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欣赏(200篇)

[复制链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武夷山市崇安中心小学 吴明月



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及时反馈习作的指导结果与提高批改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完成习作并经过教师批改后进行的,是对学生一次作文训练的二次指导。那么如何优化习作讲评流程,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一、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注知道改在哪里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大部分老师已充分认识到“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改,学生习作重改不重评”所存在的弊端,在评改学生习作时,能把学生放在主动地位上,做到多批少改,批有启发,改有示范,更多地留给学生自主时空。这样在讲评课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就有了发挥的余地。课上,首先应引导学生读懂老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从眉批中了解老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从总批中领悟老师对习作是否符合本单元习作要求的评判,从老师的修改符号中学习怎样规范地修改习作。

二、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在作文讲评课上,采取小组合作评改,可以克服教师讲评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弊端。

1.互读互评,听取合作伙伴的意见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包括别人的文章,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讲评中,可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传阅习作,互读互评。在小组合作中,可组织写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同学根据他人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感受。如“记一项活动”的习作,有不少同学写到夏季游泳活动,评讲时,要让这些同学针对别人的习作,讲讲各自不同的经历,让学生在群体互补中把活动说具体,又能交流在不同水域中(大海、小河、游泳池等)的感受。

2.教师巡视,即时进行指导

美国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的格雷夫斯教授认为:“师生之间的正常磋商才是真正的写作教学的基础。”为此,在学生小组合作评议中,教师要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对各组中争论较多的话题要认真倾听,同时要因文因人而异地适时点拨,满足学生的即时求援需要。教师的参与,不要厚此薄彼,对各小组要一视同仁,使教师真正成为各小组的一员。

三、让学生在班级交流中汲取成功的例子

在学生小组合作讲评的基础上,教师应联系班级学生和习作实际,把各小组推荐的习作和同学的意见放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让学生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

1.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写好本次习作的例子

小学生由于受各自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限制,在每次习作训练中所暴露出来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这些问题不可能在每次讲评时都涉及到,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讲评就都能得到解决。因此,在讲评时,可紧扣每次习作训练的基本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选择成功的例子在班级中交流。如在第七册第四单元“讲述一张家庭照的故事或发生在家庭成员中的一件事”这一次习作,通过批改,了解到由于是回忆往事,有不少学生习作存在着内容简单、描写失真的毛病。因此在讲评时,针对这一毛病选择一篇较切合习作提示要求的优秀习作,让学生对照“家庭照”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针对习作中写到的主要事情,各抒己见,让学生从交流的例子中汲取别人的成功经验,找到学习的榜样。

2.交流让学生悟到怎样进行二次习作的例子

习作交流在顾及全体学生的同时,还应有所侧重地偏向对中下生的指导。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带有特殊意义的例子(如学生选材比较新颖、符合本地实际,但例子中缺漏却较多等)在班上进行交流。这种习作交流,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评,即通过同一学生修改前后的两篇习作进行对比,侧重让学生欣赏经习作者及小组集体评改后的习作,让学生感受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物感兴趣,并在内心起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事情就会更加关心,想再做一次。因此,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获得一次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参照老师和同学们的修改意见,结合自己原有的体会进行二次习作,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低年级阅读指导课方法初探



秦皇岛市卢龙县第一实验小学 郭晓静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指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几句话不但提出了九年义务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目标,概括出了阅读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巨大影响,而且指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靠大量阅读。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语文课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低年级儿童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抓住开读的最佳时段,培养学生从小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五个方面谈一谈如何上好起步阶段的阅读指导课。



一、铺设过渡阶梯 引导儿童顺利起步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获取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有关研究表明:汉语的读与写,必须有2000左右的识字量作为基本条件。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虽然识字量少,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拼读音节的能力,在这个时期,开设阅读课,既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拼读音节的速度,又可以认识和巩固常用汉字,扩大识字量。这个阶段的指导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铺设好过渡的阶梯,引领学生认识书籍,走进书籍的殿堂,激发儿童阅读的兴趣。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看。首先,教师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去参观,亲自看一看那些内容丰富的图书,听一听图书管理员饶有趣味的介绍,使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其次,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中、高年级学生组织的手抄报展览、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2.讲。在看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喜欢读书、读书成才的故事和有关书的格言,让学生认识到书对我们学习的重要性。知道读书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



