把学习获得的知识财富转化成教学生产力,为此,你才会成为学生爱戴,敬仰的人,由此,你才会真正找到一个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题记
  感谢海淀西苑学区给我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本来是和教学管理者们谈谈自己的体会,可有了校长,以及德育管理者们在座,多少有些忐忑。教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的话也自然出自真心,虽站位不高,思考不全面,但想到西苑学区做这么一件实实在在的活动的良苦用心,我是应该做“砖头”来引发这次活动带出的“玉”的。
  作为教学管理者,我时常思考,我工作的重点是什么?如果说是抓教学质量,那么实施的策略是什么?工作的“有效性”是如何体现?我是主管学校教学的校长,但我还是一名语文教师,为此在思考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上,带着日复一日深入课堂的感受,实际上我太不赞成一味追求课堂“有效性”的提法,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暗含着功利主义的思想,似乎只有看得见东西,摸得着成绩的课,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是“慢”的艺术,给学生一粒粒种子,然后把它交给岁月,总会看到万涓成水、幼苗成林。将这样的思路类推进学校的教学管理中,于是,我也怀疑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提法。因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一个“管”,一个“理”就能带来来自根部的营养的。若要使教学“有效”,管理者必须在硬性制度的层面之上,引导教师走上一条自觉深入钻研教材、深入的备课,获得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的道路上来。而这一切同样需要管理者与教师一道抛开各种功利思想,静下心来,肯坐冷板凳一点一点地钻研。
  当然,在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凡事都讲究个效率,“多快好省”是我们评价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也正因如此,每每,当我们的教学引领者与任课教师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反复推敲、反复研读的时候,连我们也会质疑:这样投入与产出比例值吗?这样的教学研究有必要吗?这样一遍遍的听课、评课,再听课、再评课对教学质量会产生恒久的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影响吗?
  于是思考就来了:我们为什么要听课?为什么要评课?那,又为什么写课?既然要听、评、写,那么又怎样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让教学管理者的这些工作能够尽可能大的对老师产生帮助?于是,我有了下面的思考:

(一)

听课,听得出门道儿

  说到听课,大家都知道为什么听,怎么听。但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听课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我发现制约听课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只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没有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有“备”而听,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二是只做盲从者,而不做引路人。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上,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研究,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听课者才能让自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并努力解决问题。三是只做批评家,不做审美者,更不做帮助者,问题提了一堆,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听课就只好在一次次的试误中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其实,听课绝不是为了完成海淀区,或者西苑学区交给的40节的规定任务。对于教学管理者而言,听课就是本分,是我们应该的工作。而且,这听课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这就好比我们要求教师一样。我们动不动就问教师:这节课你能给学生什么?在听课中,我们也应该经常问自己:你到底能够给教师什么?教师希望能在你那里得到什么?是毫无原则的鼓励吗?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批评吗?想必都不是,老师在经历了40分钟的忐忑之后,一定是希望能够在管理者那里得到些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他们得到听课后的收获?用哪种方式传递这样的收获更加恰当?如何帮助教师因我们的听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高?这,都是我们听课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管理者,尤其教学管理者,其工作性质不应停留在一个吆喝型的管理者身份上,还应定位为专家性质的引领者的身份上——这对我们负责教学的人来说,真的不容易。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今天,也更应提倡教学干部的专业化发展,试想一位长期脱离教学一线的教学干部,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如何为教师,尤其为年轻教师示范?课堂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学干部成长的阵地。为此,在我们学校,所有教学干部,包括德育干部都是很辛苦的,他们不仅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要做,更主要的是还肩负着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任务,更有教研以及科研引领职责——每周多则12节课,少也有7节,更不要提开会、研讨、教师培训等等那么多的工作了。但是这样的立足于课堂的付出是有意义的,课堂好比我们这些“鱼儿”的池塘,离开了水,是“活”不了的。在一节节与老师们一同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日复一日的与老师们一样进行着教育的实践研究。
  即便这样,对于我们教学干部来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对于本学期的听课计划依然应当是心中有数的,听哪些学科的课?听哪些老师的课?不应该是盲目的。那,究竟怎么样听课?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看你从哪个角度出发。
  学校的发展要依托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造就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应该是主管教学的干部的工作重心。我们可以从老师们的年龄上,将教师划分为老、中、青三代,针对不同年纪的教师听课听什么值得考虑?我们还可以从教师的教育背景上将教师划分为: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未受过本专业教育的教师,针对存在这样差异的老师听课听什么同样值得考虑?再从教师成长的角度出发,对新教师而言,“听”其是否入门,“听”其重难点是否得以突破;听有研究能力的教师的课,就要看她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等等。
  但由于工作精力有限,再加上事务、会议那么多,听的计划总赶不上听不成的变化。还拿我们学校来说,学校共有一线教师82人,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有10人,35-45岁的教师有31人,35以下的教师有35人,工作没有满3年的教师有6人。这么多教师的课,每学期想都听一遍困难很大,并且那样的工作针对性不大。胡子眉毛一把抓,等于什么也没有抓住。一句话,盲目听十节不如认真剖析一节。
  于是,在长时间的一个人一个人听,逐个“耕耘”然后发现,这块“地儿”没有过几天又荒了之后,怎样改变“听”的方式,让一个人的静悄悄的“听”,变成与上课者的心灵共鸣,同时,还能因为这一次的听,引起更多的“耳朵”的听,成了这几年我经常思考,并努力尝试实践的课题。因此,上个学期,围绕听课,我依据年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学科分类等调件,精心选择了几十位老师的课,认真聆听,写下“捉虫”或称“课堂拣金”文章21篇,当然写是有针对性的,是为了教学中的有心人们能够借此举一反三的。这当中有写给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的《教学韵味,不仅仅是感觉》,有写给已经有了一定教学经验,个人发展进入高原期的《如何实现师生真正的平等对话》,有针对语文讲读教学的《主题单元的语文课该怎么备》,有针对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必须不拘一格,灵活识字》以及针对其他学科的《数学,要眉清目秀》、《一堂科学课好在哪》、《向有氧的教室走去》。通过这些文字及时记录听课的点滴感受,让流过耳畔的声音变成白纸黑字的印记,对于自己是梳理的过程,成长的足迹,提供给上课的老师,则又成了额外的收获,珍贵的资源。
  此外,上学期,我与语文老师们一起同备同上的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在校本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共读、共教、共评”,甚至“共写”的口号。结合教材的《三大白骨精》以及《三借芭蕉扇》等课文,我们开展了全面开花的轰轰烈烈的听课。暑假要求老师们精读《西游记》原著,开学后,听专家的专题讲座,听我给教师的文本解读,然后所有语文教师们的共同备课写教案。接下来,就是大面积的听课。这下,每一位走进课堂听课的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感同身受的行动者,研究者,执行者。他们是带着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走进自己的课堂以及别人的课堂,这样的听课我们认为其含金量是高的,是有效的。
  于是,大家借助一个值得研究的经典课例,一起备课上课,一起听课,重点深挖这口井,通过不断研究,打出水来再算罢休——这样,每个人在自己参与挖井的工作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教学研究成果的甘泉。这样就又比走一处,挖一处的“坑”不知道强多少倍。最终,我们研究开发了9种课型,三分之二的语文老师参与了上课。加上试教,老师们一共听了37节围绕《西游记》开展的各种类型的课。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听课方式是提高教学的必然途径,是带动教师专业性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可见,听课不仅针对管理者而言应当作为研究的专题,它更应让所有教师也把听课获得的“利息”转化到如吃饭睡觉般,最自然不过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而教学管理者就更要思考,如何调动所有教师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听课,变学校的要求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必需,使听课真正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使这样的一种现象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当然,这是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学管理者的共同缔造。我们也仍在努力中。

