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8 09:3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月考试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当我们明心见性,达到心物合一、物我相融的境界,我们便能从细微琐碎的事物中获得智慧的启事。安静地看水,可以听到它演示的清净义,请jí( ▲ )来一瓢柔润自己的心田;细致地看花,可以听到它宣说的庄严义,请掬来一朵美化自己的生命;       ▲       。万事万物,无时无地不在百般pì( ▲ )喻,殷勤示教,叙说着隽语真言,告诉我们世界的真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画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3)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的结构,根据文意,再续写一句。(3分)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          ▲           。               (柳永《凤栖梧》)

②         ▲        ,愁云惨淡万里能凝。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       (辛弃疾《青玉案》)

④      ▲       ,      ▲       ,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        ▲         ,恒兀兀以穷年。                          (韩愈《进学解》)                        

⑥寡助之至,      ▲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        ”。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本书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B.孟子,明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体系,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大师,世称“亚圣”。《孟子》一书和《大学》《中庸》《左传》并称“四书”。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以前我们学过的《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这是作者在封常清幕中任节度判官时在轮台幕府送武判官回京城时写的,这是一首脱出了离愁别恨俗套的送别诗,是作者的代表作,边塞诗的名篇,也是古代诗歌中咏雪的杰作。

4.名著阅读题。(10分)

(1)、《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哪条街?请举例说明泥坑子带给当地居民的福利?(5分)

(2)、《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又叫漂浮岛,飞岛上的臣民与国王对什么感兴趣,请写出两个?作者在飞岛国因什么而受到轻视?(3分)

(3)、《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请问作者为什么将这部散文集叫做“朝花夕拾”?(2分)

二、阅读•感悟(60分)

(一)阅读《龟虽寿》,完成题目。(5分)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分)

6、如何理解“养怡之福”?(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②。雍季对曰:“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注】①咎犯:春秋时晋国的卿。②雍季: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7、解释加点词语(4分)

(1)、牺牲玉帛         (2)、神弗福也

(3)、君子不厌忠信     (4)、以诈伪遇人

8.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以诈伪遇人”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皆以美于徐公

C.虽不能察,必以情            D.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9.给文章划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10.翻译句子。(5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2分)

(2)、焚林而猎,愈多得兽,后必无兽。(3分)

11.晋文公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位         的君主。(2分)

(三)阅读《气温变化的利与弊》,完成各题。(10分)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1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1%,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1%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天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四)阅读《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完成各题。(11分)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周国平)

①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着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互相抵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它们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翻译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②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宽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经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③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了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了证实,可见玄奘治学和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④我由此想到,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15、文中作者所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请分别加以概括。(3分)

17、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如果把“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中加点的“敢”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五)阅读《稻草人》一文,完成各题。(18分)

稻草人  耿立

    父亲把稻草人立在田野里的时候,他十分激动。时当黄昏,他望着夕阳下稻草人所指的方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稻草人单腿独立在深邃的麦田里,我蓦然觉得它和父亲有点酷肖兄弟。

    然而,稻草人不言语,稻草人什么时候喧哗过呢?它们从不睡眠,也不考虑吃喝,当农人回家的时候,它们不回家;当收割的日子临近,它们也就支离破碎了!

    没人理解稻草人僵硬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没人理解父亲一样。春天的时候,父亲用陈年的稻草、绳索捆绑稻草人,他对我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

    我未置可否,当麦子快要黄熟的时候,我带着侄子去查看稻草人,回来向生病的父亲汇报。那也是黄昏,一个一个的稻草人在风中挥动着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着什么,从远远的地方望去,就见一群一群的鸟儿在麦地上空不停地盘桓、寻找,宛似一帮无家可归的落魄子弟。

    我得承认,父亲捆绑的稻草人简直完美无缺,它们真实毕肖地做恐怖和威吓状。有一种鸟儿,每年麦季的时候,都要从家乡的这块平原经过,它们并不美丽,但是平原上一年才能见到一次。

    那些鸟儿望着稻草人,久久不敢涉足,它们盘桓着、盘桓着,最后只能无奈地向远方飞去。

    侄子从地上抓起一枚土块,狠狠地向稻草人掷去,他说,稻草人混蛋——

    我回家告诉父亲,麦子长势不错,鸟儿也不去祸害。父亲听后很忧郁,他说,保不定。春天父亲扎制稻草人时,侄子曾偷偷地毁掉几个,父亲很恼火,他说,“不喜欢土地的人,才不喜欢稻草人。”

    麦子临熟的几日,每到黄昏,我都要到麦田巡查,然后向父亲报告麦子和稻草人的消息。一天,侄子偷偷地问我,你知道鸟儿到哪里去了吗?

    我摇摇头。

    侄子说,鸟儿不在平原上停留了,平原上的人可恶,鸟儿让稻草人吓跑了!

    过了一会,侄子告诉我,他不能让鸟儿在平原上不吃一点东西就走。

    我有点好笑,对侄子说,人应该感恩稻草人才对,它们保护了粮食和土地,难道人不应该热爱粮食和土地?

    “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侄子说,“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

    到了晚上,侄子出去了,许久没归,不知什么时辰,父亲在屋里很急地唤我:天空怎么发红呢?父亲的房子正对着麦田,他见夜空里火的光芒正燎燎地飞向天际,一堆、两堆、三堆……我蓦然有所警悟,立马向麦田跑去,麦田里火焰渐渐地萎弱了,稻草人化为一团灰烬。

    翌日,我和侄子站在黄熟的麦田里,父亲来了,他抚摸一下侄子的前额,然后闭上眼睛,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我有点惶惑,没有了稻草人,还有谁来指点生活的方向、温饱的方向呢?