3.听。低年级的小学生识字量少,存在着比较大的阅读障碍,在起步阶段。就要借助“听”的力量,教师可以给学生读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古诗等。也可让那些平时喜欢读书的同学读给大家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这时,就会产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此时再让学生开始阅读就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



二、教给读书方法 帮助儿童学会读书



低年级儿童是从兴趣的角度去读书的,至于怎么读和应该读懂些什么,他们并不知道,教师应从方法上多给予具体的指导。低年级儿童采用的主要是精读法,在阅读时应该遵循“五步读书法”,做到“四个结合”。



五步读书法:



1.审题设疑。即读一篇文章之前要让学生根据题目自己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带着问题去读,有利于边读边想,要比无目的的读效果要好得多。



2.粗读感知。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较少,在阅读时常常需要借助拼音。初读时,读得不太连贯,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读上,缺乏对读物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对内容的初步感知上。



3.细读理解。这一环节是对读物内容的深入理解,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在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抓住读物的主要内容。



4.诵读积累。在对读物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写得好的词、句、段,反复诵读和揣摩,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使文章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5.总结收获。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都要问问自己:增长了哪些知识?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这最后一步对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个结合”:



1.拼音与文字相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大多是拼音读物,因为他们的识字量少,在读书时对拼音的依赖性很强,有的同学干脆只看拼音不看文字,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目视双行,做到阅读时拼音与文字相结合。



2.文字与插图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指出:能借助读物种的图画阅读。这是因为儿童读物大多有精美的插图,起着补充文字的作用,它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内容,丰富想象,增强语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要求学生阅读文字和观察插图相结合。



3.读书与思考相结合。边读边想是读书最基本的方法,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也不知道思考什么,因此教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尤其是在二年级下学期,学会默读以后,就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一是加快阅读速度,二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思考。



4.阅读与笔记相结合。读书笔记是阅读成果的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有很多好处,因此,要求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写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有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又有利于他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提出精读的要求,有利于他们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但是,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阅读量的增加和学习的需要,教师也要教给略读和浏览的简单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满足综合性学习以及其它学科学习的需要。



三、激发阅读兴趣 保持儿童读书欲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课外阅读是一项主体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儿童是否在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因此激发阅读兴趣,使儿童始终保持强烈的读书欲望,也是阅读指导课的重要任务。



1.介绍读物激趣。在读书之前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读物的内容,也可以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变换形式激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注意保持时间较短,持久性差,表现在阅读上就是开始特别专心和认真,读了一会儿就把书翻得哗哗直响,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读物的内容和特点,利用儿童喜欢高声朗读的心理特点,通过赛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来再次激发或保持学生的兴趣。



3.开展活动激趣。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读物的内容改一改、演一演、讲一讲、议一议、画一画,让学生复述一下故事的大意,讲一讲精彩的情节,或者是讲述一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还可以对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活动中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背诵会、小故事家评选、小演员评选,读书笔记展览等,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增强自信心,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推荐优秀读物 保障儿童健康发展



居里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哪些书该读,哪些书不该读自己还不能鉴别,因此,他们的读物主要靠教师和家长的推荐。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下列读物感兴趣:



⑴ 篇幅短小的寓言、成语、和童话故事;



⑵充满神奇想象的幻想性题材的故事;



⑶ 简单的传记和历史故事;



⑷ 字句活泼,内容变化大的读物,如儿歌、童谣、古诗等;



⑸ 介绍自然界、动物界的儿童读物;



⑹ 介绍不同生活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儿童读物。



这些书籍学校图书馆都能很容易找到,为了体现自主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和阅读。此外,还可以在班级设立“新书发布角”,由教师或学生推荐喜欢的优秀读物。



此外,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开放性和时代性较强,需要补充丰富的课外资源,这就要求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后,就安排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介绍宇航员生活的图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安排学生和大家交流感兴趣的动物和植物,像这样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安排的很多,因此,为了配合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其它学习活动,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爱好的不同,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以防学生选择读物时大海捞针无从下手。



