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诗经三首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及板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诗经三首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及板书
●课 文 说 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起初称为《诗》,被汉儒奉为经典。编成于春秋中期(前6世纪),收录从周初(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的作品,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句式以四言为主,杂有二、三、五、六、七、八言。写法有赋、比、兴的区别:“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经集传》)“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关 雎
《关雎》在《诗经》中位于卷首,《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现在一般认为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他篇章也是如此。
诗的第一章(第一节),先用起兴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在水中的陆地上“关关”鸣叫的水鸟,情谊深挚,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恭敬地相处非常相似,写水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相关联想,酝酿气氛。接着就进入了正题,提出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
第二章(第二节),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忧思。还是以“兴”写起,长短不齐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窈窕淑女”,就应当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执着追求。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人,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小伙子因苦恼而成梦,在幻想中得到了心上人,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于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正如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蒹 葭
《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后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伊人正姗姗而来,且行且望,望穿秋水,苦苦追寻,伊人仿佛就在不远处的水中陆地上,若即若离。第二章、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写主人公的形象,则着力写他的远望。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寻她,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充满了喜悦。十分明显,主人公跟那姑娘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远地望见她,便感到心满意足。这种爱是“朦胧”的,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朦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以徭役和战争为题材,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全诗分为两章。

第一章陈述丈夫在外面服役之事,抒发盼夫归来的感情。又分为三层: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用“赋”的手法点明所要吟咏的事,极言役期之长,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第二层(从“鸡栖于埘”到“羊牛下来”)从侧面烘托,家畜尚且出入有时,而人出却无归期。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极言思念之深,不能自已。

第二章直接承上章,希望能够和丈夫相见,表达了对于服役丈夫的惦念。分三层:第一层(从“君子于役”到“曷其有”)再次重申役期漫长,“曷其有”承上章“曷至哉”。第二层(从“鸡栖于桀”到“羊牛下括”)和第一章的语意相同。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细腻地传达了这位妇女的矛盾心理,君子既然没有归期,只好退一步想,希望他在外面不要受饥受渴。

诗中写这位妇女的心理非常细致真实,她看到羊牛归来,自然会联想到久役不归的丈夫,她极力抑制这种思念之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思念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去思念吧。但这又怎能做得到呢?她是那样爱着自己的丈夫,时刻都在惦记着他。最后,在无可奈何之中,她只能以“苟无饥渴”来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这首诗风格细腻委婉,诗中没有一个“怨”字,而句句写的都是“怨”,它从一个侧面写出了繁重的徭役给百姓家庭带来的痛苦。

诗中主要运用“赋”的手法,语言本色质朴。仅用“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十二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典型的农村晚景图,画面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以此来反衬女主人公的心情,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首诗反映了西周晚期和周室东迁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战争频仍,徭役繁重,丁壮被迫长期在外从事征役,不能跟家人团聚,土地无人耕种,民不聊生。这种状况是由“刑政之苛”(《毛诗序》中语)造成的,人民对此极为不满,所以用诗歌的形式来抒发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怨恨以及内心的悲伤,也表达了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前人说“国风刺多于美”,由此便可以看出,这类“刺诗”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国风的诗也是合乐的,所以诗句比较整齐,一篇之中各章的句数也是一致的。但从整体来看却是篇无定章,章无定句,句以四言为主,又不限于四言,要在于达意。这表明它跟后来的格律体有显著的区别,这应算作古代的自由体诗歌。

●关 于 练 习

一、诵读这三首诗,注意节奏和回还往复的特点,并背诵下来。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通过诵读领会《诗经》在篇章结构上重章叠句的特点,把握诗句内部的节奏,品味诗中的意境。

二、参考下面的示例,从《蒹葭》和《君子于役》中任选一首翻译成白话诗,体会它们在诗味上的不同。示例:

关关雎鸠,    雎鸠关关相对唱,
  在河之洲。    双栖河里小岛上。
  窈窕淑女,    纯洁美丽好姑娘,
  君子好逑。    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    长长短短鲜荇菜,
  左右流之。    左手右手顺流采。
  窈窕淑女,    纯洁美丽好姑娘,
  寤寐求之。    醒着相思梦里爱。

求之不得,    追求姑娘难实现,|
  寤寐思服。    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    一片思情悠悠长,
  辗转反侧。    翻来复去难成眠。

设计本题的目的是,通过翻译,品味三首诗不同的意境,《关雎》明朗健康,《蒹葭》深挚缠绵,《君子于役》朴实无华。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尽量体现出原诗的语言风貌,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提倡个性化的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教 学 建 议

