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甲午战争》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电影甲午战争观后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甲午战争》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电影甲午战争观后感受

  我看过很多电影,有:《宝葫芦的秘密》、《变形飞车》、《赛场大反攻》、《忍者神龟》等等,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电影《甲午战争》了。

  电影描述了1894年,日本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北洋大臣李鸿章极力主张求和。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主动请缨,海战中,邓世昌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因为炮弹已经打完了,邓世昌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做出了这个决定后,全舰无一人退缩。但是在追赶”吉野“号时,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看完这部电影,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可以伤痛,但那不是重点。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里,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被侵略瓜分的结局。

  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3:49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海战读后感       盛佳龙

  以前,日本人在海上攻打我们中国军舰,我们中国大败,重要原因就是不团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中国大败了。以前,日本人就想占领我们钓鱼岛,但并没有成功,现在又想占领我们钓鱼岛,我们中国人的不会答应的!

  在打仗的时候,需要钱买军舰,可是钱呢?都被那些贪官贪污了,我们中国就连买弹药的钱也没有了。所以,一定要裁决这些人,不要让他们殃国殃民的!

  现在我们中国打得过日本吗?这个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败中国的,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不好惹,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但作为中学生的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中国做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3:54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战争读后感

  大家最近都看了什么样的影片呢?众人:”甲午战争。“这么巧,我也看了这部电影了,那么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甲午战争》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中国的科技十分落后。有一次,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海上挑战。慈禧太后十分生气,便出动了当时最强大的北洋舰队,但是因为清政府不给北洋舰队维修、改造费,再加上日本花了大量的积蓄购买战舰。在甲午战争上惨败……

  看了这部作品我想,慈禧太后实在是太可恶了,为了自己能玩儿好,将国家的钱全部花在了她的的吃喝玩乐上,使全国腐败,经济落后,最终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如果慈禧太后肯将那些钱用在祖国的事业发展上,我们也许就能反败为胜了。不过那个故事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的其中之一,那就让我们看看下一个故事吧!

  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十分懒惰,中国十分缺失人才,再加上清政府腐败和北洋舰队的实力十分的弱小,才导致甲午战争的失败。

  不论有多少故事都不能改变甲午战争的历史,为了让这样的历史不再发生,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不断变强,成为世界强国。大家一起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3:58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海战读后感

  爸爸妈妈带我去威海玩的时候,给我买了一本《甲午海战》的书。这本书非常有意义,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在丰岛海域突袭北洋海军运兵船,终于挑起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打了8个月,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为第一阶段,主要包括丰岛海战,成欢陆战,平壤之战和黄海海战,丰岛海战拉开了战争的序幕。9月18日至11月22日为第二阶段,主要有鸭绿防之站和金旅之战等故事。11月23日至1895年3月29日为第三阶段,主要有辽东之战,辽南之战,辽河下游之战和威海之战,刘公岛保卫战等故事。

  在甲午海战中,以民族英雄邓世昌为代表的北洋海军将士们,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的英雄壮举可谓感天地,泣鬼神,永垂千古。英雄的鲜血来换甲午战争的惨败,民族英雄们何以瞑目?甲午战争的爆发和清政府的战败,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以慈禧为代表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导致的必然结果。甲午战争中,慈禧拨给前线的经费才300万两白银,而她一个人过生日竟化掉了白银1000万两以上。真是“宁可国破,不可不乐”。更可气的是,在日寇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慈禧却在京城欢度她六十大寿庆典。在旅顺,日军更是惨无人道的连续了4天大屠杀,杀害无辜中国百姓两万多人。

  读完这本书后,我非常的气愤,让我感到慈禧太后非常自私,不顾国家的存亡。但我们的祖国又出现了一些民族英雄让我感到高兴,现在国家安宁,科技也在向前发展,我现在要好好的学习,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让国家更加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4:01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战争读后感    陈健雄

  你想知道甲午海战壮烈过程吗?你想了解北洋海军成败历史吗?你想了解甲午战争的内幕吗?那就请你翻开《甲午海战》一书吧!

