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叙事随笔汇总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4:38 | 只看该作者
10月16日 星期一 晴



我从一九九六年开始进行作文教改试验,每学期结束后都习惯把学生平时的日记、作文来个大盘点,沙里淘金,总要编印一册精彩习作荟萃,10年来共编辑了这样的选集28本。



长期辑录编印学生优秀习作赏析或点评集,总希望能编得像模像样一些,于是不仅在选集的名称上下工夫,有时候兴致上来,还喜欢就佳作集的名称写一写创意说明或者叫集名阐释。下面选录几则,博网友们一哂。



1.《云雀的舞蹈──优秀习作点评赏析》(1998年3月编印)



云雀是一种非常玲珑、美丽的鸟儿,常在高远的晴空自由快乐地飞翔。那小巧的体态、清脆的鸣叫、亭亭的舞姿,让人类为之陶醉。同学们的一篇篇优美的作文,就是云雀嘹亮的歌唱,回荡在辽阔无垠的碧野;就是云雀轻盈的舞蹈,滑过丝绸般润滑的蓝天。



2.《五彩的虹霓──作文教改班优秀日记/作文荟萃》(2000年2月编印)



这里有用汗水浇灌出的绚丽花朵



这里有用梦想搭建成的七彩虹桥



这里是停靠童年歌谣的宁静港湾



这里是培养未来作家的温馨摇篮



3.《爱弹琴的蟋蟀──习作佳肴品尝》(2000年12月编印)



气候暖和时,蟋蟀总爱呆在自己挖的洞前,一边弹琴,一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琴声虽然不算悠扬,但倾诉的,的确是它心底最真挚的情怀。



4.《牵牛花的梦──作文/日记精选点评》(2002年6月编印)



牵牛花的梦,在薄薄的晨曦中,还未彻底苏醒。枕着晶莹的露珠,牵牛花天蓝色的鼾声,融在清凉的空气中。明媚金色的阳光,亲吻着绿油油的草丛。可爱的牵牛花哟,快舒展开你们柔弱的嫩芽,吹响热情的小喇叭,去迎接新崭崭的黎明!



5.《溪边的孔雀翎──习作佳句/佳段/佳评汇编欣赏》(2002年8月编印)



在茂密的森林里,清澈的溪流边,遗落下一根根美丽的孔雀翎。那纯蓝的色泽,闪耀着天然的光芒;翎上的凤眼,眨动着远古的风情。孩子们习作中的佳句佳段啊,是散落的珍珠,是石中的璞玉,是溪边神秘幽蓝的孔雀翎。



6.《彩蝶翩翩飞──学生佳作大搜集》(2005年1月编印)



春暖花开,微风和煦,阳光普照。泥土憨厚的气息扑面而来,原野泛着若隐若现的草绿,间杂躲藏着早绽的花骨朵,一切都那么生机盎然。美丽的彩蝶翩然而至,和勤劳的蜜蜂一起,为初春的画卷增添了令人怦然心动的景致。在语文百花园中,同学们的妙笔耕耘出的篇篇佳作,不正是一只只充满灵性、舞姿妙曼的彩蝶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4:56 | 只看该作者
10月18日 星期三 多云



潘美琴同学昨晚的日记很有趣,主要写放学路上,看见一位阿姨在杀鱼。潘美琴记录了杀鱼的三个步骤:刮鱼鳞、剖鱼肚、掏鱼内脏。这里可以看出她的观察细腻,叙述很有条理。



阿姨进了自己家厨房,潘美琴竟然也跟了进去。阿姨用自来水冲洗鱼,不小心鱼滑掉在地上,潘美琴笑了,阿姨发现了她,奇怪地问她进来干什么。猜猜潘美琴怎么回答的:“我想把你杀鱼的事写到日记里。”



多么充足的理由,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执著的精神,日记让她记上了瘾,写入了迷,在生活中也惦记着写什么新鲜题材,不忘做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看啊、听啊、问啊。



有了这样浓厚的兴趣,有了探求生活的激情,有了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何愁学生的日记写不出精彩的华章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5:08 | 只看该作者
10月19日 星期四 小雨转阴



现在学生日记中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的人比较多,以下几个同学是典型:



1*黄萍:不会打句号,尤其是人物说话时,说完了,也知道打双引号,但就是句末不加句号。不管什么情况,都是一逗到底。



2*汤强:标点喜欢打在行的第一格。



3*陈发俊:漏打标点现象严重,通常三四句才加一个标点。



4*陈震:标点和字挤占在一格之内。



5*刘禹:双引号只打一半。



6*沈雅婷:“说”字后只打双引号,不打冒号。



7*胡蕾:乱打标点,一句话中间能打两三个逗号或顿号。



8*王广智:疑问句后面不会打问号。



到目前为止,以上几种情况基本概括了我班同学在标点运用方面出现的问题。为了举一反三,我把包含有各种错误标点的句子摘抄在黑板上,请全班同学会诊,讨论修改,以警示大家,今后写日记时不要犯同样的失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5:24 | 只看该作者
10月23日 星期一 霜降



