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6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册答案全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册答案全套
答案与提示
1诗两首
积累与运用1.A 2.喉 愤 黎 腐 墓 峡 3.⑴艾青  蒋海澄  忧郁、悲愤(意思相近即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⑵余光中  家国之思 忧郁深沉4. ⑴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⑵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⑶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⑷大陆/在那头 5.B 理解与鉴赏(一)1.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2.⑴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隐喻了遭受苦难的祖国大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温柔的黎明象征人民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⑵对祖国的挚爱。 ⑶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1.C 2.诗人用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四个既单纯又内涵丰富的形象,来比喻小时侯、长大后、后来和现在四个时段和空间的乡愁。将乡愁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3.“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叠词,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4.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希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的愿望。 拓展与提高 1.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没有年轮的树。2.月亮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思乡怀人的寄托之物。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呢,这句诗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的情感。3.示例:新月一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红。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吗?我在你梦中靠岸。
2我用残损的手掌
积累与运用1.烬dī cuì 掠 蒿  xìng 幛  2.D  3.寄与:给予、寄托等;苏生:新生、苏醒等。4.戴望舒 《雨巷》 5.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⑵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理解与鉴赏1.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长白山、黄河、江南、南海;延安抗日根据地   3.①B ②F  4.⑴残损 灰烬 彻骨 阴暗  寂寞 ⑵温暖  明朗  坚固 蓬勃如春5.示例:句子: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效果:这两个比喻非常生动、贴切、恰如其分,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唤起了人的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动,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句子:“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效果:这里用了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光明的新生活。6.诗人安排了两个部分来展示“摸索”的具体内容。一部分是已经遭受敌人蹂躏、变成灰烬、充满血和泥的土地;一部分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依然完整的辽远的一角。这两部分并列在一起,构成了对比。诗人使用两套笔墨,渲染出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诗人对敌人恨之切,对祖国爱之深,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7.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⑵这里以“太阳”和“春”喻解放区,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坚信她能给中国大地带来光明和苏生,对祖国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拓展与提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3:47 | 只看该作者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积累与运用1.biě   bó  wō  pēi  wǎng suì qiàn   yū 2.⑴蜗行⑵挣脱⑶迷惘⑷绯红3.C 4. 舒婷  第一  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理解与鉴赏1.诗人排列了下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这些事物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同时又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2.这些意象,形象地展示了祖国饱经沧桑的苦难历史。3.“飞天”是宗教传说中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这两句诗是说:在精神上,人民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保持着“痛苦的希望”,千百年来盼望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能变成现实。4.第一节诗从物质上写出祖国的贫穷和沧桑,重在写实;第二节诗从精神上写出人民的祈愿,重在写精神。 5.如:(1)我是干瘪的稻穗,滋养你被劳作压弯的身躯。(2)我是失修的路基,承载你坎坷蜿蜒地前行。6.第三节诗中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变为欣喜亢奋。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这显示出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意思差不多即可)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以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沧桑, “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拓展与提高1.并列 总结全诗,点明主旨。2.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阻力等 既然我们选定了人生的目标,那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永远向前,决不回头。3.热爱生命,不计结果,不畏风雨。(意思差不多即可)
4外国诗两首
积累与运用1.qián  chàn  qiàn  suì  xī pàn  kàn  yǒu  2.⑴晨光 ⑵安慰 ⑶深 ⑷从高处往下看;俯视3.D 4.俄国   莱蒙托夫  休斯  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理解与鉴赏(一)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爱情”2.奇异的“爱情”表现在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和对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即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3.强调他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4.诗歌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中,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即“真实地、神圣地、理智地理解对祖国的爱”(比勃罗留波夫语)。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二)1.诗中“河流”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黝黑的河流”指黑人的历史。2.前者是为了反复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两次描写河流的古老,是为了说明黑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3.这节诗,是对黑人的历史的回顾。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展开对历史的回顾,“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用一幅幅的历史画面,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了人类的洪荒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黑人民族的伟大作用。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于形象的诗句之中。4.第二节诗的作用是承上启下,表明“我”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由此引出下一节对历史的回顾。最后一节重复第二节,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显得“深邃”。5.诗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历史的寻根。从中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意思对即可)拓展与提高1.非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2.黄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4:07 | 只看该作者

