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84|回复: 0

七年级上册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8 09: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五个方面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设计说明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首先是对教材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1、教材内容的地位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的起始课,学生小学已接触了简单的方程、之前还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的加减等内容,为深入方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该内容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是运用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开端,也是今后学习其它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还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价值观、学数学、用数学的重要素材。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通过现实情境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

教学难点:(1)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特征的理解 (2)从现实情境中提炼等量关系.

3、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能根据给出的现实情境,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4)通过经历“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认知基础:因为在小学阶段学过简易方程,所以七年级的学生对方程这个模型并不陌生,不过与初中的要求相比,已学过的这些知识的规范性、严谨性还不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表层,而且受小学算术解法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体会到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活动经验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而且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乐意接受新事物,喜欢参与探索活动,只要激发起兴趣,本节课要灌输的数学思想就能较好地实施下去.

第三部分是教法学法

     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与其说学习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一次飞跃。教师利用“激→导→评”的模式,主要以问题启发、讲授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预设进行如下操作:先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思考、讨论,克服算数解法的思维定势影响,突出“建模思想”,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相关概念,再利用辨析题,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做好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提供探索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三是在解决问题情境时注重对引导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合作探讨从而选择正确结果。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前置诊断,开辟道路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两个游戏(猜日历、猜年龄).

教学策略:

(1)两个游戏各进行两次.

(2)游戏结束后,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比较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

(3)利用方程的解法引出本节课要讲的方程再让学生回顾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

设计意图:

(1)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生动的游戏开始本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从中对比、体会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不同,初步感受方程解法的优越性,引导学生回忆方程、方程的解的定义,为本节课的教学开辟道路.

(3)设置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解法的优越性.

2、构造悬念,创设情境

教学策略:

    展示书中的四道题,采用“学生独立思考→个别学生先分析→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师讲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四道题解决完之后,让学生反思后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借助关键语句发现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

    教科书中设置行程、增长率、面积等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有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体现了模型的多样性。这几道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对文字、图形、表格的阅读,初步感受模型思想.

3、目标导向,自然引入

教学策略:

(1)启发学生观察上面所列方程,其中哪些是学生熟悉的方程.

(2)学生自主观察几个方程的共同点后,归纳、交流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要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分类、归纳,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强调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要点,加深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定义的理解.

4.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教学策略:

(1)学生从前面所列出的方程中选取方程,尝试自主求解.

(2)请两位学生板演并讲解思考过程.

(3)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小学解方程的解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尝试求解前面列出的一元一次方程,既可以满足学生想解出方程的强烈需求,又可以让学生回顾小学学习的相关内容.

5.总结串联,纳入系统

教学策略:

(1)请3~5名学生总结,谈收获和困惑.

(2)教师进行总结提升: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借助关键语句发现等量关系.

(3)指出本章还将更深入、更系统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设计意图:

(1)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思想方法,总结情感体验,从知识的学习、方法的领悟等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使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纳入方程学习的体系.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6.达标检测,评价矫正

教学策略:

    采用多媒体展示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随堂批改,最后向学生展示正确答案和两名学生的典型错例,老师作点评和讲解.

设计意图:

(1)探究过程都应配有针对性的及时反馈.

(2)落实基础,结合激励性的评价、为后续的反馈、矫正准备素材.

7.布置作业

  A. P132  1、2、3题

  B.收集生活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收集的数据,编一道应用题.

  设计意图:分层次的作业设置,旨在为学生搭建不同高度的学习平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个性化巩固提高的要求.

6、板书设计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定义

2、方程的解(根) 

3、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4、找出等量关系       列一元一次方程

5、小结

6、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来进行,教师通过猜日历、猜年龄两个游戏,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中,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方程的出现自然流畅。学生自觉运用方程模型思想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提高了应用意识.

2.体验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在数学学习中,体验越丰富,记忆就越深刻,掌握则越牢固.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情境中的游戏活动;自主探索中的小树慢慢长高、操场的长与宽的探究活动;辨析与研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最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体会应用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后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3.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主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教师只有进行合理的解释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授课时要设法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将能使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自觉选择.让学生在简单的背景问题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分析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达到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目的.有些学生审题仍然停留在表面上的阅读,还找不出关键语句中的等量关系.还有分层教学的问题可能处理的还会存在一些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9 03: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