(二)

评课,评得出名堂

  在谈到评课时,我们常有这样的感慨——有时评课人说得口干舌燥,最终的效果却是“萝卜炖萝卜——于事无补”。真正的评课应该是“专业引领”下的“萝卜炖肉”,给予老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所以,必须打破低效的平行对话的局限,在更广阔、更宽松学术空间内,建立志同道合的“引领”关系。
  于是,每一个教学干部,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人的角度想问题,不是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是应该想清楚,你要评课的这位老师身上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的重点是什么。其次,在评课中要拿出自己的“绝活”。评课不能仅仅停留在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的流程中,它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让教师感觉到你的确有水平,既能有一双慧眼发现该教师教学的亮点,又能锐利指出存在的缺点,并能够准确地解剖盲点。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拿出权威的姿态,学术尊严不等于领导威严,应当明辨是非真伪的,教学引领者必须做出价值判断。但是不能把“评课”当作权力或者威力的释放。对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摆出不同姿态。过去我们看到教师恭恭敬敬拿着小本听你的“判决”,如果这种恭敬是出于对你的敬重或认同还好,如果是因为惧怕你的权利而表现出的假象,那么也许这评课背后的良苦用心也就付诸东流了。因此,教学引领者(管理者),千万不要把自己当作“行政领导”,尤其是教学干部,绝不能用行政推动你的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者是把你所谓的“干部”身份尽量“躲到教师后面去”。
  还有,教学管理者必须谋求更多的教师们参与你的评课,这个时候你是评课的首席,也是重要的主持人——把评课当作合作多赢的平台,组织那些有才华的教师参与评课,并有评课记录,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给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分享。而在其中需要搀扶,引领的时候,你要把你的“专业水平”拿出来,于是就会有更多的教师获得思考之上的提升、分享之后的超越。这个时候,评课就成了一门带动教师专业成长的艺术,教师的才华在这样的评课中释放、撞击,渐渐就发展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艺术。
  关于评课,要说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教态、内容、方法、目标等等。但是对于教学中,参差多态,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现的课,随之而来的评课却常常流于形式,有的是在设计好的表格上打个分,草草了事;有的是表扬为主,做好好先生;还有的是被动发言,敷衍了事……这些现象在我们的评课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过。试想,如果评课只说些正确的废话,那评课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些时候,所谓的讨好鼓励,其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既然“评课”要围绕听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那么,“评”的过程就应当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虽然有“主”“从”之分,但“评”要超越“领导说了算”的局限,努力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状态。让授课者说话,评课者才能更加充分地理解授课者教学设计中的良苦用心,评课才更能加点中要害。
  多年来,从未离开一线的我,觉得领导的评课,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改进教学,而不是成心找你的“茬儿”。课堂教学终究是自己的事情,有人帮助你那是天大的好事。实际上,一堂课出来了,就好比一本小说发表了,作家是谁读者常常并不在意,而在意的是小说的内容。我们听课教师,就好那些小说评论家们,借着这节课这个作品,开始“文学批评”。批评家批评的是小说,我们评的是这堂课,于是在批评中,上课老师这个“人”本身就模糊了,所有的听课者,都是在课堂内容上,品评玩味,获得教育与收获的,与教师的这个人没有关系。
  可往往,有的教师分不清课与人的界限,总是把对课的评价和对自己这个人的评价“扯”在一起。评课者呢,也容易把两者混淆。当然,保护自己、掩饰缺点几乎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于是,在正视人的弱点、尊重人的天性的情况下,评课者要出于“真诚”,同时尽量做到“义正词婉”,“理直气和”。不过,教师的性格差异,就决定了不同的教师,也要不同对待,有的教师可以下“猛药”,有的就要小心轻放。不管怎样,你一定要让教师感受到,你是为他(她),你是在帮助人、发展人。
  我在学校,有一个特点,就是评课的时间有时比教师上课的时间还长。如果说几年来,老师们对我的评课是喜欢的、信服的,而且在我毫不客气地指出问题时,他们都是很高兴地接受的。关键是我给老师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不仅仅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评课就是发现课堂问题。而且要告诉教师,“问题是我们的朋友”,评课的重要目的就是正视问题和发现不足,这,才有助于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所以说,对于评课,你有什么样的素养,就会传递什么样的评课水平,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传递什么样的教学经验。评课时候,一定要“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传递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教师怎么做还会更好,以至于心服口服接受你的观点。