五、指导读书笔记 丰富儿童语言积累



低年级的读书笔记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开始,主要以抄写型、听记型、摘抄型为主。前两种阅读笔记以教师读,学生听记、按原文抄写等形式为主,不需要教师太多的指导;而摘抄型笔记则需要教师指导。因为低年级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较少,语感差,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摘抄,他们不得其法,可能会胡乱地摘抄,眉毛胡子一把抓,那样就失去了摘抄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首先哪些内容需要摘抄,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明确的规定: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巩固生字;学生口语表达中不规范的词语书中正确的表述,可以规范语言;描写人物、动物、景物的形状、声音、动作、色彩十分形象的词句,描写四季天气变化的语句,精彩片段以及成语、格言、警句等,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用来概括总结道理,对人有警示、启迪作用的语句,可以教育学生;学生感兴趣的有关自然界等各方面的科学小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积累。这样学生摘抄起来目标就很明确了。为了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摘抄的方法,学会摘抄,还可以采用集体示范法。以大家共同阅读的一篇或几篇文章为例,通过教师示范,讲清摘抄的理由。还可以运用比较法,把学生的摘抄笔记进行比较,通过教师讲评,使他们指导哪些词需要摘抄,哪些词则不需要摘抄。这样,通过反复的摘抄训练就能达到逐渐掌握摘抄方法的目的。



《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就是教育要抓住时机这个道理。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起步阶段阅读指导课的方法,抓住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段,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帮助每一名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为他们终身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引领学生走进阅读天地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东风小学 邢艳





特级教师于漪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不可能有很多的直接经验,大量的是间接经验,而阅读就是积累,是储存,是吸取前人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精华,然后,化为自己的营养。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抓住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记忆力超强的特点,及早地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天地。阅读能帮助孩子开始“精彩人生”,阅读能让孩子“诗意地生活”。怎样引领孩子走进阅读天地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

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不知不觉改变人,塑造人,当你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环境时你的身上能不浸染书香吗?当老师在读书,同伴在读书,书籍在向自己招手、有人在诉说书籍的神奇时,你能不捧起书本吗?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要精心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捧起书本。

1.教师读书

学生对书籍的态度取决于教师对书籍的热爱程度,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他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读书,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形象,老师每天早读、午读坐在班里静静地看书,当孩子们看见老师陶醉于书香时,她们对书籍会多了一份好奇,这种好奇会让孩子们向书籍靠近,一天、二天,安静的孩子多了;三天、四天看书的孩子多了;一个月、二个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捧起一本书籍。

2.        设置图书角

很多孩子其实是很爱看书的,可是如果他没有书籍可读,他的精力与兴趣必定转移到别的方向,因此,老师应该在班极里放置一个图书角,挑选一些优秀的图书摆放在图书,让学生随手可拿、随手可阅,有一天,最不爱看书的孩子因为生病可能就随手拿了一本书,从此就被书籍吸引了。

3.        张贴名言、海报

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句读书名言或许能让一个不爱书的孩子也捧起一本书.因此,低年级老师应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读书名言.比如,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比如培根的“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当孩子们读着这么生动有趣的名言时,对书籍就多了一份亲近,可能就会捧起一本书去体验读书的感受呢。

介绍精彩内容,让学生不假思索走进书本

小学生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情,喜欢对事情刨根问底,因此,教师只要把书籍中最精彩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且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就一定能吸引学生走进书本。

1.欣赏封面插图

一张封面就是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就是一段精彩,当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封面插图时,学生的心会不假思索地飞进书本.他会迫不急待地打开书本,走进文字,走进故事。《桥下一家人》这本书的封面画的是一位胖胖的老爷爷推着一辆手推车,旁边并排走着三个可爱的孩子,中间印着一排紫色的小字“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温暖的爱”;看着这段温馨的画面和文字,谁不想走进这家人的故事呢?翻开《塔克的郊外》,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塔克的郊外”平面图,平面图上立着“柴斯特的树桩”“埃伦的房子”“埃伦的特别乐园”“赛门的池塘”“果园”……看着这里的每一处地方,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到了“塔克的郊外”。

2.朗读精彩片断

好书都会有一些优秀的片断,或惊险刺激,或温馨感人,或轻松幽默,或快乐有趣,当老师将这些优秀的片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给学生听时,她们一定会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雷梦拉八岁》里就有很多精彩的片断,比如写雷梦拉用头击蛋这一片断:因为早上妈妈给她拿了个生蛋,结果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蛋黄蛋白这一片段,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学生听了一定会对《雷梦拉八岁》很感兴趣,因为谁不想再看看在雷梦拉的身上还发生了什么呢?

