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师随笔集锦

[复制链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1:00 | 只看该作者
“交换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一、情境引入。

师:我们班有男生27人,女生31人,班上一共有多少人?

生:27+31=58人

师:我还有一种不一样的方法,你知道吗?

生:我猜是:31+27=58人

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什么不同?

生:计算的都是总人数。

生:两个加数都相同。

生:和也相等。

生: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

师:既然两道算式的和相等,27+31和31+27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生:等号。

生(惊喜地):是加(减)法的交换律。

生:是加法的交换律。

师板书:加(减)法的交换律。

二、反复例证,充分感知交换律。

师:你认为加法交换律是什么样子的?

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口说无凭,你能举例子说明吗?

师:你认为这样的例子多不多?

生:很多,都举不完。

师:你认为怎样举例最好?

生:一组一组地写。

生:你写的完吗?

生:我举有代表性的例子。

师:什么样的例子有代表性?

生:一位数举一个,两位数举一个……

生:还要考虑0的情况。

生:再举几个和0有关的例子。

生: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了一个反例,就说明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不成立),我准备找反例。

生举例:9+8=8+9

12+26=26+12

……

0++=0+0

0+7=7+0

……

0.9+0=0+0.9

师:这个例子和你们举的例子有点不一样。

生:它的加数是0。

生:上面几道算式的加数也是0。

生:0.9是小数。

师:同学们举得例子真不少,不仅想到了整数,还想到了小数,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有同学找到反例吗?

生:找不到。

生:减法不行,2-1不等于1-2。

生:减法也有行的:2-2=2-2。

生:只要有一个反例,就不行。

师:交换律在减法中成立吗?

生:不成立(师擦去减)

生:乘法、除法行。

师:真的吗?

生:5*4=4*5

生:也有不行的(不成立)。

师:现在请你们举例,认为行的就找行的,认为不行的就找反例。

(因为有了加法的基础,学生举例的方法都不错)

生:我认为行的:36*24=24*36

生:我认为不行:25*24不等于24*25

生:不对,

师:请你们帮助解决一下。

生:25*24=600,24*25=600

生:我认为行:0*396=396*0

生:我认为不行:25*4不等于5*24

生:例子不对,是因数交换位置,又不是两个数交换位置。

生:25*4=4*25

生:不计算也可以知道他们的积相等,25*4表示4个25相加,4*25也可以表示4个25相加。

师:真不错,她从乘法的意义来说明两个乘法算式的积相等。

生:加法也是这样,虽然交换了两个加数的位置,但两个加数没有变,和也不会变。

……

生:除法不行:6/3不等于3/6

生:除法也有行的:8/8=8/8

生:只要有一个不行,就不成立。

师:通过刚才的举例,你认为交换律在哪些运算中成立?

生:加法和乘法。

师:你能完整地表述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吗?

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板书

师:你觉得老师写这两句话,难不难写?

生:难写。

师:你能不能想一个简单的写法,帮帮我。

生思考,并尝试写,有些小组小声地讨论起来。

生: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生:苹果+香蕉=香蕉+苹果

生:a+b=b+a

……

紧接着,学生们也分别用文字、图形、字母表示了乘法交换律。

师:这里的符号可以代表哪些数?比如a和b?

生:代表0、1、2、3、4……

生:代表1000、10000……

生:代表任何数。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吗?

生:交换任何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交换任何两个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可以合成一句话:交换任意两个加数(因数)的位置,和(积)不变。

三、运用中升华认识。

师:学习加法、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过去我们用过吗?

