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9单元 家乡赞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5:3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6-1-11 15:56 编辑

第九课 《家乡美》  (三课时)
单元教学目标:
1、“黄土高坡”、“洞庭鱼米”、“山”、“水”、“阳光”、“全都认识我”,因为我们爱家爱乡爱祖国。让我们以火热的激情体验歌颂家乡美,并自豪地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2、认识高音“2、3 ”。用已掌握的从低音到高音十三个音列及各单纯音符时值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8小节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歌曲《黄土高坡》
“黄土高坡”,泛指包括陕西、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在内的荒凉的黄土高原地带。在那里少见青山绿水,少有高楼大厦,放眼望去但见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大风骤起,裹挟着沙尘漫天飞舞。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爱着他们的家乡,爱着这片土地。他们怀着这份永不磨灭的爱,顽强地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用滴单位滴汗水浇灌土地,用勤劳的双手建设家园。歌曲《黄土高坡》就是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儿女们对家乡所怀的执著的爱。
歌曲的歌词通俗、质朴、非常口语化。旋律具有歌唱和叙事的特点,由于吸取了陕北民歌的音乐素材,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歌曲为徵调式。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2、歌曲《洞庭鱼米乡》
    洞庭湖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那里,千里平原,土地肥沃。广袤的田野上金灿灿的谷穗随风摆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百舸扬帆,张网捕鱼。好一幅水乡美景!农民们喜上眉梢,乐在心中,怎让人不放声歌唱?
    歌曲作者曾在湖区工作,凭借亲身的感受,运用渔歌的音乐素材,历经3年才完成这首歌曲。歌曲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歌唱者运用民间的高腔唱法,以声表情,以情带声,感情并茂。这一切都使歌曲充满了浓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表现了深远的意境。
    全曲分三段。
    第一段是速度较慢的山歌,音调高亢,跌宕起伏,开阔优美,好像是远眺湖区百里全貌,富于诗意。
第二段是速度稍快的号子,仿佛置身于船队、田园的劳动场面,朝气蓬勃,热气腾腾。
    第三段回到第一段山歌,歌声渐渐隐去,白帆远影的湖光景色,湖区人民的纯朴乡情,尽在歌声之中
3、歌曲《乡下的阳光》
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把家乡看作为最美的地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家父老乡
亲,都会令人刻骨铭心,永难忘怀。听,孩子们不正在夸耀自己家乡的阳光吗?在那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散发着浓浓的乡情。
        歌曲由引子和三个乐段组成。
4、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    这是一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它表达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歌曲的曲调较多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三、四度跳进,使得曲调欢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歌词的质朴的语言,不仅使人闻到了泥土的芬香,也让人感受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歌曲的第9、10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紧接着音乐的情绪又转为热情而舒展,第12、13小节间的四度跳进把曲调推向高音区并形成高潮。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把山里的孩子爱家乡的欢乐喜悦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
5、歌曲《全都认识我》
这是一首曲调明快具有浓郁的民歌风特点的创作歌曲。歌曲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农村的孩子们热爱家乡纯朴真挚的情感。歌曲为3/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开始的二个乐句每句由5小节构成。以清新流畅的旋律,通过对“青山坡、小草、茶林、小黄牛”等描绘,融咏物、写景、抒情于一体。特别在“认识我”处运用了两个四分休止符,唱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山山水水赞美之情。紧接着第三乐句的五度大跳使情绪推向高潮,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区,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地抒发。最后乐句在曲调上运用了模进的方法,并多次重复“全都认识我”这一主题歌词,酣畅地表达了农村孩子对家乡眷恋的情感和深切的情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表演《全都认识我》。 感受歌曲明快的曲调和浓郁的民歌风特点,体验孩子对家乡眷恋之情。
2.、聆听《乡下的阳乐》,从充满稚气的歌声里感受歌曲散发的浓浓的乡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体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感受《全都认识我》的三拍子韵律。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聆听《乡下的阳光》
1、你的家住哪儿?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住在乡村,你能说一说你住的乡村吗?(生回答后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乡下的阳光》)
2、初听歌曲《乡下的阳光》。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
3、出示歌词,让学生看着词再听一遍。讨论问题:
(1)“乡下的阳光好”好在哪里?
