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3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五首》综合备课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蔡少军



一、主旨



①《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写下这篇乐府诗。这首诗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作者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在本诗中,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的博大胸襟和气吐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开头两句先写北固山的地势,分为水路和陆路。作者清晨在江岸边远眺所见景物: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疾驶而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漫无边际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一轮旭日升起。作者置身于青山绿水中,自有一番情趣在其中,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抓住海上日出的瞬息变化和江上春气回转的微妙特征,把夜和日在旧和新之间的互相依存生动地表达出来,反映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也暗含着诗人对流年消逝的感伤。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末联两句由旅途景色引起乡思,引出以归雁捎书,表达了诗人羁旅愁怀、思念家乡的深情。



③《钱塘湖春行》从孤山北面到现在的平湖秋月、白堤,诗人一路走来一路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的确,该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较为宽广,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



④《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物象丰富、意趣盎然。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⑤《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散曲的代表作之一。小令的前三句,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再用游子的羁旅情愁作为线索,把九个意象串联起来,从而组成了一幅秋日傍晚萧瑟凄凉的图画。它字字写秋光秋色,又字字写人意人情,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紧紧扣住“思”字,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天涯沦落人”'的凄寂、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断肠”之情。



二、结构



①《观沧海》: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山河的感情。目睹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一统天下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也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②《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读词上片,须体会到寂静中的热闹。“稻花”二句说明季节是在夏天。在全首词中这两句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深刻,它把农村夏夜里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都写活了。这可以说就是典型环境。这四句里每句都有声音(鹊声、蝉声、人声、蛙声),却也每句都有深更半夜的悄静。这两种风味都反映在夜行人的感觉里,他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下半片的局面有些变动了。天外稀星表示时间已有进展,分明是下半夜,快到天亮了。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是个倒装句,倒装便把“忽见”的惊喜表现出来。正在愁雨,走过溪头,路转了方向,就忽然见到社林边从前歇过的那所茅店。这时的快乐可以比得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那两句诗所说的。词题原为《夜行黄沙道中》,前六句都在写景物,只有最后两句才见出有人在夜行。这两句便起了返照的作用,因此每句都是在写夜行了。先藏锋不露,到最后才一针见血,收尾便有画龙点睛之妙。这种技巧是值得学习的。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   朱光潜)



综观这几首诗词,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架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艺术的形象的有力无力,并不在采用的情节多寡,而在那些情节是否有典型性,是否能作为触类旁通的据点,四面伸张,伸入现实生活的最深微的地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会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我们说中国的诗词运用语言精练,指的就是这种广博的代表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三、延伸



①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六句的景物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二字的挑选,诗人不能不下点功夫,可这些是以诗人的亲身感受为基础的,诗人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比别人更为敏锐,也在于他捕捉创作的灵感的能力比别人更为独到。



“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



“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的人生感悟。



“每逢佳节倍思亲”,“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而这一生花之笔还有更深一层的巧妙暗示:“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源于壮阔东海的托举;“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根在春天荡涤寒冬唤醒万物的伟大力量;天人两合,物我一理,人既要像海一样容纳百川,又要像春天一样生生不息、奋斗不已。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马茂元)



④明月别枝惊鹊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一文中写道:这里的“别”字应理解为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这句话是一种很细致的写实,只有在深夜里见过这种景象的人才懂得这句诗的妙处。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极灵敏的,日蚀时它们就惊动起来,乱飞乱啼,月落时也是这样。这句话实际上就是“月落乌啼”(唐张继《枫桥夜泊》)的意思,但是比“月落乌啼”说得更生动,关键全在“别”字,它暗示鹊和枝对明月有依依不舍的意味。鹊惊时常啼,这里不说啼而啼自见,在字面上也可以避免与“鸣蝉”造成堆砌呆板的结果。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还有另外两种观点,可参阅教参134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次北固山下》名家汇评







