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  苏 云

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对于其基础性的理解,我们长期以来是局限于制度化教育的框架中,在学制上,把它理解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因此,在目的上,把它作为进入中学的基础,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为升入中学做准备。如此观察,小学教育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预备,中学教育又是大学教育的预备,因此,小学教育是升上大学的基础的基础。这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众多的家长把小学视为起跑线上的竞争,提前演绎升学的压力。可是,当我们正在为升学而陶醉时,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却正在明显地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儿童失去了他本该欢乐的童年,换来的是对学习的厌恶和逃避。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蓝皮书表明,有近14%的小学生和22%左右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已成为沉重负担,希望自己能快点离开学校”。

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之中,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的东西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本性。对小学教育“基础性”的新定位,使我们看到,小学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再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而必须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教育不是“占有”知识,而要“生成”知识。占有的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不具备生成性。只有与人构建了意义关系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教育必须关注知识的“安置”方式:它使儿童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教师、懒于思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萎缩、感情冷漠?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无论我们教了什么知识,教了多少知识,都是失败的。因为脱离了生命意义的知识,对于主体来说只是假知识。

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各科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目的列在前位。数学课程标准新理念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对知识的好奇心,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相应的评价目的是: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态度。

那么,怎样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命的和谐发展”呢?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成长的气息。

一、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一)让学生在求知欲望中探索

善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呈现出求知若渴的状态,是教师为学生参与学习所应创设的最佳心理环境。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前,我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认识钱吗?关于钱的知识,你们懂多少?回去多请教爸爸妈妈,下节课我们要学习‘认识人民币’,比比看,谁是下节课的‘小博士’!”三言两语已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产生“非学不可”的欲望。学生们有的参阅课本,有的请教家人,有的甚至到银行去咨询专业知识。当学生掌握了相关资料后,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个个跃跃欲试,上课时劲头十足,有疑问的在课堂上交流,掌握一定知识的在课堂上一展风采。下面是教师出示课题后,生生间、师生间的问题交流:

“人民币为什么要分成元、角、分?”

“美国钱能不能换中国钱?”

“钱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为什么大人有钱而我们小孩没钱?”

“苏老师,我考考你,你知道应该怎样识别XX吗?”

“外国有没有人用人民币?”

……

大家各抒己见,互助借鉴,互为补充,这样不仅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这也是他们积极探索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表现,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加以扶持和鼓励,并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诞的问题,因为这其中可能蕴涵着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学有用的数学”成了该实验的口号。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来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更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

如“开银行”游戏后,学生掌握了钱与钱的等价交换,但生活中更需要钱与物的等价交换──买卖东西。于是,在教学中,我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 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游戏中识别商品,看标价对话,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XX,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又如,在“统计”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市场调查”的实践活动,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即:有一个饮料公司的经理要生产一些饮料,聘请我班同学当统计员,做一个市场调查。看在果汁、椰奶、乌龙茶、矿泉水、可乐中哪种最受欢迎。让学生任选十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两人一小组合作调查,一人询问(最喜欢喝哪种饮料),另一人记录,看哪一小组合作完成得又快又准确,记录完毕后到老师这儿领统计表,根据自己的记录完成它,然后给这家饮料公司的经理提个好的建议。这一活动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能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从中更体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比赛中增长自信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上册第13页“谁摸得高,谁摆得高”,第113页“用相同的时间,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年级下册中第26页“夺红旗”等游戏都适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的信心,增强勇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四)让学生在优美的童话情境中感受数学的美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身难忘,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如一年级上册的第6、7页的小兔盖房子,第14、15页野生动物园,一年级下册第20页热闹的小河边,第41页小熊的一家,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里也包含了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需要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在欣赏这些有趣、美丽的画面的同时,我鼓励学生去创作画,从画中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一年级下学期学过“找规律”这一单元后,我给学生留下一个画画的任务,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一幅画,要体现有规律的美,并且取一个好听的名字。第二天,我发现学生的能力真的是不可低估,《金色的秋天》中向日葵在阳光下有规律地昂首而立,《丰收的果园》中一棵棵苹果树、梨树像哨兵似的排列,河里的小鱼俏皮地吐着水泡也是那么的有规律……这些都证明孩子已经有了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做人”和“做事”是人生的两大主题,教育也围绕两大主题而进行。相对于职业或专业教育而言,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更偏重于“做人”的教育,同时打下“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进入小学的少年儿童,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与他们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这也是教育之核心。

在实际的数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渗透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数学教学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某一问题时,注意渗透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意见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等;利用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材料,创设有关情境对学生进行环保、爱惜时间、爱护公物、节约能源、遵守公共秩序等的教育。如在二年级教学“位置”一课中,我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他们自行根据手中的电影票进场找座位。通过自己的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项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鼓励互助,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进行了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市民的教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规范了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个性生来是有探究和创造的本能的。但是,个体的创造性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说,都不是这种本能的产物,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学校教育。“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关键是看有无创造性生长的土壤。

然而,我们的教育太缺少这种环境。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计划和以规范管理为目标的课堂生活制度,不仅没有孕育儿童的创造性,反而把天生具有的创造潜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这种计划和制度下,儿童是被动的学习者,学习被认为是他们的天职,他们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老师是这样说的”“书本上是这样写的”。教学是划一的,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按年龄统一地组织成一个班级(往往有的称为“课改”的实验班人数多达60人以上),而不管这个班级的个性差异。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在使每个学生有“轨”可循之时,也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课堂管理是严厉的,鲜活的生命被异化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标准化的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对客观化、规范化的刻意追求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如此的教育环境,只能使一个个小爱迪生、小瓦特、小牛顿死在襁袍之中。这样的环境不改变,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只能是形式主义,属于中国的诺贝尔只能遥遥无期,而且根本上是一种天真的梦幻。

为此,我们要乘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东风认真学习新理念,并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一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发散式地思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点滴想法,教师都要充分地尊重和鼓励,用积极的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造性的火花只有在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通过互相的碰撞,才能迸发出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 23: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