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制度创新直指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考改革、校长职级制改革、课程课堂改革、教师聘任制改革……山东省潍坊市近10年来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直指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教育制度创新的“潍坊探索”

  ■本报记者 时晓玲 通讯员 张庆亮

  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公布了2009年10月对山东省潍坊市城乡310所学校、近2.5万名学生学业水平抽测的一组数据。结果显示,在“学生学业水平与国家课程标准吻合度、学生睡眠时间、作业适合性、心理负担、学习动机、学习信心和师生关系”等反映学业状况和素质教育水平的关键指标上,潍坊市数据显著优于全国“常模”水平,尤其是“校长与教师在促进教学改革认同、追求学校共同发展目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指标均呈高度正相关,优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同类指标水平。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潍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学生睡眠严重不足、课业负担过重、心理过度焦虑”等当下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世纪难题”,并且开始呈现“轻负担、高质量”、城乡教育质量在较高水平上均衡发展的理想教育生态。

  潍坊无疑为全国提供了一种区域教育科学发展、靠制度创新推进素质教育的样本和范例。

  改革须向难处行

  2009年12月9日,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在获奖的26名高中生中,潍坊一中高二学生张家华赫然在列。张家华是潍坊市中考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当初,他正是凭着在网络设计方面的特殊才能,才得以被潍坊一中录取。

  在近些年的我国地方教育改革中,潍坊中考改革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潍坊教改首先从中考制度突破,因为中考内容决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潍坊从2002年起步探索,到2004年试点,再到2006年在全市全面铺开,一项中考制度改革从最初酝酿到出台整整用了5年时间,可见这项改革有多么不易,又足见潍坊教改从难处突破的决心和力度。

  潍坊中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多次考试、等级评价、综合录取、自主招生”。

  “多次考试”是指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某些学科的水平参加会考,满意的可以作为中考成绩,不满意的可以再考一次;“等级评价”包括五个等级,在同一学生群体内,15%左右的学生都是A,学生就不会为争千万人里的“第一”而焦虑煎熬,学校也不会再做极端追求,而是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综合录取”则把学生不能用纸笔表现的素质,通过标志性成果进行等级评定,赋予其与语文、数学、外语一样的权重纳入中考。

  变化显而易见。过去,学校组织各种社团和活动,学生不参加、家长不支持,唯恐耽误考试。中考制度一改,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发展特长,参加校内外活动。这看似是考试录取方式的变化,其实背后产生的育人效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变化才是改革的剑锋所指。

  今年,潍坊中考又出“新政”,把全市11所最好的高中拿出来作为“特长人才”招生培养试点。全市51名学生,有的凭借对国学的独到见解,有的凭借突出的程序设计,还有的凭借创造发明,直接进入高中学习。

  又一条人才成长的道路被打通了。

  潍坊中考制度改革只是个“药引子”,实际上,它瞄准的靶心是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传统教育评价制度。潍坊教育人认识到,要使学生过重负担真正减下来,素质教育真正深入校园,必须再下“猛药”,规范办学行为,转变教育质量提高方式。

  据此,与中考制度改革相配套,早在2002年6月,潍坊市就以正式文件形式出台了《关于规范市区初中小学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对学生上课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间、课外作业量、常态分班、教辅资料数量和中小学教师行为进行规范。7年之后,山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0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

  敢为天下改革先,这就是潍坊教育人的气魄。

  也许有人质疑,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各地都在发,有什么稀奇?潍坊改革的过人之处在于不但规范得早,而且重在落实上。潍坊市教育局组织了随机督查团,作业时间统计到所有学科,上学时间具体到几时几分,并在网上“晒”课表,各学校执行情况在当地晚报上随时通报。

  在坚决杜绝不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潍坊市坚持疏堵结合,从2002年开始实施农村高中进城战略,8年投入67亿元,使得现有51所高中的44所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年招生数从3.6万人扩增到6.3万人,其中89%的学生在城区学校读书,满足了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

  改革之初,潍坊教育人确实承受了很大压力,因为中考涉及千家万户,万一搞不好,不仅老百姓不答应,对自己都无法交代。但潍坊教育的决策者们认为,只要改革真正站在社会和群众需求的角度,真正基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考虑,再难的问题也要解决,再险的“雷区”也值得去闯。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潍坊教育把更多的思考指向了如何将改革系统、有效地深入下去。

