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3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那迅若奔雷的气势、锐如匕首的言辞、深邃辨证的思想,常能揭开敌人的假面,显现事物的本质。其策略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解牛,切中肯綮;如打蛇,钳制七寸,要一击致命。脍炙人口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让我们对鲁迅杂文思想的无限张力和批驳的妙到毫颠叹为观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它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严正指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鲁迅先生当即驳斥,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接着,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鲁迅先生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毫无疑问,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和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他以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生动地描绘了“自欺”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他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既警醒了国人,又有力地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歌颂了“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在这里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就是说,判断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依据不应当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及其所认定的事实,而应当依据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事实以及他们的呼声。作为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热情歌颂了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民族脊梁,而且还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看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中国的脊梁”,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推理的组合重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逻辑简析

陈艺鸣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中学和高校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文中对所谓民族精神幻灭的谬论的深刻的批驳,对浩气长存的“中国的脊梁”的肯定和讴歌,以及严谨填密的逻辑论证,都堪称人们学习鉴赏的典范。本文试从推理的角度简析其逻辑特点。



从标题强烈的反洁语气看,本文的反论题显然是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否定。但在接下来的行文中,鲁迅却并没有简单、直捷地指向题旨。因为,简单直捷的指向,虽然可以一目了然,但也容易丧失透辟和深刻。所以,鲁迅采用了近乎迁回的、层层剥笋的方法来反驳。如此,可使敌论的虚伪性、荒谬性得到充分、彻底的揭露。

  

当然,这种反驳思路,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来支撑。只有论证无懈可击,反驳才能具有辨伪存真的说服力。面对代表了部分社会心态、具有一定迷惑性的敌论,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在本文中,鲁迅熟练、巧妙地运用一系列逻辑推理,犹如一套攻势凌厉的组合重拳,左右开弓,将敌论批驳得体无完肤。



首先,在概括出敌论后,鲁迅用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来否定敌论:“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即,承认(确认?)“信‘地’”、“信‘物’”和“信‘国联’”为事实,那么,就自然推出结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这是第一式重拳。



实际上,正是在这个清楚的推理的背后,鲁迅还隐含了一个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原先具备自信力的人,才会失去自信力;而中国人原先就没有自信力,所以,说中国人失去自信力是不合事实的。”同样,这个推理是通过否定后件来否定前件,符合规则,是有效式。这是第二式拳。



乍一看,鲁迅似乎在弥补敌论的不足,甚至比敌论还要变本加厉:敌论只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鲁迅却进一步说“中国人本来就没有自信力,因为早就失掉了”,—岂非推波助澜?其实不然。鲁迅立论的攻击点已落在“他信力”上。因为,鲁迅认为,“他信”比失去“自信力”更可怜。可惜,就连这种“渺茫”的“他信力”也已失去了,转而去发展“自欺力”,这就不仅是可怜,而且更是可悲了!这里透露出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反动政府腐败无能的揭露。



从逻辑论证的角度看,鲁迅在这里运用的是选言推理。如果设“中国人具有自信力”为P,“具有他信力”为Q,“具有自欺力”为R,那么这个选言推理的形式为或者Q或者R;非P,非Q;所以,Ra。



显然,这是一个有效式,因为运用的是“否定肯定式”,符合相容的选言推理的推理规则。这是第三式拳。



话说至此,莫非中国的前途一片黑暗?接下来,鲁迅话锋一转,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原来,“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两个判断中的“中国人”的概念,都是不周延的。但是尽管如此,鲁迅这个中心题旨的提出,毕竟与先前的论述有着较大的间隔,须要让这一较大跨度的思维跳跃能够为读者所接受,鲁迅又运用了归纳推理的方法。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归纳的方法较为直观,易于理解。这个推理的过程可以表述为:



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拼命硬干的人(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为民请命的人(并未失掉自信力),



古代有舍身求法的人(并未失掉自信力),



……



(而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等,都是古代中国的脊梁);



所以,古代“中国的脊梁”都没有失掉自信力。



这是第四式拳。



紧接着,鲁迅又由古至今,再用归纳推理推进一步:



在古代,“中国的脊梁”并未失掉自信力,



在现代,“中国的脊梁”并未失掉自信力;