(2)它的演唱形式你能说说吗?
(三)表演《全都认识我》
1、由于从小在家乡长大,所以有特殊的亲切感,因此草、树、牛、水全都认识我。好像你家养的猫、狗认识主人一样。
2、聆听教师范唱 ,感受歌曲的内容与情调。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一次曲调。
(2)分组分句学唱曲调。全曲分成四大句:第1—5小节;第6—10
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第11—16小节;第17—20小节。其中第二句最难。以学生自认为主,教师分配为辅。
分组后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四句的学生组。
(3)分组接唱曲调。相互纠正错误之处,教师要指导、要学生唱出每小节的强拍,标●。表扬唱得好的小组。
        (4)分组交换学唱乐句,直至全班学生都能唱全曲。
    4、学唱歌曲:
        (1)填上歌词(注意三拍子的强拍要唱好)。
   (2)讨论用什么情感来演唱这首歌曲?
           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要讲而且要唱几句来表达。
        (3)教师归纳学生的意见:用亲切地自豪地情绪来演唱。
    5、推荐与自荐相结合,请个别学生独唱。(每人一段,或二人唱一段)评出最佳独唱奖。
    6、分组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7、完整地表演歌曲。领唱、齐唱用打击乐伴奏。
(四)教学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唱唱、画画、说说自己家乡的资料,在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感受歌曲孩子热爱家乡真挚的情感。
2、认识高音“2、3 ”。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教学重点:表演《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教学难点:
1、学习自己创编简短乐曲。
2、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全都认识我》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表演《山里的孩子山爱山》
1、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有说不尽的眷恋之情,因为这里有养育自己的土地。我们来学一学另一首爱家乡的歌《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听教师范唱。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学唱第一乐段。
(1)朗读歌词。设问:可分为几句?(四句)
(2)分句跟唱歌词(2小节一句),严格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试着跟琴唱连起来唱第一乐段,及时纠正存在不足。
跟琴默唱曲调,找一找有没有不认识的音,(引出“2 3”的认识)
师讲解:高音的音符“do”用“ 1”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 、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2  3”。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出示“5—3”的音阶图,边做手势边跟琴唱一唱。
4、学唱第二乐段: (1) 听唱曲调,分句学唱。(2)填入歌词。
5、完整地唱好全歌。
6、分组讨论演唱形式:齐唱、领唱、对唱、分组唱、分男女声部唱……
7、分组表演,评出最佳方案,给予表扬。
8、创作活动:用“5--3”十三个音及各单纯音符时植的组合,自由创作4至6小节自己的歌。
题后,分组活动,学生们相互可交流,创作的曲调可以  唱, 也可以奏,相互试唱试奏、修改。
每组选送作品,唱唱、奏奏,集体评议,以鼓励为主。
(三)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2、综合艺术活动。唱唱. 画画. 说说自己的家乡,赞美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重点:感受同是赞美家乡的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
教学准备:CAL课件,地图
教学过程:
(一)学生随《乡下的阳光》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聆听《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
1、引入:我们生活在江南,你有没有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我国黄土高原?出示地图,找一找黄土高坡的位置(在我国西北)
2、在《黄土高坡》背景音乐下,展示CAL课件中的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的图片:
(1)漫漫黄土,低矮的窑洞。(2)沙尘漫漫飞舞。(3)人们在劳动。
3、师:是啊,虽然黄土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但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然热爱他们的家乡,热爱他们的这一片土地,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歌《黄土高坡》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4、刚才我们到了黄土高坡,现在我们一起去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吧。一起在地图上找一找洞庭湖的位置。(在我国中南)(课件播放洞庭湖区秀丽风景和人们张网捕鱼的图片。(同时播放《洞庭鱼米乡》背景音乐。)
5、师:好一首水乡美景,人们怎能不喜上眉梢,放声歌唱呢?让我们一起欣赏《洞庭鱼米乡》。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6、两首歌曲比较听赏,讨论两首歌曲风格有什么不同。
(西北—粗犷,豪放;
中南—抒情,细腻。)
7、找一找课本上的图形谱,唱一唱歌曲第一句。
(三)综合艺术活动:唱唱,画画,说说自己的家乡。
1、师: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小朋友也一样,上节课让大家寻找与家乡有关的资料,现在,让我们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可个人准备,也可分组合作,