  降了作业量,学生多了睡眠和活动时间,教育教学质量怎样保证?学生近70%的在校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喜不喜欢上学、幸福不幸福的关键也在课堂,撇开课堂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是本末倒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教改牵到“牛鼻子”

  抓课堂改革。从2004年开始,潍坊市根据国家新课改要求,开始大面积探索高效课堂之路:调整教与学关系,变革教学流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生自学找问题、同学互助共分享、教师点拨讲难点、拓展深化促提升。由此,讲为主变成了学为主,听为主变成了说和做为主,学生个体封闭学习变成了互动交流开放学习,讲堂变“学堂”,教师由“演员”变成了“导演”和“主持人”。

  记者走进昌乐二中高二(32)班的语文课堂时,教师徐振升正在讲《钴姆潭西小丘记》。这里完全没有了过去老师的“满堂灌”,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原来沉寂的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演练的场所,人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起点,每个人在分享他人问题和成果的同时又生发出新智慧,获得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和不断增长的自信。

  此后,潍坊市又先后探索出分层教学、语文主题学习、日常考试无分数评价等,课堂效益整体大幅提高。

  监测数据表明,潍坊学生课外作业量明显减少,教学成绩和能力水平显著提升。课堂上能够积极有效交流、表达与争论的学生达83%,比改革初提高了76个百分点;课外能积极主动搜集整理信息的达68%,比改革初提高56个百分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效落实,课堂上能多次提问质疑的学生达89%,比改革初提升了62个百分点;自信感强或自信心明显增强的占84%,比改革初提升了46个百分点;对学科学习有兴趣的达86%,比改革初提升了31个百分点;对新型课堂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2%,比改革前提升48个百分点。

  在抓高效课堂的同时,潍坊瞄准了整个课程改革。全市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为主题开发了560多种校本课程,通过“引桥课程”、“生活课程”、“基地课程”等多个渠道,实现了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多样化、特色化,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可选择的适才教育。

  全市建立的9个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各有特色,其中市区的基地投资已近亿元,共开发5大类188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100多个研究性课题和趣味探究实验,还有4大类20多个德育生活课程。创新基地与地方文化、生活实际、现代科技和人生规划等结合,市区所有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学生都要在这里接受为期一周的学习,其中仅市区一处就已有近10万名学生在此接受了创新教育。

  通过开发朝阳读书、名家进校园、成长五个一、传统节日教育、志愿者服务大队、成长导航站、八类群体教育、阳光大课间、人生规划指导、百社千团建设等“十大育人锻造工程”,潍坊教育改革将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向了健康和科学发展的轨道。

  2008年,潍坊市又提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从改革基础教育做起”,把落实每一位初中毕业生的去向作为评价初中的重要指标,引导初中学校对每一位学生发展负责。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潍坊高考已连续9年位居山东全省之首。不仅如此,全市每年中小学生获奖的各级各类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成果都在20万件以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和机器人大赛,获奖项目总数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今年的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上,潍坊金牌总数占了山东省的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改到深处是制度

  任何一项改革,越是逼近纵深处,越需要完善的制度来保驾护航。潍坊多年来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今天,潍坊的校长们很忙,但他们忙的不是应酬,而是忙在学校、忙在课堂。记者随机调阅了2008年全市中学校长工作记录,发现校长全年平均听课156节。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从市教科院副院长任上来到这所学校。去年,他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如果用“节”来计算,超过310节。

  这一局面的形成,与潍坊市5年前实施的校长职级制不无关联。校长职级制,说到底就是要让校长位子上坐的是真正爱教育、懂教育的人。

  当年,这一改革可谓石破天惊。

  2005年,潍坊市“一刀”切下去,全市935名有行政级别的校长档案,全部由组织部门移交给教育部门党委管理,校长的选拔任命由教育部门党委负责,实行职级制管理,职级高低最重要的是看治学理校能力。如此一来,人权、事权统一了,不懂教育的人进不来了,素质教育的推动自然顺畅了。

  近些年,潍坊市教育改革不断趟“深水区”,但都能做到波澜不惊。

  2008年,潍坊市被人社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市,牵扯10多万名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具体操作中,教育部门出原则、出规范,具体交给各学校自己运作。学校把权力交给教师,所有方案必须要有全校85%的教师同意才能进入下一程序,职称谁上、谁下的标准也由教代会定。

  潍坊一中校长于允峰说,过去,在职称评聘上,学校没有自主权,最重要的事没有最重要的制度保证。班主任没人当,教师年纪一大就不愿上课。现在,这些问题都通过教师职改最大限度地解决了。

