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1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把握







1.主旨



这篇文章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文中虽然只有他的两段话,却不难看出他对秦王的阴险狡诈是有认识的,如何应付也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在文中,秦王骄横狂暴和阴险狡诈的形象也被刻画得很鲜明。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正义无畏、忠于使命的爱国精神,表现了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同时也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从而揭示出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本质原因。



 2.结构



本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这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对此,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用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示自己要效法的决心。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跪而谢之”,表示屈服。这是斗争的结局。



3.延伸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富于戏剧性,选材上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对主人公的刻画,突出了中心。在结构上情节完整、自然紧凑,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唐雎的角度来看,先写唐雎出使的缘由,接着写针锋相对的舌战,再写挺剑而起,最后写出使胜利,这样层层紧扣,突出了中心;从秦王的角度来看,他以不可一世(诱惑、恫吓、怫然怒)开始,却以失败(色挠,长跪而谢)而告终。



本文的人物对白极为引人注意。除了很少几句串场的叙述,几乎全是对白;用对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用对白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坚定,唐雎的沉着干练,口锋锐利,义正辞严,秦王的骄横无理,无不跃然纸上。开头一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对话。使者转达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属诈骗。“使人谓”三字,劈头即自称寡人(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慢,“安陵君其许寡人”,着一命令副词“其”,活现出秦王的盛气凌人。安陵君识破骗局,婉言拒绝。“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态度和言辞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辞,是面对虎狼之敌的斗争艺术。“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陈理为据,无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坚决的态度,必然会使“秦王不悦”。秦王先设骗局,以强凌弱,以大欺小,首开祸端。安陵君婉辞坚拒,有理、有利、有节,不失明君风度。“秦王不悦”,矛盾趋于激烈,安陵前程险恶。这时,唐雎出场,“使于秦”,系国家人民的命运于一身,深入虎穴狼窝,令读者不能不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国的文章分三个段落来做,也是唐雎与秦王面对面斗争的三个回合。第一个回合,基本内容貌似是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细细读来,有三点不同:其一,地点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钉子,生了气之后;其三,人物不同了,作为区区小国的使臣所面对的却是汹汹然不可一世的秦王。第二个回合是斗争的高潮,从写作来说是全文重心,因此写得最细最详。“秦王怫然怒”一句,笼罩全段。一个小国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国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难;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这个场面写出来,写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仿佛亲临其境。第三个回合,是事情的结局,其实已没有什么斗争,只不过是在风过气清之后,于众目睽睽之下,让秦王来请降。写法上反过来了,虚写唐雎,因为唐雎的形象已经完成,再写则会画蛇添足;实写秦王,让他自己把自己灵魂中长期被骄横凶残掩盖着的另一面──卑躬屈膝、懦弱无耻展露给人们看。



本文还很突出的一个写作特点是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两种人物、两种思想和行为的对比,可以突出他们各自的特征,让读者认识得更清楚,这是一种广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达方法。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两个人物。秦王和唐雎一会面就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是大国君主,盛气凌人,又是质问,又是威胁,却偏又摆出一副关心弱小之邦的虚伪面孔,力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却是从容镇定,据理力争,你有强权,我有正义,处在矮檐下,偏偏不低头,丝毫不为秦王的威胁所屈。一个先倨而后恭,“使人谓”──“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这是秦王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另一个先恭后倨,临危出使──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这是唐雎在事件全过程中态度的变化过程。处境不同、态度不同、结果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一个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一个是临危不惧、机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为他一开始就胸有成算,但由于处境危险,不可鲁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机而发。秦王先倨后恭则根本不同。先倨,是因为自己是大国、强国,有恃无恐,误以为可以放胆作恶;后恭,是迫于眼前处境,黔驴技穷,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能改变他的本性。一倨一恭,也形成对比,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对比,艺术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这一复杂性格──既是凶恶的,又是虚伪的。再看本文中衬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国,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只要掌握时机,就能一举而战胜之。但反回头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0:53:00 | 只看该作者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



江苏南通市三中 高淑娟 陆精康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并吞,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这篇文章记叙唐雎出使秦国,义正辞严地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的经过,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其实,秦王是否有必要设计这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局”?两国之间是否存在这番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一介之使唐雎是否可能轻而易举“折服秦王”?探究有关史实,结论只能是否定的。



战国末期,天下纷争,游说之士活跃于政治、外交舞台。唐雎是魏国的策士,《战国策》对其人其事之记载,真假参半,虚实有之。该书详录唐雎四次游说之辞,编年如次:



秦昭王四十一年(前266年),齐楚攻魏,魏安厘王遣唐雎入秦求援,唐雎以“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为由,说动秦王发兵救魏,“魏氏复全,唐雎之说也”。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魏信陵君窃符救赵,志得意满居功自矜。“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唐雎以此语诫之,信陵君幡然醒悟谦恭“受教”。



秦始皇六年(前241年),唐雎说楚春申君合纵,“相万乘之楚,御中国之难”,“为天下枭”(《战国策·楚策三》),率诸侯合力抗秦,事未果。



第四次,即受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该章载录秦王“灭韩亡魏”之语。始皇十七年(前230年)韩灭,后五年魏亡,故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廷见秦王嬴政事,《战国策年表》系于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



按照《战国策》的记载,唐雎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25),其一生行事多与抗秦存魏攸关,从《战国策》所录其人言辞看,此人乃一“辩其谈说”(《荀子·儒效》)的策谋之士。《唐雎不辱使命》的记载与唐雎的这一身份似乎也没有难通之处。然而,《战国策》关于唐雎的记载却存在一个难以弥合的破绽: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西出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车而遣之。唐雎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至于此,甚苦矣……”这便是《战国策》所载唐雎首次使秦事。是年唐雎“九十余岁”,自称“老臣”,秦王则以“丈人”呼之。照此推衍,十年后说信陵君,十五年后说春申君,唐雎已过百岁,至为安陵君使秦而面见秦王嬴政,上距说秦昭王四十余载,唐雎已为一百三十余岁之朽然老丈矣!元代吴师道《〈战国策〉校注补正》析曰:“唐雎为魏说秦时,九十余,至与信陵君语,相去十年,为安陵使秦……上去说秦四十二年,决不存矣。”吴氏之说切中肯綮。《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其人之存殁已属一大疑问,遑论奉命出使慑服秦王了。一百余岁之老朽面折廷争,折冲樽俎,而令秦王惊惶失态,俯首听命,这只能是编排出来的一幕滑稽剧,而绝非真正的历史。在这一点上,《战国策》的记载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退一步说,即令两次使秦的唐雎非为一人,该文的历史真实性依然是大可怀疑的。



安陵,即鄢陵。安、鄢古韵同属元部,可行通用,《唐雎不辱使命》亦见《说苑·奉使》,其文“安陵君”作“鄢陵君”,可见其地实一。杨宽先生《战国史》所附历史地图于“安陵”下括注“鄢陵”,亦可证之。安陵原为魏之属地,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年),秦相穰侯魏冉兴兵击魏,斯时鄢陵已入秦境。



(魏昭王)谓穰侯曰:“君攻楚得宛、穰以广陶,攻齐得刚、博以广陶,得许、鄢陵以广陶,秦王不问者,何也?以大梁之未亡也。今日大梁亡,许、鄢陵必议,议则君必穷。为君计者,勿攻便。”



此为秦昭王二十四年(前283年)事。由引文可知,早在魏冉攻魏之前,迫于秦之压力,魏国已割鄢陵以增广穰侯之封域定陶。也就是说,唐雎为安陵君使秦前五十八年,安陵已落入秦人之手。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魏信陵君有言:“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可见此时安陵之归属尚无变化。没有材料可以证明,此后安陵复归于魏,又成“魏的附庸小国”。诚如历史地理学家顾观光所云:“鄢陵久为秦有,而安陵至战国末尚存,此则传闻异辞,当在阙疑之列矣。”(《七国地理考》卷五)



从时间、地点、人物的矛盾情形看,《唐雎不辱使命》事出虚妄,当可定论。当代学者缪文远先生在《战国策考辨》一书中断定,是章出自秦末汉初纵横家之“拟托”。朱东润先生也认为:“本文情节当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逊上编第一册137页》斯诚不刊之论。倘对该文内容深入剖析,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



首先,基本情节不合事理。作为一方域仅“五十里”之小国,当天下板荡之际,只能成为臣服大国强国的附庸,事实上是很难作为一个“国家”独立存在的。即令魏国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尚存”,以秦王横扫六合之兵威,但遣偏师一支以击,弹丸之地旦夕可下,何须卑词“易地”,自讨没趣,进行一场外交斗争?秦王举措固然令人费解,而唐雎之行则愚昧至极。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魏国既灭,安陵岂能以“五十里之地”对抗虎狼之秦?即令以“劫秦”手段换取秦王一纸承诺,在“兵革不修、诈伪并起”“昏然道德绝矣”(刘向《战国策书录》)的战国末期,缺少实力保障,这种承诺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战国策》注者鲍彪认为:“唐雎之使愚矣!虽抗言不屈,岂终能沮之乎?”战国策士的游说活动皆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唐雎怎么会“知其不可而为之”呢?



