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0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6省级骨干教师材料《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6省级骨干教师材料《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与反思
陵水县实验小学  殷礼诗
教材分析
《老人与海鸥》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此文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学情分析:
     此次教学这篇课文,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老人对海鸥的爱。作为高年级学生,应该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可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学生对写作方法并不是很了解。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我决定以《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会细节描写的方法,以此逐步树立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段落,认读“塑料、乐谱、抑扬顿挫”等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老人关爱海鸥的具体事例。
3、学习作者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把喂海鸥、夸海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仿写。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老人关爱海鸥的具体事例。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把喂海鸥、夸海鸥写具体的写作方法。并指导学生仿写。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激情导入,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一同走进发生在昆明翠湖旁一个真实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21  老人与海鸥
师:故事的主人公就是——
生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简短的话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齐读课题认识课文中的主人公。】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的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课件出示)
    2、师生交流,师相机指导学生用关键词概括具体事例,引出“老人爱海鸥”“海鸥送老人”两个画面。
三、感受“老人爱海鸥”,学习写法
(一)学习“喂海鸥”事例
    1、生自由朗读1至13自然段,要求读流利,读准确。
    2、师指名生读句子,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生齐读句子,师小结。
4、指名读段落,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
5、理解段落意思,抓住“小心地、退、撮”等词语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密和谐。
6、师指导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7、师出示动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师巡视指导。
8、师生交流,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段落,主抓“喂海鸥”这一事例深入理解老人对海鸥的关爱,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动词进行仿写。】
(二)学习“夸海鸥”事例
1、师:作者用动作描写把喂海鸥写具体,那唤海鸥,夸海鸥又是用什么描写呢?
2、生答,指名生读句子
3、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读出老人对海鸥的喜爱、
4、师:为什么老人这么喜欢海鸥呢?
5、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段话。
6、全班齐读,再次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7、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习“喂海鸥”事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夸海鸥”事例,通过交流再次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进一步指导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借鉴文中的细节描写,写一写自己平时和小动物的相处的过程,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要写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喂海鸥
     老人爱海鸥    唤海鸥
                   夸海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2 16:10:31 | 只看该作者
《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经过多次打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终于定稿了,也最终展示给教师们看了,在教师们的肯定声中,我看到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意识这种教法的希望。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借助范本训练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它会涉及许多关于写作方面、阅读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如果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点,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所以要进行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得了解这个主题的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研读文本,找到适合符合主题的切入点,主抓这一点进行教学。
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经过多次研读,发现这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是以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在事例中加入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抓住这一点我写了教学设计的初稿,并进行了第一次试教,试教效果不太好,觉得教师讲的写作方法太多,没有抓住主要的写作方法进行讲解,内容过于笼统,不适合高年级学生。于是进行了第二次修改,这次修改就主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进行引导,并进行句子仿写,经过第二次试教,觉得训练点更加突出,学生也理解得更加透彻,所以第二次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在指导仿写的过程中过于粗糙,出现学生朗读不到位,用词不准确,表达不通顺等现象,因此我再进行了第三次修改,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师为其提供好词,引导学生运用到仿写中,经过这样的修改,第三次的试教就顺利了许多,学生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方法,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当然,在教学中还是遇到许多问题,例如导入还不够精简,仿写应该放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再进行等,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借助文本适当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让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辅相成,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20: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