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变迁》同步检测题及试卷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7: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资料 《海陆的变迁》同步检测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中学 宋 成
一、选择题



1.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



A.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C.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2012·江苏徐州)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2~3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7:45:23 | 只看该作者
2.漫画反映的是 (  )
A.盖天说 B.大陆漂移假说
C.浑天说 D.日心说
3.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  )
(2013·山东东营)4.如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13?山东临沂)根据下图中的信息,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洲或大洋,其排序正确的是(  )
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B.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D.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6.图中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B.甲、丙两大洲之间距离不断缩短
C.鸵鸟具有长途飞行能力
D.海牛具有远渡重洋的游泳能力
(2013·江苏淮安)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8题。
7.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 )
A.这里曾经是海洋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在不断进化
8.根据板块运动的观点,喜马拉雅山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013·山东青岛)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
10.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1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观点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②板块内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③板块是不断运动的;④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集中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013·山东枣庄)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下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
A.张裂B.碰撞 C.挤压D.消亡
13.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四川芦山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2013·内蒙古鄂尔多斯)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次地震是由两大板块挤压形成的,这两大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15.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躲在高大建筑附近、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二、综合题
16.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A,B,C,D,E,F。
(2)根据图中板块特点,完成下表。
地理现象
红海面积在扩大
地中海面积在缩小
阿尔卑斯山的形成
英国地震很少
印度尼西亚地震频繁
用板块理论解释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3)图中①②③三地中,火山、地震活动较多的是 ,较少的是 ,原因是
(4)图中M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N位于 火山地震带上。
(5)我国在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17.某班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
如图一,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如图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
(1)实验中的纸张(书本)代表了地球上的________。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什么现象?
(2)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_运动,这种运动会产生什么现象?
(3)举例说明地球上哪个地方存在着图一这种板块运动形式?是哪两个板块?
(4)在图中红海两侧的板块上画出其运动方向,预测红海面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请你预测地中海的发展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7:45:49 | 只看该作者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台湾海峡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说明台湾海峡曾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的陷落,海水上升成为今天的海峡。



2~3.【解析】2选B,3选D。本题组考查了大陆漂移假说。漫画的意思是两块大陆曾经是一体的,后漂移分离,故可知反映的是大陆漂移假说,该学说提出者是魏格纳。



4.【解析】选A。本题考查海陆的变迁及理论依据。煤炭是古代高大的树木因地壳变动被埋入地下来不及腐烂,在高温高压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森林主要生长在热带或温带,这说明南极洲在很早以前位于热带或温带,后来才漂移过来的。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说明过去这两块大陆是连在一起的。而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不能说明问题。



5~6.【解析】5选A,6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第5题,根据轮廓特征判断出甲、丙分别是南美洲与非洲,再根据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出乙为大西洋。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大西洋两岸有相同的动物,且动物不具备长途飞行或远渡重洋的能力,由此推测甲、丙两大洲可能曾经连为一体;大西洋两岸两大洲轮廓又相吻合,这就更有力说明了两大洲很有可能曾经连为一体。



7~8.【解析】7选A  8选B。第7题,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第8题,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9.【解析】选A。图中所示A板块是亚欧板块。



10.【解析】选B。①是阿尔卑斯山脉,②是喜马拉雅山脉。根据图中所示板块运动的方向,可以看出,由于板块张裂运动,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中海不断缩小。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在不断升高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



11.【解析】选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



12~13.【解析】12选A  13选C。在活动建议中,针对“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一课标,要求自选实验材料或使用计算机,设计实验,模拟海底扩张、大陆漂移。本题通过实验演示考查板块运动的特点以及利用地理规律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第12题,实验中,海绵类似大陆,在地热作用下向两侧分离,这一实验现象模拟的是板块张裂运动。第13题,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两大板块的挤压迫使青藏高原向上抬起,造成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并将地壳物质使青藏高原向东推进,挤压四川盆地和东南部造成芦山地震;红海处于东非裂谷带,不断扩张;太平洋是位于多块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所以缩小。



14.【解析】选A 。本题考查六大板块,图是地震中心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5.【解析】选B。 本题考查避震减灾措施,如果在室外,要尽快撤离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16.【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板块的分布及影响。第(1)题,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拼合而成的。第(2)题,由图可知: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且向外张裂;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且向内挤压;阿尔卑斯山是由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的;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第(3)题,①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③处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第(4)题,M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N处于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5)题,我国也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答案:(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 处于板块内部 处于板块交界处



(3)① ②③ ①处于板块交界处;②③处于板块内部



(4)环太平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5)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17.【解析】本题借助实验深入理解板块挤压和张裂运动时产生的现象,并结合板块分布图考查板块分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各种地理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实验,实验中的书本(纸张)代表板块,手的用力方向代表板块的移动方向,图一中表示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在地球表面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图二表示板块张裂运动,板块之间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由于挤压或张裂运动,使得地壳破碎,多火山喷发、地震现象。



答案:(1)板块 挤压 隆起形成山脉或引发火山喷发、地震现象。



(2)张裂 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并引发火山喷发、地震现象。



(3)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4)画图略。 逐渐扩大 红海两侧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为张裂运动



(5)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从板块运动方向看,地中海两侧的两大板块为挤压运动,因此,地中海面积会逐渐缩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9 21: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