  (三)

写课,写得出水平

  一名优秀教师要学会表达自己,而写作则是表达自己的最佳方式。只有真切体会到写作价值的教师才会对写作充满感激,而不是仅仅为了发表文章,参加所谓的论文评比。写作不是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具有写作兴趣的教师总是富有丰富的情感,拥有理性的头脑,总是保持一种敏锐的目光,悉心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聚集点滴的教育教学感悟,汇成思想的洪流——也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已经不当班主任的我,把写转移在“写课”上。
  “写课”就是在思考教学,就是在表达思想——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只看不想,只说不写,回过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
  “写课”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写课不是简单的口头议论,而是对话、反思与梳理的综合过程。如果说评课是感性认识,那么写出来就是理性认识。说话和写作都是表达。但是,口头评课,带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写课,却能将散乱的评课组织化、条理化为显性经验。
  几年来,围绕教师专业活动,我的写课成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他人,同样成就了自己。就个人体会,整理听课笔记能够更加逻辑地表达、规范地表达、精细地表达。这样的写,相对于现场议课的说,就具有了更高的对话质量。比如结合上学期西苑学区的“师生间平等对话”,“基于经验的学习”的专题研究课。在学区的鼓励下,听课后我写了四篇文章,梳理了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对话?基于怎样理念的对话才算是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对”的究竟是什么,是一问一答吗?“师生平等”,仅仅是教师的和蔼表情吗?基于经验的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还是教师的经验?经验是把双刃剑,教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经验,如何判断学生的经验是否正确,等等。
  当我把这些不成熟的思考写出来,印发给老师们的时候,他们阅读我的写课,要比听我现场的评课获得更多的沉淀。过后,中关村二小刘利主任专门写过一封信,并通过电话交流这些话题,可以说,这样做所带来的收获,已经远远超过了评课本身。
  就我们学校来说,2002年底,我曾写过《教育的对话》,给清华附小所有的任课教师每人一篇文章,以表扬为主——因为那时候自己来学校才一年,摸不清脉路,生怕就此堵塞了老师们的言路。而后2005年底,一位编辑看了我的听课笔记,惊呼我的创造,于是就急匆匆的出版了《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这本书,重在捉虫,直面问题。后来竟成为当年教育畅销图书排行榜前三名——尤其是在江浙一带,我的这本书,据说很多老师人手一本。
  近三年来,我在课堂上不仅听常态课,也听研究课。既“捉虫”,也“拣金”,尤其上个学期,西苑学区名师工作室建立以后,为了方便老师们阅读,我把这两部分的文章放在我的博客里,不光是共同体中的那十位教师,我们海淀的不少老师都在跟着阅读。于是,这样的写课,就成为了不仅仅是属于我们学校老师的,更是各个兄弟学校老师们可以利用的校本教材。因为有的案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但可能只在一个老师身上听到,我就结合这一类的话题,写成系列文字,打印下来,让所有的相关学科的老师阅读讨论。既避免了其他教师出现该教师的问题,也可以留着给下一个学年的老师作为培训教材。想想,这个方法真好。
  比如,这个学期我写过三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文章,为了说明问题,我还亲自上示范课,现身说法。结果,那些被我评课捉虫的老师们特别好,也写了反思作为回应,我们还专门又把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召集一起,讨论识字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由我的写课,到他们的再次写课——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写本身。
  再有大家可能看到了我写给音乐教师的一篇评课。该教师阅后深有感触,于是,整个音乐组先自发学习,然后我和主管科任的傅雪松主任专门和他们就音乐教师“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学技巧”如何结合的问题展开了研讨,让教师们懂得,教师不是音乐家,教师更不是教练,而应当努力音乐教育家才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写的捉虫文字,拣金文字,都要给当事人阅读,必须经过他们的同意,我才放在博客或者印发给其他教师们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于展示自己不足,敢于呈现自己的失败,应当说也是一种勇气。
  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文章,不是来自外部世界,而就来自自己的身边,甚至就是自己的故事,由此教师就会对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格外的重视,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动真格的”。教研《三打白骨精》的前前后后,语文教师一共写了47篇文章。数学,美术,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听了这堂课,也参与了评课,也写了共计41篇文章。语文老师有的写了两篇。体育老师张志刚在文章中写到——虽然正义有的时候不被人理解,可能有时候还被误解甚至歪曲,但阳光总在风雨后,那样的阳光更加明媚,一个成语叫作“邪不压正,恶贯满盈”,这也是我们做人需要警醒的地方。白骨精的行为告诉我们,智慧要为善良的人生服务!这样具有哲学意味的深度思考,竟然来自经常自嘲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体育老师笔下,由此,我们还怎能小看老师们的写作水平、教学水平。此后我的教学实录,以及胡兰的《漫溯,向语文教育的更深处》,苗玉春的《以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的“名家名课”专刊上,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些文章在我校老师们中间撞击的波澜,由此也应当能够见其一斑了吧。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说:“与真命题相反的是假命题,但是与一个深刻真理相对立的,可能是另一个深刻的命题。”——书写、记录的美好,与之相对的就是辛苦。教学引领者要舍得花功夫写出来,这不是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就能穿凿附会出来的。不是真正习惯于写作的人,是不会知道爬格子的苦处的。往往我们说的很好,落在笔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还有,“改”要比“写”的时间还长,经常要做在电脑前五六个小时。每一个万家灯火晚上,下班后不是放松安逸、觥筹交错,而是挑灯夜读,学习、反思、写作,这真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最终究竟有多大的推动作用,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必须动脑筋创造性地,做好我的教学引领工作。
  再有,有多少老师能跟着我也记录自己的教学?以前在学校制度的强化要求下,曾经有些效果,但现在考虑到老师们的负担,已经降低了要求写课的数量了。不过,对于自己,我不能放松。因为这恰恰是我向老师们学习的机会,是提高我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练就的基本功——因此,我要求自己不能情随事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守望教育理想就从坚守秉笔书写的习惯开始。
  教研是一种文化。我认为,写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是传承并发展学校文化的关键所在。一所学校如果不研究课堂教学,不记录教学,而频于忙碌各种活动,应付上级的上交的材料,甚或从来就没有经过深入思考而留下的文字经验,那么,这所学校是没有积淀、是不可能期待其厚积薄发的学校。我们的教师也必须改变“复制”“粘贴”抄写论文的恶习,这是对教师专业保有的最大敬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5:46 | 只看该作者
赢在课堂

