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3:1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河北省承德市营子区逸夫实验小学  马爽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没有缺陷。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仅关心身体健康,而且更加关注心理健康。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人的心理健康是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成熟的时期;是智力发展和脑功能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健康人格的塑造时期。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又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所做的大量专门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
例如:国家教委“八五”期间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8所小学,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随机选取了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32%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
更多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心理健康普遍存在问题,足以提醒我们: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破窗理论”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警示。
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实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破窗理论”提醒我们:“破窗户”要从“小”补起。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是建设性的,是主动和积极的,不仅能够解决和处理已经出现的问题,而且能防患于未然,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破窗理论”在学校管理中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3:19:1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方面,我们要找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面临的首要任务是适应学校制度和学习规则。包括遵守上下课时间、按时完成作业、不随便在课堂上讲话、课下才能上厕所等。这些我们看来极为简单的事情,对于初入学的儿童,确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尽管他们强烈的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家长、老师也对他们给予很多帮助,但适应和过度的困难是存在的。教师如果能谅解和宽容,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将很有益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2、小学生面临的另一个任务是对于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在幼儿园中有阿姨和小朋友,在家有家长、邻居和兄弟姐妹,但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要正式得多、复杂的多,完成这些适应离不开教师的帮助。
3、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的最重要任务是对学习生活的适应。在初入学校时,小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当这种新鲜感逐渐消失,学习难度增加,小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逐渐减少,对学习活动变的冷漠。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在实践中应采取大量措施。
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不适应,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困扰、问题、障碍甚至疾病,如果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将会有效地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几方面帮助和指导学生。
第二方面,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实现的,入学前在家庭,入学后主要在学校。因此,学校和家庭的环境与气氛形成和塑造着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环境,应当是给予学生具有安全感的、愉快的、和谐的氛围;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开放、宽松、积极的学习气氛。
1、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教师要以学生的角度体验和思考,并把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当成朋友,和他们平等相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各种帮助,并同他们一道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便学生的行为不正确,教师也应看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品尝到做人的自豪。对学生表现出的某种上进意识,教师要抓住时机给予热情的肯定,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进而达到好学、乐学的理想境界。
2、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要面向每一个学生。
在班级中,比较容易引起教师关注的是少数成绩优异和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往往忽视了大多数的普遍学生,认为他们不需要特别关注,从知识的角度上这是可以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校的行为和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班级中寻找自己的地位。如果这种愿望不能实现,而又经常处于被忽视的情景之中,学生就会产生孤独、忧郁、焦虑、自卑等一系列消极心理。在学校中,所有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注意与关怀。国内外研究证明,表面平静老实的普通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更容易产生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23:19:17 | 只看该作者

3、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关系到学校每一项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上上心理辅导课,配备心理咨询教师。如果没有学校各项工作的一致配合,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的效果难以巩固。
第三方面,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适时引导、因材施教。
古人说:“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万物有法万物相通,依“势”治水,依“况”种花和依人性个性教育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1、及早干预。是用于具有共性的问题。对学生心理成长中普遍性的问题,在尚未出现或刚刚出现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可能遇到的情况。例如:刚刚进入学校的小学生,从轻松的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转向比较严肃的学校生活,还不是很适应。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搞小动作或走神。针对这些情况,在刚入学时,当多数孩子没有感到不适应时,就应及早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鼓励他们接受学校生活,指导他们克服困难。
2、及时补救。当学生已经出现了消极的心理状态,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调节,解决问题或者减轻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孩子模仿电影中“大哥大”的形象,在放学的途中向低年级的同学拦路劫钱。由于思想不成熟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有时会作出一些十分不恰当的行文。如果及时采取适当的心理教育方式,帮助他们了解抢劫时“反面”角色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事实证明,多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得到解决。
3、发现问题。即使学校的各项心理健康工作切实有效,但总会有少数学生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学校的工作人员和家长都有责任及时发现、并帮助治疗。
另外,还可以设计多种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小学生愿意接受、乐于参加的,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用讲故事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教师可适时组织召开故事会或答辩会,使学生明辨“是非”。另外,还可以提供材料、情景,让学生表演小品,模拟角色,互访互问,从而使学生受到心理熏陶。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围绕本校的培养目标,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防止学生的心理疾病,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01: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