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小学生读《小草与大树》有感2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8: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千磨万击还坚劲
------读《小草与大树》有感
有谁能像夏洛蒂姐妹一样,困难重重她们不怕,因为她们胸怀大志;千辛万苦她们不怕,因为她们顽强不屈;冷嘲热讽她们不怕,因为她们锲而不舍。
虽出身贫贱,夏洛蒂姐妹三人却不是任由天命,而是要闯出一片属于自身的天空。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愿放弃学习,因为她们认为总有一天,她们也会踏入文学圣殿的大门。
文学这条路,在当时,女人是难以走下去的。一路上,即使写得再好,可“对人不对文”,得到的不是热烈鼓掌,而是冷眼相对。当时鼎鼎大名的诗人罗伯特·骚塞以高傲的口吻训诫她们“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布置,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也不该是妇女的事业”。这样的冷嘲热讽,激怒了她们,发誓要在“不是妇女的事业”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永不放弃。
可接下来的努力却还是没有得到认可,文章写得多如繁星,可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这还不算,三姐妹节衣缩食自费出版的诗集,仅卖出了两本,这对她们无疑又是一个繁重的打击。
然而,繁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可夏洛蒂姐妹三人却没有失望退缩,反而重新振作起来,向着胜利继续前进。
经过反思与权衡,他们决定用小说去倾诉她们的心。心中所想,脑中所思在此时迅速迸发出来。
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被一个老师骂作“一个无知的笨蛋”,曾经在寻找造价低、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灯丝时,实验了一千二百多次,最终取得了胜利。假如爱迪生在老师的咒骂中失望退缩的话,那他就不会取得那些辉煌的成绩;假如爱迪生在寻找灯丝的那一千二百多次实验中前功尽弃的话,那他就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记得我刚开始在校讯通写博客的时候,都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看到他人的优秀文章只有羡慕的份儿。就算费劲地写一篇短文也经常是无人问津。可是我想为什么他人行我就不行呢?一定要坚持,相信自身是埋藏在地底下还没发光的金子。于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经常到他人的“小家”访问,学习经验,写作水平不时提高。正是因为坚持,最终获得了“阅读天使”的称号。是啊!坚持就是胜利。
夏洛蒂她们的路走对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小草”硬是长成了“大树”。夏洛蒂以自身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简爱》一问世就受到热烈欢迎,而妹妹艾米莉和安恩也分别以《呼啸山庄》和《艾格尼斯.格雷》获得胜利。她们用顽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硬是撞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滴滴汗水完全浸透在她们的小说里面。“一分耕耘”终于有了“一分收获”了。
他们的胜利,震撼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同时,也成为了各地妇女所崇敬的偶像。从此,她们再也不会受到冷嘲热讽了,再也不会受到他人的欺凌了。
三姐妹的毅力,深深地折服了我,通俗一点说,就是:“打不死的蟑螂”精神。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应该是像我们这些家庭条件不错,整天娇生惯养的小孩该学习的地方。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呀!
实中外小六四班 陈燕菲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只要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达到目标。”每个人都可以胜利,就看你努不努力。夏洛蒂三姐妹的事例充沛证明了这个道理。
文中说,夏洛蒂小时候家里很贫困,母亲早逝,她不得不承当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每天缝缝补补、洗衣烧饭、拾柴、捡破烂。上不起学,就跟着父亲在家里读书。他们办过寄宿学校,当过家庭教师,去从来没有放弃过写作。后来,她们把诗作为重点,开始创作。当他们把写好的诗送到桂冠诗人骚塞那里时,却遭到骚塞的训斥。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姐妹三人又把创作点移到小说上来。果然,他们胜利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毅力和聪明的人,才干拥有精彩的人生。夏洛蒂的遭遇让我觉得自身很幸福。夏洛蒂每天要洗衣烧饭、缝缝补补......再看看我们,整天吃肯德基,衣着名牌的服装、鞋子,用着高贵的文具,上着教学一流的学校。我们两者之间的差异简直令人无法想象。
罗伯特·骚塞说过:“小草和大树是上帝的布置。”难道说夏洛蒂在胜利前是小草,在胜利后就不是大树了么?骚塞错了,小草是可以变成大树的。但必需通过汗水来浇灌的,假如你愿意,你也可以将小草变成大树。
夏洛蒂三姐妹告诉我们:不论是谁,只要你敢于去做,又有不怕困难的毅力和坚定的目标,你就一定能胜利!
实中外小 六(4)班 贾妮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 07: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