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时候惩罚也是一种爱教师教育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10:5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时候惩罚也是一种爱教师教育随笔
教师:陈金星
班级:大五班
日期:2016年6月4日
最近班里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多,仿佛以前给他们训好的常规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退化了。孩子们每天有说不完的话,包括吃饭和上课时。教室里时不时看到这个在跑,那个在闹,老师的话只能起到三分钟的震慑作用,三分钟之后的混乱可想而知。
     其实,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也已经从小班的“逆来顺受”变成了“敢于创新”,我们在欣慰孩子们有主见的同时也不得不头疼孩子们个人情感的毫无限制的释放。叛逆期的经典表现就是所谓的“反着干”,他们越来越敢说、能说了。而且有时也特别喜欢做一些出格,会伤及自己甚至是同伴的事情。所以,小班的教育方式——细声细语,娓娓道来已经严重激发不起孩子们倾听的兴趣。最主要的是我们不能总是给他们呈现好的一面,应该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情是要经受一定的惩罚的,强制他们去遵守很多必须要遵守的规则。所以,有时惩罚也是一种爱。
     记得曾经有一位外婆语重心长地教育我们老师怎样去教育他的外孙,“他就是一只顺毛驴,我们都是顺着他的。”我们曾经无数次的采用这种所谓的“顺着他”的教育方式,但是事过之后我们发现造成的结果就是他的变本加厉。从孔子就研究出了“因材施教”这样一种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的名词,而且这个词也被广泛的应用着。孩子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孩子选择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班里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需要循循善诱,而不是厉声呵斥。而有些孩子就是班里的强者,什么都不在乎,在尝试过种种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仍然会表现出一种盛气凌人的霸气,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只能通过惩罚来挫挫他们的锐气了。当然,我们所谓的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本着爱孩子的心理,我们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但是却并不至于要用身体上的惩罚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比如:上课不专心,喜欢交头接耳,不听讲,而且还捣乱课堂秩序,我们就只能将肇事者喊到前面,脱离开让他喋喋不休的小环境,进入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专注的接受教育;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喝水,可是明明嘴巴都快要干裂了,家长心急如焚,我们只好责令他在别人喝一杯的时候他需要喝两杯;当有些孩子吃饭时贪图玩耍,将粮食浪费的惨不忍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适当的尝试一下饥饿的滋味;当别人在玩玩具,而他只是关心用玩具来打闹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到一边清醒的反思一下自己的错误究竟是什么…… ……
     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真的很欣慰,但是大班毕业之后孩子们将面对新的学习环境,而他们要逐渐学会认真听讲,端坐整齐,懂得注意力集中的含义,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他们能够以后的路走的更加宽敞平坦,我们希望他们上了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都是班内的佼佼者,在我们的眼中,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良心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只有教育好他们,我们的教育生涯才不会有遗憾,所以,有时难免会严厉,有时难免对使用惩罚,但是,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最主要的是从每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中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知道下一步他们该怎样去做一个好孩子。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每一位父母和老师要做的重点工作,宠爱、溺爱不要发生在孩子们身上,让我们的爱变得更加理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0: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