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8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1: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1—3分。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根据拼音完成词语。(2分)
阻è             jǖ      躬     狼jí             箱qi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
A.随着沪杭磁悬浮线路的建成,使“上海有个西湖,杭州有个外滩”的梦想变为现实。   
B.如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C.这个地区的雨季很特别,90%都集中在七八两个月。
D.为解决好英雄流血不流泪的问题,推动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进程,市人大提出制定《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的议案。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要:               绝境:             具言:         无论:                  
4.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并怡然自乐。
②                 ,草色入帘青。
③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有所长大道之行也,                       ,男有分,女有归。
④白头搔更短,                  。
⑤                  ,死者长已矣!
⑥巴东三峡巫峡长,                   。
  注意: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
    ⑦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到过三峡的人都说,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⑧《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
⑨《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5.仿照例句,在①处填写与前一句中画线的短语构成对偶的短语;在②处填上结构相同的语句,要求文意连贯,并构成排比句。(3分)
    例句: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虽手不操琴,却能聆听琴瑟琵琶,品味优美旋律;还可以在《命运》中与贝多芬切磋,在《天鹅湖》边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峡谷》里同格罗菲探险……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铸造我们的灵魂。
仿句:阅读文学名著,我们虽足不出户,却可以纵横古今中外,①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名著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的知识。
6.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请你读一读,然后根据诗歌的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意思完整。(2分)
老年人对小孩子说:“流泪罢,叹息罢,世界多么无味呵!”
九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共6页

小孩子说:“饶恕我,先生!我不会设想我所未经过的事。”
小孩子对老年人说:“笑罢,跳罢,世界多么有趣呵!”
老年人说:“原谅我,孩子!                                    。”

二、阅读分析(共30分)   
(一) (2分)
7.对下列古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思接千载,心生遐想,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表现了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
     B.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满目盛景引起难禁的乡愁,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
     C.前半首与后半首相互映衬而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D.这首诗意境开阔,沟通古今,情景交融,十分感人,然而艺术夸张使人想当然地心入其境,怅然生情,竟至于以假乱真,显然过分。