个人按特长能唱则唱,能演则演,能画则画,能说则说。
3、展示,集体评一评哪个节目好。
(四)教学小节。



课题        《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课型        唱歌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曲调欢快流畅、歌词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歌风、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真切运用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唱好《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以火热的激情、甜美的歌声,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歌颂家乡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本课时教学使学生能与他人一起,随着音乐伴奏演唱《山里的孩子心爱山》,通过细致深入的学唱歌曲和运用不同形式(齐唱、领唱等)的演唱,进一步体验并表现山里孩子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的喜悦和热爱之情。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教学难点: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在情景中呈现美  
【设计意图】引导了解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平时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其他什么爱好吗?(抽生答)  
师:同学们的爱好可真多!大家想知道老师的爱好是什么吗?  生:想。  
师:我的爱好呀也有很多,我喜欢唱歌﹑弹琴﹑打乒乓球、还有爱好旅游摄影。想欣赏老师的摄影作品吗?(想)请看大屏幕。(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的摄影技术怎么样?生:评价。(谢谢同学们的夸奖)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刚才的画面体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生:山里。  
    师:真聪明!你们觉得山里风景怎么样?(美)说说你觉得那些地方美?生:奇形怪状的山石,密密的树林,潺潺的溪流,浪漫的嬉戏。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棒!山村里的孩子们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真幸福!  
    师:这么美的画面好象还缺点什么?给它配上点什么好呢?生:音乐。  
    师:配上音乐,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吧,我来试试给它配上一首歌,同学们在老师的乐曲中继续去感受山村的美丽吧!(播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伴奏音乐)  
    师:同学们配上音乐以后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听吗?是不是更美了?  
    师小结: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歌曲。美丽的山村里生活着幸福的山里孩子,他们在歌唱自己的家乡,歌曲正是描述了这些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们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喜悦之情。  
师:那,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呀?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唱这首歌曲吧!(出示课题及《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曲谱)      
二、学唱词曲﹑在旋律中感知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演唱歌曲,在聆听与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本课的知识点、难点:一字多音)、解决问题,并感受音乐的美。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的MTV范唱。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边听边1、这首歌曲的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  
2、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出示问题)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边听边想,在歌词里寻找一下答案,你听了以后心情怎么样?(学生随范唱小声哼鸣,听后回答问题)生:我感觉到高兴﹑快乐。我觉得歌曲听起来很欢快……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师用欢快﹑流畅这两个词来总结大家的发言。欢快﹑流畅就是这首歌曲旋律的主要特点。(板书欢快,流畅)  
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呢?生答。  
过渡语:山村漂亮﹑漂亮的山村是山童的家乡﹑是养育他们的地方。是呀!生活在这么漂亮的地方谁不爱呀!就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和山里的孩子一起来歌唱他们的家乡吧!  
3、学唱歌曲(出示《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曲谱):  
1)随范唱小声用“啦”把曲调哼唱一遍好吗?(听伴奏音乐哼唱)同学们一边哼唱一边把你们对旋律的感受用大家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好吗?(拍拍手或者点点头,都可以)同学们的表现方式真丰富,大家感受到了旋律的欢快﹑流畅了吗?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歌词吧!  