《唐诗直解》:皇甫子循曰:王湾《北固》之作,燕公(注:张说)揭以表署,才闻两语,已叹服于群众;……中联真奇秀而不朽。



《唐诗训解》:三四工而易拟,五六太淡而难求。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篇写景寓怀,风韵洒落,佳作也。“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浅浅可到。



《唐诗镜》:“潮平”二语,俚气殊甚。“海日生残夜”,略有景色。“江春入旧年”,此溷语耳。



《唐风定》: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唐贤三昧集笺注》:力量酣足。



《唐诗别裁》: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注:杜甫)“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



《唐诗从绳》:五六以“残夜”反拖“早”字,以“旧年”反拖“新”字,名正言反挑法,亦奇秀不可言。“何处达”,言无处达也。洛阳正在归雁边,乡书即从何处达?深见思乡之情,顺看即不然。此唐人句调,粗心人未易识也。



《唐诗笺注》:“潮平”一联写得宏阔,非复寻常笔墨。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先生曰:……盖是侵晓行舟,复值岁前春旦,字字工刻,作语故极婉琢,足以脍炙一时。   评:五六“残夜”“旧年”,字法作意不必言,著“海”“江”二字更为增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绝妙山水不朽诗章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  

廖可斌



世间有一种美妙不过的事情,那就是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碧水青山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它就像养在深闺的处子,有待天才诗人去发现。天才诗人才高八斗,锦心绣肠,但他们涌泉般的才思必须找到一个最佳喷发口。前者一直在默默等待,后者也在苦苦寻觅。一旦他们相遇合,碧水青山将成为激发诗人创作激情和灵感的绝好对象,而天才诗人也将以与世人不同的慧眼灵心和生花妙笔发现并生动传神地描绘出它的绝世风姿。于是,作为他们美满结合的结晶,璀璨夺目的诗章诞生了。因此,天才诗人与奇妙山水的遇合,实在是山水的幸事,诗人的幸事,也是诗坛及后世读者的幸事。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杭州著名的西湖之间,就曾有过这样一段姻缘。穆宗长庆二年(822),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又不被理睬,正任中书舍人的白居易请求外任,被出为杭州刺史。已值“知天命”之年的白居易不再是那个“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愤激的青年,他的人生态度多了一份恬淡、超然与从容,从而有了更适宜的心情静观世事、领略山水、品味人生。对于杭州,白居易并不陌生。青少年时代,因河南家乡藩镇战乱不休,他曾南下投奔在杭州作县尉的堂兄,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段早年时种下的情愫,使他对杭州除了向往之外,更多了一份亲切感。三十多年过去了,西湖畔的一花一木都还风景如旧否?这一切无疑一直在令他梦魂萦牵。出刺杭州的任命,对他来说可谓正中下怀。他怀着极其轻松喜悦的心情赴任,途中就写下了《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这样的写景佳制。到杭州后,他更是诗兴大发,留下了一系列描绘这里佳丽风光的不朽佳作,《钱塘湖春行》就是其中之一。



该诗值得玩味的是诗人的笔法。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写位置,他忽北忽西;写景致,他忽高忽低。左右变幻,上下呼应,跌宕多姿,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



如果说首联是长镜头似地总写西湖的山寺云水,那么颔联则是目光收回,进行局部特写,着意刻画早春西湖的花鸟。诗人仍然不作呆板静止的描绘,而是换以疑问的语气出之。写早莺争树,问“几处”,可见不是处处;写新燕啄泥,问“谁家”,可见不是家家。这不仅极有分寸地准确描绘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而且诗人自身那忽为争树的早莺所迷、忽而又为掠过的燕子所吸引、完全沉浸在这一派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色中、时惊时疑、时喜时笑的姿态神情,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目前。方东树评此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是深得此中三昧的。



