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1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济南的冬天》备课资料汇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蔡少军



一、主旨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他独具慧眼,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读《济南的冬天》,就像是观赏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使人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二、内容理解 



《济南的冬天》篇幅虽短,却是现代散文的精品。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客观描摹上,而是把所写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作者的感情和意志。



作者紧紧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一特征来写,使得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层次井然有序。可以说,“温晴”是本课的文眼,文中写山、写雪、写水、写城、写人,无不带有温暖晴朗的色彩。



三、形式把握



本文运用了贴切精当的比拟手法,对济南冬天山水进行了绘形绘色的描写,写得形神兼备。把小山环绕的济南比作一个“小摇篮”,把小山拟成“看护者”,写出济南这块宝地的理想的地理环境,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慈善”。把小雪覆盖下的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花衣动处“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多么美丽动人。还有写夕阳斜射下薄雪的色彩,用了少女“害羞”的神态和“粉红”的面容;把水天一色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所有这些贴切的比拟精心描绘出济南冬天的多彩多姿、慈善温情。



这篇课文乍一看是着力描写景物,细心品读就会发现作者已把所写景物作为抒发情感的载体,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亲切感受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这就是作者把济南冬天写得如此鲜活动人的原因所在。那济南冬天的慈善温情的天气,那孕育着盎然春意的山山水水,无一处不洋溢着一个在异国生活了五年饱尝艰辛的游子归来后无比兴奋喜悦之情和对祖国母亲的由衷热爱。作者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倾注于所写的景物之中,使笔下的自然景物成为自己生命和感情的一部分。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阅读时一定要借助这充满主观感情色彩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物,用心灵去感受体味作者渗透其中的那份深切的情感。



四、语言揣摩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清新质朴,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贯特色,教学中可让学生细细玩味。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冬天“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



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拟人的方法写城:“在天底下晒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写山:“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明静、温暖和舒适的特点。



济南人由于身在温暖冬天而引起对温暖的春天的联想。但眼前春天并未到来,他们却又“并不着急”,而且“脸上含笑”,“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日本的护士头上戴一顶别致的白色工作帽)”是对小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到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小雪后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的方法描绘了夕阳斜照下雪色娇美的情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目光交融的情态。



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既神地时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又巧妙地照应了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围成圈的小山的尖上积了雪,看去自然就如镶在蓝天上的一道银边。着一“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5: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的抒情方式  



吴泳涛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是《济南的冬天》的突出特点。文章在描绘济南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其抒情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直接的抒发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些都直抒胸臆,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结尾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的观感,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



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里,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写法,创设了一个舒适温暖的意境,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的深情。又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写得脉脉含情,要用自己的身体助长“绿”的精神,帮它焕发。垂柳像人一样有爱美的愿望,水也具有钟爱它的感情,优美的意境中景与情紧密结合,把景写活,以情感人。



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



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由树尖上的白雪联想到秀美可爱的日本看护妇,形象地突出济南冬天雪后山景的个性:秀美;同时虚实结合,不仅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着喜爱的深情。又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描绘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像穿着好看的衣服,给读者以动人的生活实感。这句里“山的肌肤”可理解为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叫你希望看见满山的花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憧憬和人们的期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



蔡少军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领略冬天济南的温暖与秀美。         



2.细心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3.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所浸透的一往深情。



教学步骤:



1.检查预习



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



2.整体感知



美的欣赏: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优美的文章是一杯清雅淡香的茶,是一壶醇浓的酒,越品会越发清香,越饮会越有滋味。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端起这杯清雅淡香的茶,掀开这瓶醇浓的酒,细细品味……。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用“冬天的济南像_______”,概括出文中冬日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冬天的济南像春天,摇篮,慈祥的老人,慈爱的母亲,秀美的图画,优美的山水画,美丽的少女,透明的蓝水晶。
(可以集中到“摇篮,画,蓝水晶”这些点上)



3.赏析探究



①美的发现: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提示:我认为          最美,美在          。(从运用的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情景交融等角度入手)



②美的探究:我们深切地领略到了济南冬天的美。济南的冬天很美,但在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美。能来探究一下原因吗?