窦桂梅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每听到“赢在中国”的主题歌,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若说这是创业者的人生感悟,那么我们这些教师呢,每天行走于课堂,也应该“赢在课堂”。
  怎么赢,如何赢,让我们的课堂人生走向一片蓝蓝的天?
  研究课堂教学。
  自认为,经常上研究课的教师,与大多数人有非常大的不同,展示出来的课,是一点点熬出来的,好比广东煲汤,须慢火一点一点地煨。或者说,我们拿出来的代表自己思想的课,是在皮肉和精神的“打磨”后,站在教学殿堂的。每一堂课的研究,如果串连起来,是能看得出每一个阶段的辛苦付出,在失败与成功、完美与遗憾中走过来的。也因此,我特别珍爱每一次、每一阶段推出的“代表作”。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课需要家常的,课是自然的,没有必要那么集腋成裘、不断打磨推敲。承认这一现实的前提,是教师必需先天的优秀。在我看来,大多教师,几乎缺少文学知识与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系统训练。虽然后来都下过一番功夫恶补,但是,成效恐怕就不太一致了,而且,补的方向和方法靠硬补怎么能成?想想,为什么刚进师范学校校门的时候,同学们差异不大,显得各个“踌躇满志”。可后来,有了差异。工作几年后,彼此间对教学的理解,似乎是区别越来越大了,再加上经历和禀性上的差别,在背景知识的不同作用下,就显得更醒目起来了。出现的结果大多是,有的老师在“天上”,有教师思想则总是天马行空,好高骛远;有的在“地上”,有教师行为则是循规蹈矩,重复每一天的日子。为什么会走入现在这样一个处境?是我们不知道应该定位于“天”与“地”之间,仰望理想课堂的天空,却脚踏实地地研究课堂的学问。
  也因此,摆在面前的路是,我们须互相打开教学的大门,互相听课、研课,不断推出各种研究课,学会在分享与共享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而这,恰恰对于我们专业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人生也因此丰盈精彩起来。
  但,有一个困惑摆在我们面前。包括我在内,缺乏的就是互相“读课”的习惯,各自作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关心别人,更不会想到怎么依靠别人帮助来完成自己,即便读人家的课例,大多也是因为自己要讲这一课,才拿来参看的,或者学校要求听某节课,也带着作业本,批改作业时冷不丁抬头看一眼而已。也就是说,教师间,互相之间已经不怎么“读”对方了。
  老实说,我写这些话的时候,最想的就是,建议语文教师们读读《赢在课堂》(暂定名)。50个失败和成功的案例中,有“一课多例”,有“案例诊断”,还有“同课异构(同人异构)”。比如“一课多例”中,《蛇与庄稼》三次教学反思,体现教者一次又一次不断思考与一次次改进的过程;《惊弓之鸟》三案例研究比较之反思,体现的是同一课,不同的教师的不同处理;有的就某一细节,如《丑小鸭》片断比较谈;有的就某一环节,如《谁的本领大》。每一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自我反思与点评都是一种启发与思考。
  也许你还会说,这么多的课例怎么有时间看?的确,我们平日的课堂生活被塞得满满的,这也是最让我困扰的。你们怎么可能有耐心、有时间来读这么长的一个东西呢?而我又实在没有办法让这一好处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但,尽管如此,我还要说,读人家的课,就是发现自己,找到自己的过程。也许,读那么大一个东西没有时间和耐心还是其次,真正的问题是,教师互相之间的感受已经越来越麻木,工作压力这么大,更有被某些“声音”控制得不知所措,总之,变得缺少“交集”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算你读这些课例,有些时候也不一定和人家的课产生深入的共鸣,大多以自己的“先见”衡量别人的课堂,不认同的,会统统否定。 很大程度上,对于另外体系,惯性的思维定式,纳入自己思考的轨道,然后用自己的概念来解释,结果似乎是很难兼容有些课例。
  这里,不是批评读课者的态度,在这个问题上,我相信读者保持着足够开放的心态,在思维方式上,不是变得有点封闭,而是能够有所吸纳。而且,你读了这些课,第一个感觉,是我们在同一个文本上走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有理由感到兴奋,因为我们也有可能形成不同的“学派”了。研究的激情,思想的活跃让我们带来这样一种美好的局面。
  一位教师说得好,一个教师如果都不曾爱过其教学——无论深浅,将意味着他或她承受了多么可悲的职业生涯,其不幸程度,兴许就像一个人从未爱过谁一样。言外之意,和才子、佳人或真理、美德一样,教学也可以成为爱的对象。哪怕自己爱的教学并不存在于现实中,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想,也足以让我们留恋终生。说了这么多,目的是要读人家的课例,学会怎样上好自己的课,把人家的“怎样”化用自己身上。
  因此,再忙碌也不能虚空。虚空往往比忙碌更容易让人疲惫。如果弹奏主旋律的琴蒙上了灰尘,你想弹奏的音乐怎能动听?也因此,学习人家课例,就是爱上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提升自己的课堂内质。
  让我们选取书中同一课例的对比来谈谈。《丑小鸭》一课,其中一位老师通过课件展示、想象说话、角色扮演等多种手段,来展现丑小鸭当时如何的不幸。老师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丑小鸭身处逆境,毫不气馁。但评课者感觉到,孩子们在淋漓尽致、高度投入地表演“欺侮、嘲笑、讥笑”丑小鸭警方,内心深处体验到的很可能是一种莫名的“快意”。因为在孩子们表演如何“欺侮、嘲笑、讥笑”丑小鸭时,老师只字不提这样做与道德标准不相符合之类的话。如此“感悟”,学生“悟”出来的可能是如何欺侮他人,而不是如何面对挫折!孩子体验到的是丑陋而不是美感,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也不能顾此失彼。
  还是《丑小鸭》一课,另一位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象人类的前途、追求生命的意义。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批判,而是建设;不是展示罪恶,而是将一颗爱与尊严、理想与诗性的种子悄悄种植在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田。老师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丑小鸭,我想对你说……”唤起了学生的真诚、善良、尊严、虔敬、悲悯等美好的禀赋。我们必须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听见这充满人性的庄严声音,将人类最有正面价值的精神财富提供给下一代,让他们学会体验爱与尊严、体验善良与和平、体验诚实与虔敬、体验仁慈与怜悯。
  以上对比分析的目的,不是一个劲批评那些遗憾的课堂,而是说明遗憾与困惑的课堂永远存在。当下,我们的语文课还在质疑与困惑中踯躅——也因此,这本书呈现了教学的“遗憾”。有遗憾就意味着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就我来说,即便在语文课堂研究中有点突破的话,课堂的问题仍然深深地困扰着我。
  虽然各种原因很多,有一点我是一直坚定的——不管某一阶段提倡什么,最要紧的是修正,是拥有特色,形成课堂风格。想想自己,从性情上说,感性多,整体敏感,这使得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从经验的角度出发,教学出来的效果也是以情感动人的特点更明显,这也不错。可,由于研究教学,在追求完美的历程中,正视一个个遗憾。
  想起教授姚淦铭对“生”的解读。生下面的一横是大地,种子种下去,中间的一竖是一棵小树。一撇和一横是树杈,是借用了一棵小树苗的成长。家里养个宠物狗,不叫“狗生”。家里养个宠物猫,不叫“猫生”。家里养一只鸟,不叫“鸟生”。农民养了一头牛,不叫牛生,养了一头猪,不叫猪生。养了一匹马不叫马生,而都叫“畜牲”。只有人,叫人生。这就是人之为人的万物之灵。
  因此,你要对得起人生这两个字。课堂上,要成长,要开花。为什么,有的人,连花都没有开过;有的人,开了花可不结果,就谢了;而有的人结了果,但结果也有大有小,结了大果那叫硕果,只有一个硕果算不得大成功,硕果累累,桃李满天。
  一句话,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我们人生修炼的道场。课堂就是一本人生的大书,自己写来大家读,有的章节很精彩,有的段落却模糊。不说什么无怨无悔,不说什么十分满足,只知道赢在课堂,就是赢得人生。于是,你会跟着提供不同案例的教师们一起唱起:“……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是我生命的远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6:37 | 只看该作者
在阅读中经营生活

