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3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如何做到“有教无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2 00:3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如何做到“有教无类”
                          公坡中心学校  陈文慧 序号:65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经常说“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指的是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权利。“有教无类”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凭个人好恶、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给孩子贴标签,要以教师的大爱,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学校和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教无类强调无论高低贵贱、种族出身,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强调人皆可成才的可能性,“习相远”突出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下面就一年来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我对“有教无类”的看法。
当今青少年强调个性、独立,常常有点“自我中心主义”。学校八年级(二)有不少这样的学生,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他们只要集体照顾,不讲集体纪律,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却不愿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服从他人及集体。我们不少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某学生在课堂上一再违反纪律,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这可不得了了,他好象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你与他结下了莫大冤仇似的。这种人强烈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己也得尊重别人。他无心学习,到了自我放弃,一无所望的地步。面对如此“讨厌”的学生,我只能发现他爱吃喝,身体结实健壮的优点,于是建议体育老师多关注,鼓励他从体育特长方面发展。没想到该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训练,参加市中学生田径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最后到海口市一中就读。从此,他遵守纪律,积极训练学习,不再是令人头痛的学生。
     这个案例是教育教学中“有教无类”的比较好的见证。该学生的转变很好地阐明 “有教无类”、“施教有类”的辩证思想。此案例给我的教育引出了很多的反思:
一是从案例中能让我明确如何对所谓的“差生”进行培养。有的学生读书不行,可是动手能力就很不错,运动场上是一员猛将。学生的智力结构往往是多维的和开放的,那么我们的教学有更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发掘学生的特长而教。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的支点,完成教育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取得成功。
二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有教无类。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基础教育开设的每一门课程,一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有特殊的喜爱,每个学科的教师都可培养出一些专才,特别是注重对这一部分学生优势的发现,专门培养,并通过教学去实现。不要总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同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样的教育会使教育的成功率更大。
三是转变教育观念,心中要装有全体学生,不要眼睛只盯住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要关注成绩不优秀却有其他特长的学生。不单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考试,也要培养学生的其他技能,特别是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特长,让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
有教无类,为了一切的孩子。多去关注我们的问题学生,多关注问题学生的问题。有教无类,培育出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来,新的爱迪生、新的邱吉尔、新的毕加索、新的爱因斯坦……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只要我们都重视起来,有教无类,为了一切学生,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好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 02: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