颈联两句,诗人将目光再次稍稍推开,有似中距离的观照,转而重点写早春西湖的花草。上联中的莺燕是灵巧飞动的,而诗人则基本不动,在那里左顾右盼,四处打量。本联中花草是静止不动的,而诗人仍不肯作静止的描写。他反客为主,让自身动起来,走马观花,于是不动的花草也动了起来。不了解诗人与景物之间这一动与不动位置的变化,就不能理解花为何是“乱花”,花怎能迷人眼;为何是“浅草”来“没”“马蹄”,而不是“马蹄”踏“浅草”。其实花并不“乱”,也没有有意来迷人眼,这只是诗人骑马一路穿行而产生的主观感觉。前四句画面中的景物都是动的,但整个画面本身没有动。这一联则画面中的景物基本不动,而整个画面快速切换,构成一种动静交错之致。同时,“渐欲”“才能”与“初平”等相呼应,再次突出了早春景色的特点。



尾联两句,诗人将视线重新推向远处的白沙堤和湖东,描绘西湖的总体轮廓,以与首联相照应,使全诗的内容更加完足。如果说前六句都是实写,那么这两句是虚写;如果说前六句是景中含情,那么这两句是情中有景。诗人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依恋,坦言自己的“最爱”。同时,它也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那里堤痕隐约,绿树掩映,一切是那样的清丽,又带着一层朦胧。读者在欣赏前面各种景致的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丰富的联想。虚实相生,全诗的意境得到了拓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西江月》赏析  



夏承焘



辛弃疾写了好几首农村词,这首《西江月》是比较突出的一首。它通过对自然界风光的描写,来表现农村的生活和心情的。黄沙岭在江西上饶之西。辛弃疾隐退上饶带湖时,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词里只选用夏夜一晴一雨两个镜头: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上片通过三种动物:鹊、蝉、蛙来写晴,是有详略、深浅、主次之分的。首先以惊鹊写明月,因为明月出来了,枝上的鹊儿见光惊飞,离开枝头。“别枝”在这里作离开枝头解,与苏轼诗“月明惊鹊未安枝”同意,不是“蝉曳残声过别枝”作另外一枝解的“别枝”。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气很热,为下片写雨作伏笔,头两种动物都还只有略写、浅写。最后写蛙。“稻花香里说丰年”两句,表现了丰年人们喜悦心情。看见稻花,闻到稻香,可知年成,但是在稻花香里说好年成的却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因为在人们内心异常高兴时,往往会觉得周围的一切事物也都沾染上人们的喜悦心情,涂上愉快的色彩。蛙与丰年原无必然的联系,现在由于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所以听到蛙声,感到它似乎也为丰年而欢唱。无知之物尚且如此,曾经付出辛勤劳动的人们,在丰收在望时的兴奋心情,更是可想而知了。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比正面写丰收,要生动、深刻得多了。



下片写雨。雨前天空已经起了云,天上只看见七八个星星,那是在云层里透漏出来的,说它只有少数的七八个,是写云层之密,预示了未雨时已有雨意。卢延让诗:“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也是用“七八个星”来写雨前的天象。第二句写雨来。山前忽然飘下了“两三点雨”,这是夏天骤雨来临的前奏,不是写春雨。末两句写行人的先焦急后喜悦的心理:他曾记得在那土地庙树林旁边,有一片茅店,可以避避雨。他急急忙忙地过了溪桥,拐了一个弯,那片茅店果然在“社林边”出现了。写出了行人的喜悦心情,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喜悦心情。



这首词挑选了几件小事物,来描写农村风光。既写了景,也写了人。不但真切地描绘出一幅农村夏夜的画面,而且表现了农村的丰收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作者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能给人以相当丰富的美的享受。在宋代描写农村的诗篇中,它不愧是一首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浅析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美



高玉



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意境,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对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作一种新的赏析。



《秋思》在思想上并没有什么特色,它表现的不过是传统的游子悲秋怀乡的主题。但这首小诗之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并历久不衰,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不是因其思乡深切,而在于它的艺术表现,具体说在于它的意境美,在于他所表现的情感和他所描写的景物二者之间水乳交融所达到的境界。



游子流落他乡,加之病魔缠身,在情感色调上必然是哀愁、凄凉、衰惫的,相应地,作者把这种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时,他所选取的具体事物(即九个具体意象)在情感色调上也是哀愁、凄凉、衰惫的。



