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心设计教、学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8:2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互动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乐东县冲坡中学  陈木萍

关键词:设计  问题  提高  效率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化学教学的一些实践,讲述通过不同的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师生互动的方式改进,让学生更多参与和互动教学,更容易消化吸收课堂传递的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对知识进行自我组织和自我完善等等,这些是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而这些理念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些理念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我个人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设计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知识是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和概念,但它也是鲜活的,且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身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需要或想要知道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的问题,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将要学习的内容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或者满足某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的,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知识点的探索和学习,主动积极地去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这一抽象内容时,我让学生回想“曹冲称象”的故事,接着引导学生得知曹冲称象的方法“把整体化为零散”,然后我设计问题:①你能用天平称称出一粒绿豆的质量吗?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可用“把零散积为整体”的方法,即先数出一定数量的绿豆,称出其总质量,再计算出一粒绿豆的质量。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起“集体”的概念。我又接着设计问题:②如何称出一个分子的质量?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就可得出:先称出一定数目的分子的质量,再计算一个分子的质量。这时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学生对认识学习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并且能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方法通俗的代入理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又如在学习漂白粉、次氯酸的氧化性性质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什么物质消毒自来水?它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而真正起消毒作用的是什么物质?已知氯化钠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NaCl + H2O = NaClO + H2 ,根据这个原理可制得一种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器装置,这种装置被人们广泛地使用,你知道该装置适合在哪些场所应用吗?应用它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学习氢氧化铝的性质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电视上的一则广告是胃胀、胃酸请用“胃舒平”,“胃舒平”中的化学成分是什么?为什么“胃舒平”能治疗胃病?这些问题和我们即将学习的氢氧化铝有什么关系呢?在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我设计的问题是:家里炒菜用的铁锅,若炒菜后未洗净擦干,第二天就会发现铁锅生锈,而铁锅若洗净擦干就没有上面的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蛋白质的变性性质时,设计的问题是:食店的师傅一般先用热水烫漂蔬菜,然后才加工蔬菜。你知道为什么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9 18:28:53 | 只看该作者

二、设计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质疑的问题,让学生获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新知识,并在实验、练习中活学活用。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新课程强调:教师不仅教教材,还要用教材教。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又是理解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这样的理念之下,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以教材上化学实验的异常现象去设计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挖掘教材。结合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可趣性,设计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质疑的问题,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还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新知识,同时得到的往往是来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时,当学生用类比方法预测碳酸钠可以跟盐酸反应后,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并提问得到两种不同现象的两个代表他们的实验操作情况,接着我提出问题:在这两种现象中各发生了怎样的反应?若现有两瓶都失去标签的碳酸钠溶液和盐酸,不用其它试剂,你能区分它们吗?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知:①往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 HCl = NaHCO3 +NaCl  NaHCO3 + HCl =NaCl +H2O + CO2   ②往盐酸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为:Na2CO3 +2HCl = NaCl + H2O+ CO2 ③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可以通过互滴的方法进行鉴别。
又如在学习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性质时,我让学生做实验:往浓溴水中滴加苯酚溶液。结果,学生观察到两种不同现象:一种有白色沉淀生成,一种没有。这时我让得到两种不同现象的两个代表上讲台演示实验,同时提出问题: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有什么不同?随着苯酚的加入,由观察到的现象(白色沉淀量越来越多)能说明生成物在溴水中的溶解情况吗?能否说明生成物不与苯酚反应?滴加苯酚至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样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得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苯酚与浓溴水反应时,浓溴水要过量,苯酚要少量,否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过量的苯酚而得不到白色沉淀。
朱熹曾经说过: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围绕学生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的质疑,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的同时,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拓展,能力也得到提高 ,也即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设计能引导学生储存、积累和发展化学知识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把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学习是累积性的,但不是把学过的知识简单地加和在一起,而是对所学过的知识深化、突破、超越。因此设计一些能引导学生储存、积累和发展化学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亲自去交流、讨论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变化思维角度,重组知识,构建知识,触发学生更深刻的思考,加深了对学习方法和知识的理解,从整体上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和把握,并把所学知识形成网络,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总的来说在获的知识的同时,还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完《氮的循环》这节内容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①这节内容中涉及到哪些含氮的物质?请按氮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这些含氮的物质。②哪些含氮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请用箭头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并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亲自去完成,在这过程当中学生已经自主将已有的知识综合,也就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就形成并储存一条新的知识链。
又如在学习完有机化学中的烃、烃的衍生物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学过的哪类有机物可以跟溴水发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它们与溴水发生反应时,各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又是多少?哪些常见的有机物能与溴水发生萃取而使溴水褪色?
四、不拘一格的交流、互动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对知识理解的误区,并及时改正。
课堂的问题互动,可以不拘以提问这一种方式。在化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流动小组的方式,将班级学生随机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个别问题的竞争回答,可以设计分头问题讨论、抢答,小组代表表述,讲解这些方式,不仅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交流想法,通过学生的各抒已见,教师更容易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理解的误区并及时进行更正;而学生在不同的小组中讨论、交流,也更容易吸纳其他人的理解优势,发现自己的理解误区并改正。在这样相对轻松,有趣的角逐、讨论环境中学生也更容易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对话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新课程的理念正不断地改变着我们和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蒋敦杰    杨四耕    高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海南出版社
鈡启泉    崔允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