生:在二年级学过,看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生: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生:验算时用过。

生:加法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验算,乘法也可以。

紧接着,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四、总结全课。

教学反思:课前,我想这是学生学习运算定律的起始课,有许多研究的方法在第一节课里都要提前准备,特别是用符号表示运算定律,学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考虑到诸多因素,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是教学加法交换律,掌握必要的研究策略和方法,完成相应的练习。

可课堂上学生并没有按照我的预设走,当学生发现两个算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后,马上想到了加法的交换律,也难怪,其实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不止一次的接触过加法交换律,只不过当时教学中,只是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加法运算中有这样的特点,而没有揭示规律。在学生印象中,加减法也有很多相通之处,自然想到减法也有交换律。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课堂上我没有给予否定,也没能肯定,只是把它当作一项研究任务,由学生自我发现、自行探究。

本以为这节课出了这一个小小的插曲后,后一环节学生可以按照我的预设走,可孩子们偏偏好提出问题,乘、除法运算当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问题既然由学生提出,且这个问题与前半节课的研究内容有相通相处,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将加(乘)法的交换律进行整合教学。

这一生成性的课,感觉有以下特点:

一、整合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

无论是加法的交换律还是乘法的交换律,其特点是相同的,研究的方法也是相似的,将二者合二为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同时,在研究加(乘)法交换律的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减法和除法也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学生发现交换律的适用范围,使个体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

二、整合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完善研究方法。

加法(乘法)交换律,小学生的研究方法一般只局限于用不完全归纳法进行研究,但即使是不完全归纳法,也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尽可能的扩大不完全归纳的范围,使研究的方法更加合理。课堂上无论是研究加法交换律还是乘法交换律,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取实例或举反例,特别是举反例方法的得出,使学生的思维更深一步,研究的方法更趋于完美。可学生还没有局限于此,在研究乘法的交换律时,用到了乘法的意义,也就是在一道乘法算式中无论你怎样变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变,积也不会发生变化。学生的理解能到这一程度,说明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刚开始的单纯举例向理解转变,这种思维是高层次的,利于学生发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位置与方向》教学感悟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前一次是在三年级.当时,学生掌握得特别不好,特别是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有许多学生似懂非懂,短短四课时的内容,教学了近八课时,效果还是不够理想。在复习阶段,反复的炒冷饭,在放弃了几个差生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教学前几天,我一直都在担心,原有的知识储备经过一年的淡忘,很多学生也许已经没有印象,因此脑中一直在盘算,是不是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为学生重建必要的知识储备,尽可能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不巧的是,前面的计算教学每节课都是满满当当,没有留下丁点的时间复习,可新课总不能停着,还得按计划进行。

怀揣着打持久战的心情走进了课堂,利用课前短短的五分钟进行课前预热,情况出乎意料,不少孩子都还记着知识点,特别是当有学生提出1号点在起点的东北方向时,马上有学生提出起点在1号点的什么方向?在这些学生的带动下,过去的各种知识点都被一一整理出来,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复习这一环节,引出了矛盾:同样是在东北方向,可物体的位置却不一样,如何描述呢?我将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孩子们的想法也不赖,有的指出:其中有一个点偏东,另一个点偏北,可又有孩子想到,偏北的点有很多,这种表述方法还是不够完善。这样,学生在一次一次追问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终于想出了可以用一个角度来表示。可问题接着又出现了,如:东偏北30度,又有学生认为是北偏东60度,两种方法,哪一种表述更准确呢?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有学生马上就想到:离哪个方向近,就选哪个;又有学生指出,哪个角小就选哪个……

这是《位置与方向》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是:一、让学生意识到表达一个物体具体位置的重要性;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物体具体位置的方法。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的还不错,特别值得让我高兴的是确定物体具体位置方法的得出,主要依靠学生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教师只是为他们学习的引导者。

不过,这一节课结束后,我没有走进所有学生,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这是因为我不敢走近他们,我害怕发现问题,因为我知道,虽然今天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错,但并不表示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新知,特别是后面的内容越来越难,学生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到那时我只有面对,别无选择。

