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考化学探究试题之关键词──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西 刘福明
1.(福州)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写物质名称) 。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参考答案



(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① NaCl   ②氢氧化钠(合理答案均可)    实验设计】 ①小林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   ③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




2.(达州)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参考答案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结论


无色酚酞试液变




溶液呈 酸性或中性
【分析与思考】


⑴OH-;氯化铁/氯化铜(化学式也可),FeCl3+3NaOH = Fe(OH)3↓+3NaCl  CuCl2 +2NaOH = Cu(OH)2↓+2NaCl    ⑵有所泡产生;Zn+ 2HCl = ZnCl2+ H2↑



3.(青岛)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方案Ⅰ: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向其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溶液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该溶液是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方案Ⅰ: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溶液
方案Ⅱ:用试管取约2mL该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白色沉淀  Ca(OH)2 + CO2 == CaCO3↓+ H2O




4.(泰安))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
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
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她
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I)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的(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请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参考答案


(I)错误(1分)  如果盐酸滴加过量,滴入酚酞试液也不变色(1分)


(2)


①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盐酸过量



取样,漓加紫色石蕊试洼
试液不变红
恰好中和



取样,滴加碳酸蚋溶液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滴加碳酸钠溶液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取样,加入辞牲等活泼金属
有气泡产生
盐酸过量



取样,加入饽枉等活泼金属
无气泡产生
恰好中和




5.(黄石)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设计实验]②滤液不变色
③滤渣溶解,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应用] ①溶液变红
②与中的CO2反应   NaOH   密封



③解:设样品中含的质量为x


Ca(OH)2+2HCl=CaCl2+2H2O


74      73


x      7.3 g×10%


74/x=73/7.3g×10%   


x=0.74g


则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Ca(OH)2%=0.74/1×100%=74%


答: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74%。


6.(黄冈)(6分)端午阳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小丽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NaOH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⑴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 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替代。


【拓展应用】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


参考答案


【提出猜想】NaOH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反思】(1)③④     (2)硫酸铜溶液 (或NH4Cl溶液)   【拓展应用】密封保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12: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