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题作文:以“和”为话题作文范文2篇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话题作文:以“和”为话题
“和”中得悠然

小时候,我家种有一小块地的毛豆荚,每到豆荚成熟时节,全家人都会喜滋滋地去地里收回来,然后每个人都会分到一部分的毛豆荚,负责将饱满的豆荚剥下来。那时我心里总想着拿第一,所以速度总是最快,可每一次我妈都能从我完工的毛豆杆中找出许多“漏网之鱼”,爸爸总是笑着对我说:“叫你不要急,你看!”我不信他的话,因为我看见妈妈手里头的活儿也挺快的,就去检查她弃在一旁的毛豆杆,真的是一颗也不落下,慢慢地,我体会出爸是叫我心里不要急,如同古话“欲速则不达”,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也许会更好,这是我最初得到的关于“和”的一部分,要有一颗平常心。

刚上初中那会儿,渐渐有了图书馆这个概念,午饭后随着几个好友去那里借书,一进门,见到那么多的书,真有点“找不到北了”。因为学校限定借书的数量,时间也有规定,所以往往在那儿消磨掉整个午休的时间去决定要哪几本书,像童话里讲的那只走进苞谷地里高兴地掰苞谷的猴子,我知道我心里又让欲望给撑“急”了,看着身边不“急”的人对满屋子书视而不见,挑着自己喜爱的一本,神态自若地离开。以后,我也学着直把满屋子的“有”视作心中的“无”,挑了两本就走,那段日子我静静地读了很多书,也发现了人有些时候需要安静,此后我又懂得了“和”的另一部分——静。

我们时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一些人,他们抛妻离子,怀着雄心壮志北上南下,发誓要闯出一片新天地,发誓“功名不成不返乡”,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如先前一样艰辛,住的是昏暗潮湿的地下车库,吃的是干面包加白开水,梦想似乎愈行愈远,渐行渐远……于是,有些急于求成者,为快速致富,铤而走险,结果锒铛入狱;有些心灰意冷者,为梦想破灭,厌倦红尘,只留给家人永久的悲恸。其实,他们只欠缺一份心灵的平和。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别忘了存一份“和”的心境。

把人生比作去看远方的一幕风景,有些人留心看了身边的景色,也没放弃最终的目标;而有些人急于求成,却失去了过程的快乐。所以,做人不要急于求满。学会平常心,学会安静,得到一份心灵的和谐。似那静坐莲台默默含笑的观音,又似那潜心打坐的如来,他们都不急,所以他们活出了大人生,得到了大境界。

人生本已短,“和”中得悠然。


烟随风逝,我心平和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灰白墙头剥落的斑驳,青滕篱笆下曾刻画的,母亲摇篮曲间深邃的梦境。岁月慢慢摇过,那被磨平的棱角、稚气的笑,于成长中褪去的青涩,学会用平和去看待一切。

十八岁的日子很忙。进入高三,时间的脚步变得紧凑。铺满桌面的席卷,教科书上那圈圈划划的重点,以及参考资料书页上好只折叠的角。曾经的抱怨,被笔尖的沙沙声掩埋。用平和去看待一切,明白高三的忙碌与学生,是自己必须经历的岁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历炼的的自己,肩上能扛起更多重量。抄下满黑板的笔记,泡一杯清茶,于静心中继续奋战。

试卷上的显眼的分数,成绩单上清晰的排名,从下往上数,抑或从上往下数,进进退退,好好坏坏,不再过喜过悲,用平和去看待一切。明白,一次失利,并不意味着失败;同样,一次成功,也不能傲视一切。努力做好自己,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淡定,又有何惧去面对以后的种种?

看到很多人,认识很多人,朝夕相处中,磕磕碰碰再寻常不过。用平和去看待一切,待人接物中,不再吹毛求疵。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有缺点,伤人伤已;不再那般明显得一个人,憎恶一个人,简单幼稚;不再据理力争,咄咄逼人。学会隐忍、低调、沉默,不刺痛别人,不伤害自己。

人生在世,有太多浮沉。跌,起,转,合,猜不到后面会发生的事,学会用平和去看待一切。看,朱敦儒“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的情趣,陶潜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王维“明月松间昭,清泉石上流”的意味,那般闲情两三点!

木格花窗上细致的纹路,七彩琉璃灯下回旋的艳丽,青石板间那秀气的背景。岁月慢慢摇过,那宠辱不惊的淡定,坚忍的笑,于历炼中消去的傲气,学会用平和去看待一切。

潮涨潮落,月圆月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30 1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