相对于第一学段学习的《位置与方向》,四年级内容的学习难度更大,可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后,我发现学生无论是新知学习阶段还是复习阶段,掌握的情况要好的多,特别是第一学段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点,现在学生的认识要深刻的多,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想法是;在第一学段,虽然也有部分学生能熟练掌握有关知识点,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能接受这一知识的程度,以致于事倍功半,孩子们学得特别吃力,教师教得辛苦。可到了四年级,虽然只相隔一学年,但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接受能力的增强,已经达到可以接受这一知识的,因此可以用事半功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新知不新”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有这样几个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三、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四、积的变化规律;五、估算。这五个知识点在教材的编排上是分两块(口算和笔算)逐步呈现的。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知识点教材在编排上前后联系紧密,特别是速度、时间、路程三个量的关系与积的变化规律两个知识点虽然教材上安排了集中教学的例题,但在这之前有过多次渗透。

考虑到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时我没有按照教材安排的次序依次教学,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局部整合:一、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的整合教学:1、口算这一节,过去已经多次接触,本班大部分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两课时的教学时间过于充裕;另外,为了更充分地利用主题图的资源,我将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及速度的表示法提前教学,并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第一次初步渗透三个量之间的关系。2、笔算教学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利用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为媒介,引出笔算内容,学生自主探索笔算方法后,重新审视问题,对比问题,从而发现共同点:速度×时间=路程。至此,教材上还没有出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二、积的变化规律,早在三年级时,教材上曾见过类似规律的探索,但当时学生的发现只限于表面现象的观察,由于没有明确的引导,学生的思考不能得以深入,这可能就是初次接触。本单元在教学这一内容之前,教材上安排了两道有关练习。练习之初,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但效果不尽人意,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利用照样子写一写的形式,让学生先写后说,两次练习后,学生虽然还没有形成完成的知识块,但有不少学生已经会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新的问题。

面对教材提供的资源,重新整合教材进行教学,我感到这样处理有一些好处:一、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大的课堂教学容量,本单元教材上安排了9课时的教学时间,可进行整合后,如今我只用了7课时就基本完成了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省下的时间就可以对一些内容进行深入拓展:比如,速算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我就另外安排了一节课进行速算规律的探索。二、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教材编排本身就已经考虑到这一因素:系统呈现知识,但在具体的单元内,为了体现知识的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特点,有些知识点在编排上系统性不太强,教学起来总感到知识间是一块一块的呈现的,但进行整合后,不少知识点都融合在一起,形成密不可分的知识链。三、利于了解学生“原生态”的思维情况,孩子虽小,但班上总有一些孩子学习习惯特别好,每天都能提前预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课堂上每教学一个新的内容,这些学生就成了老师的代言人,课堂也容易从教师讲滑向优生讲,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对教学内容整合后,每一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当出现问题,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虽然这一过程相当困难,但这确实是学生自己的智慧,值得肯定。当学生们自己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用非常准确的数学语言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跟着扩大或缩小几倍,此时学生的兴奋是发自内心的。

不过,这样处理后,也让我感到一丝遗憾:没有完整的课堂教学,感悟不深。比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由于提前孕伏,这节内容是分段进行,当到达教材安排的内容时,大部分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些内容,新授课也就没了“新”的感觉,只是让学生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而已。本来我想在这课上有所创新,看来今年是没有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尴尬的估算不尴尬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估算,是每次计算教学都不会少的内容。但从以往教学估算来看,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先精算后估算,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用得比较多,有不少学生在估算时,先用口算的方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再求出精确值的近似数;二、不能真正理解估算意义,为了估算而估算,学生被动估算,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单纯的估算运算,只需要学生掌握估算方法而已,在估算这些内容时学生没有自主意识,更为主要的是学生不能将运算过程的估算方法灵活运用,使估算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培养,但总不能摆脱以上的尴尬局面,问题的关键还是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估算的实用。如何使学生体会这一点,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我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首先在口算部分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估算上,通过不断的估算训练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另一方面主要是想为后面的笔算教学做一些铺垫,在这里,学生进行的还是估算运算,是一种技能训练,还没有达到自主运用的程度。自主运用还是在笔算部分得到体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教学部分一共有这样几道例题:92÷30,140÷30,84÷21,196÷39,140÷26,前两道例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不少学生由于有口算的基础可以直接写出商来,第三道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些口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写出商,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口算能力没有达到这一步,只能依托估算的方法进行试商:将21看成20,84看成80,估商为4,后两道题的情况也是这样:196、39、140、26这四个数学生分别看成200、40、150、30,估商都是5。除数是整十数的情况毕竟比较少见,大多数除数都是非整十数的两位数,按照教材上的方法是将除数用“四舍五入”法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被除数不变,这样就会出现试几次商的情况,比如教材在后两题就出现了试两次商,才能确定最后的商。