3.人物介绍

窗边的小豆豆、丑小鸭、白雪公主、蛛蜘夏洛、蟋蟀柴斯特、木偶皮诺曹这些经典的形象在无数儿童的心中都曾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我们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当学生对这些主人公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一定就会翻开那本书。

4.讲故事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教师的嘴里流湍出来时,孩子们定为之深深地着迷,这时,如果老师再告诉学生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藏在书中,学生肯定会迫不及待地走进书本。



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热爱书本

当教师把学生引领进阅读的大门后,为了让学生愿意长久地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低年级的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和读书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热爱书本。

1.举行各种比赛

学生们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每天让孩子们把自己看的好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画一画书中的主人公形象,办一次“我心中的XX”绘画比赛,将书中的内容制成答题卡,让学生参与读书答题比赛,让学生们改编故事、续编故事、写读后感,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中一定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心底里也将渐渐滋生出对书籍的热爱。

2.评选读书之星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定期评选“读书之星”在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去阅读。因此,教师可以每月在班级评选一次“读书之星”,获得“读书之星”称号的同学可以担任班级的图书管理员,同时还把名单公布在班级的黑板或班级网页上。

3.创办读书小报

教师在班级里创办一份读书小报,每月出版一次。读书小报上可以刊登学生们的读书心得,可以刊登学生们的读书卡片,可以刊登学生们推荐的好书,可以刊登学生亲子阅读、同伴阅读的照片,可以……老师要将读书小报变成学生展示读书成果的舞台,当学生们在小报上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他的内心能不为之激动吗?而这种激动将促使他更加投入到阅读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书籍的热爱之情也就悄然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呼唤有智慧的教育



吴志宏



一提起我们的教育,我总有种失落感,总觉得缺些什么,但到底缺什么,我又讲不清。直到几年前,我给台湾一家出版社翻译英国大哲学家A?N?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教育的目的》的时候,看到其中一段话,才豁然开朗。那段话是这样写的:

理想的消失是人类努力失败的可悲证明。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的一种失败。……我的观点是,在我们欧洲文明启蒙之初,我们是从那赋予教育以灵感的崇高的理想起步的,然而渐渐的,我们的理想却沉落到与我们的实际持平的地步。

可是,当理想与实际拉平,其结果就会停滞不前。尤其是,只要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设想为获得机械的智能,或仅仅在于系统陈述实用的真理,就不可能有进步。……我所渴望给你们的印象是,尽管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份,古人把它称为“智慧”。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能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

于是,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什么──缺智慧。我们的教育可以说什么都有──有知识、有课程、有作业、有考试,但惟独没有智慧。那么,什么是智慧呢?从大哲学家的思想中,我至少得到两点启发:

第一,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一个人可能学富五车,但他不一定是智慧之人,因为他完全可能千万次地重复人家的思想,却自己不善思考,不去探究,更不会发明创造。相反,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便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倒可能最富智慧,因为他自认无知,所以总想与人理论,探究真理在何方。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这就是知识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掌握很多实用技能也不等于智慧。一个人学会驾车,学会电脑,但他却不一定富有智慧,因为他很可能是被迫去做,内心却对这些行当毫无兴趣,更谈不上从中悟出智慧。我想,真正的智慧之人,都会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深感兴趣,他不是被迫去做,而是自愿去做,只要感兴趣,即使没有什么实际好处,也仍然乐此不疲,因为他从做的过程中体验到生活的愉快,人生的乐趣。还有什么比品尝生活的愉快和乐趣更接近智慧呢?此外,他也可能武艺十八般,谋生之道样样精通,但却思想贫乏,内心空虚,没有信仰,没有对真善美的渴望,你能说这是有智慧的人吗?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缺乏智慧呢?看看我们的教育吧!

我们把教育就看作是知识的传授,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惟一的、最高的目的。作为教师,我们恨不得把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都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作为学生,恨不得把这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滴滴不漏地贮存在脑海中。至于这些知识跟学生的经验有没有关系,他通过学习是否探索能力得到提高,我们是不管的。难怪爱因斯坦感叹:“现代的教育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个奇迹。”其实我想,按照怀特海的理解,知识的传授仅仅是教育的最基本目标,除去知识以外,还有更崇高的目标值得追求,譬如说如何去获取未知,如何去开启心智,如何去创造新思想,等等。教育不应只是往木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如果让对知识的追求,淹没了对探索的渴望,这样的教育,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吗?