学生初学《诗经》,肯定会感到困难,但不要把困难估计过大。

主要困难不在于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词语,也不在于缺乏背景常识,而在于不习惯这些诗的表达方式。例如诗句的组织不像绝句那样整齐划一,押韵也不像常见诗体那样有规律可循(部分是因为古今音不同)等,读起来难免有佶屈聱牙之感。要解决这个困难,就必须反复朗读,使学生从“不习惯”变为“习惯”。

但反复朗读不等于一味死读;一味死读,像鲁迅童年读“秩秩斯干”那样,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朗读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供教师们参考:

一、教师要认真准备范读,用以感染学生;范读之后,再一句一句地领读,使学生首先在感性上熟悉这两首诗的读法。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必能读得比较顺畅,能大体上掌握句中的停顿。但这时的朗读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仍属于机械朗读。

二、学生在机械朗读中会发现自己只是模模糊糊地懂得一点,还有一些词句说不出是什么意思,上下句也贯穿不起来。这时教师便应给以必要的讲解和提示,并在此基础上划分诗的层次,使学生能贯通全诗,能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进行朗读训练。这时学生的朗读便会有了层次感,可以听得出朗读者要告诉别人什么,这就进入理解朗读了。

三、学生在理解朗读过程中,形象思维已开始活动,但活动得不够充分,头脑中的“视象”还不够鲜明。为了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活动起来,教师应带领学生做好形象的分析。由于这两首诗都是抒情诗,所谓形象的分析主要是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这是诗歌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朗读教学有一个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再到表情朗读的过程;这过程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总是伴随着讲解的活动(包括教师的启发、提问、解说,学生的答问、讨论)一起进行的。教师要善于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避免单一的说教──所谓“读读讲讲”,其实质如此。

在初中高年级讲古代诗歌,应当使学生养成初步的鉴赏能力。主要任务有三项:(1)使学生能够感知并初步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2)能够大体了解作者塑造形象的方法;(3)能够运用比较的方式看出作品的某些艺术特色。三项任务之中,第一项是基本的,是伴随着表情朗读一起完成的。第二项,就这篇课文来说,就是要了解赋、比、兴的写法,最好是放在形象分析之后讲,因为学生只有在对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些写法的作用。最后一项是高一级的任务,课文练习已为此设题,但在水平较低的班级可以不用。能够较好的完成前两项任务,就可以说达到了鉴赏的目的。

本课可用两课时教读。

有 关 资 料

一、《诗经》补充介绍

1.关于《诗经》的名称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后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2.关于《诗经》中的作品的产生年代

经考定,《诗经》中的作品都是在周武王灭商(前1066)以后产生的。《周颂》的时代最早,是西周初年的诗,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庙乐歌、颂神乐歌为主,也有描写农业生产的诗。《鲁颂》和《商颂》都产生在周室东迁(前770)以后。

《大雅》也是西周时代的诗,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还有几篇是叙述周室祖先的事迹和武功的,是我国上古仅存的史诗。《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也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国风》是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劳苦群众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篇)”,其来由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3.关于“诗六义”说

“诗六义”的说法,是《诗大序》(又叫《毛诗序》)最先提出来的。这个提法又是以《周礼》“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的旧说为根据的,实际上是对《诗经》中作品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所做的高度概括。风、雅、颂是诗的种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方法。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合称“六义”呢?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是这样解释的:“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此说可供参考。

二、《毛诗序》(节录)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长声)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反常);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莫过)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使夫妇之道正常),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教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用委婉的言辞劝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指衰世中的风、雅之作)作矣。国史(王室的史官)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注:“四始”,指风、小雅、大雅和颂。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始,王道兴衰之所由。)

三、《关雎》译释(周蒙、冯宇)

〔译诗〕

对对双双的鱼鹰水鸟,
    在那沙洲上呱呱啼叫。
  有位漂亮文静的姑娘,
  多情小伙要和她相好。

长短不齐的水上荇菜,
  顺流水漂浮左右摇摆。
  有位漂亮文静的姑娘,
  醒来梦中都向她求爱。

向她求爱得不到回应,
  日夜想念她坐卧不宁。
  相思情长啊夜也长啊,
  害得人好苦睡如翻饼。

长短不齐的水上荇菜,
  两手不停地左右采摘。
  有位漂亮文静的姑娘,
  弹琴鼓瑟好让她喜爱。

长短不齐的水上荇菜,
  两手不停地左右拉扯。
  有位漂亮文静的姑娘,
  敲钟打鼓好让她快乐。

〔解说〕

这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但也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以为美“后妃之德”,所谓“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家诗》以为刺“康王宴起”,所谓“周室衰而《关雎》作”。作者为谁?或说“后妃”, 或说“太姒”,如此等等。汉代经生解“诗”,往往穿凿附会,好作无稽之谈,此《关雎》释义,便迂腐可笑,不可置信。清代学者方玉润曾经指出:《关雎》一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诗经原始》)崔述则说:此篇“乃君子自求良配,而他人代写其哀乐之情耳。”(《读风偶识》)他们认定此诗是周代某个歌手,歌咏男女婚配和哀乐之情的作品,这才是较为妥当的见解。