这节内容在教材的编排除了安排了“四舍五入”法试商外,还安排了一些特殊的练习,比如被除数的前两位和除数比较接近的,一般商8或9;看成中间数的,比如将26看成25,16看成15等等。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试商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选择灵活方法进行试商的能力。但无一例外的是,所有这些题目,学生用估商的方法都可以解决,和教材上的方法比起来试商的次数是最少的。

有了这样的体验,现在班上的学生每见到一道式题,最先想到的不是精算,而是估算,然后利用估出的结果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的商。

[反思]:

精算——估算,估算——估算,估算——精算,估算的这三种形式,代表着估算的不同的层次,体现了学生对估算的意义的不同的理解,要想达到最高层次估算——精算,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估算的意义,才能发挥估算的作用——达到自主运用的目的。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是让学生体会它的实用性。是我过去的估算教学有问题吗?还是现在的估算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更具实用性?肯定不是,为什么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呢?过去,虽然估算教学非常常见,要求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验自己的计算,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但这些都不能让学生主观上产生运用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愿望,特别是估算只能让他们计算出大致的结果,正确的结果还得凭借自己的计算得到,我认为这种估算是形而上的估算。只有到了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上,学生通过计算不断地得到体验,运用估算的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很快的找到正确的商,也就是真正理解了它的实用性,只有实用的东西才能被学生接受。

通过以上的案例,使我更关注学生,更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估算教学只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理需求,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发挥它的实效性,使尴尬的估算不尴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无奈的时间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人教版新教材如今已接触到第七册,从使用过的这七本教材来看,每册的编排结构都是相同的,内容形式也是固定的,分四个方面的内容: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在每册书中,每项内容都化整为零地编排在不同的章节,同样每册包括总复习都有八个单元,这八个单元是大小单元(通常我习惯把课时多的称大单元,课时少的称小单元)分开编排,大单元大多数与计算有关,其中包含一部分解决问题,小单元大多数空间与图形、统计等内容。就拿正在使用的第七册教材来说吧,有这样几个内容:大数的认识(11课时)、角的度量(4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9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课时)、统计(3课时)、数学广角(4课时),课时多一些的只有三个单元,其余几个单元课时相对都比较少,前几册教材的情况基本相同。

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多的课时用不了,少的课时又不够的情况。比如:正在教学的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参上教学时间的安排是6课时,可实际上教学这一内容我已经用9课时了,教材上最少还有一课时的练习没有完成,如果要加上复习及测试的课时,本单元最少要13课时,这样一来,真正的教学时间相当于规定课时的两倍。在这一册里,不此这一内容,《角的度量》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实际教学时间是规定时间的两倍。但有些内容如《统计》、《数学广角》虽然还没有教学至此,但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两个内容在规定的时间里完全能完成教学内容(不包括复习和单元测试)。可有些大的单元,如《大数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规定的时间里不仅能完成教学内容,就连复习检测都能全部完成。

按理说时间用的多,每节课的教学容量相对比较少,学生学得肯定不错,教师教的也会比较轻松,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往往大单元的知识点就集中在某两、三节课上,只要学生能掌握这些重点内容,这一单元也就没有什么难点,学生学得也不错,即使碰到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在重点部分稍加辅导,单元基础知识也能过关。而小单元的教学可就困难的多,我似乎感到每节课都在跟学生在战斗,往往弄得两败俱伤,怎么会这样呢?在小单元里,内容主要集中在一起,使每节课都有不同的重点,一节一个新内容,优生没问题,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都是平平的,为了这部分同学,只能多花时间,原本规定一节课的内容,只好进行分解,变成两课时或更多的课时,还不能包括另一部分学生,他们还得留在课后单独辅导,并且辅导的难度特别大,又费时,经常弄得我筋疲力尽,不战而退。