窦桂梅

  我的阅读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直到上师范,才知道什么是图书馆。教书后,开始读函授,连着六年,读了一些为了完成毕业文凭的书。当然,身为教师的我,也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今天,我越来越感觉到,阅读必须远离功利,必须拒绝标准化的模式。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应该是一种“随时”状态。不读书,无以教,不读书,无以言。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呼吁当下的教师、孩子,要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与书成为朋友。
  一、小人书,叩开阅读之门。
  我的童年在山区度过,山居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像今天的孩子,眼睛还没有睁开,就背着书包“步履蹒跚”地上学。放养的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欣欣然张开双眼,在满眼葱绿和金色的晨光中,就像一只只苏醒的野猫。不论上学、放学、课间,只要有时间就在村里穿来穿去。每天回到家,常常满脸满手都是泥,衣服脏兮兮的。那时候,和小伙伴一起观看蚂蚁搬家,一起拿弹弓打麻雀。春天到山上挖野菜,夏天,到河里“扎猛子”,秋天到收割完的庄稼地里拣粮食,冬天给生产队拣粪,甚至到生产队的牛棚里去偷……
  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地方,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书可读,对于“读书”意味着什么,当然也就一问三不知了。唯一能见到的就是小人书,那里面有画面,有故事,在信息闭塞、文化生活有限的大山里,可谓老少皆宜。我童年真正的快乐,就是与“小人书”为伴。“小人书”就像一个时代的音符,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童年时恣意欢愉的场景与小人书中的画面仿佛汇聚一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回味悠长。每每看到如今的孩子们背着各种教科书和练习册在夜幕里回家,我常常觉得自己也许是幸运的,同时不免一声叹息:他们书包里装的不是真正的“书”啊。
  与“小人书”为伴,是我们那个时代孩子们最奢侈的生活。瞧,巴掌大小,捧在手里正合适。翻开它,文字不多,但一幅幅精彩扣人的画面,像放电影似的展现在眼前,恰好让懵懵懂懂的我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大名著,我都是从小人书中开始看起的。读这些小人书的故事,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
  好的回忆,当然是要拿来分享的。去年,学校开展《西游记》的系列读书活动,我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专门买来一套“小人书”,和低年级学生们一起看,效果非常显著。人到中年的我,再一次沉浸到小人书里,沉浸到那一个越走越远的时代,但由此童年之光就又一次烛照了我尘封的心灵,多美啊。
  随着时代的变迁,即使在大型的购书超市,要想找到一两本“原汁原味”的“小人书”,也已经很难了。不过,当下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小人书”性质的书籍还是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并且做得越来越精致,让人越读越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总是有办法》、《夏洛的网》、《花婆婆》、《犟鬼》、《一片叶子落下来》等等,一系列经典绘本(也叫图画书),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并且如今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今天我们学生的生活。
  清华附小的家长,自身素质一般都很高,在我们的带动下,对于孩子的读书,他们丝豪不含糊,舍得下“大本钱”让孩子买书、读书。在学校里,教师更是重视引导孩子阅读,诸如,如何选择好书,如何运用精读、略读等各种方法,以及如何提高阅读效率等问题,都给孩子们讲解得一清二楚。孩子们读书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然而,其他地方学校呢?家庭条件拮据的孩子呢?不注重阅读教师所管理的班级呢?这些都很让我忧虑。如果美好的书籍不能充实孩子们的心灵,那么他们的心灵就会被其他芜杂的事物所盘踞。未来属于孩子,而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一群不读书的孩子身上,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怕的。
  想想我们想读书而不得的时代吧,想想我们的“小人书”吧,它们虽然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它的确影响和感染过我们这一代人。今天,面对如此优厚的读书条件,我们怎么舍得不让孩子们读书呢?怎么能不倾尽全力呼吁孩子们走入书的世界呢?试想,如果仅仅是在电视与游戏机前度过童年,我们的孩子,将来能靠什么来回忆和追念他们的青葱岁月?
  二、报纸杂志,开启视野之窗
  对于我,一个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倒是见过报纸——都糊在自家的墙壁、棚顶上,做过猜字游戏,却根本没有好好读过。有一天,看到邻居家的姐姐在读《萌芽》,觉得那“书”真大。直到上了师范学校,才看见类似《萌芽》样子的杂志,但是没有钱买。
  参加工作后,每天都是简单重复的机械式运动。沉重的工作日复一日,只有到了下班,我才属于我自己。那时睡前必读《读者文摘》(当时叫这个名字)。间隙,也到过学校图书馆,不过都是去查阅资料。
  直到有一天,我第一次拥有了一份杂志:《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32开本,不厚,不贵,很好读——里面的内容大多是实用型的。后来,我的课余兴趣,就渐渐扩展到了读《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到现在,《南方周末》、《书屋》、《随笔》、《读书》、《万象》、《名作欣赏》、《北京青年晚报》……都是我生活的必需。一页页地去品尝,我的心灵一次次地被感动、震憾。
  倾听窗外的声音,怒放自己的花朵,渐渐地,我发觉,我变了,不再把自己当作小学教师,胆子越来越大,敢当着很多人,甚至一些专家学者的面讲一些时事新闻,矿难、台独、海湾问题、超女事件……都成了我的教育与学术资源。
