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76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公开课《秒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摩课《秒的认识》听课反思
10月19日听了三年级五班孙玮老师的一节数学课《秒的认识》。这节课整体设计上非常连贯,环环相扣,能够让学生跟着一起走进情境,并且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思维的锻炼。
本节课首先从新闻倒计时引入时间单位秒,然后认识秒针,观察秒针的特点,模仿秒针转动的声音,在一秒内可以做些什么,老师从形象可见的钟表入手,过渡到抽象的1秒,学生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学生有思考及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学习秒和分之间的关系所使用的方法生活化不是让学生生硬的记住,通过观察秒针,分针的转动。探索秒分的关系,在观察的一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时分秒的关系,学生会有深刻的印象。而不是简单了解不会成为过眼云烟,学过就忘记了。
“一分钟可以做多少道口算题”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是我没有想到的,之前接触过这节课的教材,认为这节课单调,担心自己会讲不出东西,也不能找到本节课的重难点。听了孙伟老师的一节课。马上变得思路清晰,要把“秒的认识”送回到生活中去讲,要让学生在生活运用,学以致用,体会到学习的作用,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9:49 | 只看该作者
《秒的认识》评析





从整体上来看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体现数学生活化与生活数学化的理念

本节课由神七发射录像导入,激动人心的场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其中隐含着需要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的概念,初步感受秒是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经历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2、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与学习方式多样

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提供学生观察比较、独立思考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补充与修正,提升与发展。尤其在“分、秒的体验”这个环节显得较为突出,通过层次性的同桌活动、小组活动等学习方式,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秒,体验秒的持续时间,进一步建立“秒”的概念。

3、练习设计灵活多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形式灵活多样也是一个特色。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熟练知识技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不同的实际问题,令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同时还体现了人文性,渗透了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数学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9:14 | 只看该作者
评周海景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戴秀琴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对于时空概念尚在形成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周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信息的显现丰富多彩。如:录象、游戏及师生的互动。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播放了刘翔110米跨栏的比赛现场的计时,通过录象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同时结合四川地震对学生进行了适时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周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钟面设计突出了秒针,重点显示了每一秒和1分=60秒,再加上声音效果,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示1秒。然后让学生说说1秒内可以干的事与1秒内可以做多少道口算、写多少个字、读多少书、画几个钟面等,,体会1秒虽短暂,但价值尤高,自然渗透了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分针走了(  )大格就是(  )秒。结合课件演示相得益彰。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三、学科整合,画龙点睛

名人名言的展示,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也能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

整节课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学习空间,拓宽了知识领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达到了数学知识、课外知识的双丰收。

小小建议:

在练习设计中在设计一道(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如: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需要9(     )

    爸爸一天工作9(     )

    课间休息 9(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8:45 | 只看该作者
《秒的认识》评课

                        陈  静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对于时空概念尚在形成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姚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信息的显现丰富多彩。如:游戏及师生的互动,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注重迁移,激趣感知

利用回顾旧知“时、分”的迁移,和教师的提问“日常生活中见过‘秒’”?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姚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倾听秒的脚步声让秒的节奏留在学生心中,再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示1秒。然后让学生说说1秒内可以干的事与某些领域1秒内可以做的事相比,体会1秒虽短暂,但价值很高,自然渗透了珍惜分分秒秒的品德教育。在体会几秒、估计10秒、30秒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秒”的概念。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一段1分钟闭眼感受秒针的脚步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三、实践活动,画龙点睛

课的结束是以学生整理桌子上的物品活动来结束本堂课的教学活动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升到更高的一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我的小小想法:

    课中“体验1分和1秒能做多少事?”这个环节能否倒过来上,先体验1秒,再体验1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8:26 | 只看该作者
《秒的认识》评课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对于时空概念尚未形成阶段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且枯燥的。儿童是用形象、声音、动作来进行思维的。李老师在整节课中让学生感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信息的显现也是丰富多彩。如:春晚倒计时的再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精彩的激趣导入

    利用回顾春晚的倒计时和教师的提问“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秒’”?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顺利地引出课题:秒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时,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注重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

    李老师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去感受1秒。通过倾听秒的脚步声让秒的节奏留在学生心中,再用自己的动作表示1秒。估计10秒、30秒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化对“秒”的概念。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式中,反复估计验证,观察交流,探索并获得知识。充分注意学生的生活性、活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一段1分钟闭眼感受秒针的脚步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7:41 | 只看该作者
《秒的认识》评课

章喜喜

《秒的认识》是一节生活知识课,陈老师在整节课的设计环节非常流畅。从课的引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倒计时(10秒)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了学生,大家全神贯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深切感受到秒与生活、科技的密切关系,从而引出认识秒的必要性。接着感悟秒的时间感觉,引导学生用语言、动作感受秒的节奏。再接着通过让学生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分钟,得出60秒是1分钟,把旧知和新知连接起来。最后是感悟一分钟(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画画、抄写、做口算等),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做事,学生真正的感悟了一分钟。还有,陈老师很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很完整的说出语句。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1、读“一秒的价值”这一环节放在后面比较好,等学生真正领悟一秒的时间感觉之后。2、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3、还应讲究课堂上表述语言的准确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2:27:13 | 只看该作者
评《秒的认识》一课



张莉老师上的《秒的认识》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时分秒》单元的第一课,下面略作点评:

    1、张老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借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增强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张老师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实际体验。在教学中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动手实践、自主交流中获得对时间观念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从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掌握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3、张老师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在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1秒,充分体验了1秒的长短。

    4、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通过系红领巾活动,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练习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几秒钟,由此,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是由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01: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