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71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教研组上册集体备课研训活动记录18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4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4-1-9 10:49 编辑

平 师 附 小 (二 语) 教 研 组 研 训 记 录(十八)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4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2013.12.31

研训
地点

二语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8位成员

联络员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本周的研训活动,我们根据学校要求,一起学习了《平湖市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抽测教学建议》中与我们二年级关系较为密切的有关写字教学的建议和改进策略。
(一)关于写字
1.思想上重视,常态中强化。重视写字教学与写字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树立认真写字的意识,尽可能让认真写字成为学生尝到成功甜头的途径。因此,加强常态写字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告别“应付和敷衍”,走进“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中去。
2.方法上创新,坚守中出成效。对于写字的指导,在方法上创新,让学生有趣味的参与进去,比如在蹲点调研和名师引领活动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将习作分数分为书写和习作,再统计总分,这样的“小点子”,潦草的习作就“灭绝了”;也有的班级专辟黑板一角,有学生的书写展,“最佳作品”和“最抢眼作品”,前者为优秀生准备的展示台,后者为后进生准备,并且,做到天天更新;也有的班级开设书写墙,张贴了学生的书写作品,这样的无形引导,对学生是很好的促动,同时,坚持与坚守,对书写的高度重视以一贯之,学生的书写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3.赛场上激活,比对中进步。可以组织各种不同活动规模的书写赛场,小组赛,班级赛,学校赛,让学生在赛场中激活书写,在相互比较和学习中得到进步。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我们更明确了今后写字教学应走的道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2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2-15 11:45:20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怎么下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4:12 | 只看该作者
平师附小(二语)教研组研训记录(九)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3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11月5日
研训
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交流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本组成员
联络员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研训主题:讨论期中检测前的如何开展复习工作
本次活动,我们对即将到来的期中检测,针对本年级组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确定本次期中检测复习的重点难点。
交流的重点是看拼音写词语以及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区分。孩子们对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区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学期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大量出现,给学生的正确区分带来了困难。因此,字词教学还是本次复习的重点,要多加练习。
二年级因为教材内容比较多,老师们互相交流如何在赶上进度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阅读题仍是难点,通过这学期的多次阅读训练,老师们普遍感觉孩子们在做阅读题时有一定进步。这个单元,我们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3份写话练习,拓展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写话能力。老师们选择期中的优秀作业进行张贴,孩子们的写话热情很高。
我们将扎实完成每个教学环节,认真迎接期中检测。
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3:40 | 只看该作者
平师附小(二语)教研组研训记录(十一)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3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11月19日
研训
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交流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本组成员
联络员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研训主题:二年级上册语文“五、六单元”的教材解读
一、解读第三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逼钢还强。”当我们置身在万人大合唱的情境中时,就会感到浑身是劲。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本组教材是一组体现与他人怎样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课文。有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有体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的《称赞》;有体现互相帮助的《蓝色的树叶》;有体现和谐相处的《纸船和风筝》;有体现尊重他人的《从现在开始》。每篇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
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要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二、解读第三单元目标:
1.认识60个生字,会写4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涵的道理。
3.有团结合作的意识。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三、解读第四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第六单元的 “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告诉了我们关爱他人是这一 单元的专题。识字课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是讲一个孩子怀着一颗善良的童心帮助弱者的愿望;《日记两则》是讲城里人帮助贫困山区儿童读书的事,写出了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童的同情;古诗《回乡偶书》、《赠汪伦》反映的是真挚的乡情与友情。“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
学完这个单元,感触最深的就是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的真、善、美。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完美,用自己的想象力改变生活中残缺的地方;他们关心他人,用自己的真诚帮助他人。
四、解读第四单元目标:
1.认识本单元60个生字,会写47 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假如》和 《古诗两首》。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4.在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5.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6.会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记生字。
7.积累语言,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3:16 | 只看该作者
平师附小(二 语)教研组研训记录(十)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4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2013.11.5
研训
地点
二语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8位成员
联络员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研训主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我们教研组根据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一、 问题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那么设计的问题就不能太抽象,不然,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思考。如果把问题具体化,分成一个个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的小问题,通过小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怎么样,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一个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的问题由简入难,层层推进。问题的难易程度有层次性,可以兼顾到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
三、 提问的语言要清晰、准确。
老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着明确的意图,都是为理解文本服务的,因此问题本身应该表述清晰、准确。
四、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结合。
课堂教学中既然老师的提问,就会有学生的回答。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能够将问题的设置与说话训练巧妙地结合起来,岂不是能够一举两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2:45 | 只看该作者
平师附小(二 语)教研组研训记录(十二)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4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2013.11.18
研训
地点
二语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讨论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8位成员
联络员
张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本次研训的主题是:学习文章《倡简  务本  求实  有度——谈谈如何深化语文课程改革》
    一、倡简
要提倡简简单单上语文。
有人说,语文并不简单,语文是复杂的呀!诚然,从语文学习的生理、心理机制看,语文确实是复杂的,但怎么才能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二、务本
这里的“本”有两层意思:一是语文的本体;二是文本。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叶圣陶早就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的指听说,书面的指读写,讲得具体点,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或没有文。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三、求实
上课、教学研究都要倡导“三实”—一真实、朴实、扎实。      
    现在的语文课,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如不管需要不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都要让学生表演;明明每人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段打在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读自己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老师自己范读呢?又如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四人小组讨论,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这样的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的训练,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又何所得呢?
四、有度
所谓有度,就是我们应当把着力点放在调整和深化我们的认识上,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文章主张简简单单学语文,多一些“语文”,少一些“关于语文”的东西;课堂情景相对稳定,而不是像走马灯那样频频转换;作业当堂完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孩子接受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只有扎扎实实的进行语文实践,多读,多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对孩子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2:12 | 只看该作者
平师附小(二语)教研组研训记录(十三)
2013学年第一学期
(2013 年9月-- 2013 年1月)
教研组
二语
研训
时间
12月10日
研训
地点
一年级办公室
发言人
或主讲人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人数
8
研训
模式
学习、交流
参加对象
及有关组外人员
本组成员
联络员
张  琛
林彩连
研训
课题
内容
摘要
研训主题:二年级上册语文“七、八单元”的教材解读
一、解读第七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第七单元: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内容简析
这组课文是围绕环保这一主题编排的。本组导语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画要靠我们的双手来共同描绘。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四篇课文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这样的文章,不要上成环保课。主题是环保,但我们要上的语文味十足才行。
教学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会写4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训练重点   
1.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图文并茂的特点,启发学生思考想象,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2.灵活多样的方法识字,注重交流识字方法,积累识字经验,体会识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         
3.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
二、解读第八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第八单元 :热爱科学  
   内容简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体现水的变化的《我是什么》;有表现回声现象的《回声》;有体现太空生活常识的《太空生活趣事多》;有体现古生物知识的《活化石》;有体现农业科技知识的《农业变化真大》。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中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
教学目标
1 认识65个生字,会写4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有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  
 训练重点   
1.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儿童识字的兴趣。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自然现象具体化、形象化。  
备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2 13: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