我们使教育染上那么多的实用色彩,就像怀特海所说的,理想沉落为实际。不信你看,外面有了打字机,我们在学校开打字课;外面发明了电脑,我们让学生学五笔字型;人口太多,我们课堂上宣传人口教育;环境受到污染,我们要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制定课程和教课程的人想当然觉得,学了这些东西,教育的功能就得到了体现,却不去或不愿去想一想,我们的学生是否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应试教育”这个词,最精辟地概括了我们教育的实质,管它什么兴趣不兴趣,最要紧的是要不要考。素质教育有没有也不重要,能使学生进好大学就是最大的素质教育。不过据从国外回来的人介绍,那里的教育好像不是这样,学了派什么用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对所学的东西有没有兴趣,所以那里的老师普遍对培养兴趣比对培养技能看得更重,因为他们感到,有兴趣才会去钻研和创新。其实我们自己也有体会,被迫去做的东西,总离不开功利,自愿做的东西,才使人振奋和聪明。当一种教育只看到功利的泛滥,却看不到兴趣的踪影,这种教育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吗?

我们让教育成为记忆之学,机械之学,仿佛现代教育的惟一的基本功就是背书,就是把圣人说过的每一句话牢牢记住。难怪有人说,在中国,教育赖以生存的东西有三样,一是权威,再是记忆,三是考试。当代著名作家王小波对此刻画得更入木三分:“假如孔子或者孟子死而复生,看到后世的儒生总在重复他们说过的只言片语,一定会感到诧异。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不加批判地记住教师所教的一切,并达到预先设定的知识目标吗?难道一切学科知识都是铁板钉钉,不可动摇的吗?如果真的这就是教育,那是人类的悲哀,因为这样意味着我们将把代表人类未来的学生塑造成只会记诵和模仿的动物。我想,其实在教育过程中还有一个东西远比记忆来得重要,那就是质疑。假如教育只有记忆而无质疑,它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吗?”

我们让教育远离个性,成为标准化的模具。不信吗,你去学校看看,所有的学生都一个样坐得端端正正,一个样手放后面,一个样写诸如“最有意义的活动”的作文,一个样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可能这个学生想说些或是想写些什么,只是因为周围的学生都这么说,这样写。你看,这哪是教育,这不就是工厂里在刻模子。其结果,我们的下一代一个个都不善思维,个性衰微,少年老成,随波逐流。我的观点是,多样化才是智慧,一旦抹杀了个性,就毫无智慧可言。虽然街上到处都有麦当劳店,统一的装饰,统一的味道,但我们的教育可千万不要麦当劳化呀(因为今天教育的麦当劳化,就意味着明天社会的麦当劳化)!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这种教育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吗?

我们让教育脱离人的内心感受,只要学生课后看“一课一练”,上有助于考级的补习班。至于周围人在想些什么,我们是不管的,因为无暇过问。连自己有哪些细小而真实的感受,我们也是不屑一顾的,因为高考作文大都是豪言壮语。多少次,看着疲惫的父母带着同样疲惫的孩子,拎着琴,夹着画架,匆匆地来来去去,我就情不自禁心里一阵酸痛,这样的学习,固然能给孩子特长,但能引导他走进精神世界吗?他会一边拉琴,一边从音乐中感悟人生,提升信仰吗?恐怕只有学习之苦,苦海无边吧。你说,这般没有内心生活的教育,能算是有智慧的教育吗?

面对教育中这种种没有智慧的表现,我心急如焚,止不住大声呼唤,让有智慧的教育快快在我们的中小学出现吧。这种教育的特征是:

──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

──不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精益求精,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

──不在于教师布置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他们如何千方百计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

──不在于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而在于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足够的自信;

──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悬挂多少名人名言,而在于学生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的感受;

──不在于孩子会不会拉琴、画画或有其他特长,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

总而言之,我觉得,要估价一种教育是否真正有价值,我们最终要考察的,不在于其知识、课程、作业、考试,也不在于其教师数和学生数,甚至不在于其名校教。要估价一种教育,我们最终要考察的,在于它是否拥有智慧,因为只有教育本身有智慧,才能够培养出智慧之人,而有了智慧之人,社会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所以教育中的智慧,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什么时候,当我们的教育具备了上述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狂喜地向世人宣布我们终于有了有智慧的教育!让我们共同祈盼,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吧!

