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随笔 教师自我革命式的“祛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2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何谓“祛魅”?

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祛魅”,意指“世界从神圣化走向世俗化、从神秘主义走向理性主义的过程”。不仅是对巫术的祛除,也是对“克里斯玛”传统权威的反抗,更是从崇尚宗教神秘转为崇尚科学知识的世界观的改变。

教师自我革命式的“祛魅”,指的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革命。这里的“革命”,更强调教师的“自我革命”。教师要进行自我研究、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意识,进而不断自我革新教学教育理念,并践行。

第一次看到这个名词便一下子被吸引,这个观点来自一篇论文《“自我革命”的挑战:一位大学教师的“祛魅”之路》,作者是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的朱志勇教授。论文关注的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一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动的践行。

既然要“祛魅”,就要“打破传统”。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是权威,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教学中常有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回答问题后常常要关注教师反应,即使有同学的评价与判断,但学生还是十分依赖教师给的最终评价。上台展示时,有些孩子的眼神往往只聚焦于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日积月累地塑造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只有教师才能给出正确标准的答案。除了这些,还有家长灌输给孩子的观念或学生主观想法:老师说的就是对的,老师说的话要听。看似很正常的观点,现在看来倒有些可笑。教师说的怎么可能都对呢,教师也会犯错;所有的知识并非都来自教师,某项知识的产生可以说和教师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论文中凡庸老师说“请问任何一位中小学教师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到底生产了多少,到底做了多大的贡献?他们到底是知识的什么角色?生产者?传播者?还是二道贩子?”这让我想到一个例子:听某位老师给学生讲习题,他多次反复地告知学生填音节时,如果在表格中不要带声调,不是表格就要带声调。这个过程一直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讲完后我问学生:老师这样要求你知道为什么吗?孩子说不知道。我又问:难道你没有疑问吗?孩子说没有。可见孩子已经习惯了教师的知识权威,认定了教师说的一切都正确,没有思考过原因,甚至不可能质疑。如果孩子的学习一直是如此,那可真成了知识“接收器”。教师话语霸权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盲目迷信,压抑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和想象力,扼杀学生的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

凡庸老师的教学实践中会安排多次合作学习,把“提问权”留给学生,训练学生的“提问意识和能力”,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同伴来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他践行“师生共同提问、对话、争论、建构”的教学行动,赋予学生话语权,解构教师的知识权威。这些行动研究值得我们反思,教师应该来场自我革命式的“祛魅”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2:23:29 | 只看该作者
教师自我革命式的“祛魅”

金水文一翰林   李瑞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5 03: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