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柯尔文手势的应用初探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8 15:2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柯尔文手势的应用初探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对于音乐教学我只能算是初窥门径,这其中有很多的方法经验需要去琢磨.本学期依旧教导小学一年级,需要更多耐心去容忍学生的初入校门不懂事,需要更多爱心去照顾学生上课以及生活、需要更多责任心去对待每个班级每个学生,从而使我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一次音乐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我听到了一节令我获益匪浅的课,这节课主要只讲音乐课中对于学生声音的处理,在课前老师让学生进行了发声练习,我注意到在这个看似非常平常的环节之中,老师运用了柯尔文手势去帮助学生了解音高的特点,看到他们默契的配合,显然他对于这个手势是经过长期训练的了,这些孩子,后来经过打听,以前都没有经过正规音乐指导,但是他们的音准都非常的好,这样的教学让我也有了一些去尝试看看的想法。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是1870年优翰?柯尔文首创的,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用恰当的手势起到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视觉化,形象化。它是教师和儿童之间进行音高、音准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甚至可以指挥儿童进行歌唱。今年我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音乐老师,这次整个一年级音乐课的任务都交给了我,在我看来一年级的音乐课应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我的责任是巨大的。除了训练学生的常规以外,我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听音乐比唱音乐还要重要,要让学生懂得音乐,就必须会听音乐,训练好学生的音乐耳朵后再轻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乐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了陶冶。听一定要“静”,从“静”中感悟体验音乐要素;唱一定要“轻”,从“轻”中学会听,从而更好地唱。柯达伊的音乐教学法重视读和写,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
  一年级是十分重要的启蒙时期,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起点,一开始教师就要立规矩,坐有坐相,站有站姿,听有听法,唱有唱路。为了将来的更好,不管花多长时间,规矩一定要坚持,俗话说“贵在坚持”,否则前功尽弃。
  一年级就让学生听的准,唱的准,有一个正确的音高概念,有的把do re mi fa sol la si 都唱成一个音高,或唱低了,或唱高了,这时运用柯尔文手势能形象的帮助孩子们掌握一定的音高感念,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唱准音高,还和教师一起互动,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课堂的气氛。
  我首先教他们认识do mi sol do 三个唱名,学会写d m s (1 3 5 i),再用手势表示它们的音高,边唱边做,然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的记忆。接着去唱音乐书里的歌谱,《国旗国旗真美丽》中的5 3 5 3 i 6 5,3 1 3 1 5 3 2,我唱前句,生唱后句,这样巩固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效果不错。第二节课继续学(re)2 (la) 6 ,第三节课学会(fa)4 ( si) 7,最后把七个唱名连起来巩固,先听钢琴,再弱唱,再边用手势边唱边听。接下去的任务是每节音乐课把这个音阶作为练声,先上行再下行,再我唱上行,学生唱下行,我唱1 3 5 ,学生唱5 3 1还可以用“U”等等方法,把这七个唱名牢记在心,年长日久地听唱,学生的音高已固定在一个高度。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能够够熟练的理解我配合我就能轻而易举的达到我的教学要求了。 学会了这些音后,学习歌曲当然不在话下,有了这个基础,接下来的音乐学习也会显得更加轻松。

港下实验小学 陆一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4 0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