恩格斯曾说:“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作为反映客观存在,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便是描写男女“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的作品。

《关雎》是一首出自民间闾巷,口耳传唱的情歌。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全诗共分三章,首章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中间一章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末章描写小伙子结想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不必泥定为贵族“少爷”和“小姐”,不一定专指上层统治阶级。但也不必说“淑女”一定是采荇菜的民间姑娘。因为诗中“荇菜”如同“关雎”一样,不过是用以起兴,作比而已。

诗中的“琴瑟”和“钟鼓”,也不必泥定为贵族的专用品,不必因此而断定此诗非民间情歌,乃是用于贵族青年男女婚礼的贺婚歌曲。其实,这都并非写实,乃是想像之词。固然,此等乐器,非一般下层群众所能享用。但是,诗中所写青年,恰如今之俗话所说:是在“作梦娶媳妇──竟想好事。”弹琴鼓瑟,敲钟打鼓,欢天喜地,热闹成亲那样的“好事”,虽不能实现,但却是心愿。他“想”的权利总可以有吧!何况此歌的歌手,在歌唱生活,表达感情时,他更有着虚构、想像和艺术夸张的权利呢!

《关雎》一诗,不啻为吟哦爱情生活的小夜曲或缠绵悱恻的咏叹调。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方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愿望。诗篇富于想像、描绘生动传神,感情真挚动人,不愧为《诗经》开卷,列居冠位的佳作。

(选自《诗经百首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四、《关雎》赏析(聂石樵)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又《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又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邑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耳。”朱熹是从诗义方面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方面进行解释。我们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一种用地方声调歌唱的表达男女爱情的歌谣。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爱情的追求。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但《关雎》究竟如何呢?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应作流动讲。这是以荇菜流动从而比喻淑女的难求。“求”字是全篇的中心,通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第三章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著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这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兴寄,《毛传》云:“兴也。”什么是“兴”?孔颖达的解释最得要领,他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所谓“兴”,即先从别的景物引起所咏之物,以为寄托。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此诗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

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儿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用韵方面,这诗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如鸠、洲、逑叶韵,属幽部;流、求叶韵,也属幽部;得、服、侧叶韵,属职部;采、友叶韵,属之部;、乐叶韵,属宵部。这种偶韵式支配着两千多年来我国古典诗歌谐韵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换韵,又有虚字脚“之”字不入韵,而以虚字的前一字为韵。这种在用韵方面的参差变化,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对《关雎》,我们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私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当然,《关雎》是把表达诗义和疾徐声调结合起来,以声调传达诗义。郑玄《诗谱序》云:“《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

五、《蒹葭》译释(周蒙、冯宇)

〔译诗〕

深秋的芦苇啊莽苍苍,
    清晨的白露啊变成霜。
  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
  她正在隔水的另一方。
  逆流而上去寻找她,
  道路啊阻碍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
  仿佛她又在那水中央。

深秋的芦苇一片片啊,
  清晨的白露啊没晒干。
  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
  她正在隔水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寻找她,
  道路啊阻碍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
  仿佛她又在那沙洲间。

深秋的芦苇啊花灿灿,
  清晨的白露啊没全干。
  我心中日夜思念的人啊,
  她正在隔水的那一岸。
  逆流而上去寻找她,
  道路啊阻碍又绕弯。
  顺流而下去寻找她,
  仿佛她又在那小岛间。

〔解说〕

《蒹葭》是一首表现怀人,但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的诗。由于这诗写得景色凄清,烟波万状;意境朦胧,形象缥缈;似有象征意味,富于神秘色彩;所以诗人所怀之人为谁?诗之主旨为何?自古迄今,说法不一。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郑笺》说诗中“伊人”,乃是“知周礼之贤人。”方玉润《诗经原始》也说:“《序》谓刺襄公未能用周礼。盖秦处周地,不能用周礼,周王贤臣遗老隐处水滨,不肯出仕,诗人惜之,托为招隐。”这是说此诗旨在刺秦襄公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巩固和发展国家。显然,这又是儒家经师从维护和美化周之封建礼教出发,而穿凿附会出来的臆说。诗中实未见有此种内容的表达。朱熹《诗集传》解此诗说:“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子就诗论诗,阐述篇义,符合实际。末了说不知此诗所指为何?这种尊重事实,不强作解人,不凿空妄说的态度是老实可取的。或曰:《蒹葭》为朋友相念之辞。或曰:《蒹葭》为男女恋爱之辞。朋友相念一说,虽然可通,但莫如“男女恋爱”一说,更为确实可信。