(二)(11分)                       
牧  竖
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②。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③。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④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⑤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⑥,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⑦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释〗①牧竖:牧童。②仓皇:慌张。③号且爬抓:一边嗥叫,一边抓挠树身。④致:招惹。⑤跑:通“刨”,兽用前爪刨地。⑥足无停趾:脚不停地奔跑。⑦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①相去数十步                    ②意甚仓皇
    ③狼闻声四顾                    ④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9.下列句中的“于”与“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是(1分)(     )
    A.相与步于中庭               B.贤于材人远矣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翻译:
②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翻译:
11.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说说。(2分)
(三)(8分)
共生:双赢的生存智慧
   ①一提起生物进化,映入人们脑海的多半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八个字。在漫长的进化历史过程中,唯有战胜对手的幸运儿才能赢得大自然的青睐,拿到参加下一场物种角力的入场券。然而,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合则双赢,争则俱败”,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
   ②从表面上看,共生关系只是存在于残酷竞争中的权宜之计,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偶合而已。然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却发现,这种生存战略同样是大自然的选择,是另一条进化道路——共生进化的产物。它提供了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了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
   ③共生的形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它存在于各层次、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海葵虾,顾名思义,对美丽的海葵(腔肠动物)情有独钟,它总是夹着海葵浪迹于海底世界。一遇危险,自有长着含毒触角的海葵出面摆平。这样一来,海葵虾可以放心觅食,不必为安全多费心机;而生性慵懒、喜静不喜动的海葵只要从共生伙伴的食物中分一杯羹就足以果腹。
   ④动物之间的共生的现象是这样,植物与动物共生的现象也不少见。生活在墨西哥的一种蚂蚁把巢筑在刺槐中空的树干中,享用刺槐叶柄部位分泌的富含糖分的汁液。作为回报,蚂蚁则负责植物的安全工作,一旦刺槐的敌人——食叶昆虫及其幼虫、草食动物——靠近时,盛怒的蚁群就会蜂拥而出,与入侵者做殊死搏斗,直到把它们赶走。除此之外,蚂蚁还可以清除对刺槐造成威胁的寄生植物。当这些植物靠近时,蚂蚁就会毫不客气地上前啃掉它们的藤条和嫩芽。
   ⑤高等植物与真菌的共生早已为人类所熟知。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的菌丝体长在植物的根部,吸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植物则可以从真菌的分解物中吸取养料。
   ⑥其实,在生物界发展的初期,不确定和不平衡因素充斥于物种之间,它们的关系表现出高度的对抗性。对抗越激烈,对自身乃至生物界造成的破坏就越大。这不仅破坏了生物之间的平衡,而且对生态发展造成灾害。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⑦同样,共生现象也给人类很好的启示。  
(选自2005年6月号《世界博览》,有删改)
12.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语句,说说什么是“生物共生”。(2分)
13.生物共生存在于各种类生物的互动之中。本文列举了             、           和            三种类型的生物共生现象。(3分)
14.“体现互助与合作精神的共生或许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另一重大因素”,句中加点的“或许”能删去吗?为什么?(2分)
1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本文介绍了生物的共生现象。
B.本文语言平实准确而不乏生动形象。
   C.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D.本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10分)
             你遗失感动了吗    何爱兰
    ①上课时,跟学生们谈起“感动”这个话题。我问:“感动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感动的本质和内核是善……你们曾经让人感动吗?”
    ②他们就像回答明天有没有劳动课一样爽快,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
    ③“那么,被感动过吗?比如读到一篇文章,认识一个人,或者听一首歌。”我继续启发孩子们。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零零星星地再次回答:“没有,老师!”这个答案,让我的心情沉重起来。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我难以置信。真的没有什么让他们感动吗?
    ④“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让你们感动吗?”
    ⑤“天天读书,周末补课,晚上自习,哪有时间被感动啊。”有嘴快的孩子回答。
    ⑥还有的孩子在沉默。
    ⑦是这个世界变得冷漠,还是他们的年纪尚还稚嫩?或许是,我们一向都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以致他们渐渐丧失掉感动的能力我们都不心惊?而成人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已经不会感动?
    ⑧我的心,被什么敲打着。倘若,青春的回忆只剩下书本和试卷,那将多么乏味!而对值得感动的事件毫无记忆,又是多么遗憾。
    ⑨清晰记得,多年前的那个正月十五,我提着行囊走出家门,对母亲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我坐上人力车,催促母亲赶紧回家,她却忽然记起了什么,让我等等,立刻转身走回巷口。半天,她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塞给我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刚灌的,焐好就不冷了。”车子发动了,我一直没有回头,抱着热水袋,泪水流了一脸。
    ⑩那次,我第一次懂得感动,懂得了风雪中的母爱。
    ⑾20岁时,我曾经待业,想读书,又没钱交电大的学费。一位好友来看我,不厌其烦地劝我振作,陪我一个下午。临走时,她将一张50元(那时可不是小钱)搁到桌子上,看见我的惊愕,她微笑着说:“不要拒绝我,去买书吧,快乐地生活。”
   ⑿感动就这样悄悄延伸。
   ⒀刚参加工作,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我紧张慌乱,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哑了。后面听课的是一位优秀教师,却一直微笑着,给我鼓励的目光。下了课她走到我身旁,真诚地说:比我当年强多了!
    ⒁即使一面之交,感动也会不期而至。
    ⒂不久前,又在“感动中国’’的晚会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弃读研、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他说:“有一次我给学生们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道,2008年,如果他能到北京去看一看,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这里我流泪了。很多次面对着孩子们我都流下了眼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⒃然而,我知道他的眼泪为何而流。                    。   即使素不相识,我跟许多人一样,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动。
    ⒄如果没有感动,我们的心灵将盛放些什么?我们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复兴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还能不能够被哪怕一丝微小的事物而感动得流泪,是检验我们心灵品质的一张PH试纸。”感动,其实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检测。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
    ⒅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只有懂得感动,才会相信这个世界有干净的奉献,有纯粹的温暖,才会懂得世界万象,何为表里。
16.“如果你的心灵刀枪不入,坚强无比,那就是一块什么都不长的盐碱地了。”联系全文,揣摩句子中“盐碱地”的含义。(1分)
17.第⑨段划线句“外面正是鹅毛大雪,很冷”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18.请在第⑩段的横线上补写一句议论性的文字,来揭示徐本禹被感动进而又感动他人的内在精神品质。(2分)
19.文章用“你遗失感动了吗”为题,好在哪里?(2分)
20.“生活里难免存在欺骗、背叛、诽谤和冷漠,但是,请让自己依旧被感动,为某个人、某个故事、某个瞬间流泪,而且被这力量催促着去做点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曾经有让你感动的人、事或某个瞬间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写成50字左右的片段,并用一句话点出其感人之处。(3分)
片段:                                                                                
感人之处: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我市最近将要举办“芙蓉杯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请你为这次比赛设计一个宣传
标语。(20字以内,2分)
22.学校为了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里的比赛,也组织了“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要求
每个班级都要组队参加,人数为5-8人。假如你是班长,你将如何在班级通知大家,组织
选拔优秀同学参加学校的比赛?(要求在50字以内,意思要明了,3分)
23.假如你们班参加学校的比赛没有获任何奖项,你作为一班之长将对参赛选手说些什么?(50字以内,3分)
四、作文(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常被身边的点点滴滴所触动。一个细微的动作或眼神,一句温馨的鼓励或劝告,一次意外的相遇或碰撞,甚至于一滴雨水、一缕春风、一行文字、一幅画面等,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一瞬之间漾遍全身,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并且学会生活与创造。
    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怦然心动的感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
名、校名和人名。⑧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01:16:1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遏      鞠   藉     箧