5孔乙己
积累与运用1.hēng  chàn  tuí chuò  yǎo hè  zhàn kǎn jiàn duó  zhàn  xiè  2.⑴辨—辩⑵竞—竟⑶侯—候⑷藉——籍 3.⑴不值得去辩解。⑵精神萎靡,情绪低落。⑶毁坏人家的名誉。⑷排场大,生活奢侈。⑸(言语、行动)追随别人。4.⑴踱⑵排⑶罩⑷摸⑸笼 5.⑴鲁迅 《呐喊》 《狂人日记》⑵人物 情节 环境 6.C  理解与鉴赏1.⑴偷书,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⑵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思想,肉体。⑶嘲弄麻木,冷漠残酷。2.①除了交代时节气候,还渲染了一种悲凉、阴冷的气氛。②突出了孔乙己被打折腿后的惨状。③表现了孔乙己死要面子、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3. ⑴ C ⑵C ⑶D ⑷B ⑸D ⑹A拓展与提高1.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一个倍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本文从以下角度进行描写:(1)肖像描写;(2)语言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等。  示例:“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句话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了孔乙己死要面子的心理。2.“我”是一个12岁的酒店小伙计,是孔乙己命运的见证人。小说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来写,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实亲切;可以使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要;可以表现周围人对孔乙己的态度,连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更能说明这个社会对不幸者的冷漠,使作品更增加了悲剧的意味。3.三种看法都可以持赞成的态度。理由应尽可能从作品中找。
6蒲柳人家
积累与运用1.gǎn  wān  ā zā  dáo hū kā gū  yīng  nì zhān  chuò 2.⑴照—罩⑵惦—掂⑶轮—伦⑷首—手3.⑴荣膺:光荣地获得。⑵隐匿:隐藏、躲起来。⑶打尖:途中休息临时吃点东西。⑷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活着的时候一般称名,死后一般叫讳。腻歪:厌恶,厌烦。⑹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⑺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⑻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4.⑴招架 ⑵冲下 ⑶名讳 ⑷眉开眼笑 5.⑴当代  刘绍棠   普通贫苦人家 ⑵一丈青大娘 理解与鉴赏1.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2.(1)口语化的表述中加入书面语,诙谐幽默。(2)这段话中的动词用得非常生动传神,“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则写出了奶奶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3.从“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到“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怒打纤夫,纤夫毫无招架之力4.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拓展与提高1.带有浓郁的自嘲,暗示了作者阅历的丰富。2.深恶痛绝、寸步难行;挥金如土、无形3.刘禅  指乐而忘返。4.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4:16 | 只看该作者

7变色龙
积累与运用1.B 2.⑴蓄—畜 ⑵尊—遵 ⑶癞—赖 3.⑴想法离奇,不切实际。例:想象力丰富的人常会有些异想天开的想法。⑵没有精神的样子。例:毒辣的日光下,河边的柳树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⑶凭自己的意愿行动。例:他不顾大家的劝阻,径自离去。⑷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例:这只小狗伶俐地跨过木栅栏,跑走了。4.俄 契诃夫 莫泊桑 欧·亨利 理解与鉴赏1.A  2.对话  3.装腔作势,盛气凌人的警官老爷;貌似公正,实则专横、粗野的审判官;居高临下、八面威风的上司。4.指显示给人看的厉害的脸色或行动。5.掩盖他因为害怕得罪将军而惊恐不安和出尔反尔的狼狈相;有意拖延时间想对策。突出了他欺下媚上和善变的特点。6.刻画人物以对话描写为主。语言个性鲜明,带有夸张色彩。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揭示人物媚上欺下、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性格特征。7.“变色龙”运用的是一种借喻的手法,来讽刺奥楚蔑洛夫这种狡猾善变、反复无常的人。以“变色龙”为题不仅具有非常强烈的讽刺意味而且非常形象、醒目,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拓展与提高1.米柳金娜考试迟到,主席态度因其父亲及叔叔的地位而变化,从而决定其考试与否。2.傲慢无礼,官气十足;颐指气使,羞怒交加。(意思对即可)3.米柳金娜的后台(爸爸、叔叔)的权位的高低4.不是,“到明天我会全部忘光的……”以及她的“哽咽”,“哭了”等。5.答案略
8热爱生命
积累与运用1.⑴感觉不很明显。⑵wān yán弯弯曲曲地延伸。⑶chán高而险的山岩。⑷dā松弛地下垂。⑸hái人的骨头(多指尸骨)。⑹zhǎn经过很多地方。⑺条件、要求等过于严厉;刻薄。⑻yǎn 只剩下微弱的气息,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⑼cī有意抓住人的小过失不放。2.⑴燥—糙 ⑵飘—漂 ⑶允—吮 ⑷桎—窒 3.A 4.杰克•伦敦 伟大 坚强 理解与鉴赏1.他和比尔一起去西部淘金,在返回途中陷入困境,而他又受伤了。比尔不愿被他拖累,同时为了独呑金子,就抛下他独自走了。2.在面临绝境时,他的求生本能使他不轻言放弃,这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执着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3.比尔至死都带着它。他可以活下去,把它带到光辉的海洋里那条船上。4.反问。他不能嘲笑比尔。因为他也可能步比尔的后尘,遭受同样的厄运。同时,他仍然坚守着做人的道德良知。虽然朋友比尔曾卑鄙地把他抛弃,但他不会幸灾乐祸,人之为人的价值就显示在这里。5.对比。用比尔的贪婪自私卑劣衬托处他精神的可贵,身处困境依然保持做人的道德良知。6.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拓展与提高 1.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启示:生命是宝贵的,值得我们珍视。我们应善待生命,使之过得精彩而有意义。2.这里的“狼”可以看作是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象征。3.狼子野心狼心狗肺 狼狈为奸 鬼哭狼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4:28 | 只看该作者