  作为教师,阅读专业书籍当然必要,但这主要是职业的需要。鲁迅说:“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埋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生命的活力,在于它的弹性与张力,阅读也是如此。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沉陷于“专业”的弊病中,教师只读教科书,参考书。我想说,不管功课多重、时间多紧,自由的阅读必不可少。要从功利阅读转向兴趣阅读,从强迫阅读转向意志阅读,从职业化阅读转向专业化阅读。
  唯其如此,羽翼才会丰满,视野才渐渐开阔,目光才远大,胸怀才宽广,才能应对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要求与变革。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每门专业的内在结构和外部界限很难区分,没有开放的整体视野,连本身的专业都很难搞好。
  三、名著,致力根部滋养
  读刊看报的习惯培养了我的心性,使我能够长时间静下心来潜心阅读,并由此喜爱上了读整本书。只要遇到书,我都情不自禁地翻阅,喜欢的便爱不释手,有的甚至读上好几遍。
  阅读,终究要走向精神的成熟,但“至千里”是从“积跬步”出发的,所以首先要选好“垫底”的书籍。垫什么样的底,决定了建什么样的楼。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我认为,最省俭的垫底方式,是选读名著。
  读儿童经典——很难想象,一个每天与孩子打交道的人,不读儿童经典,怎么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红鞋子》、《长袜子皮皮》、《秘密花园》、《草房子》、《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彼得潘》、《哈里波特》系列……都应当成为我和孩子们,以及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必读书。童书里,隐喻着人性的善恶、真假的判断、是非的导引,作家用简单的艺术手段,讲述了最深刻的哲理……邪恶的巫婆、精明的狐狸、可爱的公主、潇洒的王子……这些形象就像一颗颗种子,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田。在未来的日子里,它们也许一时沉默,但总会开花结果。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建立起了师生共通的话语体系,也帮助孩子学习到了童话中人物的人格特质与道德勇气,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长大后,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拿出勇气去面对世界的挑战。
  读文学社科经典——很多人都有去餐馆的习惯,却没有逛书店的习惯。肚子饿了,我们知道难受,精神的饥饿,却常常被人忽视。要知道知识是无价的,让如果能够从小接受文学经典的熏陶、社科经典的洗礼,无形中,我们就会拥有价值判断与自我提升的能力,就会对生命的情调和质感拥有触摸和创造的能力。
  要读书的太多了,《哈姆雷特》、《约翰克里斯朵夫》、《复活》、《远离尘嚣》、《德伯家的苔丝》、《红字》、《简·爱》、《艰难时世》、《儿子和情人》、《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大卫·科波菲尔》,甚至现当代的西方探索之作《情人》、《麦田里的守望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洛丽塔》等等。人文社科丛书《非常道》、《万历十五年》、《与鲁迅相遇》、《书斋里的革命》、《36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文化苦旅》、《哲学艺术》、《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西方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沉重的肉身》等等,也都读过。
  像《沉默的视野》、《寻找家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我还专门写过长长的读后感。有的发表在杂志中,有的收集在自己的专著里。甚至,像《论语》、《道德经》、《哈姆雷特》、《往事并不如烟》、《文化苦旅》、《书斋里的革命》等等,不止读过一遍,有些语句还能背下来。沉浸在文学的长河里,能够让我们柔软,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慰籍。而社科经典,又能够让我们拥有宽广的文化视野,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样,我们就能建立起和世界文明的联系。
  在长期智育挂帅的学校环境中,我们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阅读,但却无法领略阅读的快乐。我们的孩子可以为了考试的高分,猛K教科书,却不愿花一些时间去阅读文学,以及人文社科丛书,除非老师补充说:“这个会考。”这是很可悲的。我一直认为阅读是一种习惯、一种卓尔不群的好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既是好习惯,便当坚持。
  读经典教育书——作为老师,读教育经典的道理毋庸置疑。设身处地去感受理论的指导意义,并用想象去填补、用实践去充实,品味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义,发展作品提供的精神空间。这样的阅读是真实的,也是快乐的,是实用的,也是长效的。我永远难以忘记阅读《教育人类学》时,那种震撼和痴迷。每一个新颖的观点和论断,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令我手舞足蹈,获得了深刻的阅读快乐。
  近年来,我阅读了《后现代课程观》、《给教师的建议》、《教学勇气》、《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诗》、《怎样和学生说话》、《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第五项修炼》、《透视课堂》、《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培养反思力》、《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等等大量的教育经典书籍。如果说,自己对于教育还算有些粗知浅见,那么,要感谢教育经典——那样多的巨人肩膀,为我提供了能够登高远望的平台。
  正如有位专家说的那样,只有阅读,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神驰天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