③美的感悟:该用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气来读这篇优美如画,情感深浓的文章呢?修辞的运用,使字里行间到处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美的创造:导游冬天的济南



请同学做小导游,追随老舍的足迹,向游客介绍冬天的济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



蔡少军



精彩片断一



师:上一节课,我们美读了课文。的确,《济南的冬天》无处不美。那么,老舍先生是如何运用艺术的笔法,来描写景物之美的呢?我们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共同寻美。出示课件:





修辞运用之美 俯瞰仰视之美



移步换景之美 动静结合之美



虚实相生之美 景物映衬之美




师:请同学们根据框内提示,分四人小组讨论,看哪一个组所寻之美最多。



(学生讨论,教师适时解说“俯瞰”“仰视”“移步换景”“映衬”等概念)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肯定寻到了不少的“美”。谁先把自己的发现给大家展示出来?注意:说话的时候要求以“我说××之美”开头,结合具体词句,说出它美在哪里。



生1:我说修辞之美。第3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害了羞”写出了小山的可爱。



生2:我说修辞之美。第2节“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济南的冬天的暖和。



生3:这一句还用了比喻,“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写舒适。



生4:我说修辞之美。第4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远山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



蔡少军



【精彩片断二】



师: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到处都是,的确很美,前面我们说到仰视之美,好像没说俯瞰的美吧?



生5:我说俯瞰之美。第2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这是俯瞰之美。



师:你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生6:因为只有站在高处,才能把济南全都看到。



师:好,思路很清晰。谁接着说?



生7:我说动静之美。第3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这是动静之美。



师:能不能作点分析?



生8:“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是静景,“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动景,还有“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是动景。



生9:“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是静景。



师:有意思,两种不同的观点,说说理由?



生10:是动景,因为有动作“穿上”。



生11:“是静景,这件花衣已经穿在身上了,这句是写色彩的。



师:同学们分析的思路都很正确。依据动词判断是动景,思路不错。但我觉得理解为静景更符合实际,描写已经穿在身上的花衣,应该是静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



蔡少军



【精彩片断三】



生12:我说移步换景之美。第4节“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从城里到城外,又从山坡上到小村庄,再到房顶上,是移步换景之美。



师:说得好。随视线的转移而描写不同的景物,这是写景的一种方法。



生13:我说移步换景之美。第3节(朗读相关句子),从山上到山尖,再到山坡,最后到山腰,是移步换景之美。



生14:我说虚实相生之美。第3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是虚实相生之美。“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是实写,“好像日本看护妇”是虚写。



师:对,描写所见所闻的实有景物是实写,通过想象、联想而写事物是虚写。借助于比喻也是虚写的一种方法。



生15:我说虚实相生之美。第5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是虚实相生之美。



师:还有要说的吗?好像没人说“景物映衬之美”,在第3节里面找找看。



师:所谓“景物映衬之美”就是几种景物相互衬托,我们常说的“绿叶扶红花”就是映衬之美。绿叶衬得花儿更红,红花衬得绿叶更绿。



生16:我说“景物映衬之美。”“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师:说说是怎样映衬的?



生17:矮松与白雪相互映衬,在白雪的映衬下,矮松越发的青黑。



师:对,这是色彩上的映衬。



生18:我说景物映衬之美。“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白雪与蓝天相互映衬,是色彩美。



生19:我说景物映衬之美。“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草的绿色和暗黄色相映衬,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7:57:00 | 只看该作者
济南的冬天



蔡少军



【精彩片断四】



师:刚才,我们寻找了文章写景的艺术之美,现在回顾一下课文,济南的哪一处美景留给你最大的享受,你能不能用“我说济南之美,美在××”开头,说一句话?



如:“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一圈儿小山,它像一个摇篮,古老的济南城在它的怀里暖和安适地睡着。”



生1: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澄清的河水,它又绿又清,像一面镜子。



生2:我说济南之美,美在那些小山,它像一个小女孩,又害羞,又秀气。



生3:我说济南之美,美在济南的天,它清亮空灵,像一块蓝水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9: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