2)山村里山上有开不尽的花,有香喷喷的泉水,山下有香甜的果子挂满了枝头。这么美的歌词我们应该怎样去朗读呢?(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歌词)师: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我们再来欣赏这首歌曲。  
3)同学们,你们想唱唱歌词吗?那就跟着老师的伴奏试唱一遍吧!(教师用琴伴奏)  
4)师:唱歌曲,找找歌曲中哪些地方不好唱?(正是这些一字多音、装饰音突出了民歌的风格特点)  
5)教师出示带有一字多音旋律线的图形谱,学生分句巩固,师生共同纠正﹑评价。   
6)再随范唱,完整地延长歌曲。  
7)歌曲处理:  
欢快﹑流畅就是这首歌曲旋律的主要特点。我们感受了旋律的欢快,歌词的优美。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最合适呢?如何处理歌曲的感情?  
生: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  
8)总结:说得真好!  
这首赞美家乡的儿童抒情歌曲,歌词语言质朴,不仅使人闻到了泥土的芬香,也让人感受到山里孩子对家乡一片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景象所表达出喜悦情绪和热爱之情。  
歌曲的曲调较多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旋律的三、四度跳进,使得曲调欢快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歌曲的第9、10两小节节奏略紧凑,使得曲调更为欢快跳跃,富于动感,与前面舒展流畅的旋律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它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表现。紧接着音乐的情绪又转为热情而舒展,第12、13小节间的四度跳进把曲调推向高音区并形成高潮。眼望家乡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把山里的孩子爱家乡的欢乐喜悦的情感得以充分的抒发。下面请大家带着自豪﹑赞美家乡的感情跟着范唱来演唱一次吧!(播放范唱音乐)  
    9)师: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真好!现在我要奖励大家,我给每一个同学们发了一件小型打击乐器,我想让大家用这些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可以吗?(出示节奏型)             
    10)师:先看老师给大家示范,根据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打击乐器来敲打。  
    11)师:我们来表演一次自奏自唱好吗?请大家准备。(显示范唱,师生伴奏,至少两三遍)同学们,演唱和伴奏得都很棒!你们觉得这样的伴奏有趣吗?好听吗?这首歌配上你们的伴奏,老师也觉得更欢快﹑更动听了。   
    三、自由表达、在情感中升华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一步表现歌曲、赋予歌曲新的艺术魅力。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现对山村的热爱,对山村美景的赞颂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齐唱、独唱、一人领众人和、对唱是民歌常见的演唱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吧。   
四、拓展延伸、在价值中召唤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现实生活,真切感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今天我们学唱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首歌曲,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山村)的热爱,今后若有机会,我们也去感受一下大山的风景,体会大山那样博大的胸怀,学着用宽宏的心胸与身边的人相处。  
其实,大山的景色虽很美,可我国还有好多山里的孩子至今仍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出示图片),与他们相比,我们的生活要幸福的多,我们也要像大山里的孩子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吗?你们喜欢句容吗?你能说说喜欢句容的哪些地方吗?生:我喜欢句容的(出示图片)……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对家乡句容有说不尽的热爱之情。句容也是美丽家乡,课后,你们也可以搜集一些图片或一首歌唱我们家乡的歌曲,用你喜欢的方式来为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句容的孩子爱句容,我们都是热爱家乡的好孩子, 同学们,我们要让家乡变得更美丽而努力学习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5:39:11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课型        唱歌课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掌握切分节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2、途径与方法:本课采用赏析、实践、体验、拓展等教学环节,通过师生双边互动活动表现拓展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美,提高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热情、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表现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视频赏析、教师讲解示范、互动演练分析把握作品。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赏析
目的:通过视频赏析具有新疆特色的歌舞,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来了解新疆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感受维吾尔族音乐风格,了解新疆风土人情。
方法:多媒体展示、律动、讨论交流等
1、导入:
(1)播放新疆舞蹈的视频,感受新疆舞蹈的特点并产生律动。
(2)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师生互动,讨论分析)
2、教师归纳
   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000多万,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对于内地许多省市来说,它是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这也是它神秘吸引人的地方,不同的自然风景造就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多种文化相互交替交融,饮食、音乐、风俗习惯的表达为我们增加了许多情趣。