所以,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并未失掉自信力。



这一结论,这是鲁迅针对敌论而提出的相反论题的核心所在,是最终击倒敌论的第五式重拳。不言而喻,这个命题是有力的、深刻的,但它的有力和深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它自身,而是在于此前以各种推理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攻击敌论所产生的合力。而这种精彩的推理组合重拳,正充分体现了鲁迅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峰回路转、层层推进的艺术性,在于严谨周密的逻辑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民族脊梁的颂歌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安永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乃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中国现实和历史上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作者当即指出,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这种以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的气度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文章在指出一部分人连他信力都已丧失之后,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作者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一结论是前文的自然引申,但文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贯穿着逻辑的力量。



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当是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与前文的“笼罩”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核心是论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因此,正确地理解作者所称颂的有自信力的人的含义,就成了理解这篇杂文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中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概念,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民族,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个英雄豪杰,其中既包括劳动人民中的优秀人物,也包括剥削阶级中的志士仁人以及历代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后者的聪明才智比前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比后者有更多的可能在史书上有所记载。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就在写作本文之后一年,作者写了历史小说《理水》,塑造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可互相印证。“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为民请命”这一提法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曾经受到过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以至一些教科书的编者在选用这篇杂文时,不得不将这句话从文章中删除。但是,正如一位戏剧家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为民请命,何罪之有?”几乎在写作本文的同时,作者写了历史小说《非攻》,塑造了一个古代为民请命的墨子形象,也可互为印证。“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做: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历代统治阶级中的不少杰出人物,都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这样的例证,史不绝书。甚至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先驱,有时也借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的革命意志。可见,作者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人,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鲁迅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对于那些所谓“正史”,他虽然借用梁启超的说法,认为它们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代统治阶级采取简单否定、一笔抹杀的态度,更不意味着对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所做的贡献也采取不承认主义。他曾经把汉唐统治者魄力的“雄大”与“闳放”和“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一起来加以肯定;他还推崇被人误认为奸臣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至于他称赞一些在文学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和散文家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对于那些被现代的某些人改铸得无比高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鲁迅也从未做过无原则的歌颂,而是毫不掩饰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多有针砭,即是一例。



同样,现实生活里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就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两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一二八”事变中,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就曾奋起抵抗,重创敌人,使之四易司令。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一年,二十九军又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震惊中外。国民党军队在这些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无疑是“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具体表现,在民族敌人面前,他们理应和中国共产党及其**下的革命人民同属于民族“脊梁”之列。至于作者在本文中所指斥的失掉自信力而发展自欺力的人,主要指的是国民党政府中的一部分上层人物,但也不宜理解得过于绝对。本文明明写道,这种自欺力已“笼罩了一切”。可见,这种思潮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恩格斯在论述三十年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时指出,小资产阶级的市侩庸俗习气“已经沾染了德国的一切阶级”,“它既经常笼罩着王位,也经常笼罩着鞋匠的小屋”。“这种旧遗传病毒”甚至“感染”到党内,以至“必须警觉地注意这些人”。联系到作者一贯坚持的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我们也应该承认,这种缺乏自信力甚至发展着自欺力的现象与人民群众中的某些不觉悟的部分也并非绝缘。正由于此,在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就成了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鲁迅实践这一任务的光辉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1: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马国军



相关基础知识



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它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被誉为“民族魂”,本文正是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教学这篇课文理解文中有关句子的深层含义是教学的难点。以下试从相关基础知识、内容理解、形式把握、语言揣摩四个方面分别提出教学设想。



1.文体知识:由于学生已在前三篇课文中学习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本文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回顾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同时熟悉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



2.修辞手法: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和仿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体会其巧妙之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能够找出的层面上,对于课文的理解,语言的积累,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3.字词:课文文字朴素简洁,没有太多的生字、难字。课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中列出的四个词语以及与课文内容密切关联的常用词语,如:渺茫、慨叹、麻醉、笼罩、脊梁、前赴后继、抹杀、诬蔑等,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语境,理解其深刻含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内容理解



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杂文,常常带有一种恐惧心理,因为他们感到无法清晰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因而在阅读时,就会不自觉地带着抵触情绪,这难免影响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对于这篇文章,实验区的老师反映,学生对背景不熟、对内容不感兴趣。对于背景知识,老师应该作些补充,但要掌握好时机。最好不要一开始就介绍,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些了解后再作背景介绍,会让学生对文章的针对性有更真切的感受。对于后者则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兴趣点,找好切入点加以突破。基于以上考虑,对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提出以下设想:



1.多种诵读,熟悉内容



由于学生对课文不感兴趣,应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课文分析。要引导学生诵读,但不是说多读几遍学生就熟悉课文了,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读法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以这样尝试;先由学生带着老师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注意语气、节奏、停顿)自由朗读课文,并将读不好的句子划出来,然后听老师范读课文(同样需提醒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停顿),接着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通过朗读课文对思想感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通过对文中的重要语句的品味,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为了避免诵读的过程流于形式,老师应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先读准音,然后能够比较流畅的朗读,接着注意轻重、缓急、并带有感情的朗读,以便学生按要求加以落实。



2.辨析文中的事实材料和所要表达的观点



引导学生调动本单元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经验,找出文中所引用的论据材料。由于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也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议论和叙述事实的句子。不妨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所引用的事实材料,然后再想想对这些事实材料作者发表了哪些看法,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思考:作者引用了哪些事实?这些事实哪些是你所熟悉的,请举例说明。请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哪些人可以称为“中国的脊梁”?



3.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通过第二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到自古至今“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会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依据何在?这些是什么人?通过这些问题带出全文思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可以让学生编写全文的写作提纲或思路,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主要弄清作者的议论是在那些事实材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提纲不妨详细一些。



信“物”、信“国联”、信神→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其实,(那些)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至今、前仆后继的战斗、是“中国的脊梁”→指说“全体”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在思路的把握上,仍然需要对文中关键词语进行揣摩,在引出错误观点后可相机对时代背景作适当介绍,让学生对本文的针对性有更深的感受。介绍不宜笼统,要突出重点。以下供参考: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华北地区不断告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在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统治者到处散布失败情绪,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自己推脱责任。



要重视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阅读本文,可以体会到,鲁迅对中华民族充满感情,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力。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可以通过“自信心”、“自信力”两个词语作辨析,联系现实,让学生说说、议议,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信,永远是一种力量的源泉。



形式把握



1.批驳论点,先驳后立,紧密结合。



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些口头训练,如课堂小辩论,来体会反驳的手法,不必过多地在概念上纠缠。反驳一个错误言论或看法,对于学生来说,在生活中会有不少的口头实践机会,可以选择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点或看法让学生进行批驳,比如:成绩好,分数高,就是优生,反之就是差生。通过这些训练,无非是让学生体会到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错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体会从哪些方面、哪个角度可以更有力的进行反驳,进而体会本文在批驳上的高超技巧。



2.论证手法



批驳论证,对于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作者也肯定了,既然肯定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为什么对方的论点却是错误的呢?原因就是观点和事实不一致。



引导学生从论点入手,去发现论证的特点。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采用了层层剥笋的手法,即:没有自信力(有的是他信力)→失掉他信力(信心全无)→发展自欺力。文章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这种悲观论的要害是“以偏概全”,即对“中国人”的理解。这对于学生可能是个难点,因此首先要弄清“中国人”的不同含义。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作为突破,进而对于文中所出现的“中国人”,结合前后文的内容就容易弄清楚了。这样,对方的观点来自于“以偏概全”的错误就显而易见了。



语言揣摩



1.课文标题。一般在上课导入时就会提醒学生注意。标题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这个标题与前面几篇课文不同,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如果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还包含着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使标题的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通过对题目的分析,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会如何去写;另一方面要强调,在阅读时要重视对题目的理解,作文时要重视拟标题。



2.关键语句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惧怕鲁迅先生的文章,文字上的障碍也是其中的原因,因此,要特别提醒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词语的含义,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学会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这是阅读的最基本要求。可以利用课后的练习进行训练。对于文中加黑点的句子,恰好说明了鲁迅先生目光敏锐,一针见血,引来国民党的恐慌。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有些句子表达得比较拗口、繁琐,学生会认为是鲁迅先生在故弄玄虚,对于这一点,老师应该跟学生讲清楚,有些是属于时代的烙印(不同于今天的表达),有些则是出于对敌的策略(文中加点被删处就是证明),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过于纠缠词语的表达。



3.简洁、形象,富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本文批驳错误言论中尖锐、泼辣,富有嘲讽意味的语句。如开头揭示敌论,就富有嘲讽意味。“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鲁迅先生很擅长利用对方的言论进行批驳。如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和“自欺力”,嘲讽那些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真是入木三分。



在“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后面,鲁迅故意提出一种可能性,“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明知绝无此种可能,故意这么说,可以反衬事实──“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斥责悲观论者“朽木不可雕”,一扬一抑,尖锐泼辣。



这些富有讽刺意味的语句在课文中比比皆是,应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加强语言感受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广西南宁沛鸿学校 谢巧靖



[教学目标]



1.了解驳论文的相关知识,重点把握作者批驳错误论调的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



3.通过诵读法、讨论法感知、品味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4.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课堂实录]



师: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如前面学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谈读书》等。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有的驳论文还会进一步提出正确的观点。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请大家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自己的观点又是什么,并且在文中勾画出概括这两种观点的语句。



学生速读课文,边读边勾画。



师:好,下边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把握情况。



生: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概括观点的语句分别在第二和第六段末尾。



师:为什么有人会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了呢?