最后,允许我再引用怀特海的另外几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在这里,我必须提醒你们不要忘记那个脍炙人口的东方国王的故事。他在梦幻中选择了智慧,因为他觉得智慧本身强似东方的奇珍异宝。……大自然总是为智慧聪颖的人打开它的秘密……一个民族,只有热爱智慧,才能获得智慧。

作为学生。你们必须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实际上,你们是自己教育自己。你们不是一块块供聪明的教师提成文化人的胶泥。你们自己的努力,只有你们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交流”好才是真的好



浙江绍兴县教师进修学校 周一贯(特级教师)



“交流”不算一个新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种种交流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一词的解释便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然而,“课堂交流”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应专指在特定时空里,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目的明确,并以口语为主的多形式的交往活动。“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手段,更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笔者之所以认为“交流好才是真的好”,更是因为今天的语文课堂,“学生交流”这一块还远远没有到位。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之类的教师话语,但大多是“虚晃一枪”,“课堂交流”只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招式而已,未能体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那么,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课堂交流应当有怎样的实施方略,方能使其落到实处呢?

一、交流要定“质”

“交流”不算一个新名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直就存在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种种交流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对“交流”一词的解释便是“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然而,“课堂交流”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应专指在特定时空里,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文本,目的明确,并以口语为主的多形式的交往活动。“交流”,不仅仅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手段,更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能力。

笔者之所以认为“交流好才是真的好”,更是因为今天的语文课堂,“学生交流”这一块还远远没有到位。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不乏听到“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之类的教师话语,但大多是“虚晃一枪”,“课堂交流”只是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招式而已,未能体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那么,从操作层面上来研究,课堂交流应当有怎样的实施方略,方能使其落到实处呢?

一、交流要定“质”

课堂交流,它应当有可供客观衡定的质量标准。这就首先要区别“课堂交流”与“提问应答”之间的区别。第一,提问应答常常是学生有充分的探究准备之后的主动要求和自我展示。第二,在传统的逐段讲问的课堂中,面对教师琐碎的提问,学生习惯于简单回答,往往只是从课文中找个词语或句子以读代答,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而课堂交流则应当以成段的话语,进行有头有尾、有理有据的阐述。如果学生不会交流,教师则应当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交流,而不能消解了“质”的意识,淡化了“引导过程”。第三,提问应答多数形成的只是师生双向之间的短距离交往,而交流则往往体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碰撞,有助于激起头脑“风暴”。

一位教师在教学《鱼游到纸上》一课时,在结束前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在刚才交流时,许多同学提到了本文的那位作者,并且说是那位小作者,是这样吗?可以再作深入研究,深入交流。

生:我觉得是个小作者,就是那位小姑娘。

生:我觉得不是,应该是那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

生:应该是人群中的那位青年才对。

师:意见不统一,说明我们还得认真读书。从课文中找到充分依据再交流。

生:(在读了一阵子后发言)我认为应该是那位老爷爷。是根据“我”在茶室喝茶这一点看出来的,老年人是喜欢喝茶的。

生:我从书中的插图看出来,你们看那位老爷爷用赞许的眼神看着聋哑青年,说明他喜欢这个小伙子,文章正是老爷爷写的。

生:又去玉泉观鱼,又去喝茶,这都是老年人的生活,所以作者应该是老爷爷。

师:大家读得认真了,找出了许多根据,这很好。如果能够把这么多根据连起来,有头有尾地说,这才是“交流”,谁来试一试?

从这个教例中说明了这位教师不仅注重交流,而且能够坚持“交流”的方向和要求,在个体零星发言、群体补充完善之后,再让个体作全面述说,体现了引导学生在交流中逐步学会交流的质量意识,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二、交流要定“题”

课堂交流的呈现虽然可以分布于教学过程,但主要还是在深读探究阶段。这时的课堂交流能否到位,与探究题的质量是有重要关系的。这就是说,交流题要有较大的覆盖面(能涉及课文的大部分,有充分的思维空间),有较强的穿透力(能直击课文的要旨,有正确的思维定向),有较好的探究性(能引发疑窦,有合适的思维强度),有较浓的情趣味(能激起研读兴趣,有一定的思维诱力)。如一位教师教《赤壁之战》这一课,在第一教时学生识字学词、读通课文、初知大意、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入了第二教时的深读探究,教师提出的探究题是:

1.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

2.黄盖假意投降,曹操为什么毫不怀疑?