  新疆历史悠久,古称西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这里有神奇的沙漠景观,迷人的草原风光,挺拔俏丽的天山雪峰,也有酷热难耐的火焰山,各种资源十分丰富。

  千佛洞,楼兰遗址、白杨沟、哈纳斯湖的水怪时隐时现,让人浮想联翩。传统名产有:地毯、葡萄干、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中药材雪莲花及各种民族乐器和小吃,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

二、激情实践
目的:通过教学实践,初步感知歌曲,体会歌曲情绪,让学生融入作品中。
要求:在歌唱教学中,让全体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难点。
方法:示范、尝试、演练、对比等
过程: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找出比较难的节奏或小节
3、学生讨论发言,提出问题
4、师生共同解决难点节奏(切分、附点、前八后十六)
5、学生用LA哼唱旋律
6、教师纠正学生哼唱不足之处并示范
7、全班同学完整地演唱歌谱
8、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9、全班学生填入歌词演唱歌曲,教师提示歌曲的演唱顺序
10、教师指出演唱中存在的问题(休止符号和重音记号)
11、全体学生带感情地演唱,把握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12、教师点评
13、请学生表演,其他同学击掌伴奏
14、请学生点评表演,教师总评。
15、分组比赛,请学生自评,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三、激励体验
目的: 通过体验表现,让学生理解作品情感,能根据歌曲情绪、旋律特点,设计简单的乐器伴奏及舞蹈动作。
要求: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和表演,载歌载舞,表现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方法:师生互动、体验感悟、评价表现、
过程:
1、请一些学生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跟伴奏音乐演唱
2、学生点评伴奏
3、全体师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边唱边跳,体验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四、激励拓展
目的:感受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拓展学生视野,感受音乐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要求:感受新疆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了解56个名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方法:谈话交流、拓展欣赏
过程:
1、边听音乐边了解其它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2、师简介其它少数民族的特点
五、小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每个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文化
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各位同学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大家继续关
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5:39:26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大树桩你有几岁》        课型        唱歌课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进一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并用优美、热诚的声音唱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2.学习附点四分音符,认识“f”和“p”这两个力度记号,初步懂得力度在音乐中表达情感、塑造形象的作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用歌声互相问好。
  二. 发声练习:
  ⑴轮唱 1=C-G4/4
  3 3 4 5 ∣5 4 3 2 ∣ 1 1 2 3 ∣3 .2 2―∣
  mi ma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1 1―‖
  三. 感受三拍子的特点:
  (难点)质疑探究
  教师在钢琴上一首三拍子的曲子,《大树桩你有几岁》让学生听完后,小组讨论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后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学生答:“强弱弱,咚哒哒,(●○○)。”教师继续提问:“既然大家能听出它的节奏规律,你能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表示出来吗?怎么做都行,但节奏规律别变。”同学们做各种动作来打节奏,教师做以总结后,选出两个较好的动作,学生边听音乐边击拍子。拍击完后,教师说:“刚才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三拍子,节奏性很强,你们觉得三拍子的曲子美吗?学生答“美”,教师说:既然美,我们今天就来学唱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叫什么呢?请看图片。
  四. 导入新歌(重点)[启动激趣]
  看投影片,让学生看看图片上画了什么?(看投影片)一个大树桩爷爷正微笑地看着你们,在看看它有多大年龄呢,用什么方法判定它的年龄?学生答:“看身上的年轮。”教师总结说:“聪明,可是树桩是怎么形成的?”学生答:“伐木后留下的。”教师说:“对,伐木后才留下一个个树桩,所以在伐木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植树造林。”
  1、 出示大歌单(总结梳理)
  a. 看节奏,让学生小组讨论,找难点,视读节奏。(Ⅹ.Ⅹ ⅩⅩ∣Ⅹ――‖)
  b. 学生接龙式读节奏。(找出不足,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点)
  2、视唱歌谱:小组讨论,找出歌谱中的各种符号。(教师讲解符号的作用) ▼顿音记号(短促有力) f(强) P(弱) 3、律动让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形体动作模仿大树桩、小树,感受歌曲。
  五、结束课业教师小结,准备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5 09: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