9谈生命
积累与运用1.yín xiāo yìn xīn yí tí hài qì 2.B 3.⑴夹—挟 ⑵鼓—股 ⑶溶—融 ⑷偿—尝4.示例:像诗一样优美、清新。5.谢婉莹 《寄小读者》《繁星》理解与鉴赏1.C(此题凭借每一选项中的第一个词语即可作出正确判断。首先,江流不可能“挟卷着”悬崖峭壁;其次,“曲折地”“冲倒了”不通;“曲折地”只有和“穿过了”搭配。)2.形容波平浪静。(看上文:“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这里写江流波涛汹涌;“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才”“一泻千里”表明江流由激荡转为直泻而下,波峰浪谷消失了。)3.指雨水。(注意上文的“暴风雨”.“大雨”.“雨过天晴”,可以想到四处的雨水注入江中。)4.B 5.“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6.B 7.“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拓展与提高1.A  2.⑴“大海”作为生命的归宿,“光明”象征生命达到辉煌顶点,“黑暗”表示生命的终结。⑵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不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⑶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恼,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3.示例:生命像收银机,每个账户里,每个思想,每个行为,每个买卖,进进出出都有记录。
10那树
积累与运用1⑴gōu lóu 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枝干弯曲。 ⑵tān 倒塌。 ⑶lù 伸长脖子接受杀戮。⑷huái 指树干靠近根的部位。 ⑸qiú 卷曲的胡子。这里指树根。⑹dǐ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2.⑴荫—阴 ⑵历一沥 ⑶代—伐 ⑷尝—偿 3.D 4.略 理解与鉴赏 1.人类的建设活动,虽然速度很快,但也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环境,这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2.那树长久在这里生长繁衍,至死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3.⑴没实现的:死复绿。⑵人类在进行建设时,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4.C 5.(略)拓展与提高1.“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2.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3.C 4.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5.只要符合情境,表达准确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4:33 | 只看该作者

11地下森林断想
积累与运用1.miǎn  chán  yín  niǎo lài  dí  pái huái  mèn  2.⑴肃然起敬   ⑵沉默寡言  不辞辛苦  依然如故  3. ⑴遮蔽 ⑵崩裂 ⑶隐埋 ⑷寡少 4.B 5.张抗抗  片断感想6.B(A项“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中的“,”应用“、”;C项中的“?”应用“。”;D项中的“种子”上应加引号。) 理解与鉴赏 1.①嗥 ②碾 ③渗 ④挚2.一半是写实,写得非常逼真,好像作者亲眼所见似的;一半是想象,作者不可能亲见几万年前的地质变迁,而纯粹是发挥想象写成。采用了插叙。3.通过写环境的恶劣,从反面衬托地下森林的生命力的神奇伟大。4.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作用是设置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5.坚忍顽强,沉着谦逊,乐观豪迈,无私奉献。拓展与提高 答案略。
12人生
积累与运用1.⑴zhān 往远处看,往将来看。⑵jué 掠夺。⑶yì 主观的推测。  ⑷kuì
赠送。⑸fù 未学先懂,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⑹pí 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2. C 3. B 4.示例: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定的脚印;收获希望时洒下的一滴滴汗水;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  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5.丹麦 勃兰兑斯 理解与鉴赏 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比喻)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设喻奇特) 2.“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年轻时候的生活历程。这些感受包括: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对一切都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希望。3.“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4.人们随年事的增高,自身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多改变,但是性格,志趣,品质总是很难或很少改变的。这里的“精神”应指性格之类的东西。5.挖掘坑道的人: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指军事家、政治家,像秦始皇等。在工场劳作的人:指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等。6.作者想借此来肯定或赞扬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热爱,赞扬勤于劳作的精神,辛苦探索的精神,勇敢坚强的精神…… 7.作者只是举例作简单概述,便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8.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9.根据上文“当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可以判断“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当然,也可以从另外方面理解,“一只可爱的手”是指“一切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这种情况。至于沙漏计延缓转动,也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说他“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全神贯注以致忘记了时间,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一是说他在有生之年做了很多很多事,别人需要很长时间做的事,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收获甚丰,过得充实,所以时间仿佛被拉长了。
拓展与提高1.示例:人生,就像乘坐旋转木马,时高时低。身处高处时,如果你很骄傲的看别人。但很快的,就会换成别人看低我们了。所以,居高时要谦虚,于低处时,就要加倍努力。2.略。
13威尼斯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3-17 15:54:38 | 只看该作者

