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握生成,让课堂绽放美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07:1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注课堂的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的世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高度发达,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基础教育承载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为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挑战与机遇,竞争和合作等提供保障。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战场,课堂又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已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谱写的一曲美妙的生命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都能求取真知,智慧才能和其他品质得以发展、提高,激发生命热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授、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指出:教学活动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而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好生成理念,就会让今天的课堂呈现出绚丽多姿。
              一、加强生命意识,让生成的课堂焕发人性的光辉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性化的人。每一次的备课中,我们都有个环节要备学情,但我们备学情时更多关注的是这个班、这一学龄段学生的群体特征,而难有对个体的关注。但在课堂上出现的却是个性飞扬、异彩纷呈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强求每个学生每堂课都能排除外界的干扰,比如课前和同学闹点小矛盾,昨天晚上和爸爸妈妈看了场科幻片,中午要到哪儿去吃顿好吃的等,而安静地坐在课堂;也不能苛求我们预设的答案都能获得满意的,甚至只要是响亮的回答。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明确提出了“在教育中,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新理念。郭教授认为,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这就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上每堂课时,加强生命意识,尊重这些幼小的生命,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发言,多看看孩子们课堂上的细微变化,敏锐地抓住每个孩子有价值的问题,多想想“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去引”,并使之具有张力和辐射力,覆盖全体学生,使课堂效率更高,更丰富。而不是脑子里跳不出预设的情景,老想着自己设计好的环节的内容,这样的课堂自然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记得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一文中记载了这样的事例:一位教师上课,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结构严谨有序。但是,当一名怯场的女学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时,这位老师竟一挥手:“别浪费时间了!”而在另一位老师的观摩课上,恰巧也有一位怯场的女学生,老师不仅耐心地听完了她不得要领的回答,而且后来又多次提出浅易问题指名她回答,终于使她逐步克服了怯场的心理。老师立即要求全班同学给以掌声祝贺。两位老师高下立判,而且,对学生的影响会十分的深远。
              无独有偶,我也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有位教师在上赛课时,因为借班上课,课堂上有两个学生因闹矛盾而在座位上你挤我,我挤你。课后,这个老师心情糟透了,对别人说:这什么班,这课怎么上云云。如果这个老师一直死守预设,抱着这样的理念,那么,什么课都会变得难上,要知道课是因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智慧而精彩的。
              我在讲授《画家乡》一课时,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要小孩子们画一幅家乡的美丽图画。小孩子们可高兴了,第二天,他们纷纷交上自己的作品:有画垂柳掩映、碧波荡漾的青山湖;有画气势非凡、飞峙赣江的八一桥;有画树木林立、山清水秀的梅岭;有画水幕冲天、灯光摇曳的秋水广场……虽然小孩子们画笔很幼稚,但是一笔一画中可以看出他们那颗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但是,有个别学生却没有交作品。我很奇怪,因为画画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比较喜欢完成的作业,可是他为什么没有画呢?于是,我把他找来,和他谈心。小孩告诉我说:“毛老师,我没什么画的,我家住在青山路,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总是坑坑洼洼,下雨天到处是积水,老溅我一身,脏死了……”我明白了,他是因为在生活中感到家乡不如意的地方,因而产生了不满情绪,所以感受不到美,发现不了美,更谈不上去描绘美。我想起了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于是,我问他:“最近到哪儿去玩了吗?有没有照片?能不能带给老师看看?”提起玩,他可高兴了,告诉我,他刚去过象湖,照了好多照片,他兴高采烈地答应明天就带给我看。
              第二天,他带了一摞照片给我看。我一边和他一起欣赏照片,一边和他聊象湖。聊着聊着,他告诉我,他爸妈跟他说原来象湖怎么怎么脏,现在怎么怎么漂亮。我抓住他的话,接着问:“那你觉得你现在住的地方会一直这样吗?”他马上反应过来了,说:“毛老师,我妈妈说,青山路要大修,所以才挖成这个样子。”“那以后呢?”“以后肯定会更漂亮。”我因利势导,趁机和他聊起了南昌市花园城市建设,分析家乡的概念,不只是一时住的小街小巷,对于其他城市,南昌就是我们的家乡,对于其他省份,江西就是我们的家乡……最后我问他:“你可以把家乡画下来吗?”小孩子眼中闪动着灵光:“可以,这些照片就是很好的画,明天我一定交一幅漂亮的画给毛老师。”
              通过这件事,我领悟到课堂中学生的情况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设,像这样不交作业的事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可能学生会拒绝和教师进行交流,其结果不只一堂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实现,更严重的是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同样甚至更爱美的心。“教师只有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此言极是。
              二、加强文本意识,让语文的学习更具人文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意志品质、精神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面对同一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文本时,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追求标准划一的答案。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成的课堂像流水,但它绝不是决堤的洪水,而是河床里四溅的浪花。现在有些课上,我们看到的学生的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动,完全是学生意识流动,是脱离文本的放任,学生貌似热闹、却和文本毫无关联的活动,最终是培养不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回到文本,增强文本意识,从文本中生成课堂,是每个语文老师所必须牢牢把握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收发自如”、“张弛有度”。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充满诗意画意、语言清新优美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一位教师是这样激趣导入的:“同学们,你们会唱哪些关于春天的歌曲?”一个小姑娘站起来说:“老师,我会唱《春天在哪里》。”“是吗?那你愿意唱给大家听吗?”“可以。”于是,这个学生唱了起来。才一唱完,下面的同学纷纷举手,这个说他会唱《小雨沙沙》,那个说会唱《小燕子》,还有的说会唱夏天的歌,马上就有学生不甘示弱地说他还会唱《樱桃小丸子》……几个孩子已毫无顾及地哼唱起来。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老师很高兴:“同学们,想唱的一起跟着唱,会跳舞的同学可以上台来伴舞。”于是,教室的情绪空前高涨。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讲台上站满了一群手舞足蹈、兴趣盎然的孩子。结果,一堂语文课上成了一次文艺大杂烩,老师以为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情感,事实上却脱离了文本,忘记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感到热闹、兴奋,可能什么都没学到。
              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中有一维是“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强调孩子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需要他们自己探索。但教师的调控必不可少。肯定的是孩子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多的错误,会出现许多的方向,老师们应作失控时的定海神针,迷途时的导航台,把错误当作一种资源,让孩子们意识到错误并自己克服错误,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最可宝贵的知识和技能!