“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组成第一个画面:枯萎的藤——衰朽;古老的树——衰弱;昏昏沉沉的乌鸦——打不起精神。三个在情调上极其相似的意象重叠在一起,仿佛音乐旋律的重复,又似反复述说,给人深切的凄婉、肃穆、忧愁之感。



“小桥流水人家”为第二个画面。对此句,传统的赏析多认为这是作者通过对农家风光富有诗意的描写反衬家乡的美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从色调上来说,它与其他几个画面的冷色相反,它是欢快的,既反衬凄凉,又使文势富于变化。我认为,这其实是误解。与作者原意相悖,违背了当时的文化语境,也降低了作品的意蕴。的确,清澈见底的小溪、碧溪上的小桥、小桥旁的农家……暮色中,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这对于生活在嘈杂、污染、恐怖、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的人来说,的确算得上是极其清静而幽闲的世外桃源。但在当时,由于经济、人口、交通信息都不发达,加之对于自然的审美态度与现代不同,这三种意象恰恰表达了与现代相反的文化审美意义:小桥是荒凉的;流淌在山间的小溪是清冷的;而远离尘嚣的农家更是孤独的。所以,在原诗中,这是一幅荒寒而又寂寞的图景。它表现的是游子的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这涉及到地理文化和诗意文化的问题。



在地理文化中,现代与古代恰恰相反,在现代,由于自然被破坏,人满为患,越是偏远,越是人烟稀少,越是原始自然,越是风景美好和令人向往。相反,在古代,偏远就意味着生存困难,即意味着与洪水猛兽为伍,即意味着被社会抛弃……要不然,李白谪贬夜郎,柳宗元发配柳州就不是惩罚而是奖赏了。事实上,发配边远的人大多数因为生存困难而客死他乡。鉴于这样一种地理文化基础,我认为“小桥流水人家”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意象,它在古代恰恰不是表示美好和诗意,而是一种清冷和荒凉的象征。



在诗意文化上,意象的意蕴也有一个变化的问题。有些意象如梅、菊、竹、荷花、骏马、松柏等,其诗意文化意蕴至今仍没有大的变化。但有的文化意象如大熊猫、猫头鹰、长城等,由于种种原因,其意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猫头鹰过去是凶禽,象征不吉祥;大熊猫今天则显得憨态和可爱;由于秦始皇强修长城,在古代人的心目中,长城是暴政和苦难的象征,但今天却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表征。这种文化意象意蕴的变化现象告诉我们,分析古代文学作品绝对不能脱离其文化语境,否则便会造成误读和误解。“小桥流水人家”在今天是具有诗意的风景,但在古代,它其实更多地表示蛮荒。



“古道西风瘦马”为第三个画面。泥泞的道路,凌乱不堪,这是游子的落魄;萧杀的秋风,这使游子凋零,精神不振;而瘦马之瘦则是被病魔和至秋不归的乡情折磨而致。



“夕阳西下”是第四个画面。其有黄昏日暮的意味,表现的是游子病魔缠身又无家可归的沉重、没落,是衰飒的意象。



最后,“断肠人在天涯”点题,突出主人公难以言喻的沉重心情。



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凄切哀婉,让人回肠荡气,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古代诗歌五首

蔡少军

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澹澹、竦峙、萧瑟、听取、别枝、若、次、以、见”等文言词汇。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引导、自读、讨论、互动交流
教学课时
2课时
预习要点
预习要求:①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②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  《观沧海》

1.导入

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朗读时应该讲究抑扬顿挫,在劳朗读中要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与诗人同喜共悲,然后再作客观评价。

2.解读

1)朗读《观沧海》,要求读得富有节奏感,读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僬郡(现在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此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东征乌桓,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步出夏门行》《篙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对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3.引读

教师提问: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吗?你们喜欢哪一个英雄?