面对这些内容,每学期末,办公室的老师经常开玩笑说:碰到这些内容就恶心。但却不得不面对,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好一些小单元的内容,我自创了一种“冷处理”的方法,所谓“冷处理”,说白了就是“炒冷饭”,方法是:先在规定的时间内,适当增加一点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剩下的什么也不做,等新课结束后,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这些小单元上,每天一个知识点,不断的反复、辅导,采取个个依次过关的方式,一遍又一遍的刺激学生,促使其掌握这些“小”而难的内容,这种方法实用性是不错,但总得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每每用之,心里总不是滋味。

请看一笔流水帐:第七册练习十二有这样一些题目:动手剪(第3题)、判断(第七题)、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第八、九两题),这三题我整整用了两节课(前两项一节课)。第七题中有两道判断题: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中我将这两个题目与第3题整合在一起,先用课前准备的学具不断地拼,发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好能解决判断题中的两个题目。这样一来,连同生成性的一些内容,一节课就结束了,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也一样,因为一定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所以量的角比较多,且都在不同的方向,难度也比较大,一节课下来,还有些学生没有量出正确结果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2:00 | 只看该作者
在有效探究中学习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以探究为主,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要想将探究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堂上经常也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各式各样的探究。当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问题的答案时,在他们的带动下,探究活动就流于形式,效果甚微。

如何发挥探究的作用,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因为还没有学到面积的计算,这几天学生都是利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来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今天也不例外,一开课,我就让学生数一数我摆的图形的面积,以此激趣,学生也想摆,于是,要求学生用平方厘米块摆长方形,并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长、宽、面积,比较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初步感知面积与长、宽厘米数的关系。然后再提高思维含量,要求学生用12个平方厘米块摆想象中的长方形,并记录下有关数据,比较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有前面的基础,几组同学汇报后,不少学生就能根据长和宽的数值,猜出相应长方形的面积,几个心急的学生已经等不住了,直接说出了结果: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进行了几轮验证,全班同学达成共识。一直到此时,学生才知道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

做如此安排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我只想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效,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简单操作工的角色,将动手和动脑二者合二为一,为此活动前我没有告诉新课的内容,避免操作流于形式,学生课堂的表现及学习效果证明我的想法、做法是正确的,这样探究活动才是有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0:13:00 | 只看该作者
在挑战中学习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中心学校 王章莲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别人肯定的愿望,这一点孩子们也不例外,正是掌握了孩子们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经常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使课堂教学轻松而有趣,学生也在不断地挑战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学会新的知识。

含有两极的数的写法,是大数的认识教学单元的一个难点,过去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经常会犯很多错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不知要花多少时间去手把手的辅导,一课时的内容甚至要上好几节课也不能结束。教学前我估计到学生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早就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可今天课后通过学生作业的反馈来看,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全班58人,只有一个学生不会写,五六个学生稍有些错误,但这些错误学生都能自己独立纠正大部分学生已完全掌握了含有两极的数的写法。回顾课堂教学的点滴,如此教学效果的取得,得益于课堂挑战情境的创设。这节课中我创设了三个层次的挑战,第一层次:初步感知大数的写法,第二层次:激发兴趣,突破写数难关,特别是零的占位问题,这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出示一个题目,我都用特别神秘的语气告诉学生,这道题是最难的,要是能写出来真不容易,如果能把怎么写的说出来更不简单,在我的语言及情境的带动下,每出示一个问题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完成,完成后还要组织有序的语言进行叙述,这样一来二去,大数的写法孩子们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学会了。第三层次:总结延伸,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一环节进展得十分顺利。

挑战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更能激发人的斗智,课堂学习也会更加投入,新知的掌握也就水到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17: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