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蹲下身,走进孩子的世界小学老师教育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8:4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蹲下身,走进孩子的世界小学老师教育故事
  多年前曾读过一篇名为《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的文章,讲的是成人要从孩子的视界出发去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生活,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当时我很有同感,但对此也没再作深入的思考,很快就淡忘了。
  清明节那天发生在我们几个大人与孩子们之间的一件小事,却再一次引起了我对“蹲下身来看孩子的世界”这一命题的关注与思考。
  清明节那天,我与妹妹都带着孩子回娘家团聚,我们两人站在院中聊天时,她突然惊喜地赞叹道:“好美的油菜花!”我顺着她所指望去,蓦然河对岸田野中有一抹明黄涌入眼帘,真的好美!“难得的翠绿、难得的金黄啊!等会儿我们带孩子们去拍几张照吧。”我应道。“阿姨,我也要去拍照”、“我也去、我也去”,听到拍照,刚上幼儿园小班的外甥女和还未上幼儿园的小侄女跑着跳着奔过来。“当然得带你们去啦。你们看,油菜花的颜色多美啊,你们两个小不点儿穿着粉红色的毛衣往这一片黄色中一站,那真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我括一下她们的小鼻子对她们说。孩子们甜甜地笑了,但眼神中分明还有一丝茫然,见她们使劲地踮着脚尖,我忽然明白了什么,蹲下身从与她们目光平齐的角度望出去,哪有什么油菜花啊,眼前分明是一睹灰色的水泥围墙。于是我一手一个抱起她们,高高举起,让她们也能越过围墙的阻碍领略春天的美景,孩子们拍着小手高兴地叫:“真漂亮!真漂亮!”
  这件小事使我顿悟: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成人是多么的不同!我们站高了,看远了,总以为孩子的感受与我们成人是相同的,事实上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作为大人,不能总站着,居高临下地审视孩子,滔滔不绝地训斥孩子,而应该蹲下身,和孩子站在同一视平线上,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生活中是这样,教育教学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教师,我们或许已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不经意间忽略了孩子们本身的水平及需求。所以,在与学生相处时,我们真应该蹲下身子,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
  蹲下来看孩子,要求教师学会倾听,做孩子忠实的听众。不轻慢孩子的期待、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不轻视孩子们简单幼稚的问题,面对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千万不能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不耐烦,而应该保持微笑、热情地看着说话的孩子,并常常表现出惊讶的样子,赞叹道:“真是这样吗?”“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你真棒!我简直不敢相信!”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孩子所说的话的充满兴趣,同时对孩子所提的问题进行热情的点拨,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样,孩子们自然就乐于向你敞开心扉。所以,当老师的,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
  蹲下来看孩子,要求教师尊重孩子,学会商量。孩子虽小,但他们并非缩小的成人版,他们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随着知识面的不断拓展,他们逐渐学会自己观察、独立思考,对一些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一味以成人的标准来思考和行动,那么就会压抑孩子健康的个性和心理发展,不利于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平等地和学生相处,遇事多与孩子们商量:“这样做行吗?”“你喜欢不喜欢?”“这件事这样处理可以吗?”“这样讲你听得懂吗?”如此,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自然会奋发向上,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蹲下来看孩子,要求教师以一颗平常心去理解和宽容孩子的过错。一个几十个人的集体,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个性爱好、性格特征、智商水平、知识经验等皆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差异很大。作为教师,要用大自然包容万物一样的胸怀包容我们的学生,敬其所长,恕其所短。不要总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一丝缺陷,一味埋怨责备,而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易地而处”,将心比心,给予充分的理解,用宽容发展的目光看孩子,帮助孩子找出产生过错或失误的原因,了解和掌握防止过失的方法。这样,孩子不仅能“吃一堑、长一智”,还会在教师的尊重与信赖的激励下,消除自卑心理,点燃起积极上进的火焰。
  蹲下来看孩子,要求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中。最好像个大姐姐或大哥哥,跟孩子们一起看卡通片和漫画书,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宇宙的边际、外星人、爱因斯坦的大脑;教孩子们用树叶吹哨;跟孩子们一起玩溜溜球……
  蹲下来看孩子,要求教师能顺应孩子的天性和情感需求,创设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孩子的心灵舒展,思维之树茁壮成长……
  蹲下来看孩子,才不会因为学生注意力分散而动怒;才不会因为学生的想法与自己相左而窝火;才不会因为学生远离教学预设的轨道而失望。蹲下来看孩子,才能看到孩子眼中奇妙的世界,才能听到孩子心灵的呼声,才能摸准孩子跳动的脉博,才能与孩子的情感产生共鸣。蹲下来看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里,去感知他们感知的一切,成为他们的朋友。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本来只是一句口号,但一旦我们将其从理念落实到行动,它带给我们的必将是一种直接的、强烈的、有效的冲击。表面看起来,我们只变换了视线,而从深层来讲,它改变的却是整个的师生关系系统。“因理解而慈悲”——借用张爱玲的这句话看待我们的教育,教师们也会在对孩子的理解中慈悲起来,切实关注到孩子们在环境中的真实体验。
  让我们蹲下身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港下实验小学 周晓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09: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