3.还有哪些条件和安排对取胜有重要作用?

如此逐题的探究交流,虽已有别于逐段的琐碎讲问,但仍然不免割裂分离,缺少了整体解读思考的力度。在学生逐题交流时有的难免过于简单,有的又出现了很多的重复。而且探究题只限于课文内容的解读,而缺失了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启示。如果能够把它整合成一道体现三维目标的探究题,则会大大有助于提升课堂交流的质量。例如:“周瑜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又是怎样打胜这一仗的?请你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面,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里不仅包含了探究的指向,而且还有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对交流要求的提示。

三、交流要定“程”

交流是一个过程,而不应单一地急于去追求结论,甚至把凝固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所以,良好的课堂交流状态,它既是学生从不会交流到学会交流的方法掌握、提升过程,更是不同的认识相互排斥、冲撞、融合、认同的过程。课堂交流就要定位在这样的过程之中。

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在深读课文时,一位学生提出了疑问:“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打敌人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关系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策略,可以借此探究全文。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和当时周围的环境,以及李大钊同志的斗争策略等方面去细读课文,深入探究。”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交流场景:

生1:因为李大钊的儿女在身边(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果与敌人打起来,会关系到儿女的生命,所以不能开枪。

师:说得有道理。但仅仅是为了这个吗?交流要全面分析才好。

生2:我觉得不光是为了他的儿女,街头更有许多无辜的群众,李大钊当然不会和敌人打起来。

师:这是重要的补充,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可是……

生3:我从李大钊在法庭上、监狱里与敌人的斗争中体会到,李大钊需要保留揭露敌人阴谋的斗争实力(读课文句子),是不甘心被敌人乱枪打死的,所以没有开枪。

生4:李大钊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他不开枪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要活下来继续和敌人斗争到底,唤起人民大众。这从后面的课文中就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他很有斗争策略,确实是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

师:你们能从全篇课文的整体着眼来分析问题,很好!

师:(问生1)现在,经过大家的补充交流,分析得就比较完整、深入了。你能把大家的补充一齐加进去,再来作一次具体的交流吗?

这位学生第二次交流,明显比第一次有很大提高,说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四、交流要定“本”

课本是一课之本,也是学生深入解读产生感悟、引发体验之本。因此,课文的用词造句、语言示范,不可淡出交流圈。有些学生在交流时往往忽视了研读课文的词句,而习惯于用自己不规范的语言去讲情节,甚至凭感觉揣摩。这种习惯很不好,使交流消解了教材作为语言范本的作用。语文课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便在于它不仅要使学生明白课文说什么(这是各门学科都要达到的),更要去品赏课文是怎么说的(这是语文课所特有的)。所以,“课文是怎么说的”,也就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语文课堂的交流之中。

如在《林海》一文的探究交流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把“林是林,海是海,为什么要把‘林’比作‘海’,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分析,交流自己的体会”定作探究交流专题,让学生同桌合作,自学准备。于是,在交流时学生根据教师再三强调要从课文中“找依据说体会”的要求,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我从‘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这个句子中,体会到大海是绿的,森林也是绿的。所以作者把‘林’比作了‘海’,给我很美的印象,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我觉得‘目之所及’这个词语用得很好,凡是用眼睛能够望得到的地方全是森林的绿色。这不但写出了‘绿’,而且更说明森林的辽阔无边。这一点和大海很像,大海也是目之所及,海天一色的。”

──“课文中有几句话我特别爱读。‘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的。’我觉得这几句写得很美,把绿色的落叶松比作大海,俏丽的白桦比作银色的浪花。”

显然,能这样在交流中去赏析课文,品味语言,才是有浓浓语文味的课堂交流。

五、交流要定“量”