其次,人物形象有欠准确。该文的两个人物唐雎和秦王,与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反差。历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恫吓,“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种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性格,和叱咤风云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特征难以吻合。只要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就可以知道,面对荆轲锋利的匕首,猝然之间,秦王“乃以手共搏之”,可见其人身手矫健,处变不惊,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角色。那种“色挠,长跪而谢之”的形象,和历史上的秦王嬴政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复次,重要细节严重失实。矛盾的彻底解决依靠了那柄来历不明的“剑”。《史记·刺客列传》:“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秦臣尚不可带剑入殿,作为敌国使者的唐雎,焉能持剑立于朝堂之上?何况,其时秦国正与东方诸国全力相搏,面对来意不善的敌国之使,焉能如此麻痹大意?



由此观之,《唐雎不辱使命》不仅违背了历史的真实,作为文学作品,也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其文出于虚构“拟托”,而且虚构“拟托”的手法也实在算不上高明。



对照《史记》对唐雎其人其事的记载,对准确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不无启迪。太史公处置《战国策》中关涉唐雎的材料,采取了三种方式。一是载录其事直书其名:《魏世家》记唐雎说秦昭王援魏事,文字与《战国策》悉同。一是载录其事讳涉其名:《魏公子列传》载唐雎说信陵君事,不书“唐雎”之名,而云“客有说公子”者。史迁下笔审慎,无疑对其时唐雎之年龄及缘何由魏入赵俱生疑惑。一是对《战国策》中有关材料弃置不用:《唐雎不辱使命》即属此类。照一般读者看来,《唐雎不辱使命》情节生动,文字鲜活,绝不比《刺客列传》中的“曹沫之劫齐桓公”逊色。《史记》何以作如此取舍?合乎逻辑的解释是:太史公已辨其伪。可以说,早在二千年前,司马迁即以史家锐利的目光,对唐雎劫秦王之真伪作过甄别。秦帝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秦始皇仁义不施,积怨天下,故汉初纵横之士假托唐雎之名,向秦始皇泼了这盆污水。这就是《唐雎不辱使命》产生的社会背景。“易地”是秦始皇的祖宗们常常祭起的法宝,而“劫秦”之事,在秦的历史上也不鲜见。这无疑给“拟托”者提供了历史素材和想像空间。在此基础上,塞进汉初方士们特别感兴趣的“白虹贯日”“慧星袭月”“仓鹰击殿”之类“天人感应”之谈,迷人心窍惑人耳目,所有这一切拼凑一处,便借着“唐雎”的亡灵,上演出一幕“折服秦王”的历史荒诞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唐雎不辱使命



重庆市四十八中 樊春霞



1.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及古文知识积累,初步体会课文大意;反复诵读,尤其读准多音字。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思维品质。



(5)课外拓展有关《战国策》的知识。



2.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文意和重点句词



3.教学难点:教师适当讲解专门性知识(如:历史典故、史实)



4.教学方法:反复诵读、探究讨论、互动交流



5.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诸侯割据、群雄纷争的战国时代,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课文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使我们由一斑见金豹。



二、多种形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流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1.齐读(边听边纠正读音,特别是下面加点字的音)



唐雎(jǖ) 山以君为长(zhǎng)者 以头抢(qiāng)地 夫(fú)专诸之刺王僚



2.分角色朗读及指导



(1)由4位学生进行:秦王,安陵君,唐雎的语言各一人,其他部分一个人。



(2)大家评论四人的朗读情况:音准,是否体现出人物当时说话的语气,语调和感情。



(3)老师在听学生意见后进行朗读指导,并让学生领会积累一些词语。



老师讲评: 秦王——分前后两种情况,前面是傲慢无礼,口气强硬,轻视对方,后面是讨好和软的口气。例1: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加强语气的词,所以重读。



例2:何也?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例3:寡人谕矣,谕:明白,读时要强调



安陵君——奉承恭敬,口气委婉。例“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虽然如此。要与下文形成转折。



唐雎——沉首冷静,干脆利落。



例1:岂……哉:难道……吗?反问语气。



例2:与臣而将四矣 矣:了,陈述语气。



(4)全班分成四组,继续进行分角色朗读。



三、解答学生不理解的语句:学生提问并互相释疑,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四、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的基础知识。



