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23:16: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题附答案
一、语言积累运用及表达(29分)
1、请将下面这句话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注意标点的书写。(3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玷污 诅咒 倔强 堕落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心旷神怡 浪子回头 突如奇来 险象迭生
B、具体而微 得失之患 不可磨灭 多愁善感
C、猝然长逝 阴晴园缺 玲珑剔透 获益匪浅
D、多姿多采 问心无愧 繁弦急管 举世无双
4、下列诗句不构成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3分)
A、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B、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
C、理想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D、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5、下列各句语序合理的一句是( )(3分)
A、大量事实证明,气功疗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B、过去产品的质量不是比沿海的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C、车间在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积极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
D、干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是很不合理的。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篱人语》。本文点明中心的句子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B、《行道树》一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C、寓言,多带有讽刺或劝谕的意味。《白兔和月亮》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
D、居里夫人写《我的信念》一文,是为了展示自己高尚的内心世界,文字朴素,与她的为人一样。
7、综合性学习。(10分)
学校组织了一次调查社会上常见错别字的“啄木鸟行动”,假定你是这次活动中一个调查小组的负责人。
⑴你准备怎样带领你的小组开展调查活动?请你写出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4分)
① ②
⑵你们小组调查得来的错别字,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
①锦上天(添)花 ②签(鉴)定书 ③诗仙太白氿(酒)
④孤注一置(掷) ⑤规范正(整)齐 ⑥相形见拙(绌)
请你对造成错加别字的原因作一个简要的分类并简要分析。(3分)
⑶请你就如何规范街头招牌用字向“云阳县语委办”提出一条建议。(3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如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加点的“子曰”的“子”在这里指的是谁?他是什么时代的人?(3分)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说 ②省 ③信 ④女
10、对“人不知而不愠”翻译正确的是( )(3分)
A、人们是不了解(情况),因而(他们)不会恼恨。 B、人们不知道,我不会恼恨。
C、人们不聪明,因而不会恼恨。 D、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
三、现代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诗歌《理想》的第8、11两小节,完成11-15题。(15分)
[第8节]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第11节]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1、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3分)
12、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3、“夸耀当年的功勋”, 为什么说是“可厌”的?(2分)
14、“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为什么说是“可笑”的?(2分)
15、“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说其事迹。(4分)
(二)阅读文章《没有钓到的大鱼》,完成16—20题。 (16分)
没有钓到的大鱼
⑴他家在岛上有一所美丽的小房子。
⑵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甩向湖心,湖水在落日的余辉中荡起道道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色十分优美。
⑶突然,钓竿的另一头儿沉了下去。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了,便急忙收起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娴熟的动作。
⑷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⑸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妈妈打开手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了——但距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⑹“ ”母亲说。
⑺“不,妈妈!”孩子哭了起来。
⑻“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⑼“再没有那么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⑽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的脸色中知道她的决定是不可更改的。于是,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回水中。
⑾夜色中,那鲈鱼抖动它肥大的身躯慢慢游向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⑿孩子回想起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⒀这已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⒁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那天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在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那个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晚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6、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3分)
17、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3分)
18、在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第⑹段横线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19、“他环视了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条渔船和一个钓鱼人。”这句话有何表达作用?(3分)
20、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4分)
四、作文(30分)
21、当你流连祖国的名山大川,徜徉在故乡的小桥流水旁;当你放眼纷繁的社会,关注多彩的人生时;当你倾心人际的交往,置身在丰富的活动中;当你走近灿烂的文学名著,陶醉在精彩的影视作品里……你观察,你思考,你体验,你欣赏。语文就像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可以学语文,生活就是一本大写的“语文书”。
请以“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23:16: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

1、(略) 2、diàn zhòu jué duò 3、B 4、C 5、D 6、D 7、⑴只要能写出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可。如:①组织全组同学上街收集招牌上的错别字;②让同学们分头到社区的广告张贴处去查找广告中的错别字。⑵原因:①同音误用;②形似误用;③生造简化字(乱造字)⑶所提建议必须合乎情理、切实有效才能给满分。8、、孔子 春秋 9、①愉快 ②反省 ③真诚、诚实 ④ 同“汝”,你 10、D 11、树立远大理想意义重大。 12、对比,突出强调理想对于人生的重要。 13、吃老本,躺在功劳簿上争夺名利,所以令人讨厌。 14、凡事只会怨天尤人,诅咒眼前的环境,所以可笑。 15、指崇高伟大,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如: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终于成了一个对中国革命有巨大贡献的伟大政治家。16、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17、钓竿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18、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19、写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衬托了母亲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0、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21、(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9 2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