(该文发表于08,5,14日的《中华读书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7:46:42 | 只看该作者
写,究竟是为了什么

——公开课教学感悟

窦桂梅

  “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

为什么要写

  当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讨论像暴风骤雨一样不断冲刷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要面对各种理念的更迭,及各种关于课堂教学的批判;另一方面,每天还要在辛苦琐碎的课堂生活中挣扎徘徊,折腾得疲惫不堪。课堂教学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迷茫当中,公开课本应成为“救命稻草”——这是一个放大了的,可供解剖的“典型案例”,这是一个提供多种营养元素,提供多种思考见解的“策源地”,是一种能与讲课教师分享教育或成功或失败的,走向共同规范与价值的“生命职场”。
  但,由于听课者身份层次不同,各自不同的心态,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各自不同的教学经历及环境,各自对教育现象的不同理解,等等。于是,课后评价,不是一种整合的力量存在,大多是看自己想看的,听自己想听的,跟讲课人既不沟通也不辩驳,下课后又恢复成各说各话,就好比充斥街头巷尾的各种传言,到最后像风一样,吹来吹去却不知道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有高高在上、不由分说的“定论”,甚或一部分人强加于另一部分人的“规定”,贯穿支配站在课堂中来不及思考的教师的各个领域。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对公开课的评价变得仅仅适合表达愤怒和怨恨?而不善于理解与爱意?变得擅长与他人攻击与反击,怀疑与猜忌,而不是接纳与包容、信任与支持?我们背后有怎样的局限,使我们如此变得恐慌急躁、匆忙仓猝而不是勇敢宁静和从容?
  难怪有人质疑公开课存在的意义。如此下去,公开课研讨的魅力将不复存在。
  面对惶惑,或多或少都要执教公开课的我们,应当如何寻找课堂坐标?怎样克服一次次研究、试讲带来的审美疲劳,让激情、希望、魅力经由研究课的一点,漫射到教学生活的年年岁岁、角角落落?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让笔静静记下自己,在课堂本身中找寻“我是谁”。语言是开出来的看得见的心灵之花。每一次记录,都会挖掘自己的心灵,并把它彰显出来。
  每一种力量,每一个领域都要为自己找到一种合法性来为自己论证,每一个人也都需要自我引导,自觉营造课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等待任何权威来指令。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人必须另搞自己的一套,成为“放纵的课堂”。正因为写,你的笔就要和你的课堂通过心灵的桥梁发生联系,你会忠于你的课堂,兼纳别人的“声音”,也许始终不会迷失自己。
  于是,一个字,一个字,具体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句话、那一句话,组成了这一段话、那一段话……千万朵花的美,是一瓣瓣地,用笔绽放开来的灵魂之花。当这涓涓细流终究汇聚成海,海纳百川的你怎能不“笑傲江湖”——如此,你也许会感慨:阅读自己的课堂“录像”的文字,就是倾听心灵花开的轨迹的过程。
  写,让自己活得明白,更让自己活出了精彩。花的开放,赢得的是尊重,积累的更是尊严。写,也许会改变你的课堂磁场,甚至改变你的生命属性。