在学生自主读书、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交流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讨论、开掘和点拨、提升的平台。学生的解读感悟,教师的顺学而导,都得借重于这个平台,所以,交流就不能只是“蜻蜓点水”,也不可“虚晃一枪”,必须保证占有一定的时空的量,才能有充分的生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台湾蝴蝶甲天下》时,让大家探究:“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台湾蝴蝶的美使你最受感动?有没有你觉得写得还不够的地方?你认为怎样写会更好?”教师的问题情境布置体现了辩证的理念,不仅为学生展示了欣赏的机会,也留下了可供批判、发展的空间。课堂交流很热烈,大多数同学当然是对课文优美文笔的赞赏,但有一位同学说:“我觉得课文写的‘它们成群结队在树木花丛间、山石溪水畔翩翩起舞’一句不够好,蝴蝶自由地飞舞会比排队飞舞更美。”这个意见是学生的自由感悟,教师对此千万不可忽视,因为这意见的背后潜藏着一个对词语理解错误的问题,即“成群结队”与“排着队”的混淆。前者只是指数量多,“结队”不是“排着队”的意思。这明显暴露出学生语文知识的缺陷,导致了其错误的理解,这正是语文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最需要教师顺学而导的地方,切莫让其在交流中悄然溜走。所以,交流的时空占有量不足,或教师轻易放弃了学生在交流中提供的宝贵的教学机遇,必然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交流的有效性。

编辑短评: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合作交流不仅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应该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从交流的质、题、程、本、量五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语文课堂上“交流”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点明了交流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熊宁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浅析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杨林中心学校 林平良



  
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提问表述、学生以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关键词:课堂提问 存在问题 提问技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有人认为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教师所有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体现。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和误区



课堂提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边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从学生方面来看,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多问、敢问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尽管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进行过成千上万次提问,但真正善于提问的教师少之又少。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发现,目前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误区:





1.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笔者就此调查发现,一堂40分钟的课,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哪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个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



2.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学生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的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这种习惯会导致大量有意义时间的丢失,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能重复问题和老师的回答。如在一个很大的没有扩音设备或扩音设备不好的教室,或是问题本身较复杂,有多个层面,就有必要重复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避免这种无意义的重复。



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而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必须注意两个方面:肯定的态度和听个技巧。作为教师,你可以自己观察你自己或请别人观察,你是否集中你的注意力,对学生感兴趣?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因为“听”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各个层次,而且需要心与心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学生的尊重于兴趣。学生可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说的一切很重要。相反,如果你坐立不安,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将目光转向窗外或看另外同学的小动作。那么学生会从你的非言语行为中得到完全相反的反馈----我可能说错了,赶快打住。



4.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走进学校,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仅点几个(通常是能力强和学业成绩突出)学生的教师给了大多数班级成员一个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比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从而导致集体斗志的丧失。



5.控制问题的答案。



你见过这样的课堂没有,就是教师很认真地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又打断学生的回答,自己完成回答;或者是在学生答错之后没有试图启发学生思考就加入了个人的评价。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而没有学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些都是极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行为。当学生知道教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怎样学会去思考、去形成逻辑思维?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教学。如果确实是问题太难,教师应该充分地启发学生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6.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在有些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实际上,着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此时,教师可以运用启发性策略。如用“你再仔细想想,看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不,并不全对。”或“你能告诉我是怎样得到这个答案的吗?”这些不带任何消极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语。



7.忽视学生的提问。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仅占13.3%。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只能是越来越多。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是导致学生不爱提问的罪魁祸首。



对策



以上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



第二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第三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设问要结合学生年龄、研习课题、能力实际,使他们回答问题时可望又可及,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第四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所值。



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问题的难度,切入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以把握知识要点,训练重点和教学进程。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材中有的作品有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作品能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为我们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课堂调控,另一方面是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到单向发问诚然不够,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全成长,为了全方位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3#
发表于 2010-6-25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采用多种可行途径,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宜昌市实验小学 王蓉晖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已经不行了。虽然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在课外阅读上往往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教师光强调要课外阅读,而没有指导。只是对学生说课外阅读很重要,必须扩大阅读面,否则语文水平很难提高上去。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教师也心中无数。结果造成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二是虽有一定的指导,但很粗浅,不系统。比如说,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订阅《小读者》《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杂志,人手~份,互相传阅。有的地方搞语文实验室,拿出课堂时间到实验室去阅读。这些做法应该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效率不高。只是用了一种跨咸菜的方式,把学生按在阅读的盐水里去腌,没有可持续性的有效措施。
  要想通过课外阅读迅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略。
  一、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外,每周要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二、要给课外阅读指导课制定明确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思路,开拓议的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还得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四、阅读指导课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按一般的认识规律,指导课上应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教师再点拨材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从而出一些阅读或的规律,最后出一至两个实践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阅读点拨讨论提高”五个步骤。
  五、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留课后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
  课后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最佳途径。
  总之,要想使课外阅读收到大的成效,必须有一套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的方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8 07: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