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2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党委书记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赛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8:2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党委书记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赛发言稿
xx商贸学院辅导员职业赛历时两个月,今天是决赛。刚才听了大家的演讲和与学生现场谈心谈话,体现了大家昂扬的精神状态、专业的职业素养,我对大家精彩比赛表示赞赏!从一个同行或者老辅导员的角度,我讲一讲。因为我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辅导员岗位或者与辅导员相关的岗位上工作。
一、 什么是辅导员
顾名思义,辅助、帮助,引导。 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与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指导学生课外活动。一句话就是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的岗位特点,用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话讲,辅导员(班主任)是所有教师中责任最大、最幸苦,也是最不想干的活儿。
二、职业赛的目的意义
1、它是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现场应变能力。
2、它是对工作实践的检验。工作实践包括学风建设、班级建设;安全稳定、心理健康;网络舆情,成人成才;贫困资助、家校沟通。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对今后工作的启发。
3、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是对你所掌握的教育规律以及你辅导学生时所运用的方法、手段的检验。我认为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一切所谓的方法、手段、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没有现成的,拿来就可以用的;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适合的、有效的、能体现差异性的、个性化的教育就是最好的办法。(孔子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三、谈几点认识
1、教育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李克强总理说:“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所以,教育,急躁不得,浮躁不得。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教育的核心,在于灵魂的洗礼,心灵的成长。教育的本源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好的习惯。现在,很多学者都在谈教育应回归本质。而并不是我们常说的是为了适应外界!因为很多学生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中最乱的东西学会了,学校教的主流价值(核心价值观)全都忘了。学会了迎奉,学会了违心,学会了只看表面,不看本质。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丰富学生的内心。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固有的)指向。包括我们搭建的“党建与学生工作作坊”,也只是试图研究“适合”、“合适”的方法,让某些结论去指导一般性的个体学生,而对于差异性、特殊性的学生,我们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照抄照搬的方法去直接套用。我们常讲,“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不会教,体现在方法照搬,手段单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要“潜心育人”,不能浮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5 08:22:49 | 只看该作者

四、谈几点希望和要求
1、读几类有用的书,指导学生工作实践
一类是:理论书籍。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这一类书要精读、学懂,体现老师的理论水平)
二类是:心理学书籍。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心理指使,重点是对心理学生的引导和掌握对学生危机干预的方法。
三类是:实践书籍。大学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
作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以上这三类书必看必学。
因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意义;是研究对象,告知我们研究的方法和学校管理;
因为就业是告知学生“就业的形势与政策”、“就业心理学”、应聘职业的技巧、职场生存、职业选择、创业选择。就业决不是上大学的目的,不读书也可以就业。如果仅仅为了就业,大可不必上大学。我们之所以上大学,就是读完大学后与别人的“诸多不一样”,比如:起点、层次、质量、发展后劲、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不一样。
因为人生需要规划,大学阶段同样需要规划。告知我们的学生,大学阶段还不是职业阶段,它只是职业的准备阶段,而不要在在校期间盲目的去走向市场,打工、开公司、兼职,这样容易荒废学业,学生的天职主要是学习。
在校学生创业需谨慎!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树立学生创业的意识,提升学生创业的精神,让学生感知创业的过程。
2、热爱职业,努力成为职业化辅导员
辅导员的工作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工作的对象具有差异性;工作的表象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工作的视野具有前瞻性,继承性和创新性。要朝职业化辅导员方向努力。
3、奉献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就是热爱、关爱。因为爱是感化的源泉,是温暖的力量。爱可以融雪化冰,它是洒在冰雪上的一缕阳光,也许一缕一丝阳光不能融化掉冰雪,但是一片阳光、永恒的持久的温暖终将融化冰雪,被温暖的人终将得到感化。我们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对此,应该深有体会。爱,更是学生转变的动力(学生的失足往往是缺少爱)。所以,我们要成为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我们的工作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1 16: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