我们以为,这是一曲怀念情人的恋歌。诗中所写秋水伊人,企慕难求之情境,只有《周南·汉广》的描写,可以与之媲美,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共分三章,用的是一意三叠的章法。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这诗用形象的画面,引人身临其境一般,分明地看到:在深秋时分的一个清晨,有一位青年男子来到河边,徘徊观望。眼前是一片芦苇苍苍,脚下遍地铺一层白露。他在观望什么呢?原来他所爱慕的少女,正在河对岸的那个地方。可是有河水相隔,芦苇遮蔽视线,那位少女便显得若隐若现,影影绰绰。于是他只好沿着河边坎坷不平,弯曲难行的小路上下求索,往返追寻。最终还是望之而不可即,求之而不可得了。这位青年是如此一往情深,含情脉脉。但是看来,他并没有得到爱的报答,而是以绝望和惋惜告终。人们呼吸和感觉到的是一种凄清的气氛和怅然的情绪。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他的爱情没能如愿以偿呢?因为这诗极其含蓄蕴藉,没有明确答案。表面上看,仿佛男女恋人之间,只是由于河水相隔,造成一道鸿沟,才不得相见会面。但是透过现象,看其实质,恐怕这诗有着更深一层的含蕴。我们从“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反复咏叹看来,这对恋人在追求爱情和幸福的途中,很可能遭到了封建礼教的阻碍,父母家长的反对等等。这是真正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才似有若无,果如此,则此诗的社会意义自然也就深了一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7:35:00 | 只看该作者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并称赞它风格“洒落”。这是对《蒹葭》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首先,《蒹葭》一诗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这诗每章的头二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起正文。《诗经》中不少诗篇,起兴与下文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关联。但这诗的起兴,却与正文有紧密的联系,是全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点明了季节和环境,又渲染了霜晨凄清的气氛和烘托了人物怅惘的情绪。因而它才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这诗所描绘的苍苍芦苇,重重霜露;还有岸畔道路,水中沙洲;以及伊人宛在,望穿秋水……又都仿佛是由点线构成,纵横交错,浩渺迷茫,而又彩色斑斓的一幅画卷。令人神思遐想,叹赏不已。难怪沈德潜《说诗语》称赏它说:“苍凉渺,欲即转离,名人画本,不能到也。”

其次,《蒹葭》一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诸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等等,都是静态写照。而歌者忽上忽下的寻求伊人;伊人忽隐忽现,欲即转离;这又都是动态的描摹。如此有静有动,动静结合,便使这画幅给人留下了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而在描摹人物时,写歌者是不顾“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总之,是要冲破阻碍,寻求伊人。故而他既是“溯洄”又是“溯游”,二次三番不肯罢休。其一片痴心,迫切思见之情状,已见于言外。而写伊人则是上曰“在水”,下曰“宛在”,其朦胧缥缈,不可捉摸的影像,更是可以想见。特别是著一“宛”字,更加传神,甚得风流。它引人想像那位少女,可能是真的来到了水边或者岛上。也可能所谓“伊人”,只是歌者企慕过深、求之过急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幻觉而已。

此外,谢榛《四溟诗话》还曾指出:“《三百篇》已有声律,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是说此诗不但有绘画美,而且有音乐美。其铿锵优美的韵律,也为它增加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蒹葭》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无疑是有影响的。《楚辞》中若《湘夫人》和《山鬼》的形象描绘和艺术表现,便酷似本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归凤送远操》:“凉风起兮天陨霜,怀君子兮渺难忘。”也是《蒹葭》的遗意。

(选自《诗经百首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六、令人遐想美不胜收──我读《秦风·蒹葭》(陶涛)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作品文字很简单: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如此重章反复,前后三章,只更换了个别的字。诗的内容也极为单纯,写古今中外所谓“永恒”的题材,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那么一个深秋的清晨,有位恋者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如此而已。但作品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先说说含蓄美。以少少许表现多多许,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宽阔的想像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者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她)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这一点颇有《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情致。然而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焦急心绪,以及他(她)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是通过这寻求的行动、左寻右找的连续匆忙过程,形象而又含蓄地表现出来的。一会儿“溯洄从之”,一会儿又“溯游从之”,谁知会有几个反复呢?陈启源说:“夫说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毛诗稽古篇》)惟其“慕悦益至”,而可见不可求,则失望怅惘愈甚。

作品虽未着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

同时,诗只写到寻求之难,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下文就不再表了。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因为世界上的事情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它的可贵,也就愈加产生了追求的兴趣和迫切的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没有说,这就是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或“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

再说说意境美。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她)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蕴无穷,其艺术意境的创造非常独特。再深入品味,反复沉吟,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9: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