  1894——1896

  这本书书详细介绍了甲午海战的前因后果及其壮烈的过程,甲午海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丰岛海战,第二阶段黄海大东沟海战,第三阶段成欢陆战及威海保卫战。这本书真实地讲述了甲午海战的残酷,以警示后人,不要忘了甲午。

  读了这本书,我心里有感而发,甲午海战它以事实向人们证明了清政府海防的脆弱,从而也昭示后人要搞好国防,不要忘了甲午。甲午战争,为中国近代海军史抹上悲哀的一笔。当我读到“全力以赴,撞沉吉野”时,这是邓世昌最后吼出的命令,我的内心深深地震撼了。致远舰为撞沉敌队旗舰,不惜牺牲自己,这真是一次壮举,虽然他们没能完成壮举,但是致远舰上的中华男儿们都是英雄。甲午海战它毁殁了中国最早的海军,但是在这次海战中,中国诞生了一批铁骨铮铮的男儿!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读后相信所有的中国人心潮都会沸腾,朋友们,不要忘了甲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4:06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海战读后感       徐秋晗

  11岁的我已经读过了许多书,今年暑假我读了《甲午海战》这本书,它使我心中似乎有一股澎湃的波涛在涌动 ……

  中日甲午海战摧毁了最早的中国海军 , 它改写了中国的近代历史 , 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也诞生了一批铮铮铁骨的中华男儿。此时我的脑海中呈现了英勇的场面:在炮弹全部用完了的情况下,管带郑世昌命令军舰“致远号”加速前进去撞沉“吉野号”,想和它同归于尽,战士们站在主甲板上,盼望着撞沉吉野的那一刻,这时所有日本军舰全向“致远号”发起了进攻,众多的炮火引爆了致远号的鱼雷,舰仓大面积进水,可郑世昌却不愿弃舰,发誓与爱舰共存亡,最后全舰 250 人只有 7 人生还,这是多么的悲壮!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来侵略中国呢?因为清朝政府墨守成规、腐败、无能,使我们中国落后,在西方国家普遍用枪炮作战时,我国还在用刀箭。真是落后就要挨打啊!要想国家强大,就要发展科技。新中国建国以来,有许多科学家为我国在各领域做出了很多杰出贡献,比如钱三强,他为了“两弹一星”做出卓越的功勋。还有许多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造出了宇宙飞船,让我们中国人也飞上了太空,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虽然我们现在做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命运,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能只说不做。我们身边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表现很好,老师一走,就变了样。也有些同学老是嫌学习苦、学习累,作业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可让我们仔细想想,现在四川灾区的孩子们在失去家园亲人的情况下,还搭起了简易棚在认真学习着知识 ……, 这样我们是不是会感到惭愧,将来又怎样为国家做贡献,科技兴国呢?

  同学们,请我们一起努力 , 学好文化知识 , 让全世界知道我们不再是一百年前的“东亚病夫”,而是自立自强,敢于进取的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6-8-17 01:04:10 | 只看该作者
甲午战争读后感

  今天下午看完了陈舜臣的历史大作《甲午战争》,虽然是小说,但是作者却写得一波三折,使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而不厌烦。历史小说是最难写的,许多人写的历史小说使读者看着不知所云,而陈舜臣则不同,他能将复杂的历史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袁世凯的专横狡猾,李鸿章的老谋深算,金玉均的理想主义,他们的性格无一不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这正是陈舜臣的写作风格,他没有把大量笔墨用在人物对白上,相反,他对历史人物的心理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作了详细、深刻的剖析,所以即便人物对白甚少,读者在看了他的作品之后也能深刻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所处历史背景。陈舜臣是写推理小说出名的,这也难怪他能如此深地把握人的心理活动了。

  我第一次听到陈舜臣这个名字,还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呢,其实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中国人,而他不过是出生于日本,算是半个日本人吧,不过也正因为他的血统是中国人,而在日本出生成长,所以他对祖国的历史能从一个客观角度去观察,尤其是他成长在和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所以更能理解这两个国家的相同和不同吧。陈舜臣之所以从近代史入手,主要与他的身世有关,正如他自已所说”我是台湾人,由于战争我变为日本人,二十多岁时又恢复为中国人,我想再一次查清究竟如此玩弄自己命运的是什么,因为这是决定我命运的战争。“

  ”能以外国人不同的民族性说服日本人的,只有陈舜臣!“也许司马辽太郎的这段注解是对作者最好的评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0-21 16: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