与稻草人握别,大地沉默不语。

(注:稻草人指农田间用来驱赶鸟雀、防止其偷食粮食的偶人,因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

19.纵观全文,说说“我蓦然觉得它和父亲有点酷肖兄弟”中的“酷肖”的具体表现。(3分)

20.文中画线句子描写稻草人和鸟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21.文中侄子说,“我热爱粮食,我也热爱鸟儿,它们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麦子?”“我怕有一天,一睁开眼,平原上再也见不到鸟儿啦……”从全文结构看,这段话有什么作用?(4分)

22.文中父亲说,“用不了几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会有了”。这两句话传达出父亲怎样的情感?请分条概括(4分)

23.本文写了与稻草人有关的故事,请从父亲、“我”、侄儿三者任一角度探究文章蕴含的深刻含义。(3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4. 请以“握住我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60分)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汲 ;譬  (2)(2分)事—示 真—箴  (3)(3分)示例一:认真地看草,可以听到它阐明的柔韧义,请摘来一棵丰富自己的精神。示例二:默默地看石,可以听到它叙述的朴实义,请取来一枚充实自己的思想。  

3、B

4、1、呼兰河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哪条街?请举例说明泥坑子带给当地居民的福利?(5分)

东二道街。P12每点2分

2、数学和音乐(2分)因为作者对于数学和音乐这两门学科的了解和他们差远了(1分)

3、早上落的花,晚上来拾起,(1分)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1分)(有回忆意思即可)

5、答:比喻,(1分)曹操以老了的千里马自比,表现了自己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2分)(意思对即可)

6答:这里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1分)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永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1分)(意思对即可)

7、祭祀或者祭神用的猪牛羊;保佑或者赐福;满足;对待。

8.A     A介词,用(B项动词,认为,C项介词,根据,D项表结果连词,以致)

9战陈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10. 1、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放火焚烧山林来打错,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

11.深谋远虑(远见卓识、有政治远见)(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晋文公要在城濮和楚军交战,文公征询咎犯的意见,问咎犯:“这仗该怎样打?”咎犯说:“如果是做仁义的事,那就不该讨厌忠诚守信用;如果是和敌军开战,那最好是兵不厌诈。现在既然是和楚军交战,君王你就只管使用欺诈就可。”文王辞别咎犯后,又去请教雍季,雍季回答说:“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用欺诈手段对付人,虽然一时能获得很多利益,但到最后一定会无利可图。所以君王还是正大光明行事为好。”文王没有听从雍季的话,而是采纳了咎犯的计策,和楚军开战时用计大败楚军。回国以后,嘉奖有功人员,首先是奖赏雍季,然后才奖赏咎犯。这时晋文公身边的人就说了:“我们之所以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靠的是咎犯的计策。君王论功行赏为何将雍季放在最前面,这是为什么?”文公回答说:“咎犯的诈术,只是权宜之计,适用于一时战争需要;而雍季的忠信观点,则是符合长远的利益,我怎么能只看重权宜之计而轻视长远利益呢?”

12.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分)突出、准确地说明了气温上升或下降1℃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大意对即可,1分)

13.(共3分)不能去掉。“可能”表估计,推测。(1分)说明出现海平面上升1厘米到16厘米的情况几率大,如去掉太绝对,与事实不符(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1分)

14.(共4分)内容:为了更全面、客观地说明气候变化带来的利弊。写法:把气温升高的利与弊进行对比,更加突出地说明了气温升高的弊大于利。(大意对,答出一方面即可,4分)

15.忘记玄奘是可耻的(2分)。

16三个方面:精神伟大(或“品行崇高,精神执著”);成就巨大;影响深远(或“在印度、日本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是人们最熟悉、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每点1分)

17.对比论证(1分),突出玄奘的巨大成就和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2分)

18(3分)不好(1分)。“敢”字强调印度大德高僧们对玄奘叹服的程度(1分),去掉就不足以凸现他在佛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之大(1分)。(只写不好不得分)

(五)(18分)

19.(3分)父亲像稻草人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平平凡凡;但又坚守岗位,任凭风吹雨打,又显得极其不平凡。他们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每点1分,3分)

20.(4分)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稻草人的“尽职尽责”,鸟儿的无奈无助。

(每点2分)

21.(4分)强调侄子富有爱心,表现侄子有着不同于传统的观念、认识,与上文父亲的“忧郁”、侄子 “掷土块”时的言行等相照应,为下文侄子烧毁稻草人作铺垫。(答到“照应”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答到“铺垫”并作相应的阐述,得2分。)

22.①父亲对下一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削弱,感到隐忧;②父亲对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下一代身上难以传承感到落寞;③父亲为“稻草人”即将从聪慧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感到无奈。(关键词:隐忧(担忧)、落寞(失落)、无奈。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

23.(3分)①父亲倚重稻草人:反映了上辈人对土地、粮食感情深厚,而这种情感却得不到后辈的理解。②侄子焚毁稻草人:体现新生代具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③稻草人存废问题:表现三代人在思想认识、生存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④我的“惶惑”:显示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在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复杂心理。(3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但必须明确角度。内容2分,语言1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6 18: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