2.搜集《战国策》的有关资料,了解1-2个有关策士故事。



第二课时



一、分析后降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全文采用对话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把唐雎的话与安陵君的话作比较,看相同点与不同点是什么。(采用学生的合理说法)



明确;因为拒绝与秦交换土地,不同的是安陵君对秦王先恭维,后委婉拒绝。唐雎是直接拒绝,态度坚决。



2.唐雎的语言与秦王的语言进行比较。



明确;唐雎是针锋相对,后发制人,着眼点小──刺杀秦王



秦王是前倔后恭,威胁恐吓,着眼点大──进攻国家



3.作者塑造了唐雎怎样一个“土”的形象,意图是什么?



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意图: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二、总结文章写法特点



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根据课文情节,发挥想像,看课文中可以加上哪些人物和情节?(学生说,老师评点;老师说,学生评点)



明确:本文这种写法的好处,简洁明快,突出重点,突出中心。



2.思考唐雎反驳秦王关于“布衣之怒”的特点。



(1)举哪几个人的例子,事前有哪些征兆?──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



在他们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



(2)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一种铺陈渲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力量,以达到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



三、问题探究



1.唐雎的使命是什么?“唐雎不辱使命”是针对什么而言?师生互相交流看法。



2.读文章后,有什么疑问?



例如:唐雎行为的可信度如何?(最好让学生发现,鼓励学生场所欲言,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和识别事物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以战国时的“士”为内容,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



(2)搜集出自《战国策》中的成语(至少5个)。



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        唐雎



骄横欺诈  敢于斗争

狂妄无理  善于斗争

不可一世  不畏强暴

前倨后恭  胆识兼备

色厉内荏  有智有勇

外强中干  不卑不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一



徐中华



师:现在我们来读一下课文,我们这样读:这边三排同学读秦王,凡是秦王做主语的句子你们读;这边三排同学读另一个阵营,凡是安陵君与唐雎做主语的句子你们读。在读之前我请同学说说读安陵君与唐雎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沉着坚决。



师:两人可有区别?



生:安陵君语气弱一点,毕竟他对秦王还是比较害怕。



师:委婉一点,是吧。秦王呢?



生:强横。



师:是从头到尾的强横吗?



生:最后一节应该读出对唐雎的尊敬与害怕。



师:关于最后一节,有两个版本。大家看一下屏幕(出示文字:先生坐,先生何至于此!),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多了一个先生。



师:大家小声读一下,比较一下多了一个词以后有什么不一样。



生:多了一个词感觉更显出了秦王的害怕。



师:重复一次可以感觉到秦王的哆嗦,是吧。现在请读秦王的同学选择一下,是读书上版本呢还是读屏幕上这个版本。喜欢屏幕版的举手。(出我料外的,只有3个人举手。)看来大家还是喜欢那个不怎么害怕的秦王,那我们就读书上版吧。



(学生分组朗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二



徐中华



师:今天我们借这篇课文学一种新的阅读方法,我们以前一般用这样三种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出示字幕,师读并略加解释):一,积累性阅读, 指以积累新知识为目的的阅读。二,感受性阅读,指以感受文本的美与善为目的的阅读。三,理解性阅读,指以弄懂作品写作方法、思想内容等为目的的阅读。这三种阅读方法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板书:仰视)。问一下同学,这个词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向作者学习的意思。



师:古人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无疑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就像一座高山,他们值得我们仰视。但如果我们只是仰视他们,那也不行的。后面那个同学说说,只用仰视的方法阅读,会有什么坏处?



生:那就看不到他们的缺点。



生:缺少批判性。



师:这篇文章可能是什么文体?



生:记叙文,小说。



师:记叙文与小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小说可以编造,记叙文记录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编造太难听了,换一个词。



生:虚构。



师:好,小说允许虚构,记叙文则要真实。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呢?我们来看一下编者的意见。大家一起读课文题目下面编者写给我们的文字。



生(读):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安陵国的使臣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辞穷色挠。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师:“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编者告诉我们,唐雎是一个什么人物。



生:历史人物。



师:好,他是一个历史人物。本文选自《战国策》,我们再来看看编者对《战国策》的注释。注释1,第二行,大家一起念。



生(读):《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师:《战国策》是一本什么书?



生:历史书。



师:好了,人物是历史人物,书是历史书,历史写的都是(学生答:真实的事)那么编者告诉我们这个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记叙文。



师:好,记叙文就要考证它的三大要素。(出示文字:时间、地点、人物)我们现在来考证一下时间。(发资料)本故事发生于几几年?



