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勤”练出“真功夫”—浅析小学启蒙作文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勤”练出“真功夫”—浅析小学启蒙作文教学

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八小学  赖秋燕

列·符·赞科夫曾经认为:从一年级起就可以让学生作文,不要写别人的思想,而要写他们自己的思想。通过几年的教学体验,作文教学一直是件很头疼的事,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启蒙作文,大都怕动脑、动笔,老师教学作文课更是头疼。面对小学生头脑中的一张白纸,如何引导他们表达得有条理、更细腻、有血肉,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引导学生勤用心观察
这里我所提及“观察”,并非是随便看看,或者是走马观花,而是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看,使他们内心中感受到,任何一件事物,都有生命存在,都有情感存在,都是十分有趣的东西,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充满童趣,充满梦幻,色彩斑斓,这不仅仅是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更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积累情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词语。比如,我第一次引导学生们写《我的课桌》一文时,先让他们好好观察自己面前的课桌,都说桌课是自己的好朋友,怎么把“好朋友”这份情表现出来?一般学生只用上课桌是“好朋友”、“好伙伴”等抽象的词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不仅能力较准确地认识事物,还让他们学会捕捉细节。比如,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只苍蝇,有的观察到了它的动作,比如:“两条后腿在不停地搓动”、“薄薄的翅膀在微风中颤动”、“飞动时,翅膀张开,先转一个小圈圈,接着慌慌张张飞走,像弹出去的小弹丸”等,有的观察到了它的色彩,说它“翅膀在阳光下闪着彩色的光”,有的听到了“飞行的时候,把声音拖得很长”等等,如此引导他们学会细致观察,使他们从形态、动作、声音等方面初步学会认识事物,尽管有的表达不够准确,也基本上也能做到“心中有物”。
“察颜观色”是作文的基础,特别是对细节的捕捉,对生命的感知,是孩子们写好作文的提前。比如前我让班里的几个学生去观察教室前的那颗小树,正当轻风习习,树叶摇颤,一个学生惊奇地对我说:“赖老师,为什么树叶要对我笑呢?”我说:“小树想和你交朋友。”一个孩子发现树杆上流出白色的液汁,另一个小孩对我说:“老师,小树为什么哭了?”我指着小树说:“小树受伤了,它很疼,所以就哭了,所以我们要爱护小树,不要伤害它。”一个小孩子很动情地安慰说:“小树你别哭了,我们都跟你交朋友,不许谁欺负你。”这样通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真正让它们感知到了生命的存在,充满童话色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1:35:37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学生勤动脑思考
培养思考能力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睹物思人,或睹物生情,培养学生慢慢学会寄情于物、寓情于理的能力。我认为:儿童的想象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积极想象,一部分是消极想象。他们每感知一事物时,有的表现出的是积极情绪,有时表现出的是消极情绪,不管哪种想象,只要发挥得好,丝毫不会影响作文的好坏和质量。比如我前面说到的几个孩子在观察小树时表现的情绪,他们通过观“物”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情绪,一种是感知到小树在“笑”,一种感知到小树在“哭”,前者是积极情绪,后者则是消极情绪。两种情绪都赋予了想象,充满情趣。
除了通过观察事物启发学生的想象外,我认为,通过课文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也很重要。好课文本身就是一篇很优秀的作文,我们教学生学课文,除帮他们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识字辨句、积累词汇,其中一个目的也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如何积极鼓励学生创造发散地思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在课堂宽松的氛围中去探索?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老师,更要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和平台,引导他们学会从课文语境中合理展开想象的翅膀,任其高飞。
比如,我在《小池塘》文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让学我再给学生点上几句:如此优美的景色就是我们美好的大自然,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鸟儿歌唱了,花儿开放了,同学们,美不美呀?从而巧妙地引出课文,这种既简单又激趣的方式导入,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样老师为学生的学习点燃了一朵小小的兴趣之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分析小池塘美景时,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只固定在小池塘中,而是采用现场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池塘美景发挥充分的想象,让他们畅所欲言,给学生一个充满发挥想象的空间,并以此为契机,让他们把自己想到的、课文之外的东西写下来,不乏也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有的学生写道:“弯弯的月儿仙女摇着的小船,满天的星星是天上的花儿,仙女摇着小船去采星星……”这种充满童趣的想象和文字,非常美,使他们用心去感知到了人生的真谛,从而丰富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勤动笔写作
要引导学生动笔写作文是件很难的事,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写爱动笔的兴趣?我认为,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关于《从素描着手培养小学生独立写的能力》一文,值得借鉴和深研细读,而后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因人而异培养和激发学生爱写作文的兴趣。
吴立岗教授提出的两个观点是值得借鉴的,第一是用素描创设情境,让儿童多说多写,另一个是用素描帮助儿童辩词辩句。按照吴教授的方法,我也引导过学生细心观察静物来描写,有的写道:“我的课桌很老了,脸上满是皱纹。”有的写道:“课桌的抽斗像一张大大的嘴巴,每进教室后,它一口把我的书包吞了进去,放学时又吐了出来。”有的写道:“课桌的四条腿每天都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它托着我的书,带我去知识的大海。”等等。不管他们写得如何,用词怎样,鼓励和表扬是很有必要的,把每个孩子作文中最精彩的东西拿到课堂上念给大家听,这样在让大家分享每个人的写作成果时,也让作者体验到了自己劳动成果被尊重、被肯定的喜悦,从而调动起学生们写作的兴趣。
再是辩词辩句的问题,吴立岗教授在“素描能帮学生辩词辩句”中提到,素描可以帮助儿童体会每个词代表着不同的概念和状貌,反映着不同的景象和感情色彩。我认为这不全面,素描在辞海中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用单线条描写、不加色彩的描绘;另一层意思是:文学上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吴教授所指的素描,应该指用简洁的文字来写景状物,把“物”的基本形状不加修饰地勾勒出来。我觉得这对小学生来讲,有些困难。我们培养儿童的兴趣,首先就是要让他们尽情地表达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知的事物,让他们真正融入情感去写,把自己所掌握和学到的词语都调动起来,去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喜爱的词句,表达自己的真实,才是自己最感受兴趣的东西。只有让学生在描写感兴趣的东西中炼词锤句,才能提高他们的辩词辩句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8 03: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