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9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2:3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海南省农垦加来高级中学    王 颖    韦力海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高中教材的阅读篇目大多为经典作品,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品读文字,积累阅读体验与感悟,进而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当下,信息技术成为发展教育必须凭借的手段与条件,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与经验,阐述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更有效的“学”,由此,心中有学生是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中的基准:一、让学生参与、投入,享受美好课堂;二、为学生创设情境场景,品析文本意蕴。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  信息技术  鉴赏品析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能让学生通过品读诸多作品,解读与品味文字,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养成各种语文素养。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践的纵向深入,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是当下一线老师所面对与思考的。
在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大致经历了由热情盲目——质疑批评——冷静反思----继续前行的过程。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是必然的趋势,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我们不能一味地批评与原地踏步的反思,应立足于教学实践,勤于尝试,积累经验,寻找能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更好整合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否有效,能否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在于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手段,或者一节课中使用了多长时间的技术;而在于能否借助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教学环节使用、能否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或完成某些用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所有都必须以学生及学生的“学”为中心,围绕学生来运用与实施的。
一、让学生参与、投入,享受美好课堂
我经常回想我过去的某些教学片断,以现在的理解与认识回望与反观之前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感慨多多。
感慨之一——重容量轻质量。课堂信息的“大容量”似乎成了我极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一堂课里,凡是认为可以引入教学的信息,无论图片、音频、视频,齐齐上阵。这样只会凌乱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迷失于多媒体信息的“海洋”。一堂课结束,学生收获近无。
感慨之二——重演示轻感受。过多的信息使学生把学习变成“读图”“听音”。 学生只能走马观花,来了及仔细品读文本,很难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很难有心神领会的交流,更难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当依赖于图片等的直观浏览,学生便没有了思考与想象,变得不会做笔记,不能捕捉课堂上一闪即逝的有用信息。
有人说,多媒体课件是老师“嚼过的馍”,它是通过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和“花样”的包装后的“教师意志”的倾泻,是一种现代化手段的“灌输”和“填鸭”。我认为,这种说法用在我之前的课件制作与技术的运用上,有些恰当。
现在,我意识到,之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及运用,使学生以看热闹的、旁观者心态在“看”课——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使教学成了信息化教育背景下老师的“独角戏”。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我们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运用并适时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他们引入到学习之中,并在信息技术的帮助和引导下,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以从中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乃至成就感。
在诗歌学习中,我会尝试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参与与投入到学习中。因为那些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其中所讲述的故事真实,情感真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2:32:15 | 只看该作者

《诗经•氓》以重章叠句的形式讲述了先秦时期的一个婚恋悲剧。如果让学生逐章翻译与理解句意,学习的内容会单一与表层。为使学生能读懂诗中的人物形象及这一悲剧的原因,我结合诗中关于人物描写的诗句,在网上搜索古代人物的图片,把图片制作成PPT,并以人物容貌的变化为PPT的出现的次序。在要求学生结合注释通读与疏理大意后,我引导学生以时间为序,结合PPT的图片,选择诗中的“氓”或女子的角度,以第一、第二或第三人称,讲述诗中所描述的故事。描述故事应该比单纯的句意的理解或老师的单一讲解要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方法使学生的参与度广泛,大多同学都被吸引其中,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者。
诗中的故事是以静态的文字呈现的,借助图片的引导,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单一为立体。以不同的叙述视角讲述诗歌中的情节、人物的情感及其内心世界。亲自参与使学生对诗中的故事有更清晰的解读,对于诗中所塑造的形象,如“氓之蚩蚩”的憨厚或嬉皮、“泣涕涟涟”“ 载笑载言”的痴情遥望、“其叶沃若”的娇美、“其黄而陨”的衰老、“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等有具体的描述与理解;对于悲剧的原因“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氓的变心及其“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的残暴有深入的剖析。
诗歌是个性化的阅读,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与审美感受,不同的学生会因各自不同的能力层次、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而产生不同的阅读体悟与感触。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乏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富于个性的闪光:有一个学生在讲述时,认为“至于暴矣”反映的是家暴,也是导致悲剧产生的原因。当然,学习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在讲述故事中也有学生添加了一些不合理的想象,此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也可回到正轨。
诗歌的鉴赏必定有涵咏与朗读,因为这能让学生由浅到深走进诗词,使他们渐入佳境,与诗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领悟其种种人生况味。我认为,对诗歌的涵咏与朗读最能引导学生参与与投入学习中。
如鉴赏品评柳永的《雨霖铃》,我把精选下载的《雨霖铃》朗诵视频,播放给学生听、看,
要求他们结合词作的创作背景、词的意境、情感抒发等评析朗诵视频,是否该给朗读者点赞。从评析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词境的理解。
语文课程要求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雨霖铃》朗诵视频固然精彩,然而这是他人的精彩,是他人对词作与对词人的解读,学生较为被动地接受他人对词作的理解,而失去了再创造再想象的思考与体验过程,由此无法深刻感受词中的意境、词作蕴藏的深沉感情(羁旅行役的伤感、人生常别离的无奈等)和词作的艺术魅力。为此,在让学生评析他人的朗诵视频后,我为学生准备几首中国古典乐曲,要求他们结合对词作的理解,选择其中一曲作为为背景音乐进行朗诵。我认为,这样的亲身体验能使学生在朗诵中融入自己对词作与词人的理解,读后更能加深自己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朗诵后,有学生能为柳永的抒写伤离别的才情与痴情所打动,对柳永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狂放、“奉旨填词”的无奈有了一定的理解。
我认为以上的尝试简约而不简单。没有绚丽的背景,没有太多的文字的注解,没有复杂的链接,但能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与体验。在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情,适时地恰当地激发他们怀着热情参与到学习中,能使静态的文字、作品在学生的品读变得动态与立体,学生也可从中获取诸多独特的美好体验,在享受课堂的同时重组与建构知识。