今天在班级黑板报上专门开辟出一块,专栏名叫“绘画日记”,准备每天由一名同学在这块特许的园地里先画画,再把画面内容叙述下来,采取的是日记形式。



其实已经有少数同学尝试在日记本上这样写了,但我感到有些不足之处需要着重指出:比如有的同学画面范围很大,日记内容却很单薄;有的文字和图画不相吻合;有的属于图文结合不美观,在图中随意插入文字,不仅破坏了画面的整体美感,而且别人读日记时也不方便,得跳跃着阅读。况且,既然让学生学写绘画日记,就应该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凡此种种缘由,我觉得必须集中来谈谈绘画日记的正确写法。但利用早读有限的时间,要临时画画,临时把记录画面的文字抄在黑板上,耽误时间又麻烦。



但我明白,学生喜欢画画,以绘画日记作为跳板,作为激发日记兴趣的一个办法,应该说效果不会很差的。黑板报上的“绘画日记”自完成时起保存两天,等全班同学都欣赏完毕,教师再见缝插针,无论课上课下,利用十来分钟,组织大家评点画、日记和图文安排的格式,相信对每个同学都有启发的。两天后,谁想在黑板报上继续写“绘画日记”的可以向秦老师申请,然后于次日放晚学前完成大作。写了示范绘画日记的同学,当天晚上日记本上的任务可以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5:41 | 只看该作者
11月6日 星期一 风沙



开学以来,不知不觉,孩子们日记已经写了三十多篇。尽管他们还是二年级学生,但持之以恒的效果已初见端倪:



日记篇幅渐渐拉长,经常写200字左右的有十多人;文字日趋流畅,最初的青涩和稚嫩似乎在一点点消褪;良好的写作习惯正在养成,每天大家完成其他家庭作业后,都习惯性地打开日记本,记录一天的见闻感想;选材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像一年级时总是记事;体裁愈加多样化,虽然他们编的童话、寓言、儿歌、顺口溜也许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可这又何妨?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反应生活的文字的形式和内容也绝不应该是单调的枯燥的;为了写好日记,很多同学购买了童话书故事集谜语书儿歌选,早读、午间、晚上睡觉之前,大多数人能自觉阅读,长期书本知识的积累与间接人生经验的积淀,必定会在同学们的习作中留下痕迹;优秀文学作品的浸润和濡染,不仅可以让孩子们的日记增添文采和灵性,还能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人格,塑造出一个个大写的“人”!



亲爱的老师,如果你教语文,如果你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你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请尝试着让他们爱上日记吧。你会发现,日记教学,其乐无穷,而且很多好处是你一开始绝对没有预料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6:04 | 只看该作者
11月15日 星期三 晴



吵架(人物对话)



女人:你天天上网,是不是有别的女人了?



男人:没有,你别血口喷人。



女人:那你为什么上网?



男人:我是玩游戏。



女人:我不信,我要去网吧问老板娘。



男人:别去,别去,我说实话还不行吗?



女人:那你说吧。



男人:我是有别的女人。



女人:我们俩离婚。



男人:我就不离,看你怎么办。



女人:那我们走着瞧。



这是李雪昨晚的日记,是一次男女双方吵架时对话的原始记录,我未作任何改动。



刚改到这篇日记,我哑然失笑,同时哭笑不得。如果从对话的完整性和生动性来看,习作不啻于经典电影中的一段精彩对白,很有意思,很耐人寻味。但从内容上看,对话涉及到网恋、婚外情等少儿不宜的敏感话题,委实不该出现在9岁孩子的日记里。经过询问作者,原来是李雪同学邻居家夫妻俩的一次激烈争吵,被她听到了,就写到了日记中。



该判什么分数呢?我左右为难。儿童日记反映的是孩子眼中的世界,记录的是小学生单纯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表达的是儿童的喜怒哀乐,然而他们又不是生活在真空,成人世界的假丑恶同样会映入他们清澈纯净的双眸,并且有可能不加筛选地以日记的面孔呈现出来,譬如李雪的这篇《吵架》。如果分数打低了,显然不公平,因为李雪同学那么善于观察生活,记叙的又那么生动(其他学生的人物对话通常写得干巴巴的,无滋无味);如果打高分,会不会暗示或变相怂恿小学生刻意关注生活中的丑陋现象?



思来想去,最后我还是打了“甲上“。不过,中午我抽空和李雪谈了一会儿,婉转地提醒她,有些题材是不适合我们小朋友写到日记里的。我是轻描淡写说的,我可不想干出因噎废食的傻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09:46:19 | 只看该作者
11月17日 星期五 阴转中雨



秦老师:



投寄来的稿件中,《小猪跳水》《地球仪》拟订在2007年1-2期刊发,谢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不仅推荐稿件,还附有点评。您的点评很有水平,希望能和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刘春艳



2006年11月9日



这是吉林一家学生辅导刊物的电子邮件。类似来信还有几家,共拟用我班学生日记5篇。这一学期我改变了惯例,以往都是等一学期结束,再把弟子们的日记悉数收上来,慢慢筛选,再边润色,边编辑,边打印,最后通过平信或电子邮箱投稿。那样,即使有学生佳作被选用,等发表出来,常常是到下学期开学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本学期我换了种做法,平时批改日记时,发现有精彩的,立即稍微加工,撰写简评,一方面上传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网小语论坛“童心飞扬”栏目,一方面同步向全国多家少儿报刊投寄稿件。这样在一学期内,有的佳作便可以公开发表,时效性更强,对小家伙们的激励作用更大,努力写出好日记的劲头更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14: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