  也正是在这次改革中,潍坊诞生了17位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中小学教师。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张国华认为,一些长期存在,但又得不到解决的教育问题,看似是学校、教师问题,实际上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主管部门调整利益格局比单纯提倡“教育家办学”更重要,构建新型政校关系必须切断传统利益链,教育部门不能成为阻碍改革的“门”,教育机关不能成为制约发展的“关”。

  正是基于这种改革思想,潍坊市从2006年起,又在全国率先建立督学责任区,把全市4100余所教育机构划分为193个责任区,设机关人员和直属单位人员为督学,对学校办学行为、学生安全、教学管理等实行“点对点”指导。

  但新问题又出现了。这些原来担当“教练员”的督学,现在又成了裁判员,有时问题刚查出来,说情的就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大多数情况下只得碍于情面,大事化小。

  这种状况不改群众怎能满意?于是,潍坊教育局又将学校办学行为的裁判权、违规查处权交给巡视团,以专业的督导方式促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化,并且设立教育投诉热线,在潍坊晚报和潍坊电台《行风热线》这两家群众关注度最高的媒体上天天刊播,一旦出现教育投诉立即调查,随访督查,实行责任追究。

  记者在督导巡视团记录上看到,现在学生、家长投诉的问题,与当初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诉学校加班加点、乱订教辅、体罚学生、有偿家教现象的已大为减少,而类似一些家长反映的“孩子长高了住的宿舍床太短”、“放学路上的路灯不亮了”这些问题却多了起来。

  这样的问题也管吗?督导团团长潘永庆干脆地回答:“当然管。只要是有损学生利益、影响学生成长和安全的事儿,我们都管!”

  潍坊有1800多所学校,能管得过来吗?潘永庆说,这种管靠的是机制。哪所学校查实有问题都会记录在案,年底从对县市区的教育综合督导中扣除相应分数。

  从去年开始,潍坊市教育局又建立了由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负责,面向家长和社会的学校办学满意度随机访问制度。学生家长对校长的去留、教师的进退有了发言权,学校、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负责。这样一来,校长一心研究办学、投入地进课堂就会成为必然,教师歧视学生甚至把无望升入高中的学生撵回家的现象在潍坊也就基本绝迹。

  “管教育、办教育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否则不可能有行动上的自觉,更不会用心用力出思路、干事业。”张国华这样诠释潍坊教育改革的动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制度设计是关键

  潍坊教育改革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办好教育自身,还在于已经跳出了“关起门来办教育”的圈子,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构建大教育格局”的教育发展观,主动拓展教育服务功能,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最终引发了教育发展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

  有人说,潍坊教育局干了许多本来可以不管的事,比如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搭桥、开发高中校友资源为地方发展服务、组织声势浩大的家庭教育讲师团等。但接受采访的潍坊教育人都说,我们不想“能不能干”,只问“该不该干”。

  2008年5月5日,整合了市教育局8个科室和2个直属单位职能、资源的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设立了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家庭教育、出国留学、校友资源开发、咨询与投诉和学生资助管理7个分中心,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提供服务,所有有关教育诉求的事情,可以一站式服务到位。

  惠民中心成立以来,已受理咨询6301人次、投诉2674件次、办理事项7070件、发布信息8113条,网站点击74万人次……记者看到,群众送的锦旗挂满了惠民中心。

  “当初办惠民中心就是想给群众办事提供方便,现在看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此。通过每天的《情况通报》,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教育的决策会更有实效性、服务会更有针对性。”接受采访的潍坊教育局几位副局长都有这样的共同体会。由惠民中心提供信息,机关组织调研、行动,思维变了,工作方式变了,最终教育发展的方式也变了。

  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管理是潍坊市教育局近年来推进工作的一大抓手。

  记者在潍坊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潍坊教育局集中攻关56个重点教育项目,共整合专家团队达360多人。

  潍坊地处山东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是山东17个地市中唯一“三区”重合的市,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一方面,企业发展如雨后春笋,到处招人、招工;另一方面,潍坊有发达的职业教育,仅高职院校就有11所。但长期以来,企业和学校同居一城而形同路人。

