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讲话稿 促进教学新理念,推进语文新改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2: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体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欲立先破,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大纲》被《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表明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已开始越过“瓶颈”,向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将伴随教材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考试方式、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等一系列方面都应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是不断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实验成功的必要前提。
  用这样的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这也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在教学的总体形式上,我们教师应主张“宁要粗糙的自然,不要精致的雕琢。”崇尚自然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在课堂上特别注意淡化师生的角色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师生始终在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交流,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自由个性的舒展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有太重的功利目的,特别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知识底蕴的语文教学。它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自己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通过语言文字或表达,或沉思,或感悟。没有一个舒展的空间,学生的性灵难以充分流露,在这样的情况下,灌输再多的知识,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意
     一、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着力提高语文素养
     1.实施感性教育,开发感性素质
     语文教育是实施感性教育的有效载体,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感性素质开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语文教育应使学生的感性素质得以充分开发和培养。感性素质以“感”为基础,感性是土壤,知识是种子,感性丰富,知识才具活力。儿童青少年时期拥有了丰富的感性素质,就奠定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语文教学中所强调的感受、感悟、体验等,均非高级认知活动,但它们却是通篇高级智力水平的必由之路。感性素质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操作平台”,是儿童青少年由现实显性状态向未来潜隐性水平跳跃的“支撑点”。培养儿童青少年以感性素质为基础的基本“生存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是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发挥的重要功能。
     日本学者高史朗认为,21世纪是感性的社会,应重视培养儿童青少年的感性素质。日本小学校国语科中的感性教育实践活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语文教育思想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感性教育思想,并已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语文教学,实施感性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丰富的情境刺激,体会语言学作品的深厚文化内涵,感悟自然、生命 与世界的美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使语文教育与感性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感性丰富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倡导个性化教学,实现教学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显著特征。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并鼓励学生个性的展现与张扬。聆听21世纪快节奏的步伐,迎接信息社会突变的时代,以个性张扬和具有原创精神为显著特征的将越来越受到尊重与欣赏。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事件的描写说明,对同一情境刺激的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展现自己的特色与风采,能够欣赏并尊重他人的独特之处。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的过程。人有个性才有创造,与别人不同才可谓创新,创造的过程就是个性的展现过程。让语文教育真正实现“一人一特色,一生一个性”理想的个性化教学理念。
    个性化教学的实惠离不开教学的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是指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认识结构和教学风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学个性化是手段,是为个性化教学服务的。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必然影响和感染学生,这将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惟有个性才有活力,惟有个性才有成功,惟有个性才有发展,李吉林、魏书生、丁有宽等教学名家便是很好的例证。做人如此,语文教学亦然。
    二、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方式
    1.重视过程与方法,关心情感与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往的语文教学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过于偏重结果性目标而忽视过程体验性目标,致使语文教育教学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面遭遇了世人的审视与批评,语文教育在人们的“漫骂”声中蹒跚地爬过了新世纪的门槛。回首20世纪百年的风雨坎坷路程,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语文课程标准》大胆扬弃,重塑自我,强调语文学习应重视过程与方法,关心情感与态度。语文教育应使学生在以语文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形成丰富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关心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
    2.强调感受、体验与合作,注重思考、探究与表现
    语文学科是充满感受与体验的学科。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感受和对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自身的切实体验,不断积累素材,积淀情感。儿童喜欢交往,乐于合作,语文教育应通过以综合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代表作意识与交往技巧。人的社会化要通过合作与交往才能实现。在合作与交往中人才能学人生存,掌握生活本领,才能把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教育应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的丰富内容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究的有效载体,而不是有意与无意间压抑或剥夺了学生的探索性思维欲望。儿童的表现是内在思想的自然流露,天真活泼,童趣十足,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儿童行为方式。这正是儿童独具特色的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外在表现。这种外在行为受到强化后会进一步促进和激活儿童内在的心理活动。语文教育应重视儿童在感受、理解和体验之后的行为表现,并使这种行为通过教师的强化后成为进一步激发儿童思考的有效刺激物。使儿童的心理活动与外在行为表现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不断进行提炼与升华。使语文学习过程与儿童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有机协调起来。
    3.重塑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关注终身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僵化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正是锻炼思维、展现个性和磨炼意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经历和付出的,这也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投资”。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等特征,是终身发展的必要保证。
    转变学习方式意味着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就是要以语文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带动语文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教育观念的改变的重要标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是主体性与客体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传统的学习方式销蚀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把学习变成了一种异已的外在控制力量。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的过程。学习是一种内在精神解放运动,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自由的拓展过程。转变学习实质上是教育的价值观与人才观的根本变革。
     三、尊重学特点,强化育人功能
     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基本定性。这是对以往关于语文学科性质长期争论的基本结论。语文与语言文字密不可分。因此,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首先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所决定的。语言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学习使用语言这一交流思想的工具的过程。从语文学科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必要工具。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学科亦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必须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语文教育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发挥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密不可分。火车、轮船等作为效能运输工具可以与其运载的货物相分离,但语言作为思维工具是与其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无法分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思想文化内容的影响。时代的呼唤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回归,语言语教育受到批评的大背景正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缺失。《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正式确认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语文本来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创造语文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协调起来。
    2.语文学科的模糊性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文学科还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这种模糊性首先表现为语义的模糊性,如:形容词的词义总是相对的。例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便是很好的例证。再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的量词也同样具有模糊性;其次,这种模糊性还表现在语法的模糊性上。如:语素的分类,词类的划分,短语与句子的区分等都具有模糊性。
    另外,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的思维是具有模糊性的,这正是语文学科模糊性的体质所在。由于受时代条件、阶级地位、环境因素、认知能力、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身体条件、感情因素等的影响,主体总是本能地利用想像、联想、推测、感悟、直觉等来弥补对客体认知的不充分、不确切、不清晰、有意无意地把健康长寿模糊化作为达到清晰、精确、完整认识的手段。这也是人脑并行性思维与计算机线性思维的本质区别,潦草的字迹,失真的语言,人脑可以辨认,计算机却无法识别。人类运用模糊的语言表述模糊的事物而能产生精确的理解,真可以说,模糊性是精确性的极限。
    再者,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来看,语文学科依然表现出模糊性。例如:对文章的分段,对作品的理解,对作文的评定,其标准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再如:学生何时会分段、会概括中心思想等也无法确认。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等心理活动也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语文教学中的意会、感受,语文评价中的淡化分数而采用等级制以及语文教学中对非此即彼思维定势的突破等是尊重语文学科模糊性的体现。
    3.内容的时代性与知识的综合性
    语文课程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在语文学科中的具体反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语文教材内容的时代气息应洋溢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育要用人类最先进的文化给学生以熏陶和感 .语文学科知识还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江河湖海,花鸟鱼虫,无所不包。从培养目标来看,包括听、说、读、写方面的知识内容;从语文知识来看,包括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等知识内容;从语文教学内容来看,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总之,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科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展需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30 12:19:39 | 只看该作者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五三班  车嘉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11: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