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71|回复: 0

2018年中招实验技能测试 质量提升指导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8 13: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现状分析

(一)2017年实验测试成绩

2017年的理化生实验成绩,虽然市前30%17年(55.91%)比16年(39.12%)进步16.79% ,市前50%与30%一样,17年(55.91%)比16年(39.12%)进步16.79% ,前70%17年(70.36%)比16年(51.59%)进步18.77%,我区的平均分是27.56分,仍然比全市平均分28.98分低1.42分。

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对比以往,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与我们的期望和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存在问题

个别教师该演示的实验或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变成看实验视频或教师描述实验;

个别学校第一年参加郑州市的实验考试,缺乏经验,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心有余力不足;

教师学习机会不够多,学习不深入,对实验方法的把握不足,缺乏实验得分技巧;

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个别学校实验课不实验造成学生兴趣渐减,实验变成了为了实验测试而实验;

孩子对自身期望值不高,目标不够明确;

平时理化生实验课学校不够重视,缺乏引导和监管。

三、提升方法

(一)提高认识(重视)

理化生实验有原来的15分提高到30分,中考总分比重加大,占中招升学总成绩的4.3%。这样的导向旨在提醒我们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而作为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和参与者,我们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程度。

(二)提升水平(业务)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 ;有外出学习机会要走出去,要及时反思自己,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身业务水平。

(三)提高能力(能力)

学生对实验是感兴趣的,只要条件允许,教师加强引导,在研究问题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实验,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来操作控制,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教材实验的理解也会很明显的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四、具体措施

(一)制度保障

1.建立健全学校理化生实验课和课外活动练习规章制度

成立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实验中来。

2.全体参与、分工合作、责任到人

实验课不能全交给理化生教师来做,实验课上由理化生教师教授学生各种实验技能,通过模拟测试告知学生失分原因和提高的办法;将班上学生分为几组,每名任课教师承包一组,给每位学生制定实验目标(满分率来要求学生),监督学生练习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配合完成,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加强交流

交流出真知。我们要多交流,在实验测试之前遇到的问题不管是实验方法还是评分细则我们要及时沟通。3月份召开理化生实验培训研讨会,通过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测试经验交流,分享他们的具体做法,从交流中;开展12套实验试题的实验演示录制工作(12套试题下来2天内完成)每个学校选择一组实验试题,进行实验测试标准版视频录制,供全区师生学习交流;在实验课堂上,多让学生交流,通过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把他实验操作的过程完整的呈现出来,想实验、说实验、看实验、做实验,手脑眼嘴全动起来,真正参与其中,在交流中是对实验的理解得以升华。
(三)全程监控

1.实验成绩提升落实到每一名领导和每一名任课教师、落实到每一名学生,任课教师对学生建立每科、每个实验备考通过档案卡,严格备考考核,临考前务必使每名学生熟练通过备考档案卡的过关练习。通过实验抽测,让学生感受实验考场的严肃与真实,提高孩子们的心理素质。教研组与各备课组、年级组一起提前为实验课程练习做好课堂调整。

2.任课教师深入学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教学与研究,真正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实验模拟测试明确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错误,对症下药,狠抓落实,夯实基础是前提,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是核心,反复训练,形成技能是关键。只有学生熟而不乱、有章有节做好每一步,才能获得中考理想成绩。   

3. 备课组、教务处要加强对实验课堂教学的听评课情况,实验课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同时教师要研究试卷评分细则,才能给学生

总之,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在这条路上乘风破浪,奋然前行!也祝愿各单位在2018年中招实验技能测试中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17 01: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