(学生看资料,资料全部是古文,没有翻译。其实时间在课文注释中有,但由于紧张,我忘了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应该由亡魏在公元前225年,与秦王还没改称秦始皇判断出故事发生于公元前225—公元前221年)



一段时间后



生:亡魏在公元前225年。(师板书,公元前225)



师:好,现在再看地点。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安陵,一个是在秦王殿上。大家看有关安陵的资料,安陵又叫鄢陵,大家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看资料,教师提示:我们要学会看资料,无关的东西我们要省去,找有关文字)一段时间后。



师:有关安陵的文字有哪些?



生:魏旦暮亡,不能爱鄢陵,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



师:这个告诉我们什么?字词看不懂的现场提问。



生:“爱”是什么意思?



师:吝啬,可惜。



生:这说明安陵被割让给秦国了。



师:发生在哪一年。



生:公元前241年。



师:就是说在唐雎这个故事前(学生答:16年),安陵已经是秦国的了。咱们再来看看有关秦王殿的资料。这个资料选自荆轲传。



生:老师,这里说“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也就是说秦王殿里不能带兵器,课文里却说唐雎挺剑而起,这个有矛盾。



师:好,又发现问题了。我们再来看人物,本文主人公是唐雎,这个人物在《战国策》里一共出现了4次(其实是5次),除了课文,还有三次都在资料里了,请同学快速阅读,找找里面的问题。



一段时间后。



生:年纪不对,这里说唐雎在公元前266年的时候已经有90多岁了,那么他在公元前225年的时候就有130多岁了,这个不大可能。



师:130多岁了,这个人能活着已经是一个(学生答:奇迹。)何况还拿了一把剑指着秦始皇,大家想想看秦王会有什么反应?昏倒了,可能,呵呵。(生笑)通过对记叙文三大要素的考证,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本文不是记叙文,而是(学生答: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片断三



徐中华



师:小说就得有小说的研究方法,我想问问同学:在你心目中,小说是什么?



生:小说是有离奇的情节的。



生:小说有人物情节,是刻画人物性格的。



生:小说是表达作者某种想法的。



师:不错,所以小说有很多东西似乎是虚构的,其实却又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先来寻找一下这篇文章里面的现实。



生:专诸、聂证、要离这些人都是真实的。



生:秦王以强凌弱也是真实的。



师:具体说一下他怎么以强凌弱。



生:他用一种欺诈的手段,对方不答应就威逼。



师:先欺诈,欺诈不成就用强威逼,威逼不成呢?



生:用武力。(师:用课文里的话说)“流血千里,伏尸百万”。



师:不错,这个就是唐雎必须面对的现实。请大家一起把唐雎最后说的那段文字读一下。



生(读):……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师:思考一下。 “唐雎”这样的英雄值不值得我们学习与歌颂?请同学来说,可以互相讨论。



生:我觉得对唐雎要一分为二来看,他那种面对秦王这样的暴君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那种为正义不惜牺牲一切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做法值得商量。



生:唐雎这样是活得有价值,死得光荣;唐雎就算失败也能唤起大家的勇气,这个梦想只能让人民学会等待……)



师:大家说得不错,文章通过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折服秦王的故事,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精神、机智的才能及重义轻生的高贵品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6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这节课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朗读——研讨——评析,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升华情感体验的课堂空间。



品读——了解人物性格。锻炼学生的复述、翻译、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



评读——进行文化熏染。在学生对唐雎和秦王的鉴赏评价中,把握了人物形象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能够被唐雎那种敢于斗争、不畏强权、甘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所打动。



【点评】



这节课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平实厚重,恰当地处理了“三个结合”,新旧知识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学习和思考结合,达到了化知识为能力的学习目的。在教学起始阶段,通过揣摩语气强化整体感知阅读,是一个亮点,这对训练学生准确准确把握人物是很有帮助的。关于本文题材的探究是本课的又一个亮点,其效果就是引导学生实现“学”为“用”服务,“用”再深化“学”。 整节课没有表演的痕迹,没有表面的热闹与“新花样”,既平实又活跃,既扎实又厚重。对于唐雎价值的评论,是一种心灵的自由驰骋,是思维的真正开放,必将带起一个课后新的讨论高潮;课结束了,探索和研究的思维却没有结束,而且更可贵的是,这一思考的结果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节课不仅教给学生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让勤学好问、深思探究的精神在学生们的心底萌发、生根、开花。(张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20: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