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神奇的……最好的……小学教师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11:46: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神奇的……最好的……小学教师日志
武进区城东小学  章瑞华
当老师的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时我们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反复地强调,反复地教育,可学生总是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多时候同一个问题在一个学生身上反复出现,或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反复出现。
如:上课时总有学生会做小动作,有时管了这边那边又在动了,老师常常顾此失彼;又比如明明三令五申不能带一些有危险性的玩具到学校,可总是一个、两个学生会时不时地在身上出现小刀、刀片、尖锐物品等;又比如在写字比赛时学生的字一般都能比较工整,可平时的作业本上学生往往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贪快,总会把字写得潦草一些,即便经常强调要把字写端正也效果不大。如此种种的现象一直存在,常令我们倍感失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中,我觉得以下方法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一、神奇的座位
在我们的班里,学生的座位并不是按由低到高排列的。因为我发现一些个子高的学生坐在后面,往往以为老师看不到他(她),因此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因此,我把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高个子排到了最前面,坐在中间的第一排或旁边的一、二排,既不会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同时又大大提高了这些同学的注意力。如四(1)班的吕昊、刘润、方子洋、方自信、方程等同学,就是在坐到前面后有了很大的改变,各方面的表现有了好转,如注意力大大地集中了,作业正确率更高了,书写更工整了,课堂上举手发言更积极了。
二、神奇的称赞
作为一名老师,班里有五十几名学生,有时难免有生气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学生守纪律,听话,可以少给自己添麻烦,可有时有些学生并不卖你的账,他们会想出这样那样的事情来让你始料不及。而你的生气、发脾气有时又会显得那么无助与无力。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不曾打动他们的心灵,而仅仅用说教、压制、训斥来对待他们,即便一时能有所收效,但情况马上会有反弹。这时,鼓励和称赞就会发挥神奇的魔力。
如四(2)班的朱雅婧同学,每次的作业都还算认真,但不能达到我所要求的优☆☆,而每一次作业本上只能得优☆对她来讲也没什么大的触动。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想,我故意给她一次优☆☆,她兴许会更好些。果然,在优☆☆之后的几次作业中,她的字越写越认真,错误率也更少了,每次作业几乎都能得到名正言顺的优☆☆了。这样的事我也在费芸希、钱书涵、卞文浩等同学的身上试过,我发现一个小小的优☆☆,对学生来说有着神奇的魔力,它带给学生无形的推动力,让孩子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
三、神奇的沟通
为了达到对全班同学的教育作用,我们经常在班里对全体同学说一些行为规范的要求,说一些做人的道理。但要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还得依赖于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或是校园的草地上;或是在办公室里与老师并坐在一张椅子上;或是在教室外的栏杆边。就这样与孩子面对面地沟通着,尽量表扬他,鼓励他,尽量多发现他的优点,然后婉转地,恰如其分地提出你的希望与要求。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了,这份关心与爱就会化作他成长的动力,化作他改正缺点向着更高、更远、更好的目标迈进的动力。
我们的沟通还可以表现在用于家校联系的“和教育”上;表现在与家长的电话联系、家作记录本上的留言、家长接送面对面的对话以及家访时的交流上。如四(2)班的邹德翔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妈妈总以为他在家里很懂事,在学校也一定会很乖。可在学校,每次排队他总会说话,每次上课他总爱转到后面去,每次作业他的字总是不够工整,每次有起哄、吵架之类的事,他总是其中之一。在老师的眼里看来,他是个自控能力不强的孩子,最喜欢的事是与别人打打闹闹。有时明明讲过不要把漫画书、小刀之类的东西带到学校来,只有他似乎没听见似的,一次又一次地犯规。这样的孩子所能依靠的只有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教育了。因此,我与他的妈妈有了一次长谈,把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包括优点与缺点都作了交流,家长听了,似乎如梦初醒,并答应与老师配合,共同改正他的一些缺点。自那以后,邹德翔慢慢变得规范了。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书写也工整了,还乐意帮助他人,为班级做事,我与家长都很高兴。
四、神奇的故事
故事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有时面对孩子们在行为规范及思想认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会找一些浅显易懂又蕴意较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如我讲了《三个神童》的故事,告诉学生非智力因素(行为习惯等)比智力因素(如聪明等)更重要。学了《小柳树和小枣树》,学生会从自己班内、自己的身边找出像小枣树那样的人,觉得他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又譬如像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孩子们感受到对残疾人来说,一个健康的身躯是那么的宝贵,而我们作为一个健康人,却常常忽视我们所拥有的宝贵的东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6 15: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