2.D.

3.要:通“邀”,邀请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具言:详细地说出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4.①黄发垂髫   ②苔痕上阶绿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④浑欲搔更短   ⑤存者且偷生  ⑥猿鸣三声泪沾赏

  注意:⑦⑧⑨三题任选两题。

    ⑦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⑧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2分)示例:①漫游锦绣河山  ②《水浒》中与施耐庵散步,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与鲁滨孙探险,在花果山上和美猴王玩耍(意思对即可。)

6.(2分)原谅我,孩子! 我不忍回忆我所已经过的事。

二、阅读分析(共40分)

(一)(2分)7.(2分)  D

(二)(11分)

8.①去:距离        ②意:神情   ③顾:转过头看,回头看,张望,看   ④绝:断(绝),完全没有了,完了

9.下列句中的“于”与“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是(1分)(     )

    A.相与步于中庭               B.贤于材人远矣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翻译:于是丢开这边,赶到那边,像先前一样,一边嗥叫一边抓挠树身。

②翻译:不久,狼气息奄奄倒在地上,很久也不动一下。

11.(开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三)(8分)

12.生物共生是生物间互助合作,求得生存的一种形态(或生物共生是生物间为共生双方的任何一方提供它不能产生的物质,带来任何一方都不能产生的效率的生存形态)。(2分)

13.动物与动物 动物与植物 高等植物与真菌(3分。每格1分)

14.不能,“或许”表示猜测或不肯定,说明大自然并不只是沿着单一的路线前行,共生可能影响历史进程。如果去掉,则过分绝对。“或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只答“使语言准确”之类得1分)

15.D(1分)

(四)(10分)

16.(1分)指人丧失“感动之心、恻隐之情、敬仰之爱”后仅剩的一颗“无情”的铁石心肠。(意思对即可。)

17.(2分)铺垫,为下文叙事、描写提供合理依据;(1分)反衬,以天气的寒冷来突出被母亲所感动的温暖。(1分)

18.(2分)这绝非脆弱,而是大爱。正是这大爱,才让他有勇气,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要求紧扣“爱”与“奉献”来讲。意思对即可。)

19.(2分)以“你遗失了感动吗”为题,一方面用提问的方式使文章标题醒目,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思考(1分),另一方面点明了文章的话题内容(1分)。

(意思对即可。)

20.(3分)叙述宜简洁,要有动人之处。(2分)评点要“一言以蔽之”。 (1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8分)

21.示例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文学修养;(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品读经典诗文,营造书香校园。

22.略

23.略

点评

什么时候转的?  发表于 2013-1-10 2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21: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