生:因为以前人们自夸“地大物博”,后来寄希望于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



师:有没有道理呢?



生:好象也有道理啊,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就是不自信嘛。



生:作者认为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力”,相信他人不等于不相信自己啊。至于求神拜佛,简直是自欺欺人。不能因此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希望国联、求神拜佛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可以看注释。



师:本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那么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呢?



生: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生: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师:很好,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嗯……康有为、谭嗣同应该算吧。



生:还有诸葛亮。



生:老一辈的革命家,像**、周恩来也是。



师:对!这些人“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是——



生齐答:中国的脊梁!



师:无论是提出错误的论调,还是谈论自己的观点,作者都摆出了论据,论证的思维有序而严密。下边请大家齐读第1~5段,然后讨论两个问题。



多媒体投影两个问题:(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2)第4段有一句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学生齐读课文,讨论探究。



生: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这些本来就是事实,作者不回避事实,论述就更理直气壮,更有说服力。



生:我们认为作者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师:都有道理,第一个同学是从论证的情理力度方面分析,第二位同学是从反驳的方法方面分析。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说明对方的推导过程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师:对第二个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注释中说“当时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第4段加点的文字指出“求神拜佛”的实质、危害和严重后果,戳穿了这些官僚和名流的丑恶面目。所以,检察官为了维护他们,删掉了这段文字。



师: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得罪权贵,在**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07:32: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蒋玉萍



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标教材中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又是精读课文中唯一的驳论文,更是承担着让学生了解驳论文相关知识的教学任务。所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确定上,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文章批驳错误论调的思路和方法。如导入就由教师直接切入知识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又适时地介绍了本文驳论证的批驳方法。



本课篇幅短小,没有太多的阅读障碍,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求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让学生遵循阅读的思维规律,逐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通过提问“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让学生在无意识中碰触到文章的批驳方法,教师在最恰当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回答做正面评价,并进行知识归纳和强化,以实现本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从课堂反应和教学效果看,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尖锐的目光、深入的思考和深沉的爱国热情至今仍为我们所景仰,这也是他的文章最强大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我将“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作为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仅在最后以第4段加点文字的删除落实这一目标,显得过于单薄,还有待在第二课时通过诵读法、讨论法感知、品味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来加强情感体验。



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是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但学生的感受却是艰涩、拗口,不易读懂。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视鲁迅的文章为难啃的骨头,即便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了,也只有敬意,没有喜爱。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撇开文章的语言特点不谈,着重引导学生读懂文意,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不知这样处理妥当否。

  

专家点评



这节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把握特点,以简驭繁,化难为易。把握特点指既体现课文重点、特点,又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此,谢老师在教学反思里有很具体的说明:“由整体感知到局部分析,让学生遵循阅读的思维规律,逐步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然后通过提问——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让学生在无意识中碰触到文章的批驳方法,教师在最恰当的时候针对学生的回答做正面评价,并进行知识归纳和强化,以实现本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教学思路明晰,教学进程紧凑有序,其间教师灵活引导,点拨到位,且要言不烦。尤其可贵的是讨论探究之后,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发言,并顺势点拨总结:“这是驳论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既抓住重点,又有效突破难点。



受谢老师反思的启发,结合调研的情况,提出二点建议:第一、学生对文中“中国人”的理解是个难点,鲁迅对不同的“中国人”,感情显然是不一样的,须适时点拨,引导“品味其深层含义” ;第二、关于“语言特点”,前面反驳过程的讽刺,学生理解确有困难,不必勉强;但后面以排比、比喻盛赞“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语句,经过老师点拨,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能补充相应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加上诵读讨论,不仅深入体会不难,甚至还可学而仿之,写写“当今中国的脊梁”,以让学生切实感受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初中学生对议论文学习感到困难,对鲁迅杂文更是有畏难情绪,不少教师反映“学生不感兴趣”。但是,谢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要观点,研讨了论证方法,而且学生的发言颇有质量。要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得法引导之功是不可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22: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