学生回答,引入曹操。从曹操引入对曹操本人及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特别指出曹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教师指出,那么我们读此诗就要读出慷慨悲壮。

4.吟读。

学生自由吟读,读出感情,读出慷慨悲壮。

教师指导,范读。学生吟读,师生互评。

5.导读。

这首诗的题目是〈观沧海〉,那么作者东临碣石山,都看到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又想到了那些呢?从中体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感情?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曹操的远大抱负和希望建功立业的感情。

那些诗句更能体现曹操的博大胸怀呢?

6.学生吟读。 

7.比读。

试读〈龟虽寿〉,比较两诗的异同。

第二课时《钱塘湖春行》《西江月》

1.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流动的春景为课堂创设情境。随着柳枝摇曳,伴着春花竞放,他们会很快走进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里。把学生思维引入了正轨,激发了兴趣。

2.“读诗”——

利用多媒体声、像具备的特点,展开诗句所对应的图景。学生跟着读可读出节奏、读出轻重音。在朗朗书声里,在生动的画面中学生快乐的学习着。

3.“解诗”——

①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②说说诗大意。

③找出诗中所绘景物并且寻求游踪。

这一步由学生讨论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解诗是解作者、解诗意,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为后几步的学习贮备力量。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4.“悟诗”——

①景中有情吗?将你感触到的说给同桌听。

②自由诵读,融入诗情(配乐)。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景产生于情,情是作品的灵魂。悟也就是悟诗情。以情为桥梁与诗人交流容易产生共鸣,体会到了情才会看到诗词的精妙。这一步可以仍然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将诵读作为手段来让学生悟情。

5.“赏诗”——

①点击赏诗办法

A、抓字眼(抓关键字,美词美句)

B、品诗情(如游子思乡情、忧国忧民情、热爱自然之情等)

C、现画面(找出隐藏着的图画)

D、品诗韵(如平仄和谐、末字押韵,对仗、对偶等)

②赏析诗歌(写、画)

叶圣陶曾说:“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矿石。”让学生将体会到的用笔写下来,或者鼓励他们用画笔将脑海中已有的图画勾勒出来,这样,他们是会有所收获的。在他们寻找美的过程中,表达与创造已经和谐统一。

6“想诗”——

请几位“小导游”将游者带到钱塘湖游览。游者可以闭上双眼,在“导游”描绘的春景中插上想象翅膀飞翔观光。伴着跳动的旋律,学生心儿也会随之跳动。这时候他们获得的不再仅仅是呆板的挂图,而是着有情感的活生生钱塘湖春景。

7.“读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竞赛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这一读不仅把前几个环节有机衔接了起来,在书声里,诗情、诗意、诗韵综合感受。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是最后一步,也是总结性一步。

第三课时 《次北固山下》和《天静沙秋思》

一、谈话导入,创设平等、民主氛围。

二、进行新课,“五读”课文,传授方法。

1.译读。

同学们前面已经学习了这两首诗歌。在翻译上,还有问题吗?

学情估计:学生如说有,就请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如说不出,则教师说翻译,学生说原诗;或教师说原诗句,学生翻译,进行互动。

2.吟读。

学诗,除了了解大意外,还应该进行吟读。在读中体会,读中品位。你们见过古人读诗吗?能说说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回答。学情估计:学生能说出“摇头晃脑”、“有拖音”即可。

阅读文章,要注意什么问题呢?或者说,怎么样才能把一篇文章读好呢?

学生回答。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众说纷纭。教师引导,得出结论:①读准字音;②注意停顿(节奏);③把握感情。

这两首诗各写什么内容呢?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怎样才能读出这种语气呢?

学生讨论。学情估计:学生能比较准确的回答出一二问。两首诗歌均写乡愁,读出忧伤的语气。对于第三问,则引导学生从语调,音高,快慢等方面进行把握,读出忧伤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吟读。

学生吟读,师生互评。

3.比读。

这两首诗歌都写乡愁,你们觉得两种愁的程度一样吗?

学情估计:学生通过认真比较能比出两诗在愁绪上的不同程度。《次》诗较淡一些,《天》则较浓一些。

试分别读读,进行体会。

你觉得是什么使两诗的愁绪在作品中以不同的程度表达出来呢?