              《王二小》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我在教学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如果你是王二小,敌人叫你带路时,你会怎么想呢?
              生1:我会想这些敌人太可恶了,我要杀了他们。
              生2:我会想,我要把他们带入埋伏圈。
              生3:老师,我会想,这次我死定了。(众生笑)
              生4:老师,其实无论王二小有没有把敌人带入埋伏圈,他都会死的。
              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4:我看过电影,日本鬼子好坏,该死,连老人、婴儿都不放过。
              生5:等我长大了,见一个日本鬼子杀一个。
              生6:是么,前两天我看电视,那个日本首相还说要参拜靖国神社,简直不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
              学生们有些群情激昂。我发现情况不妙,小孩子显然把现在的日本人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鬼子,一小撮军国主义者和广大的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搞混淆了,我连忙说:“同学们真棒,知识面真广,但是你们有没有看到前两天的电视里有个日本老人来到中国,跪在中国人民面前痛哭的场面呢?那是为什么?”
              生7:对,我看了。好像那个老人原来是日本鬼子,这次来是谢罪的。
              师:那你们会把他也杀了吗?(学生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可见,大多数日本人民是爱好和平的。好,让我们回到课本来进一步地学习王二小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当然不在我的教学设计之中。我想,学生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课堂上出现的一切都是他们真实的反映,从中,我扪可以发现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本来就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内容,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学情,根据生成性的课堂进行灵活的调控,及时把“迷途的羔羊”引上正确的道路。像课中出现的那一幕,学生的反应是正常的,但又是和课文无关,教师不能回避的。所以,我既面对了这一涉及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又没有陷进这一问题,把学生带回文本,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文本中进行思考、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碰撞,情感得到升华。
              三、加强发展意识,让师生的体验更多成功的喜悦
              “发展意识”既是指我们的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同时也包含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进步。面对一篇篇的美文,情感的体验,语感的积淀,知识的积累对于师生来说都是相同的,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学,应当体现为“人”的发展与成长,既包括学生的,又包括老师的。老师成功的喜悦更是双重的,既有因学生的发展体验到的成就感,又有因自身的发展而获得的喜悦。“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上《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我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最爱故乡的什么。有个同学举起了手,我把他叫了起来。“老师,我爱故乡的绳经塔,绳经塔庙会可热闹了,又有得吃,又有得玩。不过,我和爸爸、妈妈到好多地方都看过塔。老师,你知道塔是怎么来的吗?为什么要建塔呢?”没想到,其他学生也纷纷响应。望着小孩子们饥渴的眼睛,我在心里问自己:“怎么办?要不要回答?怎么回答?”显然,这个问题和这堂课没多少关系,而且,我也确实不知道答案,但无疑,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镇定了一下,先把问题写在了黑板上,同时,在后面注明这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微笑着对大家说:“某同学真棒,提出了这么个我们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不过,我们还是回到书本,先来说一说你们还爱故乡的什么。刚才那个问题留到课外我们再一起来解决,好不好?”同学们纷纷说好。课后,我把这个问题放到了“了解我们美丽的南昌”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围绕着“南昌的历史”、“南昌的饮食文化”、“南昌的旅游胜地”、“南昌的特产”等几个主题分几个小组分别去寻找资料,整理成手抄报,在全班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一道去搜索资料,讨论交流。学生自然地找到了关于塔的知识。一次活动下来,我和同学们一样,对生我养我的故乡——南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又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生成性的课堂因其生成性,不可预知,所以要求教师摆脱“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的定势,面对课堂的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突发性,老师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语文课堂生成性的准确把握不可能是一夕一朝之功。但是,生成性给语文课堂洞开了一扇门,呈现出一个精彩的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为了新课程的明天,在教育教学教研中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2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