  潍坊教育局依托惠民中心,将全市中高职学校20万名在校生分专业建立信息资源库,全部向企业人力资源中心开放。2009年3月又启动校企联动责任区建设,根据全市行政区划和企业分布,将全市1956家规模以上的民营企业和44家大型企业划分为10个校企联动责任区,由教育局工作人员担任责任区联络员,通过定期走访加强大中型企业与驻潍各高校、职业院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300余名校企联络员织就的校企供需信息网,收集印发了2009年《潍坊市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和《驻潍大中专院校2009届毕业生信息》。不少外资企业反映,之所以到潍坊投资,一方面是看好这里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是潍坊有高技能人才储备和周到的服务。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潍坊市政府建立了潍坊市高校联席会议制度。2007年11月,第一届高校联席会议召开,共梳理汇总8个方面的共性问题和31个个性问题,为驻潍高校发展解决实际困难。

  潍坊家庭教育在教育部门的推动下也是风生水起。从2002年8月起,由教育部门组织家长“搭起台子”,让家教指导中心聘请全国知名家教专家“唱戏”,深入浅出地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理念和知识,“百万父母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目前已有140多名知名家教专家到潍坊作报告,遍及全市所有乡镇,举办报告会2450多场,惠及110万个家庭,被誉为“全国最大家长课堂”、“新时期农民讲习所”。

  潍坊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无处不在。在参加今年高考的学生准考证上记者看到,上面赫然印着潍坊市学生资助救助的重要政策目录和网址以及24小时联系电话。市教育局还把全市682名孤儿学生全部建立了档案,用教师“爱心一日捐”的款项,每人每月按小学100元、中学150元提供生活费,并为孤儿学生找“妈妈”,涌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

  教育主动服务社会,社会自然重视教育。

  今年市两会期间,张国华接到一位县委书记打来的电话,电话那边焦急地询问今年的教育督导成绩何时在《潍坊日报》上公告,因为他急切地想知道本县的督导结果。

  一把手关心教育、重视教育,如今在潍坊早已蔚然成风。从2006年起,教育就被潍坊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重点提升的“三大亮点”之一。凡是对教育有益的事在潍坊总是大开绿灯。记者在潍坊教育局看到,仅2008年,市委书记张新起对教育的批示就有11条,市长许立全有8条。

  “这件实事办得好!”对市教育局多项措施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张新起大加赞扬,“农民到城市来务工,既是农民发展的需要,更是城市发展的需要,要努力让他们融入城市,扎根城市。我们的城市要有这样的包容性,才能为农村、农民的发展作出贡献。”

  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社会事业点评,教育是必看的第一件事,点评结果纳入对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考核。

  潍坊是全国率先开展对县市区教育综合督导的地区,这项制度已坚持了10年,每年市里把制约教育发展的大事、难事梳理出来,设计成具体指标,一个方案到县市区政府,年底一套人马弄清底子、拉出单子,督导结果在市两会期间公布,潍坊人说这是“用形象抓教育工程”。

  2007年,潍坊市启动“通校车,为学生提供热水、热饭和改造厕所、食堂和宿舍”的农村中小学“一通二热三改”工程,在《潍坊晚报》上开设专栏,每月通报一次进度;2009年,实施“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英语大学生教师”,在《潍坊日报》上直接公布已经到学校和新进的636名教师的名字。

  如今,在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极其看重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教育指标包括新进教师比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率、政府教学成果奖获奖。

  记者从2007年以来潍坊市政府工作报告等材料中调阅了这样一组信息和数据:预算内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潍坊市连续4年居全省17市之首;2004年至今,潍坊市各级学校进了9814名应届大学生,其中2009年新进的636名英语教师全部到农村小学任教;2004年潍坊市实施市区中小学解困工程,市财政连续3年共投入1.6665亿元,改造16所学校,新建校舍58860平方米,新建14个运动场,市区义务教育学校焕然一新,7万多名学生受益,优质初中学位达94%,提高了51个百分点。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投入26.7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282所,已完成的校舍改造面积占全省1/4。今年8月19日,山东省政府在潍坊市召开现场会,推广潍坊经验。

  5年来,潍坊市教师的2240多项教学成果获得“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产生了50多项以教师名字命名的教学法。此外,潍坊市由政府推动的农村高中进城战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三中心”标准化学校建设等,无不显示出潍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底气与魄力!

  正是因为全面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潍坊教育才获得了今天不竭的发展内动力!潍坊也因此成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市、职业教育先进市、学前教育先进市,2006年被中央五部委确立为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典型。2009年12月,潍坊市教育局被山东省委、市政府表彰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2010年9月10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潍坊市委、市政府承诺:在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把潍坊建设成为教育科学发展的示范区!


  《中国教育报》2010年9月17日第1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8 00: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