学生讨论。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会有不同见解,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学生的见解,只要有理,均予以认可。同时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进行分析,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是不同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4.想读。

好的文学作品都会引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想到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调动人们的某种感情,或悲或喜,或高兴或难过。可见景物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同学们,读了这两首诗后,诗中句子会使你想到什么画面呢?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你会有什么话对他们说呢?

请以“我从××××中,看到了……”和“我想对××,说……”,为例说一段话。

教师示例。

学生说话。学情估计:学生可能会对此训练不适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可以将有关东西写下来。因为写也是一种交流。

学生说话,师生互评。

5.写读。

既然景物描写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通过它可以表现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将不好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的暗示,可以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要在写作中自觉作用。

下面,我们完成一个练习。试写一段景物,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收束,交流收获。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谈。引导学生注意方法。

四、布置作业。

用本节课的方法自学其他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钱塘湖春行



湖北阳新县排市中学 詹静



教学目标



(课堂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终极目标)通过对《钱塘湖春行》的语言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终身热爱。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钱塘湖即西湖,“春行”又叫什么?



师:对,春游。



师:来,看着黑板用一句通俗的话把课题和作者联起来。



生:白居易春游西湖。



读诗



师:春天,白居易游览西湖。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首诗,什么都不要去想,就是读,读累了,就停下来。



(几分钟后,课堂里静悄悄的)



师:好,再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想,看看白居易在这次游览西湖的过程中,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一路上看到了哪些美景,心情如何?(几分钟后)



生:作者先是来到了孤山寺、贾公亭,后来就到了白沙堤。



师:是走到白沙堤的吗?



生:看看第6句,好象是骑着马来着。



师:骑在马背上,作者慢慢地看,慢慢地想啊。都看到什么了?



生:看到了云和水,看到了莺和雁,看到了树和泥,看到了花和草,看到了树和堤。



师:心情怎样?请你从诗句中找到直接写出了这种心情的字词来。



生:“最爱湖东”的“爱”字。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心情?猜猜看:作者这次游览西湖,是赶在了春天的哪个时节?是早春、仲春还是暮春?(这便是,“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



生:应该是早春。因为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过后,人们急切地盼望着春天能早早地到来,春天刚到,人们的心情自然就好。如果是仲春,因为春天已经来了一段时日,人们就不再像当初那样激动了;暮春时节,兴致消尽。所以,我认为作者这次春游是赶在了早春时节。



(听课的老师发出了笑声,随即,学生鼓掌)



师:那好,那他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请大家再次默读全诗,默读注解。



师:“是”早春吗?



生齐:是!



师;说点理由?



生:莺在那儿争占向阳的树晒太阳,说明天气还有点寒冷,这就是冬天刚过时的早春。



师:乍暖还寒啦!



生:因为它说是“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说明出来晒太阳的莺还不是很多,大多数莺因为怕冷还睡在暖巢里还没起来呢!



生:从“浅草”的“浅”字也可看出这是个早春。早春,草刚长出不多时,浅。



生:从“才能”的“才”字也可看出。草还只是刚刚能遮盖住马蹄、马蹄矮得很,那草自然就“浅”,是早春时节的草。



生:从“水面初平”的“初”字也能看出来。水涨起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生:“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写出了新的一年到来时作者重见莺燕时的喜悦心情。



(以上是探究性阅读,以下是评价性阅读)



师:以上,我们读了诗,也说了诗,下面我们就来改改诗。(板书:处处绿莺争暖树,家家灰燕啄春泥。)你们看,改成这样好不好?