积累与运用1.cè  huò  p ǐ  lǐn  ā zā jī páo lín qì míng dǐ jué mǐn bàng tǎn sòng guì 2. ⑴恭请作出决定。⑵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⑶查遍所有的书籍。稽:查考。⑷判定谁是谁非。折衷,指对争执不决的双方进行判断、裁决。⑸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3.居高临下施舍  晨曦一样从黑暗的地层下破土而出 4.也、或是、要是、或是、即使、或者、就5.《莎士比亚全集》 英 《哈姆莱特》 《奥赛罗》 喜 6.朋友;夫妻;主仆;夫妻;借债人与债主 理解与鉴赏 1.禀 销 2.D 3.比喻安东尼奥。表达了他作为高利贷者对借钱给人从不要利息的商人安东尼奥的极度仇恨,和不顾一切实施报复的决心。4.安东尼奥连续用三个比喻句来强调要夏洛克改变主意,改变残忍的决定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台词较长,但无累赘之感,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华美、流畅,富有诗意的艺术美感。5.因为夏洛克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他与安东尼奥既有根本的经济利益的冲突,也有民族和宗教矛盾,因此他不惜金钱,不顾一切置对方于死地。在这场法庭诉讼中又表现为一个偏执、阴险、冷酷、残忍的复仇者。6.夏洛克用“你们买了许多奴隶,把他们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作类比,说明自己“拿这一磅肉”的合理性,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表达了他对上层人统治下的奴隶同病相怜和对自己处于被歧视地位的强烈不满和仇恨之情。拓展与提高1.示例:●时光,凭你多狠,我的爱在我诗里将万古长青。(莎士比亚《十四行诗》)2.《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被同称为“中国四大吝啬鬼”。
14变脸
积累与运用 1.mái   怡  sōng  cí bā 鼾 lù sī  niè 2.⑴ 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示例:申花希望通过一场胜利一扫上轮失利的阴霾。⑵放轻脚步。形容走路脚步放得非常轻。也形容走路非常小心或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示例:大家蹑手蹑脚,潜到办公室的窗边往里看王小利被老师训话。⑶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示例:小李同学昨晚开夜车写作业,上第一节课时还是睡眼惺忪。3.B.4.示例1:这部戏曲描写的是老艺人水上漂与他收为“孙子”的女孩狗娃之间的命运碰撞。示例2:这部戏曲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5.魏明伦   二  理解与鉴赏 1.狗娃是一个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的苦命的女孩。勤劳能干——“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乖巧可爱、知恩图报——给老人捶背、抠痒,“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
水上漂是一个心地善良、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的老江湖。心地善良,有情有义——“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可怜可爱,好灵好乖,催人滚滚泪!背着狗娃揩……”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重男轻女——“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灾祸。”“狗娃休把老汉怪。重男轻女自古来!”2.示例:我喜欢狗娃的唱词。“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你桌上只添一双筷,我不贪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爷爷呀——你收个孝顺的孙女划得来!” 这段唱词运用排比、对偶、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意,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3.今天看来,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极其落后的。但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根源,不是可以简单的加以否定的。4.提示:想象要合理,人物的言行要符合人物身份及性格特征。 拓展与提高A.(一马)当先  (一见)钟情  (不二)法门  (三心)二意
B.(三思)而行  (三令)五申  (四面)楚歌  (四海)为家
C.(五体)投地  (五湖)四海  (六亲)不认  (六神)无主
D.(七窍)生烟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八面)玲珑
E.(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十全)十美  (十拿)九稳
F.(百发)百中  (百川)归海  (千头)万绪  (千变)万化
G.(万无)一失  (万马)齐喑  (万象)更新  (万古)流芳

点评

麻痹 棍 12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3 1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17: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