为“什么”而写

  想起我教《珍珠鸟》后,一口气写下的《深入决定深度》、《将“信赖”进行到底》、《当我们骂人“禽兽不如的时候”》:
  课文最后一句话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围绕主题“信赖”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体会作者如何“不动声色”,小珍珠鸟如何“神气十足”——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来感受一个共同的美好境界:信赖。第二课时,我从文中大鸟们的表现进行“解构”。大鸟的“生气地叫”与“再三呼唤”,是要告诉小鸟,自己的今天就是小鸟的明天。看似小鸟眼前的自由,也只不过在房间活动,它压根就不知道窗外的世界有多么宽广、多么美妙。小珍珠鸟的快乐是有限的,是被人玩弄于股掌中的自由。原本自由的大珍珠鸟,因为不能忘怀的恐惧,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从身体到心灵剥夺了它对再度拥有自由的期待。(选自《深入决定深度》)
  以上节选于对文本“信赖”解读后,对教学设计的分析。这样记录看起来很麻烦,但背后实在是一种热爱,一种对课堂如生活一样的热爱。每天这样“过日子”似的记录,可能需要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但像《珍珠鸟》一样的可供研讨的公开课,就可以记好这一课的实录、写好这一课的教学故事,或一篇教后反思——这应该不难。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清晰明辨自己课堂上的行走过程,这种“回观返照”就是很好地反思——在倾听“众家之言”中,回到具体的真实的课堂加以对照或印证,从而更好地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去“革”缺点的“命”。而后每天的家常课堂,就会“小心翼翼”。这种做法正充分地反映了教学的自主与自省。
  人该不该放鸟?鸟会不会飞走?这是我教学的困惑也是学生思考的困惑。在知识和真理发生冲突的时候,教育该如何选择?我把这“结”抛给了学生——面对现实的这个世界,假使它真的还对我们报以信赖,放不放它们?假如我们是珍珠鸟,飞不飞走?有教师说这个命题抛给学生真是太妙了,有老师听课后认为,前面所有的深入是画龙,最后的思考是点睛,突破了单纯的技术思考,给学生的思考提升到哲学命题的高度,于是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不是放不放这么轻松和简单。假使我们放飞珍珠鸟就会带有人性的解脱和平衡?“放还是不放?”这也许就像讨论“娜拉出走后会怎样?”一样,令我们继续产生更“头疼”的思考。(选自《将“信赖”进行到底》)
  明白上面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引发同学们更多的思考,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记录下上面的教后思考,收获的不仅仅是笔者,而是学生的思考,也是看到上面文字的老师们的思考。只有思考,才是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专业获得真正成长的“源头活水”。
  记录备课或教学中的思考与困惑,就会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并进一步由具体问题延伸拓展开去,努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内来反思、重建。如此,你的书写不仅仅“录像记录”,从琐碎与无奈中,剥离出具有价值的思想的力量,从而超越了课堂“重复”的枯燥。教学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从“艰难苦恨繁霜鬓”的叹息中获得凤凰涅槃似的的重生,挑战心智,不断长进,对生命有了一种静静的梳理与关照。这时,你不在乎各种公开课的外在声音,而用“思想”实现与课堂,与评课者有效的对话,这是对自己思想的开放——写,才因此为课堂的生命赋予了灵魂。
  电影《金刚》中的大猩猩金刚,比人类强大却遭遇了人类酿造的悲剧。课文《珍珠鸟》中的珍珠鸟,比人类弱小,却因成了人的笼中鸟的故事引发了“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是不是悲剧?这是关系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甚至人与整个世界的多元复杂的问题。地球不只是我们人类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甚至达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高境界?……写到这里,教学《珍珠鸟》的想法更强烈了。再次回过头来看影碟封面上这个强悍但手里捧着“人”的金刚,后面是一片朝阳。朝阳化作火焰,燃烧着我备《珍珠鸟》的激情……(选自《当我们骂人“禽兽不如的时候”》)
  这是备课的随想。这样的记录,可能永远不能发表,但,写下这些,一定不是为了体现写作水平多高,更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不断温暖着自己心房,不断积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因为写下这些碎片,就链接了与生活,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很难想象,只记录严肃的大部头的课堂理念,或者教学思考之类,怎么能有恣肆汪洋,饱满丰富的教学背景?我们凭什么能够了解更加宽阔的人性空间,来关照自己所处的课堂是什么样的现实和内心?

“为什么”写的

  现在,我围绕“课堂捉虫”写下了近百篇的课堂反思,并因此出版两本随笔《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玫瑰与教育》。出版了几本专著。有些,贴在网站和自己的博客上,引起了较好的反响。这些书写汇集起来,就是一本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堂指导参考书。
  自己尝到甜头,我还鼓动老师们一起书写。之所以能够有底气,在众多比我学历高的青年教师面前诲尔谆谆、诱人循循,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引我走向教学觉醒之路的教学反思——教育写作。有一次,我没有时间给教师评课,就让他们自己写写教后反思。没想到,两个年轻人的“反思”引发了大家的反思。谁说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正像他们自己感受到的,写,让自己更切身明白“曾经”是怎么回事。
  课堂内涵丰富,写作形式就会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平实的语言白描叙写,又可以用诗意的警句吟咏抒怀,有话则多,无话则少,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写,或深邃或宏大、或微小或辽阔、或忧愁或明快、或抒情或议论……
  “议”一课易,长“思”难,长“写”难上加难。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这些小学教师们做到了,用文字记录了自己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清醒后的清理与整理中,不断给自己的专业增进精神营养与生命美容,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美丽容颜”,为自己辛苦的工作增添了生命的亮色。而避免了不知不觉中成为埋于“是与非”的纠缠之中的人……
  就是这不拘一格的,一系列的书写,令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思想与细节,在头脑中一次次地“昔日重现”;能够保持对自己课堂问题的清醒,对评价者的“距离”,自觉地辨别批判的声音,就可以“跳出课堂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看待自己的课堂。
  当我们阅读自己心灵的文字花瓣,清点自己记录的精神财富的时候,我们文字里透出的理性是否变得更加敏锐和灵动了?我们在语言是否因更加中肯,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忠直?我们的心灵是否因书写便成了“时光的雕刻”,而变得更加正直和勇敢和良善?我们的道德使命是否因不断累积成了“心的长城”,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富有力量?
  至此,你会感慨,这不仅仅是推敲课堂的过程,不仅仅是承受痛苦的道德选择,也是追求课堂幸福的道德责任。因有了这样的记录,便具有了理性的色彩,也就给那些“多元的评价”提供了理性的参照,甚至是道德的限制。
  感谢书写,带来的对课堂、对自我的“漂洗”。也因此沉淀了面对课堂忧患与艰辛后的澄明;焕发了咀嚼过课堂压力与困厄后的自信;拥有了遭遇课堂失败和痛苦后的踏实……就会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心灵,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反思,在课堂反思中稳步前行。
  看来,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3 17: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