生:不好。改成了“处处”就表明莺到处都有,这时,天气肯定变得非常暖和了。这样,它们也就不会再去争占向阳的树晒太阳了。再说了,天气已经转暖,那这就不是早春了。把“早”改成“绿”的同时,也把作者的那种“你‘早’,‘新’的一年好”的心情改没了;“绿”也只是写出了莺本来的颜色,没什么特别意义。第二句诗的意思跟这差不多。



师:说得真好!老师改了,你们评了,下面你们就自改,自评。怎么改?放大胆一些。改了以后如果你们觉得你们的要好些,那你们就说你们的就好;如果改了半天结果还是觉得书上的好,那么你们就说书上的好。但不管怎样,都要说一点理由。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围坐起来,待会儿发言的时候,每小组只派一名代表,要求每小组只改评一处,所以各小组在下面讨论的时候,就要选准一点“点”。还有,如果你觉得发言的代表说得很精彩,那你们就给他鼓掌;觉得不好,就不鼓。都听清楚了呢?那好,开始讨论吧。



师:各位代表都准备好了吗?1小组。



1小组:我们把“迷人眼”改成了“夺人眼”,“夺人眼”要好些,因为夺人眼是说那花特别的迷人,把观赏者的眼睛都给“夺”去了,眼睛已不再属于他们自己的了,所以我们说,“夺人眼”好。



师:2小组?



2小组:我们把“啄”改成了“叼”,结果不好。因为燕子是小鸟,它只能啄;要是老鹰,那就“叼”了。



3小组:我们把“云脚”改成了“云朵”,觉得不好。湖水涨起来了,水面与云“脚”相接。改成“云朵”,意思好象是说云朵的所有部位都与水面相接,这是不可能的。



4小组:我们把“行不足”改成了“赏不足”……



师:不能说点理由?



4小组:反正觉得“赏”比“行”好,因为作者是去“观赏”西湖的,又不是去西湖“行走”的。



5小组:我们把“乱花”改成了“野花”,但觉得不好。“野花”管它是春天的什么时候,西湖边上都有;但“乱花”只有早春才有,因为“乱花”是似开未开的花,也就是春天刚到时还没来得及开好的花。这就是早春时节的花。



6小组:我们把“谁家”改成了“一家”,也觉得不行。“一家”读起来硬梆梆的,“谁家”好象是说作者看到燕子在湖边啄泥的时候感到很惊讶:这是谁家的燕子啊,春天刚到怎么就来了?这是早春时节的惊喜。另外,“谁”和“几”相对,都有惊颖的意思在里面:“谁家”的?这个时候就有“几处”了呢!



7小组:我们小组认为,这首诗写得最不好的地方,是“浅草”的“浅”这个地方,它后面已经说了那草才刚刚能遮掩住马蹄,这说明草不深,现在又说“浅”,就没什么诗味了。所以我小组认为,把“浅草”改成“嫩草”或“芳草”好。



师:8小组?



8小组:5小组把我们的都说了。



9小组:我们把“啄春泥”改成了“抢春泥”,两个都好。“啄春泥”写出了作者看到燕子时,它们各自在湖边很敬业地在啄,准备筑巢。“抢春泥”则写出了几只早来的燕子在湖边打斗,闹者玩,就像诗人一样,心情特别的好。因为,湖边的泥都已经解冻了。



10小组:我们把“渐欲”改成了“已经”,但不好。“渐欲”是渐渐地想要怎么样,说明这花还没有开好,只是渐渐地要迷你的眼;如果改成了“已经”,这说明鲜花已经开得很烂漫了,那这就不是早春,而是仲春了。



师:大家都改了,也都评了,改得如何,评得如何,我们现在还小,还有很多的知识没学:比如说“云朵”,古代就没这个词;比如说“野花”,平仄就不对。等你们长大了,回过头来看这首诗的时候,也许你们就会说:这真是一首好诗!祝你们快快长大!现在,就请把这首诗再看一遍,看看能不能背下来。



师:能背的请举手。(还有几位学生仍没举手)



师:你背背看?(叫了一位没举手的胆小女孩)



师:对,就这样背,慢慢地,别急,就这样背,好,非常好!她终于背出来了!(下课铃响)



师:(高高举起双手,转动着身子,带头为最后一位站立的同学鼓掌,也为课堂内外的师生们鼓掌,随后宣布“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8: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