二、为学生创设情境场景,品析文本意蕴
课程标准提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由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深入品读诗词、领悟其中的情感意蕴进而体察人生至关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2:32:20 | 只看该作者

然而,限于种种条件,如地域、生活环境等,学生的知识积累及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于作品出现的某些意象、场景,他们感知模糊。而有时它们恰是作者表情达意的物象与凭据,对某些意象、场景的感知模糊,学生的想象没有凭据,他们便无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因此更无法进入作品中的情境中领悟感情、意蕴、获取审美体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处于丰富的情境中,为学生提供有援环境,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应给予有效的帮助。此时,我们对某些情境场景的创设就很重要。作为教学情景的创设者,我们要结合作品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指导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如学习《故都的秋》时,尽管散文一开始就点明了“清、静、悲凉”的基调,并以五幅秋景图加以诠释,但学生仍难理解出其中的“悲凉”。由于地域条件所限,很多学生没有听过秋蝉的残声、没有见过槐树的落蕊,没有见过北平四合院的“一椽破屋”。,而这些景恰好能蕴含作者的淡淡的落寞、孤独与悲凉。为了推进鉴赏的继续,我结合作品创设情境,为学生补足经验。我把从网上收集到的老北京的黑白图片,制作成小动画,并配以背景音乐,播放给学生欣赏。小动画展示了老北京的面貌特点:幽长的胡同,略显破旧的四合院、院内的布局构造、院内外的高大的槐树、老北京人的衣着特点……。对散文中人物活动的背景与场景的感知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悲凉”的内涵,让学生体验与领悟散文的情与景的交融。有了这些,老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得到延续,新的问题也不断生成,学生也为不断获得审美体验。
诗歌学习中,我们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场景尤为重要。多数学生对意象内涵的理解、对意境场景的想象与描述能力较弱,如《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冷清孤寂的意境及别后的孤寂、伤痛,还是有一些学生无法读懂。一开始我是有些不解,后来细想,觉得学生应当是缺乏相应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情境场景所致:没见过杨柳的轻柔,没品味过弯月孤悬的空寂,没感受过清秋晓风轻拂的轻寒,或许他们真的较难走进其中的意境,更难理解词人的情感。某些情境场景的缺席势必会削弱学生对诗词的品析程度。
没有见过北方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学生无法想象“层林尽染”的色彩的浓烈、场景的开阔及画面的层次感;没有见过长江的雄阔浩淼,学生很难想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皓月千里的春江花月夜的壮丽与素雅。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学生这种种的场景画面意境及情感,他们的兴趣不浓,鉴赏诗词的方法得不到运用与积累,也无学习效果可言。因为这是我们的体验,而非学生的品读感受;且以后他们将独立去面对与品读更多的诗词;直接告诉他们一个结果,不如通过相应的手段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清晰地认知其之前未曾见过的意象,以使他们能积累相应的知识经验与鉴赏诗词的方法。这时,我们就有巧妙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诗中所出现的他们之前未曾见过的情境场景,让他们“见”识,获取体验。
如《长恨歌》中,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感情——长“恨”是学习的重点,其中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表现唐玄宗回宫后对杨玉环的无尽思忆。学生很少见过桃李花开、梧桐叶落的景色,此时,同样运用多媒体加以展示,创设类似的场景,学生的想象就有了凭据,结合诗歌内容,他们能想象到玄宗独处宫中的肃杀、凄凉的意境,读到了玄宗悲难自控:面对清新娇嫩的桃李花开的乐景时的悲怆、独立梧桐叶落的哀景时的凄恻……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读到“恨”的体现。
  阅读鉴赏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充满个性、灵气、情趣的生命活动过程,需要阅读者的想象、情感、思想浸润其中。利用信息技术在情境创设的优势帮助学生补充生活经验,既使课堂的空间骤然开阔,又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中,类似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场景的情况不一定很多,但很必要。因为有了相应的情境场景的创设,学生感知意象,展开合理的适当的想象,他们更愿意走进作品的情境并能挖掘出潜藏于静态文字之下的种种情感意蕴,并形成一定的精神积淀。有了这些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学生可以独立地解读与鉴赏更多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2:32:24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教材中呈现的是展现书生文人的灵性与才情、抒写其人生的独特体验的作品,非常“注重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学生个体的体验与审美感受;而且,教育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培养学生各种语文素养与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其主体是语文阅读教学,而阅读的主体又是学生。由此,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心中有学生,所用的技术、如何用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我所在的学校自1999年起就实现了校园里自由“网”来, 开始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多年的实践体验让我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积累了一定的认识与经验,让我且行且反思。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面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学情,在运用信息技术之时我的关注点与采用的策略会有所不同。之前,我关注的大多限于我的“教”,我如何去实施我的教学策略,技术的运用会忽略学生的因素;现阶段,我的关注点是学生,所运用的技术是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参与投入到学习中;所创设的情境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只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于阅读教学就能促进学生的“学”,就有可能使课堂教学达成1+1等于或大于的效果,学生就能倾情地品味作家的心灵,倾心地品读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鉴赏出作品中包含的无限的生活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7: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